李欣怡
内容摘要:课程与教学评价是课程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关系着课程的实施导向;
也是检验课程实施质量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着课程的实施程度。本文将从分析几版“课标”的变与不变入手,探讨新课标落地可能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推动新课标更有效地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义务教育 新课标 评价方式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化阶段。新课标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方面,既承接2001年和2011年两版课标中的基本评价理念、范式、要求,也围绕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现实问题做了一些创新和改变。
一.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导下教学评价方式之“变”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前两版课标都强调评价要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导向,如2011年版课标强调,评价“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但新课标在此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要从之前的三维目标的知识和能力的本位转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本位。新课标着重指出,要将核心素养贯彻下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学生在主动的语文实践中进行积累、建构,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将其表现出来,它是一种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反映。所以,其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尺度,设立了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这不但为描述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后要实现的核心素养的程度提供了评估的基础和客观参考,而且在具体的评估标准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素养的进程和真实性,更注重评估与核心素养的密切联系,以此从评价全程来保障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二)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与实施
新版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都强调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所谓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课程与教学评价都围绕课程目标和与课程标准展开。新课标提出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努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在课程设计上,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以及核心素养贯穿始终的课程内容与标准而设计,评价要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并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学生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所有与这些相对应的评价任务、评价信息收集、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使用都要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如新课标就提出,“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和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展开”。为了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新课标还强化了考试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强调考试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和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摒弃以往简单随意和“一刀切”的做法,主张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教师首先要发挥“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要挖掘学生“学”的潜力,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充分利用“评”的促进影响,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更客观的了解,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三)增加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
新课标强调,“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新课标在提高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的前提下,阐明了素養立意的命题理念,目的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考试的评估主要集中在“知识点”的局限性上,引导教师关心试题的结构性、整体性和情境性,并基于真实问题命题。追求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实际任务来考察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水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结果、探究结果的价值与意义。
二.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导下教学评价方式之“不变”
(一)重视教学评价的育人导向
育人性是三次课标修订一以贯之的基本评价理念。一般来说,实现评价育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评价过程中直接实现育人。前两版课标强调评价应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新课标注重评价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其中都含有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育人的意蕴。二是通过评价反馈和改进功能间接实现育人,即发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用经过评价完善之后的课程与教学实现更有效的育人。这在三版课标中都有所体现,如2011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评价目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评价要“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发展性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追求,这在三版课标中也都有所体现,只是前两版课标强调通过评价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来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则注重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此外,在育人目标和发展目标上,评价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这些不仅是三版课标始终贯彻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评价始终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应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必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是说,教学评价结果与素养的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这实质上是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起到诊断和促进作用。教学、目标、评价,他们密切相关且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各个项目都必须了然于心。目标、教学、评价要保持一致,这是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教学观念。课堂评价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诊断、调控、导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它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环,是学生学习不断发展的外部因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呈现。教师要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学评价相结合,找准评价的时机,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例如在课堂中开展口头考试,对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再次讲解,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通过考试测评,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更客观的评价,帮助教师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导下教学评价方式的落实情况
(一)唯分数评价之风阻碍教学评价方式变革
在我国现行的中高考招生制度中,单一分数导向的统一招生仍然居于绝对地位。目前,在我国的高考录取体制中,仍然存在着“重学科分数,轻综合素质”的问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评价的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当前,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主要有一种以分数来给学生贴上标签的不良倾向,这种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之风依然有着坚实的基础,试点省市将选考科目折算为分数与统考科目原始分加总后排队录取,文化课考试分数仍是录取的唯一依据,因此游离在外的综合素质评价无法发挥招生选拔的作用,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给分数和升学让道,学校当前的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等并不能为评价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然流于形式化和虚无化,落实课标所提倡的课程与教学騰理念和要求也就无从谈起。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有待提升
发展性和育人性评价理念的落地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人,这里的主体不是评价理念的设计者和倡导者,而是运用这一理念去开展评价的人,他们既是新评价理念的落实主体,也是评价主体,其中身处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是主体中的关键主体,他们的教育评价素养直接关系着评价理念的落实程度。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评价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相应的课程与培训支撑不足,以及评价素养经常被游离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结构之外,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教师评价素养的不足,不仅表现为评价意识的薄弱和评价态度的偏差,还表现在评价知识的匮乏和评价能力的缺乏。在评价意识方面,只知“唯分数”评价和考试评价,缺乏日常的教育教学评价意识,很多教师并不清楚何时使用评价,使用什么样的评价,以及如何使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评价态度方面,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很少做到一视同仁和不带偏见,甚至有些教师根据自己的喜恶随意评价学生,还有些教师评价态度不端正,认为评价是考试的事情,无关自己的教学;
在评价知识方面,很多教师缺乏开展评价活动的基本知识,以及考试命制和分析的测评知识等;
在评价能力方面,评价语言单调且程式化,评课技能较低,分析试卷的意识和能力缺乏。
四.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导下教学评价方式的实施建议
(一)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标准系统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学业成就的价值判断,它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在对教学行为的评价中全面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从教育测量学角度来看,评价是衡量课程价值的一种手段,它通过测量行为、任务来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习结果等,以评价学习者是否达到了目标。课程评价是一种行为,它通过测量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来判断学习者是否完成了课程目标。
而目前我国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和结构还不够完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可以尝试以下几点:一是将核心素养与已有的考试评价相结合,改善传统的考试测试方法,在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增加指向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并鼓励个别地区、学校和教师大胆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探索,为指导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标准构建提供数据支持。新课标强调,改变以往的教学的重点,由结果转移到过程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那命题改革的方向是:强化对思维、探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重视考查记忆理解到重视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的发展水平。试题任务所要驱动的,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而更关注思考、探究、做事的开启、过程和结果;
其二,合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经验,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标准建构提供外域经验借鉴。比如法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全面记录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过程,形成一个能力手册,这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能力手册反映了他们对国家21世纪素养的掌握程度。
(二)大力提升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
新课标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紧密结合,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这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评价素养。目前,中小学教师现有的评价素养还只是停留在应付“唯分数”评价的水平,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态度,理解贯穿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性和育人性理念,樹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实现育人的观念。其次,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和在教师职后培训增加相关内容,充实教师的评价知识,夯实教师的评价能力,使教师真正理解评价育人的意义,以及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含义,具备开展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考试命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最后,在评价体验和交流中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学校等相关部门要为教师提供开展教育评价、进行命题的体验,并指出评价的不足之处和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建议,还要为教师提供评价经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建立教师评价共同体,在评价交流中,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充分反思,从而产生评价智慧。只有在教师具有基本的评价素质,才能形成一定评价智慧,并通过设计改进后的结果评价来摆脱“唯分数”的单一性评估,加强过程评价才能彰显育人功能的动态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才能实现育人效果的发展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才能做到整全育人的多元性评价。
(三)构建与考试招生制度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由前面我们可以知道,当前教育中的唯分数评价之风依然盛行,文化课考试分数仍是录取的唯一依据,因此游离在外的综合素质评价无法发挥招生选拔的作用,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此情况,我们要构建与考试招生制度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积极作用。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设计不同测试项目,改变目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机制,采用客观测试与主观测评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个人陈述与集体展示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全面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鼓励学生展现自我特长和个性优势。其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鼓励学校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至少一次全过程记录,尽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全面地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徐彬.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8):4-10+24.
[2]徐彬,刘志军.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7):21-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傅华强.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与教研[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06):9-11.
[5]周丽.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怎么评?[J].教育家,2022(44):11-14.
[6]伍远岳.“一致性”思维审视: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J].教育家,2022(44):9-10.
[7]翟志峰,董蓓菲.中学语文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9):129-135.
[8]徐强波.如何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J].读写算,2018(02):218.
[9]刘志军,徐彬.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困顿、机遇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2(1):1723.
[10]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7(9):36-43.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评价方式义务教育新课标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化学教与学(2016年10期)2016-11-1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