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摘 要】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构建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数学还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素养,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必须以德育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手段,使德育素养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 高中数学;德育;
新高考
德育在教育中发挥着统率的作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新课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中数学中渗透德育,要结合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性和数学教材的内容开展德育;
结合数学的发展历史和数学家的精神开展德育;
结合情景教学和课堂活动开展德育.
1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的意义
1.1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体现了运用者的逻辑和思维变化能力.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数学中的公式和概念的提出,无不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数学这门课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处于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中,任何数学研究都是基于生活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也推进了其他方面的思想和观点的发展.数学中大量的公式、方程和定义都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的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评价事物.
1.2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纵观世界数学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重大,至今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于今天许多研究也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刘徽的“割圆术”在经过多次論证后得出了徽率3.14的结论.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通过对圆周率的运算得出了圆周率的范围为3.1415926.还有沈括的“会圆术”,秦久韶的“正负开放术”,无一不体现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发展.杨辉的三角阵,朱世杰的“垛积招差术”都将中国数学推向了更高层.还有许多数学家在出国深造后,自愿回国报效祖国,这些杰出的数学家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也要贯穿这些爱国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1.3 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通过观察世界数学的发展,不难发现,这些数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重大的研究发现和成果,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且具有坚定的意志、严谨的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特征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今天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资料.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励志的史料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以这些优秀的数学家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2.1 创设德育的课堂情境
德育理念的实施是建立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数学教学环境,并融入德育理念.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有目的地搜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社会热点时事,例如在科研创造、科技发展方面,将这些进行资料进行整合并筛选,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通过创建积极的课堂情境,一方面减少了数学课堂的枯燥感和无趣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近年来数学的发展变化,了解我国数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有效地减少学生对数学的传统认知,改变认为数学枯燥,难懂的看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公式学习的积极性,并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例如 在进行湘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中第三章“三角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关于角的知识点,然后再将学生所说地进行推广和延伸,向学生介绍“任意角”的相关内容,通过练习加强巩固,为之后学习“弧度制”打好基础.在确定好基本的教学思路后,教师可以合理地加入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向学生介绍弧度制的发展史,以及相关人物:托勒密,欧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建立探索精神和唯物主义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更高效,更有目的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2.2 通过学习小组来渗透德育
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在数学课堂中达到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师要学会与时共进,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研发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不能只是自己独自讲解,以完成授课内容为目的,而是要多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主动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和交流,增强师生间的信息沟通.此外,教师更要重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展开讨论,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解决不理解的知识点,并巩固已学会的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更能够自由自在地沟通交流,从而促使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此外,通过开展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也能够集思广益,根据小组的反馈和建议,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更能够使德育教学取得高成效.
例如 在学习湘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过程中,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先回顾这三个函数的联系与区别,复习相关的知识点,之后通过讲解几个典型例题和易错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布置小组内讨论的问题:这三个函数之间有无相同点,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能否在综合题里熟练运用?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观看聆听,并给予适当的指引和帮助,以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和补充.进行完毕,教师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来加深对这三者函数运用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三者函数图像进行描画,放在显眼地方来加深记忆.通过多样的小组方式,让学生开动大脑,发挥创造,同时也在课堂中渗透了德育理念.
2.3 运用现实材料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的数学更加的抽象化,学生会遇到大量的材料计算题,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次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这类材料题的认知有些偏差,很容易忽视对材料的分析,更重视教学内容的运用.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错误认知,更好的渗透德育,教师要重视对材料的解读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题目,只有理解题目后才能更好地将材料中的已知信息与所学内容相联系,学生才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 在学习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六章“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建立一个几何概念,再延伸到立体几何中.立体几何的应用相对比较抽象一些,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几何概念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和必要内容.在经过逐步的立体几何学习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触相对简单的习题进行训练,例如观察并描绘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之后再开展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能够从大量的材料文字中提取出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并能够运用解题.在一些典型题和拔高题中,教师要具备能够讲解材料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解,汲取经验,或者多搜集材料题中所涉及的数学家的历史背景,加强了解,以便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理念.
2.4 通过数学规律来讲解传授辩证唯物主义观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较初中阶段更为复杂和困难,学生在理解方面也相对更加吃力,知识点记忆不熟,做题没有思路.其实不然,实际上,规律性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一点,并能熟練地运用在授课中,让学生能够感受不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和联系性,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同时也向学生传授了德育的理念.
例如 在开展湘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九章“数列”教学过程中,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种规律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应该采取逐步引导的方式,先让学生观察并认识数列的概念,寻找数列的规律,再将数列引申到本章所学的等比等差数列中,让学生从中理解到数学的学习不是拼凑而成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有规律的;
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中都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次,教师要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两者的定义和公式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使学生学习这章知识点时更加混乱.数学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辩证的精神,教师要重视起来,抓住重点,不可反其道而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理解的德育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知识.
2.5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进行鼓励和评价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学习机制,并且学生之前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实施计划.此外,教师要具备德育观,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合理的德育观念,同时在课堂授课中,强化德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新课标的修改也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需要具备真实客观性,对于学生要具有引导性,对于学生的表现要重点关注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例如 教师在教授湘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三第七章“解析几何初步”这章的知识点时,教师在备课环节要把这章所涉及的公式和方程进行整理,在授课中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梳理归纳.教师也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构建这章的知识框架图,最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熟记并区分直线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几个知识点,为之后学习它们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运用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教师在观看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时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对于涵盖知识点清晰全面的要进行称赞并向大家展示,对于稍有欠缺的也不必进行批评,要鼓励该学生,并帮助和引导学生修改.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3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的建议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确保德育行之有效,教师不能忽视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较为成熟,思想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方面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给予足够多的耐心和信心,合理利用教学资料,制定科学正确的教学方针和计划,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保证德育的顺利开展.
此外,教师要根据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在课下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德育观,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科学的数学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德育充分融入数学课堂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偏理性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实施德育较为困难.因此要想提高实施德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增强教学的综合性,不仅要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
参考文献:
[1]沈金兴.高中数学学科德育的文化途径实践:HPM单元主题教学[J].中学数学杂志,2021(05):16-19.
[2]汪晓琴.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教育,2021(13):49-50.
[3]谭春.高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2):2.
[4]臧晓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8(02):79.
[5]邢国新.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探究[J].才智,2020(19):51-52.
猜你喜欢新高考高中数学德育德育要在“善”处留白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教育文汇(综合版)(2020年4期)2020-06-15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19期)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