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宪英
【摘 要】 新课标理念的发展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但在当前的课堂之中因目标模糊、评价不到位、教学评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阻碍着教师素养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渗透,为优化教学现状、推动核心素养落实指明了道路.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真正落实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生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与时代要求相适应,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树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再通过有效措施的采取与推动达到新时期育人的目的.而且新课标还增设了“学业质量标准”,力图通过教学与评价的结合构建起“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机制,为教育教学创设出良好的环境,推动核心素养的逐步落实.
1 “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是课堂的指导思想,力图通过教、学、评的结合,借助评价的力量推进教学的开展,通过教学行为与学习评价的结合,构建起系统化、立体化的教学活动,而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优化教学方案,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1].
2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推动摆脱了“照本宣科”的现象,“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教师也开始从知识教学向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但是情境稍微改变,学生就无从下手,这是学生知识综合力低、素养不高的体现.其原因是大环境的影响,导致教师无法将新课标理念落实下去,其中评价与教学脱离是最常见的现象.应试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以“知识讲解—习题训练—巩固提升”为主要模式,通过反复的训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这种满堂灌的模式难以促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实.再者,教师理念陈旧,注重如何教忽视学生怎样学,注重结果忽视如何评,将目标的实现视为教材知识点的传输与获得,不能对学生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发展做出全面的评价[2].
从上述可以看出,当前数学课堂评价形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很少有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过程评价.实则,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无法对教学行为做出调整.另外,虽然教师掌握了评价的方法与工具,但因没有形成系统体系,大都依照经验开展,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3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案例
文章以《函数的概念》为例,对一体化设计的落实展开了研究,期望本课的研究能够给“教、学、评”一体化提供良好的范例.
3.1 深入新课标,明确目标
新课标对《函数的概念》提出了要求:采取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构建函数图像,通过逐步分析与研究在脑海中建立起函数的概念,以真正了解函数各要素、能够运用有效方法求出定义域.对于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要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即立足“变量”,以函数为变量关系展现的载体.另外,可以将函数看作一定条件下在平面上曲线的点的集合,以让学生真正把握函数的定义.对于如何运用集合、相应语言刻画函数的作用难以用“变量说”来解释,同时因情境限制,无法运用加减法运算展示函数的概念.而“对应关系说”则可以将学生带出特定的情境开展运算,不仅丰富了函数内涵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另外,对于实际的要求还不够了解;
对于各要素的确定、如何求也是教师关注的重点[3].
根据上述的描绘,教师必须构建特定情境,通过从一般到抽象的思维引领引出函数的概念,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同时要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列出抽象的函数表达式.根据上述的解读,可以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以实例为函数概念背景,通过对数据分析把握x、y两个变量的关系.
(2)在实例分析中抽象出函数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
(3)理解函数构成的三大要素,能够判断函数是否相等
(4)能够根据不同的背景对函数的意义展开描绘
3.2 基于目标,巧设评价任务
以目标为引领设计任务可以推动目标的达成.
评价任务1 在初中阶段大家就已经接触过函数,还记得吗?谁能列举几个函数的例子并说一说什么是函数?
設计意图 依据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只会用解析式表达函数,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大家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吗?”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然后指导学生用图像、表格的方法对各项数据开展分析,以建立起相应的函数解析式.这一过程的开展,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函数本质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注意到了x、y两个变量以及相对应的数,以唤醒学生的记忆.另外,在每一个实际案例中,学生必须指代清楚x的取值、y的构成,以建立起数集A值域.
评价任务2 上述三个案例存在哪些共性?你能否运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展开描述[4].
设计意图 本任务的设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函数旧概念与集合的关系,用集合的观点对“变量说”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而真正把握函数的构成要素.同时,还可以将其用在对学生数学抽象素养与逻辑推理素养达到的水平的评价.依照新课标划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数学抽象水平的评价,如若学生能够根据各个函数例子以对应关系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学生达到了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如若学生能够总结出例子的共性,并能够总结出函数的一半概念,则说明他们具有很强的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已经具备了参加高考的水平,但依然有上升的空间.
评价任务3 函数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实现两个函数相同需要具备几个要素相同的条件?
设计意图 这一评价任务设计有两大方面的作用:一,经过分析与思考总结出函数三大要素,让学生理解对应法则.关于函数要素相等的探讨,促进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开展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对于函数概念、三要素理解是否落实到位;
二,对学生抽象素养作出评价,如若学生能够对两函数相等需要达到的相同条件的探讨,并能够类比于两大要素情况对一个要素情况展开分类讨论,则说明学生掌握了同类问题解决的数学方法;
如若学生需要教师提醒才能做出准确的解答,说明前期积累过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评价任务三 请选择一个生活实例,对y=x2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总结、归纳出了函数新概念,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数学素养,并把握了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3.3 基于评价任务,创设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情、评价任务的多样化相适应:
活动1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函数的“变量说”,并根据学生的举例,引导学生说出函数表达的三种方法.因表格、图像法无法全面地在课堂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函数表达的三种方法,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三个例子都是函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术语进行表示,以完成对函数概念、特征的回顾,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函数对应关系意义的理解.
活动2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思考,经历归纳、抽象概念的思维过程;
再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起系统的体系.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帮助学生得出每一个例子都存在A、B两个数集与对应关系,A集合中的x元素总会与B集合中的y与之对应,顺势引导学生对函数概念进行清晰的表述,以真正理解函数概念.
活动3 设置问题“变量说、对应关系说”这两种函数概念存在哪些异同点,通过分析与讨论得出只是叙述的出发点从变量依赖转化为了集合对应的关系,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其函数的本质并未改变.
活动4 通过对函数概念的分析,指导学生分析函数构成三要素,并思考三要素相同函数是否相等?再根据两个要素相同、一个要素不同,函数是否相等展开分析,以举例的方式说明.虽然此问题难度有所增加,但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活动5 学生发言之后,其他同伴补充,这一方式可以唤醒学生的表达欲,如若回答正确还必须思考定义域是否符合这一条件,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习惯.
4 案例设计反思
上述案例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强调数学设计以新课标为准则,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通过目标、评价任务、活动设计的有序开展,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设计思路也分析了如何对学生素养达到的水平开展评价,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建议,但并非所有的数学设计都要依照这一模式开展.另外,上述案例的“教、学、评”一体化仅仅是在函数概念课中的应用,其他课程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做出调整.同时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对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案例的情境活动设计仍有许多改进之处,要想提升教学评的一致性依然需要改进与优化.
5 “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数学课堂落实的基本策略
5.1 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重点
为了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入,必须把握好实现的关键点与重点,如此才能让“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更顺利.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习效果开展跟踪,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内容、制定方案,通过教的行为、学的成果的结合,对两者展开综合、客观的评价.例如,在关于集合试题的分析中,可以结合其他知识点开展.已知集合,,那么集合为 .通过对上述试题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集合的理解,还能分析出学生对方程等知识点的理解.
5.2 基于目标开展教学设计
对“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的落实,教师必须精准把握目标,在确定好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也只有在目标的引领下才能设计出与学生认知相符的内容,为教师备课提供依据.例如,在概率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向空中同时抛撒两枚硬币,两枚硬币都出现反面的概率为多少?在本课开展之前,通过抓住重难点、巧设生活题目,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
5.3 根据教学情况,建立评价方案
针对当前评价方案单一,关注分数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现象,在“教、学、评”的一体化研究中,教师必须注重方案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创新评价方式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另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增加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而且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客观、真实,以促进教与学的相长,提升师生的综合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设计高中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设计的有效性,还会在不断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更有深度的学习.另外,这样的教学设计还会助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安,陆国志.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原电池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9):74-75.
[2]马泽燕,傅兴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进展[J].化学教与学,2020(005):11-1542.
[3]狄红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9(005):27-29.
[4]孟庆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009):61.
[5]徐敏标.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06):8-13.
猜你喜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9期)2020-10-28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写话教学策略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9年3期)2019-05-13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新课程·中学(2019年1期)2019-03-30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新课程·上旬(2018年5期)2018-11-07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8期)2018-08-15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环球时报(2016-07-30)201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