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4-06-18 18:15:01 来源:网友投稿

罗梅

摘 要:小学是教育的起始阶段,阅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板块。结合现阶段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任重道远,是全体语文教师亟须重视的课题。阅读是汲取知识的过程,是丰富学生阅历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要想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影响力,实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实目标,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结合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尝试分析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进一步分析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05

小学是教育的初期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基于语文知识的人文性与综合性特征,仅依靠教材文章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小学六年级学生处于教育的关键阶段,既要复习与总结小学课程,又要为初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阅读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必须受到全体教师的重视,将其视为教学核心。故此,针对语文课程中的阅读这一教学板块,探索教学策略,有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下文将针对这一内容做具体分析。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核心动力,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稳步提升。现阶段,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一般会将教材当作主要的依据。教师可以搜集少量的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多以课堂为主要载体,要想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是基础,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兴趣,才能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兴趣视为教学的重要任务,遵循趣味性原则,为阅读教学提供保障。

2.文道统一原则

文道统一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辩证统一起来。学生在阅读中既要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语言内容,同时还应感受其中的思想教育,并在思想教育的作用下二次感受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教学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文道统一原则,文即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整体意思等内容;
道即学生的主观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或内涵哲理。在文道统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受二者的相互作用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会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3.讲练结合原则

讲练结合原则就是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实践练习相互结合。讲述是教师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主要途径,而实践练习是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践行阅读方法的主要手段,在践行中筑牢学生的基础。讲练结合可以边讲述边练习,也可以将讲述融入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在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讲练结合原则,以此为抓手,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稳步提升,发挥阅读对于学生人格品质与文学修养的培养作用。

4.课内外结合原则

课内文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课外文本才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课内外文本有效结合,在结合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部编版六年级教材收编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如古诗词、文言文、小说、散文、议论文,等等。在教学教材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课外文本,在不同的文章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稳步提升,而写作是促进学生高效阅读的一种方式,读写结合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又能促进其智力发育。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全面提升,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正视现阶段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解决问题,才能确保阅读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现阶段部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或有难度。接下来笔者重点对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将其宏观划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重视课内阅读,轻视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都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之处,课内是基础,课外是拓展,只有将基础教学与课外拓展教学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升。但是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教学,仅以课内文章为主。而课内文章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难以提升學生的阅读能力,导致部分学生阅读水平稍显不足。课外阅读作为开阔学生视野的主要载体,必须加以重视。基于此,要改善阅读教学现状,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将其与课内阅读结合在一起,促使双方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充分凸显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轻视情感教育。阅读的前提条件是与文章作者在文字上进行深入交流,而情感是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距离的主要纽带。只有立足于情感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充分重视情感教育,始终将理论知识视为教学首要任务,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成为常态。情感既是阅读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在写作中的关键部分,一旦阅读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将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要想发挥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以情感为主线进行阅读,在情感的作用下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稳步提升。

三、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更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深入研究,开发一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详细论述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激发学生兴趣,夯筑阅读教育堡垒

兴趣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阅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阅读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但是学生在阅读中不能仅以吸收知识为目的,一旦如此,阅读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与此同时,在阅读功利性的作用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难以静下心来。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依然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科学引导,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航向。如设置分层、分类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不同层级的阅读目标与阅读文本,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学弈》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的学习状态可能会获取不同的学习成果。在阅读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翻译其中内容,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哲理;
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熟悉其中的生字词,将文章读通顺,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述文章中的故事。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如文言文,或是同议题的记叙文、散文,等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能力甄选符合自己阅读兴趣的文章内容。在分层的阅读目标与广泛的阅读书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凸显,传统的被动阅读地位有所改善,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在地位的转换中进一步提升。

2.借助问题导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入是现阶段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问题导入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应借助问题导入法这一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将这一培养工作当作一个要点,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潜力。阅读教学不仅是对文章深入学习与理解的过程,还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的主要抓手,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明确其中的思想情感,挖掘文章的内涵价值,多位一体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导入法就是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善于利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实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现实目标。

问题导入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深入挖掘文章教育价值。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竹节人》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入文章,如:同学们会做手工传统玩具吗?会做的学生可以分享一下制作过程。在学生的玩具制作过程分享中,教师尝试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引入其中,并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记录下竹节人的制作方式,并告知身边更多的人。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也会思考这一玩具的制作方法,在思考中,学生的阅读思维将会逐步发散,文章的价值也会充分凸显。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教师应善于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只有促进其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3.科学开发阅读素材,引领学生科学阅读

在信息化教学时代,语文教师肩负的教育职责较重,高年级学生处于升学期,既要培养其基础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还应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其阅历的关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科学开发阅读素材,在教学课内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历,在丰富的阅读素材中引领学生科学阅读,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作为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者与执行者,应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完善,与此同时,要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尤其要凸显自己的特色。在课内文章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适当拓展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素材,实现阅读教学的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等等。

阅读不是简单观察文字信息,也不是简单地理解字面意思,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文字参透其中的内涵大意。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只有在阅读中学会汲取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其阅读能力。在教材选择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教材文章关联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于教材文章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搜集鲁迅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总结作者的写作风格。在文章中了解鲁迅的日常生活,在不同素材的结合中引导学生科学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提升。

4.组织阅读活动,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章中来,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才能在学生的主观响应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活动是最能活跃课堂的一种途径,在实践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高,阅读效率也会有所提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作用,多组织一些阅读分享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交流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二次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下述三方面:第一,选择书籍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明确指导,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任意选择文本,导致课外阅读优势难以凸显。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书籍,学生则在教师的推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如此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还能有效发挥课外阅读的指导价值。

第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规定学生的阅读数量,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少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多读,确保阅读任务的安排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只有考虑到全体学生,才能实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第三,在每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进入讲书环节,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者在講完之后,听者应结合讲述内容进行分析,尝试从情感、哲理等层面深入挖掘。在讲书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将会更加广泛。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堂阅读活动,在阅读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阅读经验,学习新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让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教学只有引起其情感共鸣,才能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夯实基础。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展开分析,进而结合现阶段部分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阅读教学的缺陷与不足,并结合现状详细论述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汪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探究》,《学周刊》2022年第18期。

[2] 张燕华《基于名著导读方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分析》,《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年第6期。

[3] 曹晓英《运用小策略,有效开展中高年级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考试周刊》2022年第16期。

[4] 王洪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读写算》2022年第10期。

[5] 葛国霞《让阅读更有趣——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新作文》2022年第9期。

[6] 梁春红《小学高年级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第8期。

猜你喜欢教师应阅读教学文章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放屁文章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8年4期)2018-09-06小处着眼,写大文章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4期)2018-05-14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培养 能力 小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