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看见节气

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看见节气

时间:2024-06-18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若琳 邱雅 于淼

◎ 我与小麦共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从而有效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且引导幼儿深入体验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可见,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结合节气特点,开展了种植冬小麦的活动,积极给幼儿创造种植、观察的环境,使他们体验种植活动的乐趣,亲近自然,乐于探究。

播种冬小麦,丰富种植的经验

霜降节气开展认识冬小麦活动,商讨种植步骤前期,幼儿已经在霜降节气一起初步认识了冬小麦的种子,并对如何播种冬小麦产生了好奇。为了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我们引导幼儿根据《冬小麦种植调查表》和父母一起查找资料、寻找帮助,获取种植经验,再与同伴进行分享,最终明确了冬小麦种植的四个步骤,即挖土、播种、盖土、浇水,了解了播种冬小麦的相关注意事项。

寒露节气开展室外播种冬小麦,认识使用工具种植前,幼儿先认识和了解种植冬小麦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再自主报名自己想要负责的种植环节,然后带相应工具来园。最终,秋种“冬小麦”活动于寒露之后、立冬之前正式展开,幼儿在活动中分小组按步骤完成室外种植,不仅萌发了探究植物的好奇与兴趣,也在操作中丰富了种植经验,增强了动手能力。

照顾冬小麦,探究生长的过程

立冬节气前的室内播种,探究冬小麦发芽过程在完成冬小麦的播种后,幼儿针对“冬小麦先长根还是先发芽”进行相关的交流和分享。为了方便幼儿近距离观察、照顾冬小麦,了解其发芽过程,我们在班级创设了以冬小麦为主题的自然角,并开展使用透明花盆的室内种植活动,迁移户外种植经验,进行分组种植。同时,幼儿也在自己家中种植了冬小麦,以更好地进行观察。幼儿每天拍照记录冬小麦的变化,三天后终于发现透明花盆里的白色根须,然后发现绿色嫩芽,原来冬小麦是先长根再发芽。自此,幼儿也养成了照顾冬小麦的习惯,提高了探究意识,增强了责任心。

冬至节气移栽室内冬小麦,探究冬小麦耐寒性冬至节气,幼儿发现室内种植的冬小麦长得很快,是嫩绿色的,高得快要站不住了,而室外的冬小麦长得慢,是深绿色的,下雪了也傲然挺立。于是,我们组织幼儿着手移栽冬小麦,看看室内生长的冬小麦是否能够继续在严寒的户外生长。移栽两周后,冬小麦慢慢成活,也开始挺拔起来。孩子们开心极了,植物的生命力也触动了他们,他们愿意和冬小麦一样适应环境,运动起来,抵抗严寒,增强体质。

春分节气给冬小麦量身高,探究冬小麦生长高度 俗话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节气,幼儿发现冬小麦越长越快,并决定记录它的“身高”。孩子们一周给小麦测量一次身高,还制作了生长牌,每次测量完用贴纸做好标记。在测量过程中,幼儿能够细心积极地用一个自然物接另一个自然物的方法完成小麦高度的测量,并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再用短线、圆点、简单图形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清明、立夏节气观察冬小麦麦穗麦花 对于幼儿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在种植活动中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小麦是随节气变化最明显的植物,清明前后抽穗,立夏开花。清明节后,幼儿园的小麦终于长麦穗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冬小麦田进行观察;
立夏节气小麦开花了,幼儿观察到小麦花是小小的、黄色的。孩子们纷纷用照片、绘画、泥工等不同方式来记录小麦的生长变化。

收获冬小麦,体验丰收的喜悦

芒种节气收获小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种植活动历经一年时间,幼儿等到了冬小麦的成熟。芒种节气,小麦开始从青色变成黄色,但由于疫情原因,师幼无法到园收割小麦,只能由幼儿园的蔡爷爷帮忙。幼儿通过视频观看收割过程,纷纷露出笑容,同样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幼儿家中的冬小麦也丰收了,他们纷纷通过照片分享这份收获的不易,讨论“冬小麦可以制作哪些美食”并动手尝试制作,感受粮食做成美食的快樂,也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种植冬小麦活动使幼儿了解到小麦在不同节气的变化,能够结合节气特点进行播种、照顾、发现、探索、收获等种植活动,增长了种植本领;
学会了简单的测量、记录;
感受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
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这些都将是幼儿在园生活中珍贵的经验与回忆。

(文/李若琳)

◎ 神秘来客小蚯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基于此,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幼儿园结合本园的“五季”课程和“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种植劳动中的实践”课题研究,以节气为主线开展幼儿种植劳动活动,通过观察探究、播种收获引导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感受劳动的快乐,旨在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发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为抓住大自然赋予的教育契机,在幼儿园吹响播种号角后,幼儿开始了春耕活动。俗话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到,蛰伏的动物感受到春日的气息慢慢苏醒了,此时大地回暖,宜松土为春播做好土壤准备。于是,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小铲子、三齿耙等松土工具,准备为种植园松土。

神秘来客“蚯蚓”,引发幼儿兴趣

松土时,一个奇怪的小土堆引起了幼儿的关注,我故作思索地问道:“这是什么呀?”“我猜这是小动物的粪便。”“这是蚂蚁弄的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紧接着,我又抛出了新问题:“怎么才能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呢?”“用铲子挖挖看不就知道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幼儿们的一致认同。于是,我和幼儿一起用铲子顺着小土堆向下挖,突然看到一条细细长长的棕黑色的虫子。孩子们惊喜地喊道:“是蚯蚓,是蚯蚓。”并围到一起观察蚯蚓,发现原来这个奇形怪状的小土堆是蚯蚓的杰作。

幼儿发现蚯蚓时的兴奋,让我不禁感叹城市生活使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而这次春耕正是让他们回归自然的大好时机。于是,我借此机会与幼儿一起探讨:“为什么现在会发现蚯蚓?”引导他们从惊蛰节气气候、物候的变化了解惊蛰大地回暖的特点,从而理解和验证“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的说法。

神奇妙用“蚯蚓”,了解蚯蚓可入中药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发幼儿的深入探究。在观察蚯蚓的时候,一个幼儿说道:“这是地龙。”我倍感惊讶的同时,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蚯蚓确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地龙,你们知道它为什么有两个名字吗?”看着孩子们好奇懵懂的眼神,我介绍起了蚯蚓与中草药“地龙”的关系。为了加深幼儿的认知,我还将投放在国医室中的“地龙”拿出来与幼儿一同观察,了解蚯蚓不仅是生活在土地里的益虫,还是中草药中具有清肺平喘作用的一味药材。

松土小能手“蚯蚓”,了解蚯蚓本领

面对“蚯蚓”这个新朋友,孩子们有太多的疑问。基于幼儿的种种好奇,我和他们一同开启了寻找蚯蚓的活动,引导幼儿充分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在体验中感受农耕的快乐。因为蚯蚓藏在土壤深处,小铲子根本挖不到,于是,我们请来幼儿园的农事专家蔡爷爷用铁锹一边帮助幼儿寻找蚯蚓,一边为他们讲解蚯蚓的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感受到了抓蚯蚓的乐趣,也直观认识了蚯蚓,知道了蚯蚓拥有可再生的本领,还了解到蚯蚓是“松土小能手”,不仅能让土壤更松软,它的粪便还是让土壤变得有营养的守护神,能够为植物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二十四节气反映着四季的变化,是指导人们开展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也体现了人與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蕴含着劳动教育的价值。一条小小的蚯蚓带给幼儿无限的体验与收获,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种植劳动的兴趣,萌发了爱护昆虫的情感。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将开展种植活动的重点放在收获了多少果实,更要关注幼儿在此过程中的发现、观察和主动探究,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让幼儿在种植劳动中亲身体验、感知发现、深入探究,从中感受植物生长变化的喜悦和感受劳动的艰辛。

(文/邱雅)

◎ 小小绿豆发芽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植物迫不及待地探出“小脑袋”,想要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用眼睛去发现,用鼻子去感知,用嘴巴去品尝,用小手去触摸……这些都是他们在用多重感官在与自然界交朋友。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幼儿发现问题时适时出现,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基于此,为了让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节气与种植的关系,“不误农时”,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乐趣,我们充分利用园内的种植小园地开展了班级种植活动。

在开展种植活动前,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幼儿想要种植的植物,发现大多数幼儿对小豆子情有独钟。因此,我们结合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组织幼儿在园种植绿豆,孩子们对此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豆子种植的活动结束后,幼儿就“如何照顾这些刚种完的小豆子”展开了讨论:“我每天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小豆子。”“我要陪小豆子聊聊天,让它快点出来。”“小豆子喜欢阳光,我要每天都给它晒太阳。”……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我一下子觉得这些小不点儿升入中班后成长了不少,已经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了。于是,我组织幼儿一起寻找小豆子的照顾方法。原来小豆子是喜温喜湿的植物,要关注土壤颜色确保及时补充水分,还要及时给豆子除草……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幼儿一有时间就会观察小豆子的情况,给它浇水、除草、记录变化,忙得不亦乐乎。每每看到小豆子还没有发芽,他们都会有些失落地说:“小豆子怎么还不发芽?”“它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呢?”……每一次,我都会笑着对他们说:“再等一等,它们还在泥土里面睡觉呢,等睡醒就会出来啦!你们也可以回家查一查小豆子的发芽时间到底多久。”终于在某一天的晨练时间,有幼儿发现豆子种植箱里出现了一座座的小山,并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土怎么都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豆子正努力顶出土壤奋力发芽,但我并没有向幼儿说明。到了下午,一棵棵绿豆的小苗苗都露出了“小脑袋”,幼儿见此情形纷纷欢呼雀跃,终于盼到小豆子长出来啦!看到他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我也感到无比开心。

在发现绿豆发芽后,种植活动仍在继续着。在后续的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绿豆变化的过程,旨在培养他们合作意识,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我们还指导幼儿结合节气特点,了解了绿豆的营养价值,和家人共同制作绿豆食物,并将自己制作的绿豆汤、绿豆粥等美食分享给长辈,和长辈一起分享劳动的快乐。

通过此次种植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在户外发展的空间,让幼儿走出舒适圈,在种植箱前一起讨论,一起观察,一起劳动,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不仅如此,我们还基于此次种植活动开展了绿豆的食育教育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了绿豆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绿豆食品的制作,有效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效果,促使幼儿在成长中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文/ 于淼)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幼儿园)

猜你喜欢豆子绿豆蚯蚓夹豆子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6小绿豆变身记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清热解毒绿豆香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8绿豆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害羞”的小蚯蚓作文小学中年级(2018年5期)2018-06-11挖蚯蚓小学生导刊(2017年19期)2017-07-19挖蚯蚓快乐语文(2017年9期)2017-06-15我和小豆子学生天地(2017年12期)2017-05-17绿豆成长记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6年17期)2016-02-28蚯蚓家的惊奇事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09年11期)2009-12-21

推荐访问:节气 种植 幼儿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