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创新推广

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创新推广

时间:2024-06-17 15:45:01 来源:网友投稿

罗飞

摘    要:为了提升金沙县高粱种植产量,文章围绕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创新推广进行探索分析,探讨了高粱高产栽培种植关键技术,并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高粱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创新推广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粱;
高产栽培;
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9-006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4       文献标志码:B

贵州省金沙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种植高粱。高粱属于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为了推动金沙县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加强对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应从选地、整地入手,一直到采收环节,落实各项技术内容,提升高粱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从不同角度出发,加大对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推广力度。

1 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1 选地与整地

选地时要求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土地平整,排水条件良好。金沙县土地较为分散,为了提升整地效果,应使用小型旋耕机设备。

在旋耕过程中,施入农家肥作为基肥。每间隔1~2年深松处理1次土壤。整地时注意清理干净前茬作物残留的枝条、杂根等。土壤要求耙平耙细,翻耕深度控制在27~31 cm为宜。

1.2 合理选择适宜品种

一是充分考虑高粱品种成熟期,可以根据当地无霜期的长短,科学合理确定早、晚熟品种。比如金沙县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合选择晚熟品种。二是考虑高粱具体用途。如果是食用或饲用,可以选择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高,单宁含量较低(≤0.5%)的品种。如果是用于酿酒,选择淀粉含量与单宁含量均较高(1%左右)的红粒品种。三是考虑高粱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可以选择抗病抗逆能力强、增产潜力较高的品种。

1.3 高粱壮苗培育技术

1.3.1 合理选择苗床地

选择土壤细碎、床面平整的苗床地,保证光照供应充足,排水和灌溉方便。在播种前注意做好苗床翻耕工作并施足农家肥,清理干净杂草和残茬。

1.3.2 种子处理与播种

在播种前,需要对高粱种子进行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出苗整齐,避免在苗期出现病虫害。晾晒种子后及时浸种,采用农药拌种方式,能起到杀菌效果。合理控制播种时间,一般选择5月上旬至中旬播种,土壤温度为11~13 ℃。

1.3.3 育苗期管理

在苗床上播撒种子时,应注意播撒均匀性。在高粱种子上覆盖1层1~2 cm厚的薄土。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温度,应采用双膜覆盖方式。为避免出现烧苗,出苗后应及时揭膜,并完成间苗、清除杂草等工作[1]。

1.3.4 高粱苗移栽

在传统高粱种植模式下,一般待高粱苗长成大苗后再进行移栽,但会导致出现老苗,不利于提升高粱苗成活率。应在高粱苗20日龄,叶龄达到4叶时直接移栽,移栽时要控制好种植密度,结合实际土壤肥力、种植品种特性等,控制栽培密度。移栽成活后结合出苗情况完成补苗。

1.4 田间管理技术

1.4.1 中耕

为了实现高粱高产栽培,加强中耕非常重要。合理选择中耕时机,即分别在高粱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各铲与耥1次。“铲”是指铲除干净高粱地中的杂草;
“耥”是指对高粱地进行松土,提升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还可以结合杂草实际生长情况,适当增加“铲、耥”次数。在“耥地”期间,还可以适时追肥,将化肥埋在根系附近,有利于吸收,为高粱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1.4.2 合理施肥

施用基肥时,以农家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同时控制农家肥与复合肥之间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农家肥在总施肥量中可占75%~85%。在施用基肥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撒施或穴施,结合实际土壤条件,合理控制施肥量。同时,结合高粱的不同生长阶段追肥。具体来说,追肥可分为3种,分别是提苗肥、拔节肥、孕穗肥。

1.4.3 病虫害防治

为了实现高粱高产栽培,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也非常重要。高粱蚜虫是高粱栽培过程中的常见虫害,主要破坏高粱叶片,严重影响高粱产量,应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抗虫性能优良的品种,从根源上减少高粱蚜虫带来的影响。二是倒茬轮作,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浇水,合理控制土壤湿度,减少发病因素。三是及时追肥,保证高粱生长营养所需,提升高粱长势与抗逆能力。四是采用药物防治,比如采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劑4 000倍液或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或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洒,每间隔7 d喷洒1次,连喷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高粱锈病主要为害高粱叶片。土壤、高粱病残体是主要传播载体,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影响高粱产量,应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是选择产量稳定、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二是在种植高粱时,避开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种植区域。三是适时早播,避开高粱锈病的发病高峰期。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提升高粱抗逆能力。追肥时应增施磷肥、钾肥,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同时,清除杂草及病枝、病叶,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源病菌。五是采用药物防治。可使用50%硫黄悬浮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洒,每间隔7 d喷1次,连喷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4.4 适时收获

高粱进入收获时节应注意适时早收。当高粱籽粒变硬、粒形变得固定时收获。如果采用机械设备收获,籽粒含水量达到20%~25%时为最佳收获期。与此同时,应适当延长收获期,提升收获产量。完成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烘干处理,避免发生霉变。

2 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创新推广策略

2.1 提升推广服务专业化程度

2.1.1 提高农技培训服务的针对性

农技培训是广大农户学习高粱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重要方式。农户对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认知越深,越有利于促进高粱高产。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技培训效果,应提高农技培训服务的针对性。一是优化培训内容。一方面,对各级农技推广人员而言,可采用分层方式完成培训规划。其中,对省、市级农技推广人员来说,应注重从年度、季度出发,打造完善的农技推广课程体系。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而言,需要从实践出发,做好月度课程规划。另一方面,立足高产前、高产中、高产后,进一步细化栽培技术培训内容。二是针对不同的高粱种植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比如,针对种植规模较大的高粱种植户,除了做好高产栽培培训外,还应增加经营服务类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有机农产品打造方法等,进一步提升高粱栽培生产效益;
针对种植规模较小的高粱种植户,可以增加专项技术培训,培养农户学习农业先进种植技术知识,完善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的思维体系,为更快接受、掌握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农技培训服务方面,应注重丰富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集中培训,让农技培训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针对年龄偏大的种植户,可以采用下乡服务方式,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让高粱种植户认识到高产栽培技术的先进性,主动学习与应用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2]。

2.1.2 加快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农技推广人员是推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主体,必须提升其专业性,才能提升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效果。一方面,采用丰富的培训方式,比如函授、进修、讲座等,引导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接受学习、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其能为种植户种植前、种植过程中以及种植后提供全方位的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引导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分享推广经验,提出在农技推广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加大用人制度的优化力度,壮大农技推广队伍。招录大专及以上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

2.2 优化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推广机制

2.2.1 完善农技推广机构职责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应注重完善农技推广机构职责。在一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虽然表面具备各种专业人才,但实际却没有真正从事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必须优化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机制,完善推广职责,明确推广工作范围。比如,要求农技推广机构负责先进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引进、推广监测、教育培训等。通过完善农技推广机构职责,优化高粱高产栽培推广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明确自身工作开展重点,落实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2.2.2 完善农技推广保障机制

在实际推广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应注重完善保障机制。比如,提高经费保障,确保专项推广经费专款专用,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完善福利保障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农技站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在推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使其在加工、生产、销售过程中增加对高粱的需求,拓宽高粱销路,激发广大种植户应用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助力农户与企业形成深层次的生产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的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广保障体系,有效提升推广效果[3]。

2.3 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在高粱全产业链中的支撑作用

2.3.1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指从高粱种植前的种子供应一直到高粱收获后的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托管服务。在推广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不仅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将高粱种植户和龙头企业等紧密联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与种植户生产相结合,使种植户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帮助下,从侧面推动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发展。

2.3.2 绑定企业与农户利益

在实际推广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企业与种植户的利益捆绑,有利于提升推广效果。比如,一些农业企业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才能获取特定质量需求的农产品。为了进一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企业需要与种植户合作,向种植户推广相应的先进种植技术,引导种植户生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农产品,双方以此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结合当地精准脱贫防贫、乡村振兴等先进的政策,引导广大种植户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建立双方长效合作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作用。

2.4 加快网络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

2.4.1 充分认识互联网农技推广的优势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在推广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技推广带来的优势。比如,能够提升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效率,扩大推广宣传范围,能有效节省推广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人力、物力投入。除此之外,依托于各种传播媒介,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保证种植户随时随地学习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有利于提高种植户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2.4.2 加快推广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网络应用措施

积极创新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比如,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直播形式,组织线上专家连线,种植户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实时与专家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的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农机推广服务机构还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发布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引导广大种植户学习实践。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平台,鼓励种植户通过该平台化身为“主播”,向其他农民展示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分享经验与技术,以此在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广方面形成信息循环对流,进一步提升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推广的实效性。

3 结束语

要想应用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种植户需要了解高粱的栽培方法,并从选地、整地、选种等环节入手,一直到最后的田间管理与收获,落实各项高产栽培技术内容,达到高产目标。同时,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创新推广,使其能被大范围应用,推动高粱种植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联星,孟宪政.商粱6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及其效果[J].农家参谋,2021(19):35-36.

[2]石晓瑛.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27-30,40.

[3]高鹏,程庆军,田承华,等.机械化高粱品种晋杂35號及推广应用[J].中国种业,2021(5):92-94.

猜你喜欢高产栽培种植技术高粱高粱名称考释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高粱红了青年文学家(2022年1期)2022-03-11金秋时节高粱红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高粱米饭治烫伤等祝您健康(1986年2期)1986-12-30

推荐访问:高粱 栽培 高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