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管控研究

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管控研究

时间:2024-06-17 11: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孙悦 张兰君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网络舆情传播蔓延的媒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实际行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思政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实质是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问题,侧面反映了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着一些缺陷。文章在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从其产生原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控的措施,既真正理解什么是道德教育内核,又以期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向积极的舆论监督等方向转化。

关键词:高校 思政视域 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F062.5;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3-219-02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覆盖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达到9.40亿,互联网使用率高达67.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的网民数量之大。另外,由于网络自身特性,网民之声越发不可忽视,集结便形成了“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具备以下几点显著特征。

1.传播内容敏感。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所涉及的话题虽不超越法律边界,“但有悖于伦理道德,是多数人在情感与心灵上无法认同的。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心,人们有不同的尺度来衡量正义”[1]。“曾有调查显示,在一部分舆情危机的话题中,认为需要进行严厉声讨的网友占80%,而认为需要冷静思考的网友只占20%”[1]。比如近几年引起轩然大波的“聊城辱母案”“杨舒平‘辱华毕业演讲”“江歌刘鑫案”等,每一个或真或假、或大或小的事件对道德敏感的人们来说都具有挑战性。

2.参与主体广泛。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有大规模的参与主体,由于对某个事件有共同的关注而临时构建成一个群体,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并通过这种优势阐述和强化自己的观点立场,进而能够左右事件发展的方向[2]。另外,“网络舆论结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点,超越了两者本身的局限,具有交互性。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反馈者和传播者。以网状模式呈现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3],进而催化了舆情危机的发展,从而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3.参与者无意识。大多网络舆情危机的参与者都是无意识的,事件首发评论人的观点易带动部分网民对事件的态度,被动接受其观点,而对事件的本质并没有进行理性且客观的思考,不自觉地参与其中。网民自诩以道德制高点对事件人进行审判,不假思索地加入讨伐之战,忽略问题的成因和事件的真伪。

4.形成过程具有爆发性。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过程类似于“核聚变”一般的爆发性。随着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出现,各种资讯实现瞬时共享,时间短得令人吃惊。一点即可引爆全局,网民的互动和反馈同步进行、协同作用,信息传播力度达到最大化,呈现出爆发式效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始与终,不管是对净化网络空间环境,还是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危害已从虚拟世界转移到现实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深思高校网络舆情危機的危害及后果。

1.影响学生人格发展。大学时期是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们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极易受到不同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陷入迷茫状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充斥着消极、非理智、具有攻击性的言论,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陷入误区,从而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在情绪化言论和非理智行为的长期影响下,极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成熟性格的养成和情绪的正常宣泄”[5]。同时,由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出现,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造成部分人群社会边缘化。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频繁发生,若不及时妥当处理,人们就会逐渐麻木选择冷眼旁观,大学生们丧失同理心,缺乏共情能力,而变得人心冷漠。

2.侵害当事人的人身权益。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部分网民因从众心理作祟,缺乏理性思考,不探究事件背后的问题动因,就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批判和辱骂。可能只是因为当事人的无心之举被人误解,就被添油加醋在互联网上放大,上升至道德高度备受指责。舆情危机往往伴随着人肉搜索,这就意味着当事人本身及其家人隐私的泄露、名誉的受损,将“施暴”地点从虚拟世界转向现实世界中,当事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若“被施暴者”是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很可能因为突如其来且激烈汹涌的辱骂谴责,引起抑郁症、自杀倾向或者反社会情结等严重后果。

3.恶化网络环境,影响舆论氛围。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对同一事件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就此事件进行博弈时,往往是非理性的,其中的一方会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进行评判,而另一方就会以前者不够理性客观,以网络舆情危机为由对前者进行批判,由此掀起网络媒体上的骂战、口水战,严重污染了网络空间环境。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传播过程中,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往往就会滋生谣言,让更多不相关者不明所以,造成事实真相的模糊,加剧网络空间的恶化。“舆情危机事件会导致媒体审判,甚至扰乱正规司法程序,影响事件结果的走向,破坏法律的权威,削弱法律的公信力,有损公平正义,阻碍法制社会建设的步伐”[7]。

4.加剧道德冲突,影响社会稳定。每一次网络舆情危机都是一种或多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明事理的人被道德绑架,给处在社会转型期群体的道德观蒙上了阴影,认为自己站在了道德的高度上,殊不知已深陷盲目非理性的“自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通过学生群体放大,互联网为高校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社交平台,一旦越过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若不能妥善处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就会导致相关政府部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进一步影响社会秩序,也挑战了社会转型期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问题成因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的发生,往往与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传播途径有限、学生心理特征、高校管理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1.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虚拟网络是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形成的基础,正是在这种脱离现实束缚的环境下,网民无后顾之忧,可以无所忌惮地表达观点与看法。这种现象在对社会最敏感的大学生身上表现最为明显,正是因为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所以在虚拟环境中,更容易言论“越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缺乏从“他律”约束转化为“自律”慎独的情况下,法律主体性意识越发模糊不清,责任担当意识淡化,造成知行不一的现象。

2.高校信息传播途径有限。高校的信息都是以学校官网、校园广播站及校报期刊作为有效传播途径的。然而这三种传播途径的内容却缺乏联系性:学校官网的内容多为宣传学校;
校园广播站则多为娱乐校园生活,传播生活逸事;
校报期刊多为刊登师生研究成果、作品等。同时,“高校官网上的内容比较严肃、古板,难以满足教职工及学生的内心需求。此外,高校官网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发展”[4]。

3.大学生心理特征具有不穩定性。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敏感、思维独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维护自身利益。但同时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心理方面还未成型,具有不稳定性,容易人云亦云,情绪化,缺乏理性认识和以辩证思维看待问题的角度。对于网络平台来说,情感共鸣最具号召力,所以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言论的影响,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的产生。

4.高校舆论管控机制不够完备。对于网络舆论监管方面,高校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各大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论管控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缺乏完备的网络舆论管控机制。二是,“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机制不完善,对类似事件危害缺乏深刻认识,对易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现象缺乏关注,未树立起全局的预防意识和危机意识,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不断发生”[4]。

四、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管控路径

1.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是规范公民的基准,只有加强网络立法,才能有效控制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和维护网络秩序”[6]。第一,健全正确使用网络的纪律制度,高校应该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对学生传播网络舆论谣言的管理教育,将该不良行为列入违反校规校级的管理内容中。第二,广泛宣传正确使用网络的纪律制度,通过校园网、广播、电子展板、微信号等平台,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做到“不传谣,不信谣”。第三,严格遵守网络纪律制度,针对违纪学生及时进行思想疏导和必要惩戒,特别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保护学生的公民权益,让学生了解网络谣言的危害和后果,衷心认同网络管理教育制度并外化为自身行为准则。

2.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环境。第一,加强宣传力度,夯实高校网络宣传的基础,共建优质网络空间环境,为大学生提高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提升传播效果。第二,塑造良好校园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例如设计公众号平台、趣味网页等,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主流思想的认识,坚定爱国爱党的信念。第三,积极建设高校网站,如建设权威性的高校新闻网、开放性的校园电子公告以及创新性的微信公众号等。

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知是行的起点,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提高自制力,提升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形成对自我反思意识,自觉遵守网络空间公共秩序,明确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主力军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评估和控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清楚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并拒绝参与,合理使用网络工具,把净化网络环境,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

4.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工作。第一,要转变治理理念,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合理诉求,采取“管”“控”结合,以“管”为主、以“控”为辅的策略,完善网络舆论安全保护法制体系。妥善应对学生网络舆情诉求,及时疏通处理,有效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采取相关部门问责、信息透明公开等措施。第二,高校舆论监管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及时收集和汇总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内容,保证新闻内容的及时性,并采用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内容进行筛选。第三,培养校园网络评论的“意识领袖”,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点,产生共鸣,因此也更容易找到适宜的舆论话题。“校园网络的‘意识领袖作为引路人,可以向学生传递实时、全面、积极的网络动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处世三观”[3]。

五、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所带来潜在和现实的危害不容轻视,高校是育人圣地,必须担当大任,在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重塑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树立健康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从法律机制健全、网络管理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作出强有力的规制,最后,育人之本在于“慎独”,只有大学生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其言论责任感才能被积极调动。

参考文献:

[1] 崔柳青,张建军.浅析“公义”视角下的网络暴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38+67.

[2] 秦园园.微时代舆论暴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 王佳茵.微时代背景下高校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4] 焦洁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研究[J].新闻战线,2017(12):122-123.

[5] 金佳,宋晨洋,韩凯超,苑春宇.大学生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行为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101-105.

[6] 刘伟锋,安晓静.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现象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42.

[7] 金佳,宋晨洋,韩凯超,苑春宇.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101-105.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作者简介:孙悦(1998—)女,汉族,宁夏中卫人,西安邮电大学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兰君(1967—)女,汉族,心理学硕士,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身心健康培育、社会心理学。]

(责编:建峰)

猜你喜欢高校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舆情 视域 危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