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创作手记:空白域:捕捉黑夜中的瞬时碎片

创作手记:空白域:捕捉黑夜中的瞬时碎片

时间:2024-06-15 18:45: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凌志

诗人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黑夜是心灵的栖息地,人们情感自然流露的最高峰,能达到日常记忆的心流状态。夜深人静时,我们日常生活的镜头会不断涌现于脑海,如果可以将记忆碎片串联写成诗句,从而描绘支离破碎的画面,再通过自身情感穿插于画面,塑造个体的情感动态,这无疑是一种最真实的日常写作方式。

通过文字捕捉诗性,记录灵感发生的瞬间,以免生活中重要的日常碎片丢失。瞬时写作可赋予诗歌生命力创新的内在驱动力,黑夜世界能赋予我们更高的创造力,因为,黑夜作为日子一天天过去的凭据,是我们存活于错综复杂的时空体态中的一种胎记。如果说人类记忆中最深处潜藏一种黑(可以称为空白域),那么,闭上双眼可进到空白域,以吾手写吾心,记录每个灵感瞬间,把诗歌的写作日常化。

穆旦说:诗歌一旦和生活有距离,作品就毁了。诗歌离不开日常,也脱离不了文化,我觉得,应该把写作看成一种平常记录生活的方式,追随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表达。或许不能发表,但却是可以代表自己曾经的某种感受和经历体会。当经历了许多事情再回過头时,我们再也写不出当时那种感受,这是对诗与生活的一份挚爱,会让自己怀念过往。

猜你喜欢日常化黑夜记忆黑夜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22年44期)2022-11-25黑夜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期)2020-05-20黑夜在哪里?创新作文(小学版)(2019年4期)2019-07-24喜欢白天,也喜欢黑夜幼儿画刊(2017年5期)2017-06-21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及其日常化管理研究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公众环境权利的诉求表达:激进化与日常化的内在逻辑解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12-01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记忆翻新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日常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视角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2期)2016-01-22

推荐访问:瞬时 手记 碎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