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不及私的尹翁归

语不及私的尹翁归

时间:2024-06-15 10:30: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晶晶

西汉昭宣时代,政治清明,呈现出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繁荣景象,后代历史学家称之为“昭宣中兴”。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廉洁自律、爱护百姓、奉公守法的“循吏”,尹翁归就是其中一位。

尹翁归(?—前62年),字子兄(音况),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自幼失去双亲,跟随叔父生活。他勤学上进,明律令,学经文,“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历任狱吏、市吏、督邮、缑氏县尉、都内令、弘农都尉、东海郡太守、右扶风等职。他不畏豪强,执法如山,清廉自守,治理有方,每到一任都政绩斐然,是一位名垂史册的廉吏翘楚。

文武兼备 率性敢为

尹翁归所在的河东郡是大将军霍光的故乡,霍家的一些奴客仗势称霸,横行乡里。面对这些势力错综复杂、行为乖张狠厉的恶霸,当地官吏也不敢管,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尹翁归当时任市吏,就是管辖市场的小官,霍家奴客持刀进入市场寻衅挑事,官民皆惧而避之,独尹翁归不畏豪强恶霸,凭着自身的武艺,武以剑斗,文以法戒,让他们再莫敢犯,市场恢复了秩序和生机。其后,尹翁归“去吏居家”,具体缘由已不可考。尹翁归在“市吏”这一小小的职位上,已经显露出其文武兼备的才干和敢作敢为的个性,在奉行“能者在位,贤者布职”的汉宣帝时期,这样的官吏正是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的。而他的伯乐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当时的河东郡豪强林立,盗贼横行,故霍光任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进行治理。田延年到河东之后,亲自召见过往任职过的小吏五六十人,从中挑选贤者任用。他命令善文的人站东边,习武的人站西边,大家都纷纷按要求分列而站,只有尹翁归“独伏不肯起”。问其原因,答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听闻此话,功曹史向田延年进言称尹翁归倨傲不逊,但田延年却看到了他的率性敢为,颇为欣赏。进而又问了他一些问题,均对答如流,见解独到。田延年惊奇于他的真知灼见,又敬佩他的胆识过人,遂将其纳入麾下。尹翁归品行端正,办事干练,处理案件“霸王道杂之”,总是能彻查案件的真相,诛锄豪强亦绝不手软。田延年对他大为赞赏,认为自己的才能都不及他,很快便提升他为河东郡汾南部督邮。

奉法循理 治乱有方

督邮是西汉时代的郡属监察官,专门负责监察郡属诸县高层官员的职守与表现。任职督邮的尹翁归“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因其始终坚持廉明公允,奉法循理,故而那些被检举受处罚的人都心服口服,没有一丝怨言。因为他的清廉自持,政绩卓著,后举孝廉成为缑氏县尉,继而一路升迁,历任都内令、弘农都尉、东海郡太守、右扶风。

尹翁归任东海郡太守时,为了彻底治理好当地的风气,他明察郡中官吏和百姓,哪些是贤良的,哪些是品行不好的,哪些是作奸犯科的,他都了解清楚,并将犯法者过往的罪行记录在册。他办案亲力亲为,讲究策略。遇到急案要案,表面上不着痕迹,等到犯罪者松懈下来,露出马脚,即刻予以抓捕。郡中各县的奸猾之吏、作恶之人都悉数被抓,按罪处罚,直至死刑。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于犯罪的官员,尹翁归总是在秋冬之际趁各地官员集中时或在巡视各县时进行抓捕,这样可以起到捕一儆百的作用。而对横行作恶的地方豪强,更是铁腕治理,严刑以待。郯县有一个大豪强许仲孙,在当地无恶不作,成为郡中一害。但其势力极大,前任郡守也受制于其势力,无法铲除,只能姑息养患。尹翁归上任后,不畏强暴,力排干扰,将许仲孙抓捕归案,并在闹市上将其依法斩首示众。消息传开,全郡震动,百姓称快,东海郡从此得治。

后尹翁归迁右扶风。右扶风既是地名也是官名,与京兆尹、左冯翊一同拱卫都城长安,为两汉“三辅”之一。因政区地处京畿,各种势力繁多,治理难度大,职责重而难任。其官职由之前的主爵都尉更名而来。“扶风”者,扶助风化也,只有自身正直之人,才能敦化风气,教化他人。尹翁归知人善任,选用清正廉洁、嫉恶如仇的官吏担任要职,以礼相待,好恶与同。如背弃其责,就会受到处罚。他延续在东海郡的治理策略,把豪强盗贼的名字和案卷记录在册。一旦有人作案,则召见当地的县吏,教他根据各种线索和登记名册分析研究,常常能又快又准地将罪犯抓捕归案。这一方法被推广后,加快了案件的办理,所辖区域得以善治。后世清代廉吏于成龙的办案手法与尹翁归如出一辙,或是受其启发也未可知。

尹翁归惩治地方豪强非常严厉。一旦治罪,会被送到掌畜官那里以铡草来赎罪,如做事不符合要求,则笞之。“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严明的法治让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清廉自守 语不及私

尹翁归清正廉明,秉公持正。早在做地方市吏时,从不拿商贩们的一毫一厘,也拒不接受商贩们的馈赠。廉则生威,治下的商家对他又惧怕又尊敬,都合法经营,不敢以次充好,哄抬物价,欺行霸市。

尹翁归被任命为东海郡太守后,赴任前,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就在东海郡,他想把两个同乡的孩子托付给尹翁归,让其带到东海郡予以安置,便让这两个晚辈藏在后堂等待召唤。两人谈论整整一天,尹翁归始终“语不及私”,所论都是家国安民之事,面对如此正直贤明的尹翁归,于定国最终没有向他提出请托之事。尹翁归离开以后,于定国对这两个同乡晚辈说:“他是个贤良的好郡守,你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也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托的。”

廷尉于定国可谓当朝重臣。然而面对刚正无私的尹翁归却无法提出请托。明代薛瑄《读书录》中说:“惟正足以服人。”尹翁归一身正气,一心为公,让于定国深深为之折服,也让“语不及私”成为后世尊崇称赞的一种品格。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汉书·尹翁归传》称:“翁归抱公洁己,为近世表。”他一生光明磊落、剛正不阿,让人心生敬畏。尽管他做事雷厉风行,为人却温良谦虚,尊敬他人。他为官多年,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汉宣帝亲自下诏书表彰他,为失去这样一个清官廉吏而深感痛心,并赐给他的儿子们黄金百斤,以示慰藉。家风传承,三个儿子都沿袭了父亲的好品质,成为一方郡守。最小的儿子尹岑更是位列九卿,官至后将军。

尹翁归的事迹传至后世,彪炳史册。《晋书·郑默传》记载,郑默任廷尉后,洁身自好,清正廉明,被誉“似尹翁归”。北宋强至赞誉尹嗣复“尹子辞才两崛奇,家声好继汉翁归”。还有“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兼材莫作尹翁归,自鬻崎岖不畏非”“子况千人敌,身仍百善全”等诗句传颂,足见其人格之魅力。

猜你喜欢扶风太守家在扶风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7期)2022-11-17让干部动议不再“神秘”——扶风尝试特殊岗位干部动议先“放风”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让子弹飞民间故事选刊·下(2020年9期)2020-09-27薛宣割黄绢断案小读者之友(2020年5期)2020-06-04玉人别离花火A(2020年3期)2020-05-26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百家讲坛(2017年5期)2017-03-28扶风小学师生走进法院 零距离感受法律陕西教育·综合版(2016年12期)2016-06-27扶风吕宅村汉墓出土的五铢钱大众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扶风旅游文化产业新区步行网络系统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6期)2014-11-10“太守”是怎样的官职学苑创造·C版(2014年3期)2014-04-04

推荐访问:不及 尹翁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