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彭玉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提要:新文人画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产物,在现代画坛上影响较为深远。另一方面,对新文人画的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新文人画的出现是否给当下的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能否克服自身的缺点,为中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将从新文人画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展开论述。
新文人画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它因反对八五美术新潮和全盘西化论而被赋予时代的意义。新文人画在中国画的革命中选择了一条创新之路,使许多中国画家重拾民族自信。新文人画延续了中国绘画传统,让我们看到了积极的一面,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得不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新文人画不是文人画的延续,但包含了文人画的许多特质,例如阴柔之美。古代文人大多是书生,画中难免带有“书卷气”,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例如佛家强调“忍”,道家强调“柔”。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古代文人的气质,并通过他们的画作表现出来。这种气质也就是书卷气,有女性化的特征。新文人画中,女性题材不在少数,如朱新建的《美人图》,徐乐乐的《历代美女图册》,王孟奇的美女与猫题材,杨春华的古典女性生活题材。朱新建的美人图甚至被许多老艺术家批评为“低劣”“恶俗”。并不是说画女性题材不好,只是过度女性化可能会走向矫饰主义。中国人讲究和谐之美,例如《周易》中的阴阳辩证之说。古人喜欢将一切事物分为阴阳两部分,积极的事物属阳,消极的事物属阴,阴与阳相互作用才能成万物,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君就没有臣,没有夫就没有妻,反之亦然[1]。秉天地之精华而生成的人,则需要刚柔相济,而画作也应该如此。古代文人按照这个标准来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格,用文人的骨气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念来平衡自己的人格和画格。
绘画进入商品时代,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甚至更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盛唐画家作品的详细价格,当时艺术的主要功能还是“成教化,助人伦”。两宋时期,首都汴梁就有做字画生意的店铺、摊位、茶楼等。一些官宦人家或者书香门第都喜欢收藏字画来体现自己的风雅。明清时期,绘画市场打开,商贾资助画家屡见不鲜,职业画家开始出现,推动了中国画商品机制的正式形成。到了近代,黄宾虹、齐白石等艺术大家的画作都有相应的价格标准,国画开始以尺寸大小来定价格,可定制特定尺寸的画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经济被取消,美术作品就基本上不在市场上流通了。
对于新文人画画家和现如今画中国画的一些画家来说,商业化的发展使得他们不需要像传统文人画家一样恪守清苦。古代文人画家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思考,而如今的新文人画画家很难做到深入思考,甚至有人贪图享乐,忘记初心。新文人画画家有的过于功利,有的过于理想化。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个性十足,其实不过是逃避现实和寻求自我安慰。这使得新文人画受到很多争议。不仅仅是新文人画这个名称,画家们的个性也同样存在着很大争议。新文人画画家倡导以一种平淡天真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但有许多矛盾的地方解释不清。批评家认为新文人画破坏了国画的创新,把新文人画否定得一文不值。但新文人画画家大有一种“画我的画,让别人说去吧”的气势,这也体现了新文人画画家们的个性。
时代的变迁使得绘画商业化,商品化成为事实。一些批评家喜欢以此来讽刺新文人画画家们所标榜的“清高”,但追求物质利益绝非新文人画画家们的初心。曾有人拿数千元求王孟奇一幅画,被其淡然拒绝并遭到讽刺。
对于新文人画的商业化,我们应理性客观地看待。文人画不等于商业画,也不是画家用来变现的商品,而是宣发于心的艺术品。如果新文人画画家为了追求名利而忘记初心,那他最终将无法通过历史的考验而消失在文化圈。
新文人画作品里的国画样式也颇多。李老十《鬼打架》系列作品中的喜剧手法令人震惊。他笔下的荷花大多是残花败叶,这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内心和身体比作这些残荷。其早期创作的残荷系列,用淡墨渲染,以土黄和赭石画残叶与莲蓬,表达出一种惨淡凄凉的意象。在霍春阳的画作中,画家注重对意境的表达,与古人达成一致。朱新建所画的人物,笔下的造型总是歪歪斜斜,透露出一种随心所欲的稚拙。那么,众多的艺术风格,哪一种才是新文人画的主流艺术风格?这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些画家或许是出于对新文人画的热爱,或者是因为新文人画的热度而参加新文人画展,从而获得一些名气和利益。
新文人画画家确实在中国画的创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这种创新与画家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不具有普遍性,创新的形式也不统一。田黎明在笔墨上创新(图1),朱新建在题材上创新,李津在现代感受上创新,还有一些人沿袭了传统文人画的画法和理念并进行彻头彻尾的复古[2]。要解决当下中国画面临的问题,只提炼古人的绘画技巧肯定是行不通的。这需要创新。学术上也要有所创新,既不能兼容并蓄而失去特色,也不能太过于标新立异而不顾当下的社会状况。
图1 田黎明 气象万千200cm×90cm2018 本图选自《自然而然——田黎明画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经历八五美术新潮,又经过对中西融合的探索与尝试,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道路上充满曲折。明清以来,西方艺术思潮使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怀疑。人们将吴道子、阎立本、郑板桥、齐白石的传统艺术样式抛于脑后,转而追求毕加索、莫奈、凡·高的艺术样式。理论界李小山于《江苏画刊》发表《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宣言:“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院课程设置并无国画、西画之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传统国画,不知道如何拿起画笔画中国画,以致这种具有民族特点的绘画处于教育的边缘。
新文人画画家最先意识到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所以他们并未放弃对笔墨的追求。新文人画的诞生有其传承性,也有其现代性[4]:一方面是为了守护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为了抵抗解西方文化的冲击,反对“全盘西化”论。新文人画画家大都诞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经历了多年的革命运动,缺少传统文人应有的素养。虽然有部分画家以突出个人主观意识为创作目的,但更多人已经看到传统的重要性,并从传统中提炼技法,感受生活。
新文人画画家在艺术创作上是有想法的。中国画自古以来以笔为筋骨,以墨为血肉,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所以笔墨不能为零,否定笔墨的价值就相当于否定传统中国画的价值。新文人画画家高举传统的旗帜,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对中国画的探索从未停止。艺术能真实地反映社会思潮,正如邓福星在《新文人画略说》中说:“如果说,新文人画作为一个流派或一种文化现象正在兴起,在我看来,不是一群画家推出了一个流派,而是流派本身选择了自己的画家。”[5]新文人画画家在闲散和平淡上发挥优势,尽力寻求一种超逸和灵性。他们认真画画,严谨探索,追求画里无为、画外有为,这是新文人画的探索之路。
当代许多中国画艺术工作者大胆进行尝试,在笔墨与造型、写意与写实上探索,无数理论家也不断找寻新出路[6]。这就好比我们听相声,太深刻我们会觉得缺乏幽默感,太幽默我们又会觉得缺乏内容。相声演员姜昆曾说:“在两年春晚节目都被枪毙后开始思考在坚持传统相声精髓的基础上要融入一些新鲜元素,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相声界的这种探索其实和新文人画的探索一样,是时代给我们的考验。造型作为新时期融入中国画的元素之一,如何将其结合笔墨技法,使中国画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这是当下中国画艺术工作者应该探索的方向。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来一些争议。新文人画就是时代带来的一种新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应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文人画的出现,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当下中国画的改革。只要当下的国画艺术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中国画一定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文人画国画文人国画《鲦鱼》垂钓(2022年7期)2022-07-20国画《鲿》垂钓(2022年5期)2022-06-13“文人画”里写春秋公民导刊(2022年4期)2022-04-15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国画家(2022年1期)2022-03-29文人与酒公民与法治(2020年17期)2020-10-27文人吃蛙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8年4期)2018-09-11国画欣赏吐鲁番(2018年1期)2018-06-12宋代文人爱睡觉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8年12期)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