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
《水流星》以一段传统杂技中的绳镖技术展开表演,演员们凭借扎实深厚的杂技基本功功底,经过与水流星道具的磨合,准确地发力,稳定把控速度,精准地抛接,使道具碗里的水滴水不漏,整场表演过程完美呈现。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成都市杂技团)根据对中国传统杂技节目《水流星》的借鉴和创作,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与创新,在国内外杂技大赛中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参加四川省首届巴蜀文艺奖,荣获一等奖;
参加第二届全国杂技“新苗杯”大赛,荣获金奖;
参加第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荣获银狮奖;
经过激烈选拔后,选送参加国际杂技比赛最高水平赛场——第十八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大赛,荣获“银小丑奖”,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表彰。笔者作为此杂技节目《水流星》的参赛表演者,就该节目在创作中的技术突破与创新聊聊自己的想法。
杂技节目《水流星》的技术范畴属于操持类结合跟斗的复合型杂技节目。作为多人参演类节目,所有的技术动作是在演员手持水流星或者抛接水流星的表演过程中完成。《水流星》的主要道具是一根棉质长绳,绳子的两端各系上一只碗状道具。节目开始之前,请现场观众往演员手持的道具碗中,倒入清水。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们操持长绳,让道具碗在手脚上或空中,像流星一般快速旋转,带来精彩纷呈的观赏效果,故取名为《水流星》。
双水流星在演员表演中为垂直面旋转,这一变换技术动作的难点突破:在表演中演员们依靠协调的手腕,熟练地用左右手,同时拨弄着水流星,以垂直面高速旋转着。技术动作包含:多人双水流星由垂直面变换为一个平行面和一个垂直面,垂直面的双水流星在身体前后左右的变换,双人双水流星的对抛接等。水流星在演员们熟练的表演中上下翻飞的画面,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
一、水流星在演员表演中为平行面旋转,这一技术动作的难点突破:
1.单人技术动作:演员表演踺子后空翻(踺子提)抛接水流星,一般情况下是演员抛出水流星,上步接踺子后空翻,落地后接住水流星。笔者认为在技术动作难度上的突破点为:演员是在空中翻转的过程中接住水流星。
2.三人技术动作:三名演员表演 “三险”动作,就如其名——“三道险关”。演员A手持水流星站在舞台的中央,演员B站在舞台右侧,演员C站在舞台的中间靠后面一点。演A抛出水流星后接挺身后翻 ,演员B助跑前滚翻(穿猫儿),演员C跺子前空翻(跺子前扑)。该技术动作的难度突破点是三名演员在表演中,跟斗在空中最高点时,画面里形成一条垂直线,上中下三层的瞬间重叠。而被抛向空中的水流星,最后由跺子前扑的演员C在瞬间重叠的空中准确接住。
3.多人技术动作:五名演员表演,演员A拨弄着水流星,起范儿助跑向演员B,抛出水流星后,接抖抛后空翻(抖后提)上演员C(底座)的肩上,然后演员A在接住演员B在抖抛后空翻,顺势躺下用双脚蹬出水流星,演员A在接住水流星之后继续顺势抛出水流星,后空翻落地。最后被抛出的水流星由演员D以踺子后空翻上肩(底座的肩)接住,这一系列精巧变换的高难度连接技术动作,是在几秒钟之内一气呵成的。
二、水流星在演员表演中的技术创新
五名演员,五副水流星同时对抛和对蹬,是作为该节目的重要技术创新点和难点。该节目指导老师韩泽明,借鉴了京剧里的“踢枪”元素,经过反复推敲,结合杂技技术,实现了杂技在表演中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在呈现的场景中,演员A站在舞台中央,其余4名演员BCDE面朝着演员A围成一个圆圈,依次把水流星抛向演员A,演员A以最快速度变换着方向,用双脚蹬抛出水流星,准确地依次蹬抛向演员BCDE。该动作对节奏、速度和方向的精准性以及演员们的默契程度要求极高。
《水流星》以一段传统杂技中的绳镖技术展开表演,演员们凭借扎实深厚的杂技基本功功底,经过与水流星道具的磨合,准确地发力,稳定把控速度,精准地抛接,使道具碗里的水滴水不漏,整场表演过程完美呈现。
《水流星》节目能够入围国际杂技比赛最高赛场,是凭借杂技演员在表演中达到了“新、难、奇、美、险、合”的技术突破与创新,传承弘扬了中華传统杂技艺术。
徐 红
成都市艺术剧院杂技演员兼杂技教师。自1988年从事杂技表演以来,在30多年的艺术职业生涯中,参演的节目《水流星》和《车技》参加四川省首届“巴蜀文艺奖”,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参加第二届全国杂技“新苗杯”大赛,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水流星》参加第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荣获银狮奖;
参加第十八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大赛,荣获银小丑奖;
参加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所有场馆内的杂技表演并获奖。此外,由其指导的杂技节目《掌上明珠》荣获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