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任务共享的旅游管理专业移动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基于任务共享的旅游管理专业移动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4-06-06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田祥利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到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如何改进模块化和碎片化教学是当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共性难题。在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要求下,移动课堂注重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效衔接,探索任务共享驱动的新型教学方法,有益于整合教学资源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任务共享 移动课堂 旅游管理专业

一、问题提出

移动课堂是指通过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环境,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以场景置换、深度交流、案例研讨等方式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新模式,蕴涵着养成教育与学成教育并举的教育课堂教学新理念。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提倡“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其显著特点是运用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与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然而,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不同课堂空间场所的单一专业课程应用研究,如何应用在同一课堂空间场所的多门课程成为值得探究的研究课题。

二、移动课堂实践教学任务共享基础条件分析

课题组经过近十年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移动课堂实践,认为实现多任务共享的基础条件包括教学资源投入约束、教学载体多样和教学资源共享三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投入约束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移动课堂实践教学开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而高校的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是按照学生数量计算,教学经费投入是既定的。在教学资源投入约束前提下,学校为了整合资源投入进而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不同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相似性前往同一个实践活动场所开展教学,避免过度分散而造成资源浪费。在教学资源投入有限和教学目标有效衔接的前提下,移动课堂就为不同课程实现在同一课堂空间场所提供了基本条件,进而需要探索多任务共享驱动的新型教学方法。

(二)教学载体多样

基于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得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具有层次性,即随着年级不断的提升,其认知结构、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能力会大致从低到高,依次提升,这就需要构建多样性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载体。以西藏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建立起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咸阳礼泉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等多样性专业实践基地,并与其建立了良好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众多社会关系资源。移动课堂载体多样性是满足建构与旅游管理理论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场景需要,消解教学过程中内容抽象空洞、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促进学生在情景浸润中进行讨论交流、反思体验等亲身领悟。

(三)教学资源共享

1.实现移动课堂实践教学载体概况资料共享。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程,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届学生去相同的实践教学场所开展移动课堂教学,学生积累的实践教学场所概况资源能实现共享。由于该实践教学场所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等基本概况在短期内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些资料由前届学生搜集和整理完成,课程专业教师能实现积累资料共享。一方面,让后一届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移动课堂实践场所概况,加深对其新课堂环境和学习情境认知度。另一方面,在后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不用再去重复前期学生所做的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实现移动课堂实践教学任务资料共享。教学任务共享需要任课教师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找到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需要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这是专业课程传统课堂实践教学所不具备的。专业课程传统课堂实践教学任务是分散且独立的,任课教师仅仅关注本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忽视了与专业培养计划中其他课程的有效衔接。移动课堂教学是集中且关联的,是基于同一实践教学空间场所下开展的,不仅要关注本课程教学任务,还要与平行课程相衔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共享的教学任务。

3.实现移动课堂实践教学成果共享。第一,教学空间相同背景下不同课程所形成的教学成果实现共享,专业课程能实现有效衔接,革除碎片化和分散式教学弊端。第二,实践教学场所动态变化所形成的教学成果实现共享,传统课程课堂教学形成的成果呈现分散且无序性,而移动课堂则可以根据实践教学场所动态变化形成连续性教学研究成果。根据教学目标,专业课教师会根据同一实践场所动态变化开展持续跟踪调研并调整教学任务设计,进而形成动态连续性的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任务共享教学方法在移动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在對比分析单一课程实践任务教学法与移动课程实践共享任务教学方法差异基础上,尝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移动课堂任务型共享教学法结构图(图1)。

(一)任务(Pre-task)导入阶段

不同课程任课教师提前联系校外导师,并根据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课时和实践场所具体问题进行任务设计,校外导师可以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也可以是高资历的行业从业人员,设计出能够共享的N个教学任务。共享的教学任务既能够有效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结合移动课堂实践场所的实践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任务设计完成后,由其中一位专业教师进行任务发布和前届学生资料共享,明确学习目标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任务循环(Task-cycle)流程阶段

该阶段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同学研读前届学生的共享资料和利用网络搜集整理动态资料,有的任务还需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大纲,并注重将校外导师引入课堂并通过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和分组谈论等形式开展深入交流。一是学生能够全方面获得实践场所地新进展资料,实现对现有共享资料补充和完善。二是增强学生沟通主动性和交际交往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中的“走马观花”的弊端,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提高研究问题深度。根据教学计划进度,各项子任务由小组学生代表通过PPT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三)任务聚集(Task-focus)阶段

各项子任务完成结束后,采取小组自评或互评、共享教学任务任课教师整评、校外导师评价等多元评价形式,一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劳动付出,鼓励学生在共享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展示自我和积极思考问题能力。二是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任务完成效果不尽相同,教师对完成出色小组和组长提出表扬和新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成长。同时主动帮助任务完成不理想小组找出存在问题,督促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三是将学生完成任务资料归档整理并反馈给校外导师,综合各方面指导意见进行综合能力训练,提出新方案或问题解决措施,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实际能力,增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丹.基于行业标准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20,(9) :115.

[2]王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旅游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 :65.

[3]余天.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65.

[4]杨学燕.任务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旅游心理学》教学设计为例[J].旅游学刊,2006,(S1),65.

基金项目: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移动课堂在西藏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模式探索与应用创新”;2015年西藏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猜你喜欢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训课教学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5期)2016-12-26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6期)2016-12-26实践教学协同创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施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0期)2016-12-26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1期)2016-12-23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7期)2016-12-16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7期)2016-12-16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中国市场(2016年30期)2016-07-18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5期)2016-03-11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探究 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