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吴洪成 闫 倩
辛集历史悠久,史称“束鹿”,据说地名与唐代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失败,安禄山在此地被唐军捕捉、束缚的历史事件相关。明朝冠名新集,后与彭、李、王家庄、廉官店合并,改“新”为“辛”。辛集历史名人众多,其中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赵望云,其笔墨苍厚,常以山川、人物入画,画风自然质朴。古代辛集书院虽少,但办学特色却格外突出,颇有思想内涵,以清代南池书院为代表,影响深远。
乾隆元年(1736 年),福建晋江附监王天庆任束鹿县知县,下车伊始见明代遗留书院经明清改朝换代的征伐战争已然倾颓。他目睹县内文风不振,遂着手兴复地方教育。1738 年,王天庆在束鹿城(今辛集市区)文昌宫西创建理学学府南池书院,敦请本地孝廉李群珍为学师。书院之名源于院前临城滹沱河故道长渠,称南池书院。
乾隆年间(1736—1795 年)南池书院建筑平面近似方形,方形中又纵向等分为三部分,6座主体建筑分为3 行2 排,布局整齐严谨,主体建筑均为单层,屋顶坚实。院落内广植树木,并浚池植莲,环境清幽雅静,体现了“静则生慧”“钟灵毓秀”的思想观念。
作为县属地方书院而言,南池书院规制宏敞,环境布局幽静雅致,设施齐全,利于教书育人、研修学理。师生教学场所之部分建筑物临时作为“宪节”考察、巡视学务期间的歇息地。从中反映出书院的教学及考课测评深受地方政府的重视,体现清代政治对教育学术的某种渗透与干预,也蕴含有上古官学教育“政教合一”“官师合一”制度之遗风。
从乾隆到嘉庆年间(1736—1821 年),历经两代封建帝王统治近90 年,南池书院的办学延绵不衰。学田作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其支持力量持久坚定,可谓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学田是古代官学、书院等教育单位所属之田产,初见于南唐,宋代开始推广。清代的书院、地方官学,乃至于部分私学大多拥有数量不等的学田,作为办学的经济依托。
南池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田收租。嘉庆七年(1802 年),南池书院学田共200 余亩,为书院日常教学支出和各项事务支出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南池书院还利用闲散资金发商生息作为营利方式。有时知府、知县等地方官也会筹议召集地方富户、乡绅为书院捐资,所得收入用于购置田产、铺屋或直接资助书院办学与生徒生活补贴。
从清代科举教育的视域而论,南池书院是以属县文人学士为主的会文讲学、生员应科举考试的训练场所。书院职事岗位设山长(院长)1 人,斋夫(勤杂工)1 人,膳夫(厨工)2~3人,延请教习数人,招纳生员数十人,由教习给生员讲课,以应科举考试。书院以儒家学说为教材,以《四书》《五经》、“诗赋”、“制艺时文”(八股文)为主要学习内容。辛集历任知县注重兴学育才,十分关心书院教育。知县宋陈寿于同治年间(1861—1874 年)重修南池书院,作《重修南池书院记》勉励诸生:“暇辄与诸生讲古今忠孝事,及值品制行诸大端,诫之曰:吾人读圣贤书,岂唯是寻章摘句,雕虫篆刻,以博取科第云雨哉?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器之宏者,所受者大,识之高者,所见者远,所受者大,所见者远,然后足以任艰巨而不疑。一旦得志,举而措之已而,否则抱膝长吟,若将终身焉?富贵贫贱不足撄其心也,然非平日讲明义理,立定心性又乌。足以语此记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诸生勉乎哉!”可见,知县宋陈寿对于只务举业、不求实学的科举教育持保留态度,体现了他希望书院在从事考举训练的同时,具有拔升学子器识,砥砺坚强意志,磨炼顽强心性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教育培养人才的更深远意义。这是一种对书院办学功能价值的美好期冀。
清末社会变革的浪潮汹涌而来,不少仁人志士和开明官吏把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寄托在教育事业上,“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抵御外侮。作为教育的重要机构——书院,则率先迈出近代改革的步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颁发“废八股,兴学堂”的最高谕令,书院改制的浪潮再次席卷全国。新式学堂和私塾改良的快速发展形成大额教师缺口,因此师范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清末直隶省走在时代前列。
光绪三十年(1904 年),在新教育潮流澎湃涌动背景下,南池书院响应政府号召,改为束鹿县速成师范传习所,招收私塾教师和社会闲散知识分子,经过短期培训,将其分配到各改良私塾、新式小学堂充任教员,通过县公署通饬各村管理者对改良私塾进行务实管理。1906 年,在书院旧址改建县劝学所,设劝学总董1人,劝学员5人,对私塾进行定类和核定,掌握全县教育行政。负责事宜主要有5项:劝学;
兴学;
筹款;
开风气;
去阻力。1913 年,根据民初教育行政组织改革要求,束鹿县裁劝学所,于县公署内设教育科,以视学取代劝学总董,以学务委员取代劝学员。1915 年1 月,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旧教育粉墨登场,束鹿县公署裁撤教育科,复设劝学所,设所长1 人,劝学员4 人。1923 年,五四运动、新教育运动蓬勃兴起,美国教育的“六三三三”学制推行,教育官制重构,束鹿县裁劝学所,于县公署内设教育局,劝学所长改称教育局长,劝学员改称视学,并增设学务委员及事务员。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又有变化或调整。束鹿县教育局设局长1 人,督学2 人,教育委员5 人。不久,教育委员又改称视察员。1935年,教育局又改为县政府的一个科,为县学校主管机关。在旧有书院基础上改设建立的县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多次变化,异彩纷呈,可谓清末民国地方基层教育管理嬗变的一个侧影。
南池书院作为束鹿县地方教育重要机构,在近代书院改制的浪潮中融入新教育机体,从此完成了这所著名地方书院的历史使命。南池书院实际上成为新旧教育思想、观念、体制碰撞的亲历者和博弈者,在动荡剧烈的岁月中培养了大批新式知识分子和有志爱国之才,为束鹿县近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值得后人铭记。
猜你喜欢书院办学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朵云书院黄岩店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中华诗词(2019年2期)2019-08-27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