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4-06-02 18:45:01 来源:网友投稿

熊琪

内容摘要:语文天然就具有“德育”的教化功能,而古诗词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元素,特别是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因其与初中生的理解阅读相契合,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鉴于此,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以其中的古诗词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探讨古诗词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古诗词为媒介,以语文课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绝大多数学校均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程,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的德育教育需求。语文学科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思想,同时还具有传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充分发挥古诗词教学的作用来开展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古诗词为媒介来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育的限制,为学生打造轻松、积极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中,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时,提升内在情感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1.教师德育渗透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升学率和教学任务的影响,当前许多初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仅关注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以及应试能力的提升,并未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甚至有部分学校的德育课已被其他学科占用,即使开展了也将其看作是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德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策略,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此类问题的存在均不同程度的限制了德育教育的开展。

2.教学缺乏系统的德育渗透方法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总是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但是德育渗透需要学生进行内化,而教师缺乏对学生身心特征的解读,这就导致在初中语文中德育渗透只是为了应付工作,敷衍了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渗透。此外,学校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教师虽然设置了德育教育板块,但是形式过于生硬、僵化,失去了语文课程天然的德育功能的本质。并且单一的渗透方法学生兴趣难以激发,使德育渗透目标沦为空谈。

3.学生缺乏对德育的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且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索欲,可塑性和对事物接受能力也很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革,国内科学进步水平在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发展迅速,处在青春阶段的初中生,容易受到外界网络信息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和习惯。并且由于初中生从小受到家里的保护和宠爱,享乐心理、攀比心理等思想误区对其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加之初中生心智还未成熟,对德育的认知也不够深刻,忽视了自身道德品质的建设和提升,上述问题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二.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1.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充分利用古诗词教学来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提升公民意识,同时也能感受到集体观念的重要性。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和德育是紧密相联的,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语文与德育之间天然的联系,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引导和激发作用。在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德育渗透目标的达成,教师首先需要在导入环节就设计好德育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对初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以及爱国教育,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1]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品质需要提升和完善,仍需要语文教师的努力,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断渗透和挖掘德育要素,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爱国家、爱人民,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一份力量。同时,德育的渗透,引导学生不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并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从上述分析来看,以古诗词为依托来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语文教师需多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展现德育的魅力。

2.弥补德育课程的不足

当前,国内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等。但此类课程的开展主要以帮助学生掌握德育知识为目标,并未将学生的主体性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不利于德育教育根本目标的达成。语文学科既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又需要德育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学目标中也肩负德育教育的任务,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开展学科教学时,有必要进行德育渗透,将德育要素融合在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中,使学生德育和智育平衡发展。而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是熏陶感染,当前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元素,例如有古代文人志士的思想内涵、爱国主義精神、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等。教材中古诗词的题材、风格、体裁方面虽差异很大,但这些古诗词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语文教师则须善于发掘其中的德育要素,在帮助学生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古诗词中德育元素的情感熏陶。以古诗词的依托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古诗文化的作用和优势,又可以弥补学校德育课程的不足,将语文课堂中古诗词对德育的渗透作为德育教育的补充。

3.反促古诗文教学效果提高

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许多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成绩一般也比较突出。由此不难发现,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智力水平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将德育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坚持困难、不畏惧的勇气,以及不耻下问的虚心求教的品质。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意志力,同时也能深刻认识到恒心的重要性,从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树立学习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努力奋进。学生主动性提高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将古诗词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学科教学效果的优化带来积极影响。

4.完善学校德育制度

学校德育是系统的和受控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能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2]社会环境与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另一层面来看,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也能对社会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部分利用古诗词的作用和优势来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达到用化社会环境的目的。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不仅应依靠教师和学校,应该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更好的德育氛围,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当前由于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智育水平,家长也只是一味看重成绩,却忽视了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们的思想道德发展,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做人。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学校应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制定合理的德育制度,加强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促进德育教育与古诗词教学的结合,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利于学校德育制度的完善和升级,激发全社会的德育意识。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给予了高度重视,所选古诗文每一篇都有一定的思想性。[3]从优秀的古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各种精神品质,有乘风破浪的儒士精神、不放弃的坚守信念、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这些精神品质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凡的智慧和脊梁。语文课堂应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德育要素,探讨德育渗透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德育渗透。

1.诵读古诗词,感受韵律美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法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通过朗读,能最直接的感知古诗词语言美。曾国藩认为非高声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4]从这一观点不难看出诵读法在开展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诵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诵读,通过诵读来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和韵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精神主旨。比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首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朗读,通过朗读来初步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基调。此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朗读,结合对诗文的理解,对诗歌进行节奏划分。在能够进行熟练朗读后,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朗诵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对该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进一步,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齐读《观沧海》。学生在多次朗读之后,把握了诗歌基本内容,并且能够熟练背诵。利用诵读的方法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感悟诗歌内涵,理解作者的用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主旨进行深刻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其爱国情怀的培养,同时也能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积极影响,建立人生理想,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5]

2.创设德育写作主题,体会古诗词思想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6]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写作过程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创设合适的德育主题,有目的、有意识、有规划地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同学们感受到了宋濂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品质,并对宋濂的高尚品质钦佩不已,此时,教师可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主题来布置写作任务,比如,可以“克服困难”为主题,引导学生对作者在求学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类难题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来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通过创设这一写作主题,向学生传递了积极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阅读,并给出修改建议,纠正学生的思想错误,鼓励积极的思想。德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内化的过程,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精神,教师再充分设计写作主题,学生将所学品质进行内化,实现了文章的德育功能。

3.引导道德两难情境辩论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关键性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该问题来进行辩论,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设置“愚公,愚不愚?”这一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准备或组织语言。此后,学生可进行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来进行辩论。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阅读以挖掘自身观点的内容和依据,进行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统一结论——不愚,并且理解愚公面对生活的困难时绝不退缩的精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通过这一巧妙的两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思考更多也更深刻,真正理解了愚公的精神品质,同时在互动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接受德育教育耳濡目染的影响。

4.开展古诗词阅读分享活动

2019年9月13日,北师大牵头对当前国内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记录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书中,该书还强调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在于“全面发展的人”[7],而要实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关键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机融合能够为该目标的达成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的相关教学活动时,除了教师课堂讲解之外,仍需阅读古文经典,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加古诗词的积累,还能更深刻的了解历史、认识世界。优秀作品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同时也能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在寒暑假,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两篇经典阅读任务,让学生读完之后记下读书笔记或是读书心得,开学之后,在班级开展假期阅读交流分享会,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他人对作品的理解,还在分享交流中学习到了作品优秀的思想内涵。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经典,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获得更多阅读体验,在听取别人的分享中感受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但需指出的是,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应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品,从而确保取得课内外双向的效果,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標。

初中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但由于其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因此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德育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古诗词中所包含的德育元素并进行合理利用,采取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确保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能够共同开展,确保自身的教育理念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时,设计更多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理解德育理论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关键性影响,教师应重视将古诗词知识和德育内容融会贯通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68.

[3]李青,李志昂.借助语文进行德育渗透——以统编版初中文言文单元教学为例[J].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1:10.

[4](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92.

[5]林玲.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S].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德育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国漫画(2022年10期)2022-10-27《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踏青古诗词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我爱古诗词快乐作文(1.2年级)(2021年2期)2021-09-10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中国德育(2015年11期)2015-06-18

推荐访问:古诗词 德育 渗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