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立足教材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有效练说

立足教材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有效练说

时间:2024-06-02 08:15:01 来源:网友投稿

文|卢小梅

一直以来,我很惧怕教学文言文,感觉这样的课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枯燥乏味。然而,执教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后,我便不再惧怕。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文章不长,但是纯粹的古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想读通读顺、正确地理解,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跳出“八字真经”的框架,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一直思索着。

我细细钻研教材,发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故事情节很有趣,甚至有细腻的描写。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描绘其他孩童“竞走取之”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再通过对王戎的动作“唯戎不动”刻画出王戎的冷静。这是一种对比写作手法,反衬王戎的聪明过人。课文最后以王戎的话语“此必苦李”中的“必”写出王戎的自信。课文虽简短,却如现代文一样,情节生动、描写细腻,凸显人物形象。这样的文章,学生一定会喜欢。可是,它毕竟是文言文,学生总是要先理解字面意思,才能读懂故事情节。可如果课堂上干巴巴地理解字面意思,那有什么乐趣?还不是老套的文言文教学?该怎样上这样的课文呢?我冥思苦想。

“教,就教学生不会的。”猛然间,我想到了这句话。凭借注释,学生多半能理解字面意思,我何必要费那么多时间。那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为的就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对,我何不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话,再对照课文,看看古人怎么写,这样,学生就会感知古文的表达形式,最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用”这样的表达方法来说一说,这不就是由“知”到“行”吗?我顿悟了,开始着手设计,并进行第一次试教。

试教的班级安排在隔壁刘老师的班。这是一个怎样的班级呢?每次从他们班经过,目之所及,老师在上课,学生面无表情,散漫至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许这样的学习状态更能激发我,或许还能帮我完善设计。这样想着,我释怀了,脚步也轻快了。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依旧闹哄哄。我没有制止学生,也不吭一声,若无其事地准备课件,收拾讲台。一切就绪,我端正地站着,目视学生,等待上课。

也许是我的“严肃”状态,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不到1分钟,他们已经做好上课的准备。我的设计会成功吗?我有些忐忑,但也很自信。

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开课,我就随机点名背诵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精卫填海》。气氛由刚才的松散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被点中的学生都一本正经地背了下来。我大力表扬,随之出示了《精卫填海》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了文言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学生竟也能大概说出来。结合学生的回答,我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入课题时,我结合汉字的字理让学生认识了“戎”字,或许是比较有新意,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接着,我变换几种形式让学生读课题。课初进行得很顺利。

课文难点来了。如何打破“八字真经”的古文教学法?我创设情境:“现在咱们一起走进故事。默读课文,谁来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结合注释,课前亦有预习,默读课文后,学生纷纷举手汇报:“这是一棵长满了李子的李树。”“这是一棵果子多得把枝丫都快压断的李树。”“这是一棵长在路边的李树。”……

对应学生的回答我逐一评价道:“好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象!”“你的描述更能体现硕果累累。”“在道路边,说明是野生的。”……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说得不亦乐乎,加上我有针对性的点评,课堂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说得差不多时,我故弄玄虚地问:“这样的李树,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话音刚落,学生立即争先恐后地朗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来,学生已经读懂了这句话,于是我指学生读:“谁能把这硕果累累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动情,待全班齐读时,更是读得有声有色。

此时,我将文言文中的“李树”一词挖空,变成“看道边___多子折枝”,让学生进行随文练习说话:“如果是道路边的桃树硕果累累,用古文怎么说?”学生高兴地脱口而出:“看道边桃树多子折枝。”连续变换几种树后,再挖空词语,提高难度,变成“看_____多子折枝”。我接着问:“院子里梨树硕果累累,用古文怎么说?”学生答道:“看庭院梨树多子折枝。”“操场跑道边的芒果树硕果累累呢?”学生又说:“看操场跑道边芒果树多子折枝。”……就这样,没有字字问,没有句句说,我带着学生在创设的情境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仿一仿,说一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变得活泼了,课堂也变得生动了。

课到这时,学生已融入课堂。我把音量放低,轻轻问一名学生:“长在道路边的李树,不是人家种的,树上挂着一个个李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如果是你路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喜出望外,说:“这些李子太诱人了,我会马上跑过去,摘一个来尝尝。”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依次说道:“一定非常好吃,我会爬上树摘。”“我看了都流口水了,我要拿根棍子打下来。”“我会喊大家一块儿过来摘。”……此时此刻,每个学生就像真的见到了满树的李子,一边说,一边馋得流口水,兴奋得很。

我故意“逗”他们,再发问:“你们一个个都是小馋猫,古代的小孩跟你们一样吗?”学生哄堂大笑,说:“一样,一样。”“哪一句写了他们跟你们一样?”学生异口同声读道:“诸儿竞走取之!”指导学生读出“竞走取之”的快乐、激动、兴奋后,随文练习说话的时机又来了,我说:“模仿这句话,你们也用古文的形式说说刚才你们的做法。”有了刚才的赏析、诵读的铺垫,再加上小学生天生爱模仿,学生即兴发挥:“诸儿爬树摘之。”我忙矫正:“诸儿是课文里的小朋友们,说你自己用哪个字。”学生顿悟,忙修改:“吾爬树摘之。”头头是道,精练整洁,有了古文之韵,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掌声。很快,其他学生纷纷模仿着说道:“吾持棍打之。”“吾操棍敲之。”……在学生思维的迸发中,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练说中,课堂变得生动,变得和谐,探讨氛围更加浓厚了。

多么有趣有味的文言文教学:跳出逐句串讲,跳出呆板的释义,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练,掌握了古人说话的方式;
紧扣故事情节,适当渗透随文练说,层层推进推深,从一开始的茫然到此刻的轻松惬意,达成内化输出。其实,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我们要始终明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要深刻懂得“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优秀片段,引领学生去读,去诵,去说,以此赏析作者运笔之精妙、构段之精辟,再带着学生来一个“用”的行走,课堂不就变得灵动了吗?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折枝李树王戎“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南方周末(2021-08-19)2021-08-19吝啬的王戎老友(2021年3期)2021-03-28吝啬的王戎青少年法治教育(2020年3期)2020-12-29江城源流(2020年3期)2020-07-14王戎识李读者(2020年13期)2020-07-09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23期)2019-08-16我的芙蓉李树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金缕衣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8年12期)2018-02-19梦现代妇女(2016年11期)2017-10-17李代桃僵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7年2期)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