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内“思”外“表”,撬动积极语用——以丁素芬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内“思”外“表”,撬动积极语用——以丁素芬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时间:2024-06-01 1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倪晓华

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提出了“积极语用”的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积极语用”教育观强调内语用“思”的关键作用,旨在推进外语用“视、听、读、说、写、评”的深度。内“思”外“表”,以积极思维推动积极表达,是“积极语用”教育观的核心要义。本文以丁素芬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探讨“积极语用”的实践策略。

在全制式、全封闭、全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教师处于强势地位,惯性地从“怎么教”出发,极少关注学生“怎么学”。教师往往通过“满堂问”的方式,将自己提前咀嚼、预先消化过的学习内容灌输给学生,即便进行探究活动,也很少给学生整块时间进行静思默想和自主表达。学生在课堂中机械认知、单向接受,其言语行为是被动、趋同且狭隘的“消极语用”。潘涌教授倡导以“留白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语用,包括思维留白和时间留白。

丁素芬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分别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梳理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华不振”,感受课文传递出的人文情感。在具体教学中,丁老师通过课堂留白的教学艺术,将思考和表达的时空归还给学生。

【教学片段1】

师:你能不能把三件事情串联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主要内容。可以按照事情本身的时间顺序来讲,也可以按照课文倒叙的顺序来讲。先练一练,说给自己听,说满意了就坐好示意我。

(一生按事情本身的顺序说,教师针对细节提出建议。)

师:谁是按课文的倒叙顺序来说的?

生1:新学年开始了,魏校长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 岁那年,伯父告诉他“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一个星期天,周恩来目睹了一个女人的悲惨经历,他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师:三件事说清楚了,但我们是用倒叙的方法来说的,所以哪儿还要交代一下才能让人听得懂?谁来帮帮他?

生2:第一件事说完了,可以加上一句“周恩来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师:掌声送给他。如果不加上这句,也可以在结尾加上一句,像书上那样——所以,在修身课上魏校长问他为什么而读书,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三件事连起来说时,就要让它们之间发生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在指导学生将三件事串起来说课文主要内容时,丁老师退居后位,让学生真正站在课中央。她通过思维的留白,使学生的语用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张力。她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练说的时间,为学生留足独立思考、充分预制的空间,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到梳理和组织。丁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选择顺叙或倒叙两种方式进行串联,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多元。在倒叙串联时,一名学生将三件事孤立地罗列出来,她并不急于挑出来牵引,而是启发所有学生进一步思考怎么表达才能让人听得懂,向学生敞开“思”的大门。

与思维留白同时并举的是时间留白。丁老师将课堂上的语用时间归还给学生,仅对学习任务简单说明,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寥寥数语的点拨和总结。学生得以静静地思,充分地表达,内外兼修践行“全语用”。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单向型的,课堂的互动形式为师问生答,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封闭的、局促的。指向积极语用的教学需从“接受本位”转向“表达本位”,重构以表达力为目标的课程范式。丁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聚焦学生的表达力,通过多维度的立体对话,让学生的思维流动起来,表达灵动起来。

【教学片段2】

师:哪里让你觉得“中华不振”?

生1:(读第11 自然段)明明是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为什么我们没有地方说理呢?

师:她提出了一个问题。明明是我们的国土,我们在这里,还不能说理,凭什么?

生2:我觉得是因为中国那时候不是很强大,所以有些地方才会被外国人占据。如果强大,就不会被外国人占据了。

师:你已经有些读懂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3:土地明明是我们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说一些自己想要说的呢?

师: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呢?

生4:为什么被外国人占据呢?明明是我们的土地呀。

师:他一直在问为什么,周恩来的想法跟你们一模一样。他的心中怎么样?

生:疑惑不解。

师:周恩来心里很疑惑,但是伯父只回答他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

生:中华不振哪!

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为本课的一大难点。丁老师的教学着力点始终在于引导学生表达,而非向学生传递知识。她非常善于编织生生之间的“交流网”,由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和表达。在课堂上,“师问—生答”“生问—生答”和“生问—师答”共同形成了一场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的讨论,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场”。当学生反复追问“为什么中国的土地被占据”“为什么没地方说理”时,丁老师轻巧带过“周恩来的想法跟你们一模一样”,也就是“疑惑不解”,恰到好处的“生问—无答”让学生对少年周恩来的困惑与伯父慨叹时的无奈,多了一些咀嚼和回味。丁老师将自己抽离开去,通过开放多维的教学,促进课堂的交互话轮,形成学生的“接力话语”,以积极评价不断促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积极表达,使教学实现“表达本位”。

积极语用=自觉语用(语用动机、激情)×全语用(完整语用)×深度语用(表现性语用和创造性语用)。“积极语用”的灵魂在于“全语用”基础上的自觉表达和深度表达。“思”是“全语用”的中枢,唯有充分而深入的思考作为动力源泉,才有可能生发高品质的“深度语用”。

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主要任务,对于四年级大部分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丁老师通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内“思”外“表”,撬动“深度语用”。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将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

1.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哪几件事?把时间、地点和事件中的其他关键人物圈出来。

2.你找到了哪几个时间?(“新学年开始”“12 岁那年”“一个星期天”)

3.根据找到的时间,可以推测课文写了几件事?(3 件事)

4.每件事除了主要人物少年周恩来,还有哪些关键人物?(魏校长、伯父、不幸的女人)

5.根据时间、人物,说说三件事。

6.将三件事串联起来说一说。

在神话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习了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支架来复述故事。在本课的学习中,丁老师与学生共搭支架,引导学生妙用支架。她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特点,与学生一起梳理时间和关键人物,逐步形成了明晰的复述支架。当学生运用支架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丁老师关注学生是否使用支架:时间有没有说,关键人物有没有说,两个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是否交代清楚。有了支架的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达成了简要复述的目标,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共性规范表达,实现了凸显个性、有言语品质的深度表达。

在聚焦第16 自然段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时,丁老师采用了分层推进、搭建支架的方法。丁老师先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围观的中国人、外国人、巡警、女人,继而抓住关键词“惩处”“训斥”“劝慰”,在读词过后追问“惩处了吗?训斥了谁?劝慰了谁?”,将人物及情节串联起来。表面上是读词、问问题,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支架,帮助学生理清关系网,用简洁的话语提炼出主要事件:中国巡警没有惩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女人,周围的群众也只能劝慰这个女人了。在理清、归纳的基础上,丁老师又引导学生从“中国女人”“外国人”“中国巡警”“围观群众”中选择一个人,用他们的行为来证明“中华不振”。这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原点,生发出多种多样的个性化创意表达。

构建积极语用教学新范式,教师应始终以思维为核心,指向表达本位,可以通过留白教学、多维对话、支架搭建等多种教学策略,带动学生积极表达,架起不断延展开阔的思维图卷,为积极语用搭建一片敞亮的天地!

猜你喜欢中华支架读书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给支架念个悬浮咒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1年8期)2021-11-20我爱读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读书好时节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我们一起读书吧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

推荐访问:撬动 为例 执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