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知识点第1、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科知识点集锦7篇,供大家参考。
各科知识点 第1篇
1、多读,就是反复读。
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2、古诗文,理解后记得更牢固。
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理解之后记忆会更快。当然,背诵后也有助于理解。
(1)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2)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3)采用“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3、勤写。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不无道理。
各科知识点 第2篇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
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
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
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
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
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各科知识点 第3篇
1、背诵单词、搭配。
单词是英语的一大基础,单词不过关,就别想学好英语了。常常看到学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背背一个单词,或者在纸上把这个单词抄10遍。这样做即便记住了单词,也只是这一时,考试就忘了。而且,这种做法也只能记住几十个单词,单词多的话就不管用了。
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通过音标记单词,每个字母的发音其实就几种,只要熟练音标和字母在单词中常见的发音,那么当听到一个单词,基本上就能拼写下这个单词。即便是没有学过的单词,也能根据音标写个大概的模样。
而至于要保证写对,学习哥建议,可以把每个单词做个小卡片,睡前翻一遍,连续几天就能掌握这些单词了。
至于搭配,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到句子里。比如说动词搭配,只要造一个简单的句子,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英语中的一些搭配,其实就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固定出现,固定这么用,千万别去钻牛角尖。
2、了解、记住语法。
语法算是学习英语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项,但又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具体怎么学呢?最基础就是了解主谓宾结构。
简单句中有主谓宾,复杂句中同样有,只不过就是主语或者宾语可能变成了从句,加了定语修饰或者是名词性从句作解释,当然二者也可能变成动名词 doing 形式或者不定式 to do 形式。
当然,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有一个固定的形式,这就需要背诵了。至于动词的话,要掌握的是时态的问题,一共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这也就牵扯出了虚拟语气。所以,了解了句子成分,背诵了一些固定句型,语法其实没那么难。
3、背诵作文范例和典型句式。
找一些优秀的范文背诵,这一点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做。但是,背诵范文,不是背诵内容,而是要了解句型和行文思路。
所以,建议对每一篇作文都画一个流程图,了解思路,然后在流程图中,标明作文中用到比较好的句型,然后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尝试用上这些句型。但是,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句型的用法和意思,千万不要生搬硬套。
各科知识点 第4篇
理科对知识的考察灵活多变,很难在试卷上发现曾经做过的题目,背诵看似无从下手。但根据以往经验,其实只要做好以下三点,就能取得好成绩: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同学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3、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文理交替。就是不把内容相近的科目集中在一起学,而是将各个科目相互交错安排。
一是学习内容相近,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也比较相近,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造成局部脑细胞内物质的消耗大,因而产生疲劳。
二是将相近的科目和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使大脑中的神经联系也比较接近,产生重叠、交错,因而引起回忆时的混淆和差错。
在安排学习内容时,注意各个科目交替,以减少相互干扰,又可使大脑皮层工作的部位获得交替的休息。例如,学完语文看物理,做完数学看政治、历史等。
各科知识点 第5篇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各科知识点 第6篇
在复习前要列好一个周密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有以下几点:
1、抓关键。
这个关键分为“点、面、体”的关键,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在哪里。比如历史,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历史如何定性,最好有所分类来记忆,效果更佳。
2、背目录。
目录是提纲挈领的文字,概括性非常强。跟着目录背,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清晰,记忆效果也更佳。
3、多了解题型,动手做题。
熟能生巧是一定的,了解题型多做题有助自己的记忆。如果说背诵是把课本记在了嘴上,那么,默写主要内容就是把课本记在了心里的。
4、同学合作。
和同桌互相问问题,而且挑对方知识点薄弱的地方来考对方,这样很有趣,记忆也更牢。
各科知识点 第7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
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诗歌《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1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编写的《战国策》,《鸿门宴》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小狗包弟》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
1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奉为“至圣”,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编辑整理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6、《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他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该书共分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并称“六艺”。
17、《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的“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指50岁,“耳顺”指60岁。
18、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国别)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主线是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史。重要作品还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集合的含义: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