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护理本科实习总结集锦(完整)

2023年度护理本科实习总结集锦(完整)

时间:2024-05-15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第1、病情观察。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系统、综合的评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现状。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急诊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诊断其病情,为制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本科实习总结集锦,供大家参考。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集锦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 第1篇

1、病情观察。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系统、综合的评判,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现状。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急诊时,医护人员应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诊断其病情,为制定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因、发病部位及其所表现的症状,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1.1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内科护理人员应全面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对其病情的轻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大致预测出其所患疾病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内科患者的病情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时,可预测其病情即将恶化;
当内科住院患者若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时,可预测其病情将很快康复。

1.2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反应的观察。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若其病情逐渐好转,说明治护措施有效;
若患者病情没能好转或出现了不良反应,说明治护措施有误。下面的病例可供参考:患者,男,67岁,患有脑梗塞。某次为该患者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过程中,护士在巡察时发现其出现了喘憋、口唇紫绀等症状,经查体,其心率为109次/分,血压为90/50mmHg,全身出现散在性荨麻疹。护士立即为该患者进行急救。1小时后,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压回升至107/70mmHg,脱离了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可能仅是正常的用药反应,而非不良反应。

1.3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可发生诸多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免其病情突然发生恶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增强工作责任感,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重症或严重并发症能够及时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

2、正确执行医嘱。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的诊疗计划,是护士采取治疗护理措施的指导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嘱可作为法律证据。在临床上,护士往往对严格执行医嘱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规避护理事故,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来保障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2.1护理人员应训练和培养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重视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确保医嘱的有效执行。

2.2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准确性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应建立严格的医嘱执行审查制度和执行规范,以保证医师下达的医嘱能够被及时、准确、无误地执行。

2.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医嘱管理软件在医嘱处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应规范医嘱的录入、转抄、保存、打印、查对制度,保障医嘱处理、打印、查对、执行等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真正做到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每一项治疗和护理意见。

2.4护士要认真对待口头医嘱,充分认清口头医嘱的重要性,认真、正确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

2.5护理人员要具备疾病的病理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地执行医嘱。例如,白血病患者在出现高热时,医师下达的医嘱为“物理降温”,此时护士不应选择酒精浴,以免因患者的皮肤受到酒精的刺激而导致或加重皮下出血。

3、静脉输液。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患者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为成年人滴注常规药物时,可保持常规的输液速度,约为40~60滴/分钟。在为急需补充血容量的患者输液时,可将输液速度提高至60~100滴/分钟。在为内科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输液速度。在输液时,应向患者交待以下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 第2篇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克思主义、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外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后护理及观察。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应对。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学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 第3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实习生活已经过了四个月,回想自己离开学校的那一刻,期待中带着一丝不安的心情,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近段实习时间里,自己感觉确实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感觉受益匪浅……

护士这个职业,看是一回事,亲身做又是一回事。见习和实习中的感受是完整的不同,见习看的多,做的少;
实习却是做的多,看的少了。在实习中我们不像见习时那么有空询问病人的情况,反而只是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完后稍微喘口吻。而且刚下科室的我对于操作并不是很熟悉,一开始也只能做些生活护理以及跟在老师身边看着。

第一,对专业的认识。作为一名医学护理人员,我们不能停留在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护理最重要的还是操作以及能设身处地的为病人解除病痛。在临床实习中,我真正看到了病人的疾苦,他们迫切的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减轻病痛,治愈疾病。我们要用爱心来关怀他们,同时也要用恒心来对待他们。

第二,我们要学会主动学习。临床实习不像在学校里学习,有老师天天讲课,有一大堆的作业,有源源不断的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在临床,学习的机会很多,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是你的老师,只要带着问题去工作,我们每天都可以学到很多。常带着一本小笔记本,把每天的问题写上,问题解决后急时记录答案,定期整理笔记本。这是一个使用而简便的学习方法。

第三,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能带着厌倦和不平衡的心理对待实习。表面上我们是老师小跟班,重复的做着跑腿的活儿,休息时间比老师少,累了也不被老师、护士长理解。但是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是对等的,我们常常要付出更多才会得到回报。只有勤于动手才能学到更多临床操作。每个老师都有她的性格,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能像我们期望中的那样来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用不同的方式来向不同的老师学习,而不应该总是抱怨老师不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更多临床方面的知识。

第四,同学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互相学习。远离我们熟悉的环境来到临床实习,同学之间更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不管我们的性格有多么的格格不入,都要相互包容,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彼此之间都是亲人。学习上也要经常互相交流,把彼此的收获分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

第五,基本礼仪。进入临床就是步入社会,就需要重视基本礼仪,这也是我们在学校很少注重的方面。来到临床,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对待病人要亲切和蔼,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别人请教时,注意一下文明的称呼及用语;
收集整理见到同事和领导时,要主动向他们问好等等,这些都是能体现自己修养和做人的健康意识。

现在,我临床操作还不成熟,需要不断积极学习,探索更好学习方法,才能让自己知识更充实。我相信通过往后实习,我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步。我会持续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里起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 第4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因此,儿童的健康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日渐增高,随着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护理事业也在逐步发展。

1、儿科护理现状

1.1儿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大。综合性的医院中儿科对于医院整体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某些综合性的医院中的儿科逐渐成为边缘科室,甚至有些医院取消了儿科病房,仅仅留下儿科门诊。在20xx年后,很多医院的儿科发展都处于低谷状态,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儿科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和儿科床位的迅速缩减。低年资、高学历、合同制儿科护士流失较多。

1.2护理操作压力大。儿科护理操作较成人护理操作动作更精细,难度更高,如常规的静脉穿刺,头皮静脉输液等操作都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暴力事件高发、收入与付出不相符以及儿科护士缺乏安全感和尊重,导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出现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1.3床护比不合理。目前儿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此配置远不能满足患儿和临床实际护理操作的需求。中华护理学会的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秀芝在20_年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上传达了目前儿童医院护理协作组达成的共识:目前儿童医院床位与护士的比例≥1:0.5,新生儿病房床护比≥1:0.6。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_年)》中显示: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医院的护士总数比例不能低于1∶0.8,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病房的护士总数比不能低于1∶0.6。“十二五”期间将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2、儿科护理发展的前景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对我国儿科护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儿童人口迅速减少,这段时期也是儿科发展的低谷萎靡时期。而20_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_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目前儿科医护人员极度短缺的现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儿科护理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2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优质化的护理理念。同时护理服务领域已经从医院病房逐渐向家庭、社区、幼托机构延伸,由此突出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将家庭的因素考虑在内,让患儿的整个家庭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当中,既能提高护理质量,也更容易让患儿接受,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儿童保健、康复护理、慢性疾病的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都可以在儿科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儿享受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既能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

3、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

《儿科护理学》也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传统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校院合作模式都取得一定的效果。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被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教学工作中,均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的改进对于培养儿科护理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缩短了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时间。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来培养儿科护理人才,应通过多渠道逐步加强儿科专科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医学界和教育界联合提出“医教结合”模式,将医疗、护理与学校负责学生健康的医护人员组成“联合体”,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4、小结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学校共同合作,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寻求契机,将儿童的生长发育与疾病的影响联系起来,将护理患儿的工作范畴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学校甚至是家庭,创造医与教的无缝连接,填补儿童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空白。培养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现代的儿科护理人员,应熟悉国内外儿科护理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相应需要改进的问题,积极制定对策,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儿科护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好的满足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护理本科实习总结 第5篇

1、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缺陷环节

1.1人院评估难以收齐所有资料。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种的特殊性,患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情变化较快,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故在对患者进行人院评估时,易出现漏项。

1.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难有起色。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觉、意识、智力和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甚至有的患者还合并有肝、’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恢复较慢,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时,难以和患者形成有效沟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1.3对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压较高的表现,需要对患者应用脱水剂。目前,临床上常用125n止或250n止的20%甘露醇药物为患者降压,其用药方式为静脉快速滴注,每天需要滴注2至6次。若为患者反复穿刺,易发生穿刺失败,若为患者使用留置针,患者易发生静脉炎,故给患者用药具有一定的难度。

1.4护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医院人事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目前,各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聘用人员,且是家庭中独生子女,她们从小就深受父母的溺爱,无法适应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不敬业,对工作待遇不满意,这些都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5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风险和法律意识。长期以来,很多护士仅仅“在医言医”,忽视了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另外,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她们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预防职业风险和医疗纠纷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对医疗差错事故的预见。

1.6护理人员缺乏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工作中的需要运用新技术的地方将越来越多,并且所含技术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无疑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压力,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一些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对一些仪器的操作不够娴熟,容易出现错误或失误,从而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

2、管理对策

2.1做好有沟通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的人院评估工作。对于在沟通和精神意识等方面存在障碍的患者,应使用特制的护理评估表,对患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评估,如对可能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以及压疮等进行记录,对患者既往过敏史和疾病史进行调查,然后嘱患者及其家属多加注意,并让他们在评估表上签字。

2.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往往在智力、感觉、触觉、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据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患病时,其所在的家庭、社会成员给予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应向患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避免教育的单一性,加强对患者进行示范性教育、计划性教育和以点带面的教育,让患者能够通过图片、碟片、折页、教育手册等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使患者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获得行为方式的改变。

2.3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对既往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题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2.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为了弥补一些护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可以通过每周组织一个疾病护理专题,使护理人员掌握一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中可能存在缺陷,在每个月末应对本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5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①督促护理人员贯彻和落实护患沟通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和技巧。

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应履行的告知内容主要有:在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走失、烫伤、跌倒、坠床、压疮、自杀、伤害他人等;
为患者用药的特殊性,如有的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易使患者产生静脉炎或血管硬化等;
患者在运动、语言、智力、精神意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障碍等。

③由于医院内有新聘年轻护士或有实习学生,他们工作经验不足,易出现差错。作为主管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牢记自己的用药、护理内容和治疗方案,从而协助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差错。

2.6加强护士长的细节管理。护士长既是其所在病区的指挥者,也是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护士长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熟悉本病区患者的特点,明确护理职责,对每位患者的各阶段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做到心知肚明,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在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检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因素,要立即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尽最大可能地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纠纷。

2.7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演练专科重点疾病应急预案。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坚决予以落实,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重点疾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自患者人院起,护理人员就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患者或其家属因考虑不周而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监控,及时、准确、动态地将患者的状况记录下来,如发现患者有自杀或自残倾向时,应将其状况记录在病区一览表上,交接班时重点交代下班护理人员。病区除了设立专业护理小组外,还应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以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2名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要严格执行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做好“两超、三防、四抓”工作,两超即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超前监督和超前教育,三防即对易出现的差错进行预想、预防和预查,四抓即抓易发生差错的环节、部门、时间和人。一旦发生护理差错,要及时将差错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办法。

3、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护理安全管理的模式并非只有上述方法,希望广大同行朋友能够为了患者的安全,为了护理事业往前继续发展,愿继续对护理安全方法和模式进行摸索和探讨,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