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
感恩教育是培养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要求,对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与行动是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矛盾与问题:家长认为孩子不够懂事、不懂感恩,而孩子认为家长不够理解自己,从而导致亲子关系恶化,产生隔阂。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教育迫在眉睫。
现象观察与分析
亲子关系淡漠,缺乏沟通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笔者发现班级部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处于“亚健康”状态。当老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存在的问题时,一些家长往往会说“孩子根本不听我的”“孩子天天捧个手机,不让他玩就发脾气”“爷爷奶奶很宠他,我们也没办法管他”。而问及这些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时,他们往往表示,饭桌上父母跟孩子各玩各的手机,几乎没有交流,或者会出现激烈争吵,鲜少存在良性沟通。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由于和父母之间未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就会对父母产生诸多不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情绪起伏较大,往往会因为父母对他们的约束与管教而产生矛盾。当负面情绪处于顶峰时,他们冲动、不计后果,而当情绪过去后,又缺少事后反思的习惯,导致他们没有机会思考父母约束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另一方面,受社会阅历等所限,初中生很难站在父母的立场思考问题,无法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缺乏沟通使亲子关系淡漠,亲子关系淡漠又造成了缺乏沟通。孩子缺少渠道了解父母的关心和爱,进而漠视父母的感受,又何谈怀揣感恩之心呢?
感恩意识淡薄,缺少表达
也有一部分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良性沟通,能够从父母的行为中了解到“父母是为我好”,但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在关于“爱的表达”上都是内敛而含蓄的,因而孩子缺少表达爱的自主性,不会轻易向父母开口说爱。且父母也鲜少向孩子直接表达爱,从而造成了“我关心你,但我不说”的局面。
父母和孩子双向都缺少对爱的表达,使孩子的感恩意识处于“未被开发”的阶段,从未觉得感恩父母是一件需要去表达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感恩意识就变得淡薄。
感恩教育策略探究
前期准备
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之前,笔者在班里发布了通知,提前告知家长要开展感恩主题教育,需家长录制视频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笔者收到了很多家长发来的视频,有一如既往的唠叨,有对孩子未来的期许,有工作忙缺少陪伴的遗憾,更有真情的表白。
之所以让家长先向孩子表达爱意,一方面,因為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的,如果家长愿意开口向孩子表达爱意,孩子可能也会学习家长;
另一方面,爱的表达不应是单向的,而是孩子与家长双向的表达,当孩子听到父母对自己直白而坦率地表达爱,孩子也会更加有勇气开口说爱。
开展主题班会
笔者将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理解父母之爱;
第二部分是启发孩子勇敢向父母表达爱。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需剖析父母一些被误解的行为背后的动机。笔者让学生自由分组,观察、留意与父母相处的瞬间,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编成剧本,然后选取一组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演。故事中的孩子与父母有冲突、有矛盾,也有温情、有和解,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相处的真实写照,比较容易产生共情。情景演绎的方式,会引发孩子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冲突的产生、激化、和解,体会现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由来,从而改进与父母的相处方式。
让学生向父母表达爱,则需让孩子意识到表达爱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意识到表达爱是一件幸福的事。班会课上,笔者首先分享了故事《说不出口的爱》,故事中的父亲因生理缺陷无法将爱说出口,令人遗憾的是,女儿也从未将爱说出口。接着,播放一段来自天堂的父亲的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到深深的遗憾。这时再播放之前家长录制的视频,让孩子们听到父母想对自己说的话,“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在我心里,你是最棒的”……这时,很多孩子开始战胜羞涩,向父母表白心声。
后期强化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仅靠一节课去完成。班会课上,孩子们受到情感烘托,容易感受和理解来自父母的爱,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表达爱。那么课后呢?也许当天他们还有勇气将写好的信交给父母,但他们会持续向父母表达爱吗?感恩教育无疑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
鼓励父母持续向孩子表达爱。父母向孩子表达爱应是一个持续的、常态化的过程。当家长能够持续向孩子表达爱意,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顺畅,促成亲子矛盾的解决,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表彰活动。感恩教育不仅是感恩父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明白,要感恩身边一切值得感恩的人和事。感恩是爱的内化,是情的表达。比如,每月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周记,可以写自己对父母、老师、同学甚至对一个陌生人或一件事的感恩,我们可以选出优秀周记在班里朗读,同时进行表彰,评选“感恩少年”。再如,每月设置感恩日,在感恩日当天,让学生选择一个感恩对象并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多行感恩事,多说感恩话,多念感恩情。
感恩教育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班会课开展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情境,并以其为参照编写剧本。
教育方法——以感化教育为手段
感化教育是指以动情为先导,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动,从而深化或转化原有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行为品德以及知识结构的教育。在感恩父母的教育中,一味地告诉孩子“父母是为你好”“你要感恩父母”“你要向他们表达爱”,容易变成说教,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因此在班会课上笔者借助故事进行情感渲染,让孩子意识到没能向父母表达爱的遗憾,再播放父母对他们表达爱和赞赏的视频,他们就很容易被感动,以此来达成感恩教育的目的。
教育设计——以活动为载体
不同于学科类课程,班会课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通过在活动中的感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本节班会课的主旨,是这节班会课的意义所在。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班会课更加生动。在课后强化过程中,笔者又通过一系列班会活动进行感恩表彰,使学生更加具有积极性,在活动中感悟感恩父母的意义。
要更好地完成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还可以开设“亲子班会课”,让家长和孩子面对面,说出内心对对方的爱、自己在过往生活中的不足、双方存在的误会等。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亲子处于平等的位置,更加能够实现感恩教育的初衷。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之树常青。
责任编辑:李香玉
猜你喜欢班会课初中生笔者《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发明与创新(2023年11期)2023-03-22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15期)2021-10-20《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发明与创新(2021年40期)2021-10-20老师,别走……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年10期)2020-11-07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4期)2019-09-10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11期)2019-02-17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2016年0期)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