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琼
摘要: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课程目前在国内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近年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推动下,部分中职学校也参与到馆校合作项目中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在2019年与博物馆建立了馆校合作关系。基于这些实践和研究,本文提出了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程的四点策略,分别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借力博物馆拓展语文课程资源、丰富中职语文课型、彰显职教特色,以期通过馆校合作进一步拓展中职语文学习的外延,落实中职语文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馆校合作;中职语文课程
一
馆校合作是国际教育和博物馆领域上世纪兴起的革新运动,其体现了现代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和教育转型,同时也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学校职能边界的调整。从上世纪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期一批新型现代博物馆的建立,以及课程改革运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博物馆群体和学校群体合作的尝试。目前国内关于馆校合作的研究多以各馆各校的实践研究为主。王乐在《馆校合作研究--基于中英比较的视角》中指出“博物馆与学校为实现共同教育目的,相互配合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将博物馆这样一种文化机构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的系统协作网络,利用教育活动空间的扩大,课程资源的丰富,以及教育内涵的不断充盈,以期更优实现人才培养的意义。”宋娴《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则认为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主动调整自身的行为策略,促进教育产品供给的行为。”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与博物馆之间开展馆校合作。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在2019年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双方约定从学术科研及资源共享、志愿服务、学生实习实践、主题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及展览的宣传推广、博物馆课程开发与送课进校园活动、送展览进校园、文创开发等九大方面展开合作,并将南汉二陵博物馆列为我校“中华文化研习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课程,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方兴未艾。然而博物馆和学校共同具有的教育功能,是两者之间开展合作的基础。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非常适合与同样具有人文与教育功能的博物馆之间开展合作。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将有利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内涵的丰富,有利于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形成。
二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研究提出各个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020年,新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发布,明确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要求学生在各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学会审美发现与鉴赏,传承文化参与活动。而博物馆作为市民业余文化活动的场所,其承载的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科普宣传教育等功能,都对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培育构成了有力的支撑(见图1)。因此,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程,首先要基于新课标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馆校合作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达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三
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程要借力博物馆,着力力拓展课程资源。广东地区博物馆资源丰富,广东省旅游局2019年9月发布的数据统计,2018年度广东省内的博物馆有313个,其中,光广州一市的博物馆就有60间,且免费资源众多。这些博物馆既有综合性的展馆,又有历史人物纪念展馆,还有地域文化展馆、行业发展展馆、特殊商品展馆等,这些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补充到中职语文课程资源中,将是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生活、了解行业、了解当地文化的绝佳渠道。馆校合作必须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且对这些资源的拓展利用,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场馆内,还可以包括与馆藏品有关的历史、人文、行业、地域文化等方方面面,甚至也包括行业资源、主管部门资源以及合作企业及院校的资源。学生不仅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和展品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还可以参与到博物馆相关的系列文化活动,如专题展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作品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等。例如由广州市教育局牵头开展的馆校合作工作,就曾在2017年暑期推出了17门校企合作课程,涵盖了广彩、广绣、中草药的秘密、海洋软体动物、小眼睛看建筑、口述影像等多个门类。各种跨学科、跨地域的大开脑洞的课程资源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四
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程要着力丰富授课类型。中职语文关于课型方面的研究论述不多,按照长期以来的习惯,一般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试课、习作课等,显然不适于开展馆校合作。结合考虑馆校双方的特点,体验型、探究型、实践型课型更适合馆校合作的授课课型。(见图2)
博物馆有丰富的实物资源供学生观看、体验,因此非常适合体验型课程的开展。体验型课程基于体验式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体验,使学习者紧密参与学习全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就坚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多次组织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参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性体验中,除了能够获得语言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也能收获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对艺术的审美体验等。
博物馆馆藏资源的丰富与神秘,也非常适合探究型课程的开展。笔者在学生参观前都会设计探究任务。比如设计了“寻宝——省博物馆参观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文物信息,在博物馆中寻找文物。文物因其久远的年代,稀少现世,这样的寻宝活动非常能够调动学生 好奇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信息检索能力。
博物馆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也非常适合实践型课程。比如南汉二陵博物馆来我校开展的“文物拓模”实践活动,除了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外,还纷纷发朋友圈记录活动的体验,新奇的实践体验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充實了表达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素养。
五
馆校合作开发中职语文课堂还要突破学科限制,通过与行业博物馆的合作,使中职语文的职教特色得意彰显。如组织结合不同专业对接不同博物馆进行课程开发,既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如财经专业学生对接“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进行“口语表达——网络直播”课的教学,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情境,又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提升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共通能力。如美术专业学生对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开展“国宝会说话”口语实践活动课,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敬畏和热爱。
参考文献:
[1]施玉豪 馆校合作视角下的小学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策略,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
[2]王海彬 开发博物馆青少年课程_馆校合作视角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猜你喜欢核心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19期)2016-11-22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学生物学(2016年10期)2016-11-19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1期)2016-11-14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向着“人”的方向迈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