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评价第1篇历史上关于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作为一个梁山一众的长期领头人,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哥;而作为一个民间反抗组织的领袖,他却没能放弃自己内心深处的功名之心,甚至到最后还将自己的弟兄们都送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江评价热门,供大家参考。
宋江评价 第1篇
历史上关于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作为一个梁山一众的长期领头人,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哥;而作为一个民间反抗组织的领袖,他却没能放弃自己内心深处的功名之心,甚至到最后还将自己的弟兄们都送进了火坑,自己也搭了进去。
关于宋江对待梁山好汉们的结局做法,其实还是能够从他的一些行为细节上看出端倪来的。
就比如大家熟悉的武松,水浒中的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好汉,虽然勇武过人,最后也活着回来了,但却失去了一条胳臂,非常惨烈。
而宋江对于他的遭遇却几乎不闻不问,这一点令武松很是寒心,毕竟兄弟一场,如今打了胜仗回来,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甚至还要受宋江白眼,武松便失望透顶地离开了。
像是武松这样的狠人都差点丢掉性命,可以看出最后的那场大战有多么凶险。而宋江却不顾兄弟们的性命安危,硬着头皮替朝廷做“前锋”,如此这般是为了什么?
结合后面“班师回朝”后宋江的表现,不难看出,他只是在想为自己谋福利,想要尽快得到招安,从而恢复编制。
宋江评价 第2篇
宋江真实性格和表面看上去相反,虽然书中满篇都是他逢人便拜,满口“鄙微小吏”,骨子里他却是个自我评价极高、极为高傲的人。逢人便拜只是他以退为进的权谋之术,不但不是谦卑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别人的一种另类嘲弄。而真实的宋江其实在浔阳楼的反诗里:“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正是他对自己的高度评价,并点明一介小吏的身份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志愿,至于“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哪里是一介小吏能说出的话?这种气魄即便在史上所见反诗中也堪称前列,完全是个小号奸雄了,非如此,怎么能随意操弄千万人的性命于鼓掌之间?
怎么写水浒传宋江的评价相关
宋江评价 第3篇
宋江上梁山虽然起因先有杀阎婆惜,后有黄文炳告发,却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杀阎婆惜起因是私放晁盖,虽有意外成分,但为什么随后在畏罪潜逃途中还组织清风寨人马打青州、杀死百姓无数、以毒计逼迫秦明反叛,随后又组织大批人马上梁山?
等到浔阳楼上题反诗那段,更是酒醉之后直抒胸臆了,即使没有黄文炳告发,难道偌大的江州,没有一二识字之人?这虽然是作者故意安排此事让宋江上山,但也是借此暴露宋江的真实性格和志向。
宋江评价 第4篇
宋江终究还是将自己和这群江湖好汉区别开来了,即使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并且也没少给这些粗犷的弟兄们好处,这些或许都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他的终极目标并不只是当一个“山大王”,而是进入朝廷的编制。
这样看来,宋江或许只是拿梁山一众作为自己的打手看待,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就是好兄弟,仗打完了这些人便没有了用处,遣散的遣散,死的死,残的残,最后宋江甚至还将一直追随自己的李逵也给“带走”了。
至于宋江毒死李逵,其实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宋江害怕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还有一种看法则是宋江当时还幻想着杀死李逵解决后顾之忧,这样自己就能摆脱“贼王”的身份,从而获得编制。
宋江评价 第5篇
《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塑造水平,文学评论界不是贴个“投降派”的标签,就是惑于他“及时雨”的绰号,予以扁平化的处理和分析,完全忽略了宋江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而实际上《水浒传》单凭对宋江这个极为复杂而且性格持续变化发展的人物的成功塑造,即可称不逊于四大名著的其它任何一部。毕竟,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性格大多从故事开端即被定型,直至故事结束仍无多大变化,复杂而变化的人物性格难得一见。以《三国演义》的曹操为例,其奸雄性格确实复杂,但是从开始到结束并无变化;《西游记》的孙悟空开始到结束性格变化不小,但都是标签式的简单性格,均无法与宋江相比。
那么宋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大家必须摒弃阉割版水浒以及电视剧的影响,直接在原著中找答案。
首先,宋江是否早有反意,早已定下“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目标?或许宋江并不是从开始就一心一意如此,他可能起初只是因为个人兴趣、或者是为了避免麻烦、方便押司的工作而喜好扶危济困、结交江湖人物。
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下越来越大的名声和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绝好机会,甚至可能是唯一机会,毕竟他武艺不行,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名(否则也不至于去当个士大夫瞧不起的小吏之职),在北宋体系下绝无晋升空间。
于是,我们在宋江出场时,就看到了一位“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的好汉。
区区一介小吏之身,却能以及时雨之名传遍天下,江湖中无人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