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萍
摘要: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改变呆板没有新意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自身教学专业能力。开展使课堂生动有趣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将有用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5-0145-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打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
1.借以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興趣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材提供了“比一比”的情境,创设了“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这样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这个情境采取分层呈现的形式。首先,教师出示了三场比赛中投中的次数,有的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哪一场投中的次数多就是哪一场的命中率高”,教师并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等待一些学生的深入思考,有学生提出:“还要看三场投篮的总次数。”教师接着顺应学生的要求出示了另一个数量。学生领悟出了“该怎样比较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这个问题应该关注两个量的比较。当总数量不一样的时候,需要求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这样就让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知。紧接着,教师对通分后三个分母都是100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进行了追问,这样学生就关注到了这个情境中分母是100的三个分数,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百分数是几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你觉得百分数是怎样的数”这个问题的思考。这样处理,学生就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2.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生思维品质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体会长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的需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方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探究。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思维活动的“三步曲”,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
2.1 提出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的猜想,这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比如这节课的开始,我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正方体,让学生把思考的方向集中到了正方体的个数上来,形成了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可能与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的猜想,但此时的猜想是很表面的,更多的是凭直觉。
2.2 思考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反复思考、联想、顿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思考。思考,从思维角度讲,就是一种深入。这样的思维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和主体意识的过程。这节课,老师及时引导:课件出示一个由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一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单位体积,它的体积就是多少。”接着,通过拼长方体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体积与长、宽、高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大胆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数据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把学生引向猜想的深处。
2.3 解决问题。有了理论基础,但没有用于实践,那只能是纸上谈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产生良性循环。我紧接着问:“这个知识学了干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去感受。学生很有兴趣的投入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3.巧用经典故事,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对此感兴趣的业内人士特别多。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学课程的本质和内涵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将这些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也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
例如,在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进行教学时,教师将历史故“曹冲称象”的经典故事引进课堂,让学生初步感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顺利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探究中去。这样,“曹冲称象”的具体情境就成为了“假设”策略认知图式中的重要成分,有利于学生提取这一策略,促进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后来,又考虑到“假设的策略”作为新内容,引起很多老师的热心研究,把曹冲称象作为影子,既暗表了“假设”策略,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变例题,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了例题中缺少条件,并让学生补充条件,使学生的关注点很自然地聚集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以此作为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假设的机会,让假设的策略呼之欲出,做到了自然过渡。
教学中,可创设的教学情境很多,如游戏情境、谜语情境等等,但是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本末倒置,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总之,教师在适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现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尊重数学的理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
[1]唐彩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
[2]李如冰.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98.
猜你喜欢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年24期)2016-12-23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研究与管理(2016年9期)2016-11-15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