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思考维度与实施空间

“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思考维度与实施空间

时间:2024-04-17 15:45:02 来源:网友投稿

齐沁儿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学校课程与学科知识之外,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习惯,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空间,拓宽了课程资源格局,学生在参观、体验、思考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学习任务群”中,可把握语文课程与博物馆教育整合实施作为实践切入点,在“当代文化参与”中认识、建设与传播博物馆文化现象,在“跨媒介阅读交流”中开发利用信息化环境下博物馆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考察博物馆文化场景内立体化的语言文学经典。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实施空间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7B-0062-06

随着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加,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行,以及民众个体精神文明需求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博物馆热”。

如何在建设新馆与扩大开放范围的同时,提高展览和教育工作水平,尤其是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深度的教育活动,利用博物馆资源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推进博物馆教育的课程化建设,这既是所有博物馆都要正视的挑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所有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博物馆:五育融合理念下的文化空间、学习场域与教育资源

(一)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博物馆

新课改进行至今,为了满足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以一种强劲的生长力,在广阔的视域中被教学工作者优化和实施。教科书等纸质文本以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时政要闻、家庭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它们形成与教材相呼应的丰富格局,彼此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共同体关系,共同提升教学实施的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发展。对于中小学课程建设而言,博物馆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环境和场域,也是中小学生可参与、观察、习得的文化活动场景;是可以给师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也是关涉极多、空间无限、意义深远的一种课程资源。

由国务院颁布并于2015年实施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开办目的定义为“教育,研究和欣赏”,相比于保护、收藏、展示、传播等职能,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越来越被重视。“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其主张用一种贯通思维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发挥综合效应,而博物馆资源就包含“五育”中的多种理念、目标和策略,将其充分利用便是提升育人质量的一个精准切入口。

学校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及价值使命,博物馆和学校职能的交叉与重叠,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诉求,种种因素都在呼唤着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教学相整合的新探索。

(二)博物馆教育的特点价值

虽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及场馆学习的相关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但对于“博物馆教育”这一概念本身,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来自英国的博物馆教育专家 Eileen Hooper Greenhill是这样认为的,“博物馆教育是基于藏品、博物馆场所和博物馆的专业性工作的基础上的一种终身性的、主动的、充满活力的、参与式的、富有创造精神的教育方式,尤其特殊的一点是,博物馆的教育角色还包括其用展览有效地与目标观众交流”。

从他的描述里,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博物馆教育的一些主要特点:从教育对象上看,参观博物馆的民众年龄、职业各不相同,因此,在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教育环境来看,从学校教学中走出来,走向社会公共文化场所,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更加自由和开放;从教育方式来看,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教案和教材,不同于结构化的课堂教学,而是以学生主动地参访、体验、感受為主,进行探索式的学习;从教育资源来看,博物馆以实物展览的形式进行资源呈现,更具直观性、情境性和广博性。

博物馆“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其本身是一个融合历史、文化、科技、自然等众多元素的载体和情境,学生置身这种实践环境下,更有可能联系个人经验与社会生活,在开放空间中拓宽视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增强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多方面地提高综合素养。

博物馆教育自身的特点为其带来了学校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在教育规律层面上,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感悟、交流,实际上是践行了“做中学”的理念,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全面,更强调个体独特的思考和探究,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变革,学生的素养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其次在教育资源层面上,博物馆教育彰显了社会和地方资源的重要性。既有利于延宽课程的涉面和功能,也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在整合各项资源时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可以说,博物馆教育既是师生动态运用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生成资源的过程。

二、要义关联:博物馆教育课程化探索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信息化时代,日益加速的工作和社会变化,对学生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能否成为有效的终身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博物馆教育恰恰就是希望学生站在当下,了解过去,接触未来,在掌握学校课程之外,在具备各个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博物馆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习惯,获得一定的经验与技能,为进入社会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做好准备。

语文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的,富有语文学科特征的,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明晰地将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本文试图对博物馆教育课程化探索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从希望语文课程“培养什么样人”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理解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应为和可为。

(一)现实情境中的语言建構与真实任务中的语言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阐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阐述学科核心素养时,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的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经过比较,可以发现“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其中的高频词。

对于语文课程而言,言语活动所发生、训练、指导的情境越“真实”,越有助于学生在过程中形成高质量的语言能力及品质,同时也越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经验迁移到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去。

那么,对于这里的“真实”,有两个理解的维度:第一,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本和课堂,更值得被关注的应该是生活中的特定语言运用情境,应以活动或者是任务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有实际操练的机会,而不是纸上谈兵。第二,情境“真实”之下,运用的语言也需要“真实”。不同场合适用的表达肯定是不同的,充满个体富有独特情感体验的言语才是真实的言语。

从以上两方面看,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具体可感的“真实情境”,在这里,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感触与思考,所看到的实体文物、介绍性文字,所听到的解说词,与其他观众表达交流的想法观点,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都在自然地发生,并且让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和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个空间里得到综合体现。

(二)发展逻辑思维与形成直觉思维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强调了语文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要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各项活动中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在语文学科中,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前者一般指语言规律、逻辑规则,包括学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也包括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态度审视、探究言语文字作品和言语文学现象。后者更多的是一种本能性的“语感”,可从观察、体验、积累等方面入手培养。

当今社会的竞争恰恰是强调人才的思维品质与创造能力,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应该用特有的方式担负起发展学生高品质思维的重任。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文史类博物馆可以为学生触及不同领域的资料提供可能性,学生通过形象而直观的实践活动来对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各种形式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提取、梳理和辨析。而在更深次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博物馆,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将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相结合,形成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提高语文运用的综合能力。

(三)审美意识、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要基于语言文字

与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不同,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始终是与祖国语言文字紧密相连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性质之一,无论是在阅读中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还是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都是在进行美的体验和创造。

很多时候,学生缺乏一种对眼前的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自觉的精神追求,而博物馆就是一个美的集中表现的载体,其中美的事物、美的文字比比皆是。在具备优质的审美对象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体验,一方面以审美鉴赏为主,感受展品之美;另一方面将蕴含自身审美取向的观点态度诉诸于口头表达或书面文字,那么,也就是进行了一个二次审美,或者说审美创造的过程。

美育工作更多是濡染、浸润而非训练、灌输,学生的情趣在一次次的参观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课标中“高雅”“高尚”的要求。在众多校内外课程资源中,博物馆在提高学生审美品位这一点上,优势明显。

(四)传承传统文化、理解多样文化与参与当代文化

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广泛接触本民族的文化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当代文化,这些相互交叉的元素都在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要求学生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域外”两对关系。既要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又要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建设、传播当代文化,以及尊重、包容、借鉴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化。

文化自身的特性使这一核心素养与前三个相比,虽然无形地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但又缺乏明确、系统的抓手。“理解与传承”的对象、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问题仍存在于教学实践中。博物馆恰好就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载体,带有大量汉语、汉字、文学作品的实物或影印版、复刻版资料陈列在其中,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发现、理解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内容,从而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分析和探究,最终慢慢在表达的层面上展示学习所得。一方面是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运用博物馆中蕴藏的相关知识和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是能对一些博物馆中的文化现象、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整合策略:博物馆资源渗透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路径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及,“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策层面,对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博物馆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一种什么角色,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为何。更没有关于博物馆教育课程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导向、实施建议和评价标准。

近年来,虽然以馆校结合的教育理念服务中小学生的意识在逐渐加强,实践层面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案例与做法,但是,由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结合途径,两者的合力还未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经验和学习任务还是基于各个学科的,抓好学科教学这块主阵地,是博物馆教育逐步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和体系的重要切入途径。

在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務群”为亮点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博物馆”“社会文化场景”“实地考察”“语文实践环境”等词多次出现,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延展,可以洞察一些新的实践切入点与内涵发展点。

(一)“当代文化参与”与博物馆文化现象的认识、建设与传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学习任务群2 当代文化参与”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专门用一个单元的篇幅要求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进行调研。课标和教材层面都体现出希望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突破课堂、书本和讲授的局限,能充分整合文化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该任务群的设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交流,增强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

“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于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在任务群的教学提示部分,专门列举了“设计一些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活动”的建议。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开放的学校,科学知识、民族传统、历史文物、乡土风俗等众多文化现象在这里汇聚,学生以自我为导向进行体验与探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并不是盲目随意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与教师应共同策划活动内容,编写活动教材,制订活动教案,在学生参观过程中提供支持与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

在以博物馆为课程资源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时,要把握两个特性:一是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博物馆所表现出的文化特性差异鲜明,在对比之中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变化性,当代文化现象是日新月异的,博物馆已从“文物中心时代”转向“观众中心时代”,其传播建设方式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审美追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新现象、新问题,并能思考背后的原因。

(二)“跨媒介阅读交流”与信息化环境下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代化的教育媒介使课堂学习环境更具开放性、立体性和交互性,影像等资源为语文课堂与博物馆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博物馆版》中,作者强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博物馆教育(学习)应该加强技术性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开始把实体馆“转化”成数字馆,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博物馆或文物为题材的综艺、纪录片也层出不穷,《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这些举措有利于更大范围地传播科学与人文知识,并让文物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普及、文化传承等职能赋予更高的期待,也对学生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部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事实上,无论是博物馆自身的数字化建设,还是语文课堂的教育技术革新,抑或是教师引导学生用一种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手段进行言语实践,这些都是在各个媒介应用领域,创设不同应用场景,产生多样化学习成果的过程。

多元媒介的使用不是为了单纯“炫技术”,而是通过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的阅读,或观看影像、参观展览的途径,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提高其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形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独立判断的品格。

(三)“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与博物馆文化场景中的经典考察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以传统文化命名的就有两个,分别是“学习任务群8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4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而在其他“汉字汉语专题”“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任务群中,也涉及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生要不仅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具备一定的古代作品阅读能力,学习其中的表达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性等问题,能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空间,博物馆中蕴含丰富的文史常识、文言文等语文素材和典型案例,且呈现方式也比教材更为立体和真实,置身于这样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的氛围中,学生会不自觉地以礼敬、严肃的态度,高度的敏感性,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增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教学偏向于“大语文”的人文性,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比较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在典型任务中,学习典型的内容,体会典型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体验典型的思想情感。一些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切口的专题可以被系统化设计,在落实整体目标的过程中各个击破。活动形式也不要一直是“品读经典”类的阅读任务,要充分挖掘博物馆情境中的相关元素,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方面的实践活动整合起来。“我的收藏故事——本地人情习俗调查访谈”“一站到底——博物馆知识知多少”“匠人·匠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征文”等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都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博物馆教育的课程化探索,是一个体系庞杂的工程,需要课标建设、教材研发、教学设计、测量评价等众多维度发挥合力,更是对一线教师的课程新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以及馆校之间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希冀在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素养的目标下,师生能不断动态运用博物馆资源,同时也能不断生成有益的课程资源。

基金项目:本文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五届科研基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探索》(项目编号:ECNUFOE2019ZD07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政涛.“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N].中国教师报,2020-01-01.

[2]宋娴.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陆芳芳.美国博物馆教育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刘芳.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2).

[5]朱峤.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的制度设计研究[J].中国博物馆,2016,(3).

[6]康爱华.浅谈“博物馆式”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J].语文建设,2015,(33).

[7]张德伟.博物馆教育功能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3,(11).

[8]吴镝.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5).

猜你喜欢博物馆教育语文核心素养课程《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年1期)2017-03-15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科教导刊(2017年1期)2017-03-13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科学与财富(2016年21期)2017-03-02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12期)2017-01-0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12期)2017-01-03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10期)2016-12-26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求知导刊(2016年17期)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