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设 沈相应
摘 要: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从更新发展理念、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地方经济;高职;创新创业;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未来改革方向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然而,面临新的职业教育发展良机,部分的高职院校不能把握时机,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不及时、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创新等。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撑[2]。尽管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具体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师资及财力的投入明显不足。
(一)目标与定位不清晰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目标不明。领导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创新创业大赛,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项目的指导、打磨与包装,演练的成分远远大于实践,一旦比赛结束,参赛作品多数也就偃旗息鼓,很少有继续推进的。究其原因,根本在于高職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还没有很好得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对接[3]。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合理
创新创业的目标和定位不明确,没有真正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对接,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市场性。培训结束后,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创业意识都未能有所改观,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的主动性不足,制约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不利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三)管理和评估制度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上,一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二是职业院校内部缺乏专门的管理和考评制度,三是培训后的跟踪支持服务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会跟踪支持服务制度。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亟需高职院校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速度。然而众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到位、资源不到位等众多问题,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未能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紧密对接的根本原因。
(一)高职院校的认知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职业教育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改观,但社会认识的偏差依然存在,普遍认为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教育。从学校层面,普遍都认为生源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直接和学费收入、生均拨款政策挂钩,所以迫使职业院校招生门槛一降再降。学生进校后又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足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能正常毕业,便完成了培养目标。
(二)地方政策支持乏力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实际运作中,受制于地方财政实力的影响,一般支持难以足额到位。以淮南市为例,地方政府财政本身就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情况下,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培育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对接,才能形成“学校—企业”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但当前职业院校还没能建立完善的培育体系,孤岛式教育忽略了高职学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到社会上无法创新,更谈不上创业,社会认可度低等现象。
(四)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少有企业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而是愿意花更多的资金从各类培训的中介组织中获取人力资源。这既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和企业的用人成本,其根本的还在于校企、校政双方利益分享、责任分担、可持续发展难以有效落实。
三、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一)创新教育理念,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以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为目的,创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构建以学院为主,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要主动调研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以帮助政府、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创业。
(二)进一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跨专业设置课程。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加快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企业、学院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制定相应标准和规格。二是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创新创业课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
(三)校政企联合打造精品课程
校政企共同联合打造精品课程,加大创新创业考核内容,实现项目孵化和课程考核学分互认,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技术能手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在课时分配上,向创新思维训练、创业能力指导和创业风险认知等课程倾斜,增加学生自主创业实践课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项目孵化还是实体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地方企业行业的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好坏需要地方经济发展实践的检验。所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工匠精神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3):132-133.
[2] 徐培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及改进路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 王丽,王洪喜,王沁.激发内驱力基于OBE-I&E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5):41-45.
[4] 邱天.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4):156-159.
猜你喜欢转型院校人才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16期)2022-05-11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进出口经理人(2021年2期)2021-03-28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8期)2020-08-28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5期)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