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吉丰
摘 要: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精神。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才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质量,对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育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生活化
引言:道德和法治的课程不单是理论上的教化和说教,还包括帮助学生在人生中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生活化教育不仅是学生的兴趣,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育,时刻总结经验,创新教育方法。
一、强化生活意识
小学生的人生经验很少,知识不足。宽广的生活为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和现象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人生,并帮助小学生过上幸福、安全、和谐、快乐的生活。比如,教“消防安全”的时候,小学生不太习惯防火。他们安全意识低,没有安全风险的预见性。如果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对安全知识进行简单说明介绍的话,学生不仅对知识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对消防安全也很难重视起来。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安全部门学习防火知识,在安全负责人的个人说明和演示下学习灭火器的使用,认识各种火灾警报器、烟雾探测器等设施,了解学校安全的重要性影响。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火灾事故,并使用实际的图片加深学生对火灾的印象,从而强化安全意识。
二、进行生活实践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具有实践性,教师要有实践意识和精神,不能只讲理论,还要进行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人生。比如,在学习“我爱我们的学校”的时候,老师一味要求学生爱学校,但学生对学校没有感情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呢?因此,为了让学生热爱学校和参加热爱学校的活动,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学校的历史和成果,以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学校,走进学校的植物和树木,深入草坪、花坛、操场、教学楼等学校的各个角落,让学生深入体验学校的环境和校园之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舞蹈、唱歌,牵着学生的手,共同走进校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和幸福,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学习“在学校里能做什么”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给小树浇水,扫落叶,垃圾分类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教育,加强了校园学生的责任感。
三、养成生活习惯
习惯只能在生活中得到改善。小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小动作、窃窃私语、不讲卫生、撒谎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改善和纠正。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促进小学生现在的学习和发展,在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未来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在教授“别人眼中的我”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主要说彼此的缺点和不足,来了解别人对他们的理解。有的学生不注意卫生,有的学生会把零食袋扔到地板上,有的学生会把铅笔削成的碎屑散落在桌子上,这些不良行为通过其他的学生提出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不好的行为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理念,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改善生活行为
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家庭状态良好,父母娇生惯养,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对父母只是一味地索取,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很多小学生都没有说“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你们辛苦了”一类的话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为了改善学生的这种行为,教师应该加强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到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例如,在教授“温暖之家”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三四个人,一部分学生扮演母亲,一部分扮演父亲,一部分扮演孩子,然后,结合实际家庭的生活环境进行亲子活动表演,演出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老师指导学生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感受父母的关爱与付出。此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搜集一些充满爱意和动人的故事,让学生看到父母的爱的积极能量的视频,感受父母的爱与付出,心怀感恩之情。
五、引入生活实例
在教育中,学生接受理论内容的速度相对较低,掌握相对较慢,很难正确理解知识点,这会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吸收。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面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案例中的教育知识,并将相对生硬的理论转换成鲜明生动的故事,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比如,在学习“我学习,我快乐”这门课的时候,让同学们共享在读书过程中收获的快乐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刚开始学习书本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很难,但我觉得书的内容很有趣。当我看的书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通过让学生分享学习感悟,可以更直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仅给人生带来了启发,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成长。由此,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课堂授课质量的提高。
六、构建生活化场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很多生活化的内容,通过创建生活化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记忆,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场景相关联,加深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理论知识转换成与实物一模一样的场景,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家是最暖和的地方”的时候,让学生想家里有什么样的房子、家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家带给自己的感觉等。在一个生活化场景中,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高學习兴趣,从而顺利进行授课。
结语: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在日常指导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指导情境,合理活用道德与法治的教科书,进行生活化的指导,更新指导理念,改善指导方法。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小学道德法治教育回归到生活,从而实现学生道德法治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的思考[J].新课程,2021(43):158.
[2]胡素霞.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38):12.
[3]万明.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名师在线,2021(26):44-45.
[4]刘志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天津教育,2021(26):38-39.
猜你喜欢法治道德生活化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5期)2022-05-24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2年2期)2022-05-05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道德知识窗(2018年6期)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