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时间:2024-04-06 11:15:02 来源:网友投稿

赵壮壮

[摘  要: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过比较深刻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传播,不仅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著述中有所体现,而且展现在丰富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体现在“当代中国”这个特定历史时期,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因此,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应割断历史,应在回顾历史进程中总结经验,这对于在“当代中国”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因如此,本文打算立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某一历史阶段——抗战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抗日战争;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

一、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在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已存在,然而抗战时期却是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阶段。究其原因有以下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理论阐释

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力传播,而且十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注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宣传、教育、普及。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主义者所持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掌握群众”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这一理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理论的传播,希望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掌握理论精髓,并以此来指导革命实践。其次是列宁的“灌输”理论。所谓“灌输”,是指“无产阶级政党运用各种宣传、鼓动手段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中去,武装其头脑,启发其觉悟,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从而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奋斗”。为武装、发动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掌握群众”思想的基础上,对“灌输”的重要性、原则及路径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二)抗战时期的迫切需要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壮大,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时期。首先是中国历次革命经验的总结。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寻求解放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难探索,然而一次一次的革命实践都失败了这些失败表明农民阶级及资产阶级政纲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其次是中国社会各阶级抗日态度所使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系列思想,其直接目的是动员广大群众百姓进入到抗日救国的队伍中去。1941年张闻天的《党的宣传鼓动提纲》提到, “宣传党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党的纲领与主张,党的战略与策略,在思想意识上动员全民族与全国人民为革命在一定阶段内的彻底胜利而奋斗”。才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实质

要想把握和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内涵和实质内容,首先需要明白“大众化”的对象是谁。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在理论上认识到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一)对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小众群体,而是在全国占有最大比例的“人民大众”。关于这一问题,在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所谓“人民大众”,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团结任何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夯实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要巩固和扩大这一统一战线,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的主张及目标,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中所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之中大力宣传和普及,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得到社会各个阶级的认可和支持。

(二)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精英占有的狭窄空间走出来,变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的工具。这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广大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揭示。这在抗战时期,同样得到明确的阐释。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通俗易懂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讲到,所谓通俗化就是“当你写东西或讲话的时候,始终要想到使每个普通工人都懂得,都相信你的号召,都决心跟着你走”。不仅要使工人懂得,还要使农民群众懂得。那么,如何才能使大众懂得?首先是强调和老百姓的亲密接触,双方形成不分你我的局面;其次是必须适应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准;最后是与中国化、现实化紧密结合,离开中国化和现实化,就不能充分地实现通俗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化。列宁指出,在工人阶级中不能自发的形成社会主义意识,要使工农大众树立起这种意识,必须将这一理论“灌输”到工农大众之中。这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强调有了具体化、通俗化、符合抗战需要、人民大众需要的理论,还有一个普及的问题。也就是刘少奇在《论党》中主张的,是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口的民族中空前的推广”。这一推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如果缺少这种宣传和学习,中国不但很难实现现阶段的民主革命,而且在将来也会很难走向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要达到这一胜利,就需要“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和其他群众”,也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

(三)实质

如何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内容,这是在抗战阶段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最为关键的一步。即使大众知晓明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仍然是最低级的认识。对此,毛泽东的《实践论》中早已说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的这段话,实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让人民大众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之中。

然而,人民大众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之中,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当作一成不变的条文来应用,还是能真正的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亦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此,刘少奇强调“我们要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度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同时批评一些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只会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个别词句。实践也证明,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人民大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反,还会给中国的发展招致重大的损失甚至是严重的困难。

三、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和实现具有自身的规律。而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抗战时期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着手,进而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时期,坚持“三贴近”原则,不仅“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而且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光发热、服务群众的便利手段。

贴近生活首先要立足当代,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扎根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正视和解决人民的具体矛盾,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其次要运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型、大众生活中健康向上的生活事例,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贴近客观实际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本的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简言之,贴近实际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要贴近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今天,强调贴近群众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要观察了解当代群众的实际需求、清楚当代群众的所思所想与实际需求、摸清当代群众的语言和文化水平来开展。

四、结语

抗战时期的实践表明,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众知晓、掌握、认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说教这一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如果言行不一,不是维护群众的切身需求而是损害群众的既得利益,不是从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手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即使掌握再多的理论再多的方法也不会有多大的说服力,因为不能让人信服。也就是说,党群、干群的关系状况,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人民大众对党的理论的认同程度。一句话,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社会生活信息化、党干群关系状况,都会影响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而要提高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就应紧密贴近这些实际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2]《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1页.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4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3和855页.

[6]《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和336-337页。

[7]《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9页.

[8]鲁开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何萍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肖浩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43页.

[13]钱厚诚:《列宁的“灌输”理论:回到历史文本中的解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56-259.

[14]王建华:《“两个转变”与“四个走向”——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沿》,2008年第4期,65-68.

[15]薛金慧:《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4-7..

[16]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31-36.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猜你喜欢抗日战争大众化传播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11期)2021-11-169月历史大事记红领巾·萌芽(2020年9期)2020-10-27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高教探索(2020年2期)2020-03-28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孩子们的抗日战争红领巾·探索(2015年10期)2015-10-22孩子们的抗日战争红领巾·成长(2015年10期)2015-09-10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党建(2012年11期)2012-11-15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规划创意雕塑(1996年1期)1996-07-12

推荐访问:抗战时期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