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四史”这门必修课的学习和日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更好让“四史”教育“落地”。
一方面,“四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内容的一致性。“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本身的重点内容与前者具有一致性:该课程分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至今)”三编共十一章。课程的中编和下编内容紧扣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全国人民勇于奋争和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这本身就蕴含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丰富内容。
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三章,是对历史渊源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得失成败的回顾和总结,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更好把握“向何处去”的原因和方向。应当说,课程上编内容有助于我们将“四史”学得更有深度,更能感受到历史的逻辑。
另一方面,“四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上海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当前工作”重点是围绕病患进行救治并指导群众加强疾病防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当前工作”的重心就是在“后疫情时代”站好三尺讲台,讲好大学生的思政课,促进大学生更好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两个了解,四个选择”对师生而言都是一种持久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并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去教育学生。思政教师也应该在持续不断的“教中学”“学中教”里,最终实现“四史”学习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目标。无论是对于讲台上的教师还是对于校园中的青年大学生,学习“四史”都将增强理论素养、促进社会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有利于以史鉴今,防止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①袁秉达:学习“四史”的深刻意蕴和战略意义,《党政论坛》2020年第7期。
围绕“时代之问”打造“问题链”落实“四史”进课堂,是我们可以努力实践的方向。前文已述,“四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具有一致性,那么,如何进一步凸显“四史”又保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身的系统性,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可采取“问题导向”,围绕“时代之问”打造“问题链”,带动课堂中的师生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十一章如果专题化,其实包括以下十五个专题: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提出的、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为什么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怎样探索和开辟的、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探索中的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开辟并接续发展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革、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十五个专题是前几年专家组凝练出的,聚焦了十五个问题,反映了“时代之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在上述十五个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四史”打造四大“问题群”。“问题群”中的“子问题”要分层级,设有初中高三个难度级别;
“子问题”之间也要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子问题”设问也有讲究,不仅要凸显“四史”中的关键词,也应以新生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这些“子问题”环环相扣,最终成为凸显“四史”内涵的“问题链”。
在围绕“时代之问”打造“问题链”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学生之问”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四史”学习实效。
课堂中的“问题链”应关注到大学生的需求。这里所说的需求不仅仅指语言风格或呈现形式上的,更是指“子问题”本身。笔者之所以在“大学生”前加上“新生代”,是因为他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有历代青年朋友思想活跃的共性,又有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很多特点,这些特点是新世纪新时代的青年所特有的。在新世纪出生和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敢说敢想敢为,只要给予适当引导,他们很乐于探究历史,表达自我。
因此,关注“学生之问”,平时注意收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学生提出的大小问题,学生闪耀的思想火花,将这些融入“问题链”中,将成为“子问题”中最生动地环节。“学生之问”的回应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生问师答、甲生问乙生答、一人问集体答等等,最重要的是“互动”,尤其是“师生互动”。老师以恰当方式所做的回应,或肯定或质疑或保留意见,都是对学生思考的促进。什么样的方式是“恰当方式”,则是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需要在“实践—理论—实践”中积累。只有关注了“学生之问”,做出恰当回应和引导,“四史”教育才能更好“落地”产生实效。
新时代思政教育使命蕴含师生互动之理,需要我们持续探索实践。承前所述,我们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师生互动”。“互动”这个词,是我们强调了多年的,如何去落实,思政教师勤恳实践了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思想引领起着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八个统一”,尤其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这一条,切实提高思想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应当成为思政教师进行“互动”探索时牢记在心的要求。
“互动”背后的“理”值得深思。近些年,有理论专家指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演进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也可以看出目的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影响。为了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教育,而且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因而,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内的“人”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两者共同承担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任务,二者之间是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教育者作为主导主体,体现在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处在主导和支配的地位;
受教育者作为主动主体,体现在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①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目的性阐释,《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当我们更好地领悟理论专家所强调的“主体间性”之“理”,就离科学育人更近一步,“四史”学习教育才能不会沦为简单的历史知识灌输或历史知识分类问答。
新生代大学生需求呼唤双向互动之道。当我们真正领悟“双主体”之说,自然就会更有意识更主动关心新生代大学生需求。我们可以根据新生代的“网络一代”特点,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可以做以下尝试:例如线上内容,可以融入人民网、环球网等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题教学相关的时政新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向立德树人。再如,话语方式,可以使用大学生感到亲切的时代话语作为导入和陈述,总结加入学术话语予以提炼,这样符合他们信息接受方式。又如,方法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让学生结合专业,通过文字+音乐、文字+公式、文字+绘图、文字+视频等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交流思想。其实,近年来不少高校就教学理念、授课内容、效果优化做了进一步教学改革。教师的授课形式向问题启发式转变,“通过鲜活的问题讨论、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辨析,提高学生对“纲要”课的新鲜感和认同感。①石董佳、宋学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
教师作为主导主体,要把握好“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的方向,处在主导地位。要围绕教育活动和过程做好“问题链”设计和具体实施,带动大学生作为主动主体,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而构建“双向互动”之道。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尝试打造“问题链”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本来就蕴含的“四史”凸显出来。而“时代之问”的把握和“学生之问”的精选,则需要思政课教师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知识视野是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基础和前提;
国际视野即世界眼光,是横向比较;
历史视野即历史眼光,是纵向比较,自我比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历史感。”②宋进: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磨炼基本功,拓展自身的视野,是思政课教师长期的“功课”。而在师生关系探索过程中,“双主体”定位是个关键,科学把握师生互动之理和双向互动之道,才能达成“四史”教育行久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