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季,吕 明,2,张雨潇,龙 蔚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3;
2.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3.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前提。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领头雁”的产业发展能力是其发挥“头雁作用”的核心,他们主动参与投资建设,付出时间与精力带领本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乎乡村振兴的实际成色[1]。开放大学以“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为教育理念,要在新时代发挥开放教育的普惠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培养,助力其产业发展这一核心能力的提升,是开放教育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打造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村干部对本村产业的带头引领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好坏,以村(社区)干部为对象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培养,是开放教育以培育产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助力“头雁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从2018年开始,在云南省委组织部的推动下,云南开放大学通过开放教育模式面向全省招收村(社区)干部,开展“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践探索乡村振兴“领头雁”培养的“云南方案”。“行动计划”着力以线上学习增理论、课堂教学强技巧、实地观摩学经验等形式,切实增强村干部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开展农业项目投资、带领群众致富等本领。
本研究样本数据就来自云南开放大学“村干部双提升行动计划”学员,课题组于2021年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展开调研,针对村干部在参学过程中对各培育环节产业发展帮助程度的感知情况,采用李克特量表打分形式,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学习感受进行打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8份,收回问卷752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矛盾的问卷14份,共收集到有效问卷7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97.4%。
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来看,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79,说明问卷信度不错,KMO检验的系数结果为0.903,根据球形检验的显著性p=0.000***可以看出,本次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通过效度检验,说明问卷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调查样本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情况
根据样本分布情况可以看出,80后村干部人数373人,占比过半(50.54%),90后村干部264人,占比达到35.77%,说明村干部主力倾向于年轻且有经验的人群,这也符合国家和云南省对村干部知识化、年轻化的趋势要求,样本村干部在年龄上的梯级分布有利于村干部带领农民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技能;
从性别看,男性村干部有433人,占比58.67%,女性村干部305人,占比41.33%,与倪沁等[2]对该项目村干部学员2018年入学时所做调查结果男女比率2.6:1相较,女性村干部人数明显增加,说明更多的女性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管理中来,村干部队伍男女比例逐步优化;
从外出务工经历看,60.43%的村干部有外出务工经历,这样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村干部的眼界,拓宽了产业发展思维,更能接受和适应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与黄颖等[3]通过经历与经验差距的实证分析,提出村干部选聘要以经验丰富的来指导村民开展本村经济建设观点相一致;
但样本调查也显示,51.9%的村干部没有自己的产业发展致富项目,村干部整体产业典型示范能力比较弱,引领作用不强,这可能是受知识、才力、经营视野等的限制。
村干部的产业示范带动辐射范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村干部产业示范带动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以看出, 48.1%(355人)的村干部拥有自己的产业,且产业类型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92人)、特色经济作物(82人)、林果业(70人)及畜类家禽养殖(41人),共占比80%,说明拥有致富产业的村干部人数较少,且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偏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但是拥有产业且聘用劳动力的村干部仅有167名,占比22.63%,说明村干部发展的产业规模不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管理,示范引领作用难以发挥;
从劳动力来源来看,在聘用的劳动力中有49.7%的是困难群众,表明村干部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
从聘用本村劳动力数量和聘用人员收入情况看,68.86%的村干部在发展产业中聘用劳动力人数在10人以下,且大部分聘用人员的年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反映了村干部发展的产业相对规模较小,且聘用工作的季节性较强,不能建立较为长期的、稳定的聘用关系。
表2 村干部产业示范带动情况
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村干部产业示范带动能力不足,但村干部发展产业帮助群众增收是能看到实际效益的,且他们有意愿和行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因此千方百计提升乡村振兴“领头雁”产业发展能力,让他们能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动群众振兴乡村,是开放教育的重要探索。
云南开放大学以开放教育模式面向全省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是开放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探索,通过落实“一个平台+四个课堂+六支队伍+N个基地”的教学体系,着力提升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为以“头雁效应”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直接助力。
(一)村干部参学过程中对产业发展帮助程度的感知情况
本研究以李克特五级量表作为评价尺度,通过被调查者的主观感知实现对量表的测量,以了解村干部在参学过程中对各培育环节产业发展帮助程度的感知评价。在调查问卷中,以数字1-5来界定相应变量测量题项,“1=非常有帮助,2=很有帮助,3=一般,4=没有帮助,5=完全没有帮助”让村干部对各主要培训环节进行打分,最后求出帮助程度均值。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四个课堂”(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对村干部发展产业的帮助程度均在2.5分左右,处于2—3分之间,即“很有帮助”到“一般”之间,说明“四个课堂”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村干部发展产业。“云南乡村振兴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是课程之外的专项补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村干部对其评价较高,对产业帮助程度评价处于“很有帮助”到“一般”之间;
地方特色课对村干部发展产业的帮助程度评价平均值为1.94,处于“非常有帮助”到“很有帮助”之间,程度最高,说明考虑各地产业发展异质性,下放地方特色课程开设自主权,把统筹与特色结合,是助推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四个课堂”全方位助力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开放教育在培养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办学优势,通过订单式专业及课程设置,及“四个课堂”“线上+线下+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做到能力培养与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课程开设与学员工作需求相对接,课程实践与学员实际工作应用相对接。
1.线上环节扎实产业发展能力根基
空中课堂以精短微课为主要载体,设置诸如农产品市场营销、产业经济学、涉农企业管理、养殖业基础、种植业基础等专业课程,设置农村电商实务、农村党建实务、农村村务管理实务、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履职能力课程,且以符合村干部认知层次的讲解串析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村干部“工学矛盾”问题。从调查数据看,村干部普遍认为“空中课堂”对提高产业发展能力的帮助主要来自于获得新思想、提升领导和管理能力、提升政治理论素质、提升基层党建能力等方面,选择占比均超过60%。农村经济发展对村干部知识结构及素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知识等能够辅助村干部更好的选育经济项目、提升产业发展质量[4]。但是调查数据也反映出“空中课堂”在“产品和品牌意识培养”方面发挥作用是欠缺的,仅有43.4%的村干部认为“空中课堂”从该方面夯实了产业发展能力,这说明空中课堂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讲解要加强涉农内容,以贴合村干部产业发展实际的案例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树立产品与品牌意识。
2.线下环节理实结合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实战
在“互联网+教育”战略的背景下,开放教育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优势,在村干部培养中创新探索,利用智慧教学大数据指挥中心,做到对开放教育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管理和监控,完成教师教学、学员学习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固定课堂”以线下集中面授来焦点化、体系化线上学习知识。调查数据表明,57.49%的村干部认为“固定课堂”通过巩固理论基础来夯实产业发展能力根基,这与“固定课堂”设置的初衷是完全相符的。
(2)“流动课堂”通过组织小组学习,丰富村干部学习方式,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流动课堂”不设置时间、空间限制,讨论内容以理论结合工作实际为主,尤其是产业发展相关专业课程及履职能力课程,通过交流沟通,互换经验、共促发展。
(3)“田间课堂”的设置是与学员实际工作应用相对接的,为真正把“田间课堂”落实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点上,项目在云南省全省范围内建立了532个教学实践基地,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示范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多种类型。各教学点组织实践指导教师,到田间地头把课程理论与基地实际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以培育村干部的产业发展思维,拓宽产业发展视野,学习产业发展实际经验。40.5%(299人)的村干部认为“田间课堂”对发展产业的最大帮助是拓宽产业发展视野,35.1%(259人)的村干部认为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是“田间课堂”对自己产业发展提供的最大帮助。对照“田间课堂”的设置与村干部发展产业的实际需要,“田间课堂”在培育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应有区别于“空中课堂”“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的帮助程度,但从表3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并没有形成显著差距,说明“田间课堂”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的原因主要有:部分课程的设置理论性过强,与产业发展联系困难;
没有充分挖掘实践基地的特色和经验,以参观式教学代替深度体验式学习;
师资力量上存在欠缺;
各课程之间的实践割裂开来,无法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分析。
(三)开放、灵活的教育方式针对性助力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1.针对实际需求的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1)开设云南乡村振兴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诸如《肉牛产业及养殖技术》《生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技术》《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控》《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推动产业振兴》等,以专题化的形式聚焦某一产业或产业发展问题,弥补课程学习理论性强、内容宽泛的缺点。据智慧教学大数据指挥中心数据显示,“云南乡村振兴大讲堂”系列专题村干部参学共计124111人次,高出村干部学员总人数的近10倍,说明村干部对发展产业的模块化、具象化专题学习积极性高,自主性强,能通过反复观看学习掌握相应知识。
(2)根据调查,38%的村干部认为通过“云南乡村振兴大讲堂”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20.4%的村干部认为提高了产业规划与发展能力;
16.7%的认为帮助程度较大的方面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这说明,开放教育在村干部培养过程中灵活开设产业发展相关专题起到了较好的针对性能力提升。专题开设内容需求调查显示,村干部迫切需要集体经济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反映出村干部产业能力需求紧跟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对新观念、新技能的要求程度高,同时对开放教育培养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资源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专题开设期数有限,内容覆盖范围不够广泛,没有形成体系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基于区域异质性的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1)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不尽相同,进而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5],这种区域异质性直接导致培养对象对发展产业知识技能需求具有显著差异。云南省地处高原山区,16个州市各有发展产业的优势和特色,为针对性地夯实村干部产业发展能力,做到“实用、管用”,开放教育以其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创新设置地方特色课程,下放课程设置权限,让各地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村干部工作实际开设相对应的课程内容,如文山组织的文山三七栽培技术培训,双江组织的茯苓种植技术培训,绿春组织的橡胶割胶技术、八角种植与管理技术、胡椒栽培及田间管理等,既解决了区域异质性带来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又符合了村干部发展产业的实战需要。
(2)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村干部在参学过程中一致评价对产业发展帮助程度最高的是地方特色课。结合具体数据来看,43.9%的村干部评价地方特色课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最大帮助是拓宽发展视野,22%的村干部认为对产业发展帮助最大的是学习产业发展经验,而在学习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具体技术等方面的选择占比均不足10%。这说明地方特色课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丰富,对新模式、新技术等内容的补充不足,且课堂讲述多,田间地头实操讲述较少,另外各地州间在地方特色课上没有实现互通共享,经验方法缺少交流渠道。
(一)优化加强理论基础学习,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基于村干部培养特征及乡村振兴“领头雁”群体特征,要坚定不移地在乡村振兴“领头雁”培养各环节优化加强理论基础学习。高梦滔等[6]利用2003—2006年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村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对于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的知识化对于农户平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能力是以扎实理论为基础的,这一类群体有明显区别于在校大学生的特质,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却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的提升和发展受阻。但是,针对这部分群体的理论基础教学,尤其随着80后、90后群体逐步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担负起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领军人物的重任,开放教育的理论教学要注重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如在课程教学中以村干部典型案例来分析理论知识,或在课堂上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让学员分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历经验,教师辅助性地进行理实结合的分析总结,通过“典型”说话,让理论课堂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更聚焦具象。
(二)建设完善开放、优质的资源体系,适应产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自然禀赋条件的差异,不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不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也不尽相同,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产业发展需求,就要以更加开放、协调的资源体系作为支撑。
1.要发挥开放教育网络平台优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个性化网络学习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一方面整合跨行业、跨领域的师资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领头雁”人才培养,注重建设师资队伍与乡村产业振兴相协同,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致富能手等纳入实践教学队伍,组成“混编型”师资“雁阵”。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上按产业发展技能归类资源,如设置种植技能模块、养殖技能模块、农业经营管理技能模块、农村新经济技能模块等,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培养主题组成相应培训内容,其他模块内容对学生免费开放,由他们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2.要发挥开放教育办学体系优势,为产业发展增智赋能。根据培养对象的自身情况、所在村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分段培养,统筹把握与权限下放相结合,调动各地方产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如地方特色课在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产业发展能力中体现出了实际成效,就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帮助各地方丰富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把录播室搬到田间地头,实现课程与实践的同步衔接,此外要横向贯通各地方特色课的交流与共享,使整个办学体系成为真正的“共同体”,实现自下而上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将更多的乡村特色资源推向其他乡村。
3.以开放、优质的资源体系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向乡村地区延伸,使乡村地区高等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点上,是开放教育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
(三)要开展培育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探索,特色化深度体验式学习
1.补足线上学习短板。线上学习以理论和课本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多实践少的情况。一方面专题课可以快速适应内容的变化与更新。如以乡村振兴大讲堂为补充的专题内容,可以根据云南省不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和云南省“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的人才需求,通过茶叶种植与加工、中草药种植、花卉种植、经济林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农村特种养殖和相关产业发展为主题,开设专题培训内容,形成“专而精”的产业能力培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呈现形式丰富化,如把录播室录播与产业实操、展示相结合,或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开展线上深度体验式学习,远程解决线上教学现场感不足的问题[7],使培养对象能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2.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优势。实践教学基地是产业发展的样板和经验示范,要改变传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深入挖掘实践基地的特色、亮点,通过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领头雁”的产业发展能力。如在示范家庭农场,可以充分挖掘示范家庭农场的创建,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的实现路径,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家庭农场的管理经验等。此外,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类型划分,如种植类、养殖类、创新创业类等,根据培养对象涉及的产业需要,开展相应的“田间课堂”,增强学习环节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要构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提升“领头雁”产业发展的培育能力
人才质量评价对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提升与改进意义重大。开放教育为乡村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乡村振兴“领头雁”在结束培养提升后普遍在农村从事乡村产业工作,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和主力军[8]。因此开放教育构建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要把产业发展能力培育作为重要指标,要关注培养对象返岗后工作能力的提升表现,培养培训所学知识技能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情况及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等。一方面要探索如何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对培养对象的追踪反馈,促进评价体系的改进,倒逼产业发展的培育能力提升,为开放教育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领头雁”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特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