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文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黄巢及其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建国以来有关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如赵俪生著《王仙芝和黄巢》[1]、俞兆鹏撰《黄巢起义史》[2]、方积六著《黄巢起义考》[3]等都是有一定分量的黄巢研究专著。这些研究著作主要以古代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作为依据。事实上,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黄巢的传说,这些传说是研究黄巢的可贵口述史料,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仅有《黄巢的最后下落》[4]《彝族黄巢信仰考释》[5]等不多几篇学术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少许的黄巢传说资料。
本人认为文字史料并不是历史资料的唯一来源,许多历史史实流传于民间口头。故笔者不揣浅陋,曾撰写《壮族民间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6]一文,采用壮族民间传说对黄巢作口述史研究。今在此基础上,对黄巢传说作进一步搜集,再次通过对民间传说的透视了解民间视角下的黄巢其人。
黄巢率领义军纵横数千里,横扫大半个中国,足迹所至留下了许多与其相关的传说。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乃至云南等地都有黄巢传说流传。黄巢的传说不仅广泛流传于汉族民众之间,而且在壮、瑶、彝、畲等各少数民族民间也广为传播,可见黄巢传说数量之多、流布之广。
目前,本人通过查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各省卷本及其他各种民间故事书(杂志)共收集到黄巢传说30余则,其中包括汉族25则、畲族1则、壮族5则、瑶族1则,彝族1则。黄巢传说大概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幻想性比较强;
一部分现实性比较强。幻想性比较强的这部分传说大都是讲黄巢不是凡人,或是神人转世;
或是生来身上就有仙气。他受玉皇大帝的指派到人间斩除逃出地狱转生人间的恶鬼,如《汤团婆婆》[7]102《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树(数)者难逃》[8]326-327《九头天子》(1)讲述人:鲁毅,云南楚雄州姚安县左门乡梅子村人,彝族画师;
讲述时间:2017年10月31日;
访谈人:李世武。等传说。黄巢传说中现实性较强的传说内容大致包括解释黄巢起义原因的,如《黄昭》的传说[9]64;
反映黄巢与唐军作战的,如《黄巢军倒穿靴子胜唐军》[10]105-106《捉黄岭与放巢山》[11]258《黄巢战朱温》[12]45等传说;
讲黄巢严肃军纪的,如《黄巢写匾》[13]11-12《黄巢断案》[14]54等传说;
讲黄巢只杀坏人,不杀好人的,如《柳桥十八家》[7]103-104《鸡叫岩》[15]96-98《杏花村》[8]328-329等传说;
讲述黄巢最后结局的,如《将军树》[10]393的传说;
黄巢藏宝故事,如《银池岗》[14]259-260的传说,等等。
黄巢传说有两个最常见的类型,一个是“在树(数)难逃”型;
一个是“门上(前)设标志物”型。围绕着这两个传说类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异文。就笔者收集的情况看,“在树(数)难逃”型传说异文有《在树(数)者难逃》[8]324-325《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树(数)难逃》[8]326-327《黄巢祭旗开刀》[7]101-103《黄巢祭刀》[16]86-87《黄巢杀义父》[17]101-102《汤团婆婆》[7]102-103《了空遭劫》[18]82等异文7篇;
收集到的“门上(前)设标志物”型黄巢传说异文有《柳桥十八家》[7]103-104《留下十八家》[18]84《凶暴的黄巢》[18]83-84《鸡叫岩》[15]96-98《端午插艾草》[19]《葛藤坑》[20]等6篇。
黄巢传说中的“在树(数)难逃”型传说大致讲黄巢是真人临凡,来人间是奉玉皇大帝之命缉捕逃出地狱的恶鬼,凡在恶鬼之“数”者一个也逃不了,都会死在黄巢刀下。其基本情节单元大致如下:
①黄巢本是天上的真人(傅罗卜真人或目莲僧等),为救母砸开地狱门,放走了八百万妖怪魔鬼(恶鬼或冤鬼等)。
②玉皇大帝大怒,命其托生人间收回八百万妖怪魔鬼(恶鬼或冤鬼等)。
③黄巢一日接到天神旨意,命其于某日某时某刻造反且以某人祭刀。
④黄巢与某人有特殊关系(某人是黄巢的救命恩人、义父或表兄等),不忍以其祭刀,让其在他祭刀的时候躲藏起来。
⑤黄巢祭刀之时,以寻不见某人为托辞,拿一棵空心柳树开刀,不料某人正躲在树中。
⑥某人正是八百万妖怪魔鬼(恶鬼或冤鬼等)中的一个,虽然躲进树洞里,因其在“数”也逃脱不了。
⑦黄巢杀人虽多,也只妄杀了半个人(一个胎儿),其他人都在“数”。
“在树(数)难逃”型传说突出强调:黄巢杀人是奉了天命,所杀之人皆在“劫数”,是玉皇大帝要收回他们,怪不得黄巢。
黄巢传说中的“门上(前)设标志物”型故事是讲,黄巢率大军在征伐途中遇到一位听信官府谣言“跑黄巢”的义人,黄巢将其劝回,并让她(他)通知乡里好人家在门上(前)做标志,以避免误杀好人。其基本情节单元如下:
①黄巢率大军征伐,百姓因惧怕黄巢抢掠杀人,纷纷外逃。
②黄巢途遇一带着两个孩子的人,她(他)驮着大的牵着小的。
③黄巢觉得不符合常理,便向那人问询。
④那人告之,大的是别人的孩子;
小的是自己所生,背大牵小是为他人着想。
⑤黄巢大为感动,劝那人回家,通知好人家都在门上(前)作标志(在门上插柳条、艾草、菖蒲、杏花,挂红灯笼或在门前燃香等)。
⑥黄巢进村,不进门上(前)有标志的人家,冲进门上(前)没有标志的人家杀人。
⑦黄巢只杀坏人,不杀好人。
黄巢传说中的“门上(前)设标志物”型故事重在强调:黄巢区别好人与坏人,杀人虽多,但杀的都是坏人,没有妄杀好人。
黄巢的传说数量多、流传广,涉及的内容丰富,其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前述两个类型的传说。以上笔者通过归纳、综合多种异文,列出了黄巢传说的两个主要类型的情节梗概,其中有些传说异文与本人列举的情节单元可能存在不符,这些不符只是表现在某些细节上,所反映的主题则是基本一致的。鉴于此,同时为了节省笔墨,本人也就没有在两个类型之下列出它们的亚类型。
在官修史书中黄巢是见人就杀的杀人狂魔,文献中记载的黄巢杀人事件多不可数。《旧唐书》载,“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21]2712《新唐书》载,“巢复入京师,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22]2183《资治通鉴》载,“有书尚书省门为诗以嘲贼者,尚让怒,应在省官及门卒,悉抉目倒悬之;
大索城中能为诗者,尽杀之。识字者给贱役。凡杀三千余人。”[23]2884《旧唐书》与《新唐书》上讲,黄巢第二次入长安,因为恼怒百姓迎官军入城杀人8万;
《资治通鉴》则云,黄巢因恼怒有人嘲讽其新政权,纵容尚让杀掉3千书生。(2)关于黄巢纵容尚让杀书生的事件,潘自牧在《记纂渊海》中渲染的更为严重,云:“凡杀三十余万”。讲黄巢因有人在“尚书省门为诗以嘲贼”,纵容尚让大开杀戒,一次杀掉“三十余万”人!《记纂渊海》卷七十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17页。
据官修史书记载,黄巢不仅肆意残杀平民,还是吃人恶魔,在围攻陈州时以人肉为军粮,食人无数。《旧唐书》载:“攻陈州……,纵兵四掠,远近皆罹其酷,时仍岁大饥,民无积聚,贼俘人为食,其炮炙处谓之‘舂磨寨’,白骨山积,丧乱至极,无甚于斯。”[21]558-559又云:“(巢)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21]2714《资治通鉴》中则载:“(黄巢)掠人为粮,生投于碓硙,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濮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屠。”[23]2899《旧唐书》《资治通鉴》皆载:黄巢在围攻陈州时,“纵兵四掠”“俘人为食”“日杀数千”,为害于今之河南、山东、江苏等数省。
官修史书中关于黄巢是杀人狂和食人魔的说法影响久远,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以官修史书为据撰文控诉黄巢的暴行,如《黄巢曾开设吃人工厂》[24]《黄巢其实很暴横》[25]《杀人恶魔黄巢》[26]等文章。其中一些文章发表在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上,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和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如前所述,黄巢的传说数量虽然不少,但其最常见的类型只有两个。这两个传说类型都是围绕着历代史书中所重墨渲染的黄巢滥杀这一说法展开的,前一传说类型解释黄巢为什么杀这么多人;
后一传说类型则解释黄巢杀的是什么人。前一类型的黄巢传说讲,黄巢杀人“八百万”(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会是实际数字),可是被杀之人都是恶鬼转世,被黄巢冤杀的只有半个人,即一个胎儿。《汤团婆婆》的传说讲:“他(胎儿)的娘是应该杀的,可娘肚皮里的孩子不是冤鬼投胎,就不应该杀。”[7]102该类型的黄巢传说把黄巢之死归结为收拾了八百万恶鬼,完成了玉皇大帝的使命后被上界召回。后一类型的黄巢传说讲,黄巢大军每到一处都会提前通知地方上的好人在门上(前)作好标志,“杀的尽是恶人,没有错杀一个好人”(《鸡叫岩》)[15]98。两个类型的传说虽然情节上存在差异,属于不同的母题类型,但从主题上看,都是在为黄巢的杀人行为作辩护:黄巢杀人虽多,但杀的都是恶鬼(转世)或恶人;
黄巢杀人是天命所致。
历史文献讲黄巢动辄杀人,致“流血成渠”[21]2712,甚至于“掠人为粮”“并骨食之”[23]2899;
民间传说则讲“黄巢杀人八百万”,二者都讲黄巢杀人如麻,两相对照,互为佐证,可以肯定地说黄巢起义过程中确实存在大规模的杀戮行为。与历代史学家大相径庭的是,民间传说不但没有对黄巢的杀人行为给予贬斥,反而表现出理解,甚至给予肯定或赞美。民间传说之所以肯定黄巢杀人行为的原因是:杀的都是转世的恶鬼或坏人。恶鬼转世之说自然纯属虚构,那么民间传说中黄巢所杀的恶鬼或坏人究竟是指哪些人呢?
民间传说中黄巢所杀的恶鬼或坏人所指是哪些人,我们不难在各类文献记载中发现端倪。《旧唐书》载:“黄巢自号率土大将军,其众富足,自淮已北,整众而行,不剽财货。”[21]354《新唐书》载,大军攻入长安后,黄巢下令:“军中禁妄杀人”[22]2183。就以上所述,黄巢的军队不劫掠百姓,也不滥杀无辜。然而,不杀百姓并不等于不杀人,在历史文献中有多处关于黄巢军队在长安大开杀戒的记录。《资治通鉴》载:“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杀人满街,……尤憎官吏,得皆杀之。”[23]2882《新唐书》则云:“捕得官吏悉斩之……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22]2182唐末诗人韦庄在诗中哀叹:“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秦妇吟》)。
通过查阅文献记载,我们对于黄巢的杀戮行为有了进一步了解,黄巢义军所杀之人多为唐朝宗室和官吏。他们应该就是黄巢传说中所讲的逃出地狱,转世人间的“恶鬼”“恶人”。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民间视角下的黄巢形象:黄巢是真人转世,背负天命来人间斩恶锄奸,消灭那些横作威福的宗室侯王、贪官污吏,这些人都是逃出地狱的恶鬼转世,所以说黄巢杀人虽多,但被杀之人死不足惜。因而,黄巢杀人虽众,但仍是民众心目中的神或英雄。
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巢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英雄。他不是采用合法渠道表达诉求,而是企图采取聚众造反的极端手段实现其政治愿望,这是公然蔑视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他不经任何法律程序杀人,显然是缺乏法制观念;
他杀人如麻,制造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从以上几个方面看他显然犯了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来评价历史人物,恐怕一部中国史就会变成一部审判书,从历代帝王将相到农民起义领袖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应该接受审判,但是,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有可能对于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嗤之以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去要求古人。
造反是弥天大罪,轻则会被杀头,重则会被灭族,所以说任何农民起义都是百姓在活不下去时的铤而走险。《新唐书》中讲黄巢起义是因其“喜乱”[22]2178,这显然是一种赤裸裸的抹黑。黄巢起义之时已经55岁,应该算是到了垂暮之年,即使其生性“喜乱”,也早已经过了喜欢打打杀杀的年龄。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讲:“咸通十四年,灾情特大,自潼关东至海滨,麦收只有一半,秋收几乎全无,农民以蓬实当粮,槐叶为菜。但是官府还照旧逼人民纳税,农民拆屋伐木,卖妻鬻子,也只能供催税吏人的酒食之费,税钱还是无法交足。在这种情况下,终于爆发了震撼唐王朝的全国性农民战争。”[27]328-329就翦氏所言来看,黄巢起义与他“喜乱”无关,而是残酷的阶级压迫造成的官逼民反。百姓遭灾,官府没有任何赈灾之策,反倒继续横征暴敛;
下层官吏不但向百姓催逼赋税,还索要“酒食之费”,这自然把老百姓逼上了绝路。
既然是官逼民反,造反的百姓自然是痛恨官吏,恨不能将其食肉寝皮。《资治通鉴》所说“尤憎官吏,得皆杀之”[23]2882;
《新唐书》中所云“捕得官吏悉斩之”[22]2182,正透露了这样的信息。这种弥漫于黄巢义军中的“仇官”情绪正是造成他们大规模杀戮的最主要原因。长安城是朝廷官吏集中的地方,自然首当其冲。如果作理性的思考,官吏与官吏也有区别:有贪廉之分;
有苛缓之别,在贪婪程度上也会有差别。不分良莠,“悉斩之”,显然属于滥杀。但是,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念去要求一千多年前被逼走上绝路的起义农民。
近年来学界常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民间口承历史也是如此。黄巢传说千百年来在民间口口相传,体现了历代社会下层民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其中也积淀了历代人民大众的观念与情感。黄巢传说的传承传播者绝大部分是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千百年来,他们也与历代农民起义者一样一直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并痛恨官府敲骨吸髓式的压榨与掠夺,因而,他们最能理解造反农民的思想感情。就此而言,笔者以为,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他们才在自己的口述历史中为黄巢的杀人行为辩护,给予其肯定,甚至美化与赞美。由于所属阶级地位不同,社会下层民众对于黄巢的评价自然与封建文人或士大夫有着天壤之别;
而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现代人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的体验传统社会下层百姓在对生活绝望之时的思想情感,恐怕也难以理解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传说对于黄巢的这种正面评价。
杨雁斌认为,“以往的历史研究很少提及下层民众,正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不可能摆脱这种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大众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日益突出,时代呼唤着史学研究出现新的变革。从另一个角度讲,历史是一门科学,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体,而历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真正地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因此,那种无视下层民众的史学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以为,口述史学的出现无疑于一场革命。”[28]笔者以为杨氏所说很有道理。在古代社会,“成王败寇”的史学观充斥着史官的头脑,在他们撰写的史学著作中不乏“为尊者讳”的内容,也不乏对失败者的肆意抹黑。就此来讲,我们要“真正地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就有必要借助传承于“历史的主体”“人民大众”口头的史料,其中就包括民间传说。以往史学界对于黄巢的研究基本上依赖官方历史文献上关于黄巢事迹的记载。而今天随着口述史学的兴起,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千百年来传承于社会下层民间口头的黄巢传说,把它作为黄巢研究的重要史料。这一转变或许能够推进黄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从而有新的发现或对黄巢其人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民间传说对历史的反映与文人撰写的所谓“信史”是存在区别的,它既是人民的口传历史,也是人民的口传文学。既然是文学,自然会有想像和虚构。流传于民间的黄巢传说自然也有虚构的成分,反映的某些具体的事件也未必真实发生过,但其对历史本质的揭示及体现的下层民众的史观是不容忽略,值得我们珍视的。
猜你喜欢恶鬼黄巢杀人黄巢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2期)2018-05-10一个纪念黄巢的节日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外挂男生女生(金版)(2016年5期)2017-01-17害人害己男生女生(银版)(2016年6期)2017-01-17可怕的杀人风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2016年2期)2016-03-15真话有时能杀人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曾子杀人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11期)2014-11-21“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辨析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杀人的泳池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3年2期)2013-05-24泼水节的传说连环画报(2010年4期)20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