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坚定文化自信的五重考量

坚定文化自信的五重考量

时间:2024-04-02 11: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卜红双,王春阳

(1.辽宁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辽宁大连,116026;
2.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时代,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核心,经过深入思考、探索、实践而总结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成果。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构成“四个自信”,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实践源泉,有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其科学指南,更蕴含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一最强底气,具有无比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断流,一直以其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精神生生不息。儒、道、释三家的深邃思想构成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法家墨家兵家等百家争鸣,诗词歌赋书画小说百花齐放,所体现的价值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文化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标识。

跨越千年到新时代,大到国家治理理念,小到个人思维习惯,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独特的魅力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
《礼记·礼运》中“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增进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与流;
《论语》中的人性论、修养论、德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日常生活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修养准则;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老子的“正言若反”、邓析的“两可之说”和庄子的“辩无胜”等思维方法,对我们今天考察和批判事物具有积极的现代启示和借鉴意义;
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瀚而宽广、博大而精深、历久而弥新,其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更是历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血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他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不仅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精神命脉,而且指出,世界文化激流涌荡、碰撞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保持自信、站稳脚跟的基石。同时,他又结合时代现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法,即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路径就是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坚持创造性转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与现实需要相贯通,按照新时代要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不断激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实现创新性发展,就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积极文明成果,按照新时代、新方略、新要求,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不断补充丰富、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相融相通,共同完成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体现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和追求。同时,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尊重历史、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并把握住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标,才能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大历史观,汲取历史智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最强根基,夯实了文化自信的最强底蕴。

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相融通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5]这个既彻底又完备的科学体系、既与时俱进又开放包容的理论,自在中国传播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仅成功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更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理论基础。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后,就具有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特色。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外在于中国文化之外的“异域文化”,而是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内在灵魂,是中国文化永葆活力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赓续创新。首先,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反之,也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为根本持久的力量,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
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5],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更深层次领悟。此外,马克思还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6]他预判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也不可逆转。而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交流互促互鉴的现实,也正是对马克思文化开放思想的继承。其次,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对历史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坚持重点论,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就是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找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科学指南。

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西方殖民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不断侵略下,中华文化必然会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杂乱交织,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有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7]32,没有了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就必然没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文化自信休戚与共,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死攸关。因此,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以开阔的胸襟和科学的态度面向本来与外来,有辨别地继承发展,有批判地借鉴吸收,才能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32,汇聚各方力量不断筑牢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4]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致力于民族复兴、人民解放,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更与一切反动腐朽的文化作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8],而只有掌握并坚信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毛泽东同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信:新民主主义文化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重铸人民的文化信仰、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指明新中国该向何处去的前进方向。

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大力倡导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有重点地发展人民的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等文化事业。1951年3月,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繁荣我国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在出版业,成立了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规模较大的国营专业出版社及新华印刷厂,规定新华书店为全国统一的国营书刊发行机构,确定了“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的方针。1954年1月,中共中央就中共文化部党组提交的《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抓紧对文艺创作的领导,引导作家按照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前进,同时还提出了过渡时期党领导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对于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下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发展。1983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切实加强对思想战线的领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命题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内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丰富升华文化建设理论的过程中坚定文化的自信、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根本性变革和成就,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局面欣欣向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红船起航到走向复兴,百年的风雨征途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秉持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重新树立起来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人民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更不可能找到重塑文化自信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重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唯一政治力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找到重振民族自信心的康庄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牢牢把握,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最终只能导致全盘西化或历史虚无主义。

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强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9]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命题和学说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和总结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奋斗史得出的结论。回顾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命运轨迹,不难发现,文化自信的变迁轨迹与一个民族的革命实践休戚相关,革命实践取得了成功,文化自信也随之高涨,反之亦然。无数事例从历史角度印证了文化自信的实践意蕴,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艰辛求索就是文化自信最好的实践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囊括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些都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革命与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实现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孕育了以红色基因为灵魂的革命文化;
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开创了一条彰显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民意愿的发展新道路,实现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创造出了多姿多彩、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持续探索,特别是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为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长流不断的活水、广阔的舞台和重大的历史机遇,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厚的物质基础,有力地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实践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不是虚幻的而是坚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深沉持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显著优势,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全方位的丰富滋养。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文化也就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自信更无从谈起。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续推进文化创新实践,以实践创造的巨大能量不断夯实和充分涵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并加以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形成了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并且一直不断丰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本来,吸收外来,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加以转化吸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7]471文化是承载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亦同样如此。中华文化也在与其他文化的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开放包容的体系,并在兼收并蓄中不断丰富壮大。坚定文化自信,既基于中华民族的本来,用强大文化力量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又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理论、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并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自信开放地与其他国家在交流互鉴的对话中拥抱世界、贡献世界,让文化迸发出超越国界、横跨中外、连接未来的魅力之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强表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开放包容就是尊重每一种文化,坚持平等相待。中华文化在历史上从未排斥外来文化,开放包容是文化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而交流互鉴则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在文化上故步自封、唯我独尊,认为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恰恰相反,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不同文化采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态度,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放下傲慢和偏见,放弃用自己文化来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化的执念,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7]469,“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7]470,世界文化的大家庭必将充满勃勃生机。倘若将文化作为不同国家间用以对抗的工具和霸凌的手段,不仅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而且还将切断文明沟通的桥梁,世界也将在文明停滞不前的境况下险象丛生,充斥着危险与挑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敞开胸怀,平等交流对话,积极接纳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以日益开放、进步、发展的事实不可辩驳地证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世界各国展示和互通文化之美提供平台,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进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繁荣进步。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中国必将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为续写亚洲文明、世界文明新辉煌作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7]471

猜你喜欢中华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2-07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