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文研究可行性【完整版】

论文研究可行性【完整版】

时间:2024-03-31 13:45:01 来源:网友投稿

论文研究可行性第1篇文献对于西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已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中药致肝损伤的机制则有待提高。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损肝药物的使用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探索不同种类损肝药物所致肝损伤在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研究可行性,供大家参考。

论文研究可行性

论文研究可行性 第1篇

文献对于西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已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中药致肝损伤的机制则有待提高。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损肝药物的使用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探索不同种类损肝药物所致肝损伤在临床上存在的差异性很有必要。现将我院收治的9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均为?在我院住院诊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94例,男42例,女52例,平均年龄39.9±16.2岁。诊断符合Maria药物性肝损伤的量化标准,且评分10分。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胆汁淤积性肝病和肝细胞癌。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

本组中药引起者34例,男性10例,女性24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1.9±13.5岁,应用损肝药物的时间为7d。1年,平均为29.4±17.6天;
西药引起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8、7±17.5岁,应用损肝药物的时间为2d~4年,平均为23.5±12.4天。两组发病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用药情况34例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均为口服中成药制剂或单味药,而西药组60例患者中口服药物15例,静脉用药45例。

3、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损伤情况

中药组患者出现乏力26例(76.47%),黄疸24例(70、59%),纳差20例(58.82%);
西药组乏力42例(70.00%),黄疸18例(30.00%),纳差36例(60.00%),其中两组黄疸发生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13、69,P<0、01),两组黄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4、疗程与预后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停止损肝药物的使用,给予保肝、退黄及支持治疗,但是中药组中有4例出现肝衰竭,西药组中有2例出现肝衰竭。其余患者在给予相应治疗后,均治愈出院。

三、讨论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认为,约40%的肝炎和25%的急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在我国药物性肝炎所占的比例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本组病例服用中药的女性高达70.95%,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6.67%,这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本组西药所致的肝损伤以抗结核药物最高(35.29%),也与文献报道相一致。通过本组病例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可发现中药与西药所致的肝损伤存在较大的临床差异,在临床表现方面中药组以乏力和黄疸为主,西药组则以乏力和纳差为主;
在肝功能损害方面,中药组ALT明显高于西药组;
在肝损伤临床类型方面中药组以肝细胞型和混合型为主,西药组则以肝细胞型为主,高达70.00%;
在肝损伤程度方面中药组则以轻度和重度为主,重度损伤高达35.29%,西药组则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仅占16.67%,表明中药所致的肝损伤肝功能损害程度比西药所致的肝损伤为重。

文献报道中药所致肝损害重于西药,死亡的4例均因服用中药所致的重型肝炎。同样,本组病例中药组34例中有4例发生肝衰竭,而西药组60例中仅2例发生肝衰竭,足见中药所致的肝损伤重于西药所致的肝损伤。

论文研究可行性 第2篇

以东北野山参为例浅析中药意义系统与现代建构论文

一、物的人类学

严格意义上的东北野山参是指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生长于林下的人参。在清朝末期,东北野山参几近枯竭,实物形式的东北野生人参几近消失。其后,民间多用人工培育的方式种植人参。因其生长环境和种植方式的差异,与真正的野山参不可同日而语。有趣的是,“东北野山参”的概念一直延续至今,市场上每年销售和消费的“东北野山参”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东北长白山山脉的确存的少量野山参。本文以现代“东北野山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社会生命史的全程追踪和考察,揭示现代山参之“野”的意义建构过程,以及背后的文化动力与实践逻辑。

人类学向来都是研究“人”、“人性”及“文化”的学问。“物”并不是人类学研究的常规论题。然而,人类学对“物”的研究并非局限于“物”本身,而是透过“物”的物质表象,透视“物”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而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物”如何传达社会关系?如何经由“物”来理解文化或社会?早在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初期,莫斯(Marcel Mauss)就出色地阐述了蕴含在礼物交换体系中的复杂社会意义:物品通常被赋予所有者的精神特质、灵魂,送出礼物的同时,也是将自己的精神特质送了出去。在与涂尔干(Emile Durkheim)合著的《原始分类》中,莫斯进一步指出,社会的分类决定了事物的分类,社会并不单纯是分类思想所遵循的模型;
分类体系的分支也正是社会自身的分支。列维—斯特劳斯(C、 Levi—Strauss)从结构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莫斯人与物不分,只停留在处理现象的表面,忽视了背后深层次的交换关系。他认为,交换才是社会的再现和繁衍的机制,是超越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可以被客观地加以研究,进而揭示不同类型社会的运作机制。马克思揭示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认为“商品”之所以神秘,并不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的“形式”表面上看似简单、平凡,实际上却“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把上述思路做了充分的延伸和推进,认为“物”的意义蕴含在它们的形式、用途和轨迹之中,所以我们必须跟随“物”本身,通过对“物”的社会生命轨迹分析,才能充分把握、理解和解释与之相关的人的行为。他把这种分析视角称之为“方法论上的拜物教”(methodologi?cal fetishism)。这就是“物”的人类学研究(anthropology of things)。这种理念被西敏司(Sidney W、 Mintz)在《甜与权力》一书中充分运用。他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用糖的历史作为例证,力图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除了其内部的发展驱动之外,还有殖民地经济(甘蔗庄园及制糖产业)等外生变量的巨大贡献。通过翔实的史料,西敏司向我们展示了糖是如何从最初的奢侈品和身份表征,随着资本压榨和产业发展,逐渐变成一种大众廉价必需品的。借助“物的人类学”方法论,西敏司将现代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糖,放到一个更深远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揭示出物的内在意义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是个人为自己及周围人的行为赋予的意涵;
而其外在意义则与社会组织、体制、权力等相关联,是“社会组织与族群造成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通过分析布农人对物的传统分类观念,黄应贵探讨了他们对不同物种的认识、接受与创新的过程。布农人把自然物看成与人密切相关的东西(比如水稻),而通过特殊“知识”或“工艺技术”所创造出来的物,则是没有主体性的客观的物,如茶叶。对两类农作物的划分,不仅影响了布农人的生产活动,同时还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张光直倡导研究饮食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food),指出中国人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最为核心的即“食品也是药品”。我们认为,一个人所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他的健康密切相关,机体的运行遵循着基本的阴阳原则,体内阴阳不平,可以吃特定食物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失衡。陈有平也认为,食用适当的食物有助于人保持身体的平衡或恢复平衡状态。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关注滋补品和保健品。蒋斌从中医思想和中国文化入手,以燕窝为研究对象,借用阿帕杜莱的“方法论上的拜物教”,探讨燕窝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人们用怎样的修辞和语言来建构燕窝的意义。他发现,燕窝之所以能够成为可欲的(desirable)消费品,其背后依赖的是知识的断层和阻绝。

人类学对食物的研究并没有将话题和研究对象局限于食物,而是将食物放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考察,视其为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历史、政治、权力、宗教、意识形态、观念信仰、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都可以用于分析饮食文化。上述研究脉络较好地呈现了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视角。本文将延续这种分析路径,以“东北野山参”为对象,考察其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的意义建构和再生产过程。

二、“东北野山参”的文化意涵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东北野山参”绝非通常意义上的中药或补品,它的身上承载着近乎神圣的文化意蕴。在中医体系中,任何一味药都有自身独特的药性,药性理论又是建立在中医阴阳五行思想基础上。中医典籍这样判断人参的药性:有如人参,或谓其补气属阳,或谓其生津属阴……不能定其性也。余曾问过关东人,并友人姚次梧游辽东归……与《纲目》所载无异……云人参生于辽东树林阴湿之地……秉水阴润泽之气也,故味苦甘而有汁液。发之为三稏五叶,阳数也。此苗从阴湿中发出,是由阴生阳,故于甘苦阴味之中饶有一番生阳之气……不独人参然,凡一切药,皆当原其所生,而后其性可得知矣。

论文研究可行性 第3篇

【摘要】西药中药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中药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西药进行开发,以此达到中西结合目标。

伴随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中医技术都得到西医认可,且二者之间互补和互通关系,能使西药开展更为顺利。

本文将重点以中药药理和中药临床研究为主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希望对今后西药中药化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药药理;
中药临床;
西药中药化

对于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在中药药理和中药临床的研究内容,首先要明确中药和西药之间存在的差别,即二者之间存在的不同。

若不能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难深入研究西药中药化发展的,从现在的研究看,对于中药药理和中药临床研究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也是在中药和西药的范围上存在模糊区域。

中药,是我国传统中医发展中的药学统称;
而西药,则是西方医药发展过程中的药学综合。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究其药理研究主要还是从其所有药学中的属性发展。

因此,西药和中药在本职上看具备的是两种不同的药理属性。

论文研究可行性 第4篇

浅析中药有效成分现代提取技术研究进展的论文

中药有效成分是其发挥治疗功效的物质基础,成分及作用机理相对清晰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瓶颈。因此,筛选以及优化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十分重要。本文对近5年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特点作一全面概述。

1、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程艳芹等应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复方苦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出,SFE—CO2萃取法对复方苦黄方中蛇床子素、人参醇及苍术醇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朱德艳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CO2超临界提取葛渣中葛根素的工艺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应用CO2超临界方法得到葛根素的萃取率为82. 5%。此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萃取率较高并且无污染等优点,但是成本较高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2、超声波提取法

尤静等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酶法结合半仿生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得出较高的提取率。张芝维等应用超声辅助技术提取出蕨菜多糖的提取率为1. 72%,该方法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3、微波萃取法

徐春明等采用微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苦荞麦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条件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占苦荞麦粉的1、 38%。徐澜等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料液比1w25为最佳条件得到0、 766%的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元,此法具有时间短,取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4、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是模仿人体胃肠道转运吸收环境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赖红芳等应用半仿生法提取鸡骨草中有效成分总三萜酸,经UV测定总三萜酸含量达0、 123%,高于传统水提法,并且绿色无污染。此方法常与其他提取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薛璇玑等分别采用酶解法、半仿生法及半仿生酶法对拐枣七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结果发现,半仿生酶法提取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蓝峻峰等以超声波法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地桃花多糖的提取率为12、 86%,加样回收率高达95、 3%,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取多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成本低等优势。

5、酶提取法

刘炳福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当归有效成分的酶解提取工艺,应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阿魏酸、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酶解法对当归有效成分的提取较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药材成本消耗低。周晔等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樱子多糖的酶提取工艺,在最优条件下金樱子多糖的提取率为14. 49%,并且与理论萃取率接近。郑钧予等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 353%。此工艺耗能低,效率高,是多糖类的有效提取方法。

6、破碎提取法

该方法大多利用闪式提取器使中药材在溶剂中破碎而得到有效成分。王玥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发现,应用闪式提取器提取黄芩苷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率高,操作便捷,节能经济等优势。杨炳川等应用闪式提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中有效成分总黄酮,与乙醇回流法等相比,该法提取时间短,溶剂消耗少,并且环保。

7、大孔树脂吸附法

郭小藤等用大孔树脂分离得到40%乙醇洗脱部位,该有效部位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王键等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桔梗中总皂苷得到较高含量。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及稳定性好的特性。

8、超微粉碎法

任桂林等对低温超微粉碎地龙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用低温粉碎过的地龙其有效成分无变化,并且不易聚集。黄芩经气流超微粉碎技术粉碎后,提取出的黄芩有效成分具有溶出速度大、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因此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名贵药材的微粉化。

9、动态逆流提取法

该分离方法具有高产率、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势。张雄志采用动态逆流技术提取龙牡壮骨颗粒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实际药材消耗量,使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高达87%以上。罗喜荣等采用罐组式动态逆流法提取有效成分当归油的得率为3. 43%,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该法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更多,提取率更高,并且提取溶剂消耗少,工艺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10、膜提取分离法

颜继忠等应用膜分离技术结合树脂法富集纯化桑叶中有效成分,得到收率较高的1—脱氧野尻霉素。张涛等分别采用膜分离技术和水提醇沉法纯化双黄连口服液并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与水提醇沉法相比,膜分离法处理得到的有效成分黄芩等质量稳定性更好。

11、分子印迹技术

该方法具有预定、识别和实用的特性。刘庆山等分别采用沉淀聚集法和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比较得出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的人参皂苷Rg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更高,选择性更好。衣丽娜等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定向分离有效成分胡黄连苷Ⅱ,得到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靶向吸附性,此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无污染,有机溶剂的消耗较少。

12、分子蒸馏法

史晋辉等采用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深海鱼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得到质量好、收率高的脂肪酸,并且产物无杂质、安全环保。吴永平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法联用提取分离泽泻中的有效成分,得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此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较纯,并且高效无污染,因此主要应用于挥发油、甾醇类成分的提取。

13、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

李忠琴等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100 mg诃子醇中分离得到没食子酸8. 6 mg,本方法可一次得到纯度高达96. 4%的没食子酸,并且简单高效,操作时间短。李文娟等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黄芩中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汉黄芩素,此方法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重现性好,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13种常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阐述,每种提取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劣之处,与浸渍法、蒸煮法等传统提取方法相比,现代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率高、有效成分损失少、节能环保等优势,但是有些提取方法还不完善,不适于大工业生产。

论文研究可行性 第5篇

可行性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是西药中药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临床上西药的中药学特性,通常是将西药的临床效果经辨证分析而得出如:维生素E之所以与中医肾脏紧密相关,关键在于其具有维护生殖器官的功效性和抵御其老化的作用,而且还被认为是温肾牡阳的好药,因此当泌尿生殖系因肾阳不足而引起系列病变时临床通常依据中医理论使用维生素E治疗,效果相当可观,这足以证实了维生素E温肾牡阳的功效,另一方式的研究是依据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中药样特性,通过统计已有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大蒜素和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利血平和寿比山治疗高血压患者以及头孢拉定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不同证型的疗效。结果分析推断利血平具有味道甘甜、入肝经,性质寒凉的中药样药性;
其功效表现为清泄肝火、平肝潜阳等头孢拉定具有味道苦涩、性质寒凉、归肺等中药特性;
其对痰湿症、里热炽盛证、火(热)毒证及痈肿疔毒等病证等有很好的疗效。大蒜素对心绞痛寒症患者效果非常好,但却对于热证患者的治愈率还不及二分之一,这明显证实了大蒜素是一种温阳补气的方药寿比山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中医分型。结果显示对阴虛阳亢患者总有效率仅接近三分之一,而对痰湿壅盛患者总有效率可达八成之多,表明寿比山的性质偏温,对治愈痰湿症有很好的功效。

1、基于中药现代科学化的西药中药化可行性研究

现有中药具备中药基本内容,而现有西药具备现代科学内容。如果能在保留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研究增加其各自所缺乏的内容,那么两者都将获有现代科学化中药,换言之,凭借现代科学化研究,在现有中药基础上令其再次获得现代科学内容,最终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
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来研究,在现有西药所具备的内容上另其也获得中药基本内容,最终成为现代科学化中药,以上这就是中药现代科学化的唯一两种方式。

1、1中医药学发展至今一直延续着汲取非中药物质为中药的惯例,其研究技术已炉火纯青。

1、2现有西药本身就是药物,这使得研究更方便已有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料,可供参考,特別是近几十年中西医结合所研究的相关资料,更具借鉴价值。

1、3环境优势沖医集中在医院工作对研究也带来了很多方便基于医院病人、病种、检验指标较多的优势,能有助于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有效资源,如此对确定该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提供充足的凭据;
另外,可以中、西医相互配合,也可同时好几个中医配合,如此则可获得更精确的资料,最终得到此类西药更准确的中药基本内容的确定。

2西药中药化研究的意义

2、1提高药物临床疗效: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引起西药不良反应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大部分西药对人体的作用表现在不同的各个方面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来确定药物用量;
由于不同患者体质各不同在相同药物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和反应对此中情况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目前西医学毫无对策中药主要通过结合患者体质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的特色,正好补足了现代西药的缺陷从而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2、2强化了中医证本质研究:以现代科学为依据来研讨产生中医证的准确机理,进一步对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微观上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表征,这就是证本质研究的首要目的如今中医学证本质研究之成果成为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平台的可能性得到证实,如果经临床观察启、结出其中一类或一种西药的中药药性和功效,那么从辨证的角度此种或此类西药便可以使用现今实验室及临床正日益暴露出其药物研究思路的狭隘性和纰漏。多数实验证实有效的药物,却在临床研究上或是效果很差抑或没有效果,所以重新重视起关于临床研究中的药物研究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中药西药化或西药中药化不是简单的转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众多的中西医药工作者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和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找出其规律性,并再次深入临床验证西医药工作者遇到理论上正确但疗效不佳的病例时,不再简单地用“耐药性”解释,而参考中医的寒热虚实审查之或许就向新的研究领域迈出了一步。当我们的中医药工作者在工作中把西药用“拿来主义”态度看待时,或许也会有一片新的天地展现在面前;
而中西医药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必将给卫生医药的发展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