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篇一、口算。40×5=720÷8=8×50=88÷4=120÷3=6×90=6300÷7=9×700=84÷2=150÷3=270÷9=93÷3=7×600=14×6=1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1篇
一、 口算。
40×5 = 720÷8 = 8×50 = 88÷4 =
120÷3 = 6×90 = 6300÷7 = 9×700 =
84÷2 = 150÷3 = 270÷9 = 93÷3 =
7×600 = 14×6 = 12×8 = 180÷2 =
400÷2 = 48÷4 = 99÷9 = 15×5 =
二、填空。
1、39÷3读作( ),商是( )。
2、16×5读作( ),积是( )。
3、80里面有( )个十,900里面有( )个百。
4、5000里面有( )个千,也可看作( )个百。
5、4乘70再减去28得( )。
6、3个40相加得( ),60是2的( )倍,60的2倍是( )。
7、因为4×9=36,所以40×9=( )。
8、计算16×7时,可以这样想:10×7=( ),6×7=( ),
( )+( )=( )
9、计算36÷3时,可以这样想:30÷3=( ),6÷3=( ),
( )+( )=( )
10、小华看一本书时3天看了60页,那么他每天看( )页,照这样计算,他9天共看了( )页。
三、脱式计算。
14×4+298 400-18×3 2500÷5-170
=
=
80+84÷2 16×6-36 100-93÷3
3、列式计算。
1、3个900相加是多少? 2、比35的3倍多28的数是多少?
4、小明的.爷爷、爸爸的体重各是多少?
5、(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明和小华进行打字比赛,小明4分钟打了200个字,小华5分钟打了300个字。谁打字的速度快?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2篇
一、 填空题。
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
2、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小
的单位( )。
3、时针走一大格是( ),分针走一大格是( ),秒针走一大格是( ),走一圈是( )。
4、1时=( )分 1分=()秒120秒=()分 180分=( )时 5分=( )秒 4时=( )分2时20分=()分 75分=( )时( )分
3分13秒=( )秒100秒=()分( )秒
5、填合适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1)、一节课40( )。
(2)、李静跑50米的时间是12( )。
(3)、爸爸每天工作8( )。(4)、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 )。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7、6分○60秒 160分○3时 4分○200秒 3时○300分 250分○5时 60秒○60分 10分○600秒120分○2时
二、判断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小格。( )
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行驶了2小时
45分。
( )
3、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10,这时是5:30. ( )
4、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 )。
5、明明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分到校,她路上用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①500秒②8时③100分
2、小丽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多长时间?列式为( )。
① 1×4 ② 4×1③20÷4
3、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 )①3时30分 ②2时30分③1时30分。
4、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 )结束。
①7:30②6:30③8:30
5、学校早上8:25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40分,中间休息10分,( )上第二节。①9:05②8:75 ③9:15
四、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李明从下午4:40到下午5:10一直在看动画片,她一共看了多长时间?
3、从湛江到南宁的火车经过玉林的时间是中午11:40分,现在要晚点2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
4、一根24米长的木棒,每4米据一段,据一次要4分。据完这木棒要多长时间?
5、小芳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若每层楼之间楼梯数相同,她用同样的速度上到七楼,需要多长时间?
6、东环小学下午2:50上课,4:4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多长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3篇
成功之处:
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
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4篇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5篇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体验1秒与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
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60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1分=60秒的认识,从而感知60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推荐访问:上册 单元 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