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4-02-18 14: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孙向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商丘 476000

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打击、坠落等外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一种脑组织损伤,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traumatic braininjury, STBI)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STBI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和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非手术治疗无法及时改善颅内压,脑缺血、缺氧等持续加重,预后效果差。故需及时实施手术,在有效控制颅内压、防止颅脑损伤程度进一步恶化、维护脑神经功能,以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预后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2]。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的安全性和效果。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1我院收治的54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根据明确外伤史,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诊断为STBI;
手术指征明确[3]。(2)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贫血等内科系统疾病。(2)合并颅内占位、癫痫等脑部疾病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按照不同术式分为标准组和改良组,各27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控制出血、抗感染、降颅内压、营养支持等治疗;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改良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术。依据CT扫描显示的颅内病变位置,由颧弓向上经耳屏前1.5 cm处,绕过耳廓上缘向后延伸到顶骨正中线,然后旁开2~3 cm,与矢状线平行向前至前额发际行额颞大弧形切口。取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的大骨瓣,咬除蝶骨嵴、颞骨鳞部至中颅窝底,充分暴露前、中颅窝底。沿颅底以倒 “T”形将硬膜切开,清除硬膜下血肿,切除挫伤坏死的脑组织。根据脑组织膨出程度确定是否切除骨瓣。具体手术方法参考文献[4]。标准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绕过耳廓向头颅后上方延伸至头顶的正中线,再转向前方至前额发际下做切口。做额颞顶大骨瓣,面积为12 cm×15 cm。骨窗边缘放置颅内压监测仪探头监测颅内压。咬除蝶骨嵴并依次将前颅窝、中颅窝充分显露。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并将血肿及失活脑组织清除后予以减张缝合,还纳固定骨瓣并置管引流,缝合切口。具体手术方法参考文献[5]。

1.3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住院时间等。(2)术后并发症:切口疝、脑积水、颅内感染等。(3) 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计分(GOS)标准[6]评价预后良好率:分别计分为5分(良好)、4分(轻度残疾)、3分(重度残疾)、2分(植物生存)、1分(死亡)。预后良好率为良好率和轻度残疾率之和。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2.2围术期指标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标准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

2.3并发症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预后效果改良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预后效果良好率高于标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

采用手术将颅内积血与坏死的脑组织彻底清除、及时控制颅内压,防止脑损伤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STBI的基本原则。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清晰暴露颅内组织,利于清除颅内大部分血肿,有效减压,并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代偿空间等,疗效肯定。但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受损,影响颅内压功能自动调节,加上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存在迟发性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术后顺利康复[7-8]。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可在减小骨缺损的同时扩大手术视野,更利于充分暴露颅底池,解除脑组织压迫和减轻脑血流循环障碍,有助于缩小创伤面积、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加之术中施术位置远离矢状窦、矢状线,故能够减少误伤中央沟、矢状窦四周功能区脑组织风险,并提高血性脑脊液引流效果,降低患者术后感染、蛛网膜粘连、脑积水等风险,极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9-10]。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术式治疗STBI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标准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标准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组,术后6个月时的预后效果良好率高于标准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了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的安全性和良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TBI多存在脑组织肿胀,以及相应血管调节中枢及脑灌注压等异常,无法维持正常颅内压,极易发生急性脑膨出和脑疝[11]。故治疗中对存在病灶对侧颅骨骨折及中线移位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并采取早期预防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把握手术时机。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术中通过颅内压监护仪合理控制颅内压,从而进一步保证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术中急性脑膨出,减少术后迟发性血肿等风险。但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增加治疗费用及脑脊液漏风险,故需根据医院的设备、患者的经济条件等予以选用,并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防范措施[12-13]。

综上所述,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颅内压恢复平稳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和预后良好率高等优势。

猜你喜欢骨瓣脑组织颅脑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2年6期)2022-11-14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年10期)2020-12-28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3期)2020-11-16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药学研究(2015年11期)2015-12-19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

推荐访问:颅脑 减压 改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