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域高清扫频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

全域高清扫频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

时间:2024-02-16 16:45:01 来源:网友投稿

满慧 周恩亮 顾永昊 李晓俊 郭雨宁 柯根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全球范围内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成为全球关注的卫生保健问题[1-5]。目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诊断DR的重要标准[6],但是随着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发展,OCTA逐渐成为检查DR的新方向[7,8],本次研究对一组不同级别的糖尿病患者进行OCTA检查,分析DR患者的血流改变,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一、对象

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5~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糖尿病及未出现或出现DR的糖尿病患者73例(116只眼)纳入研究,这项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所以受试者均已签署同意书。将受试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0期组)53只眼(右眼23只眼,左眼30只眼),非增生期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25只眼(右眼14只眼,左眼11只眼),增生期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18只眼(右眼8只眼,左眼10只眼)。健康受试者20例(20只眼)作为对照组。

1.纳入标准:(1)根据我国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2)眼底无或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3)依从性较好,可以配合检查;
(4)屈光不正≤3 D;

2.排除标准:(1)存在一些严重的全身疾病患者;
(2)眼底行激光治疗或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患者;
(3)眼底出现其他视网膜疾病(视网膜动、静脉阻塞、黄斑变性、青光眼等);
(4)屈光间质不清晰,如玻璃体混浊、严重白内障患者。

二、方法

1.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病史询问、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logMAR)、眼压(mmHg)、扩瞳后裂隙灯检查眼底、扫描激光眼底照相(SLO)、全域高清扫频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sweep sours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甘油三脂检查。所有患者均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散瞳后裂隙灯检查眼底,结合SLO检查,按照ETDRS标准,对患者进行准确分组。

2.OCTA扫描图像:所有受试者均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检查者完成,本研究采用SS-OCTA进行检查,设备为图湃公司的瑶光星全域高清扫频SS-OCTA,该仪器使用扫描波长为840 nm的光源,带宽为100 nm,以A扫描速率为10万次/秒的速度进行扫描,该设备的轴向分辨率为3.8 μm,横向分辨率为10 μm,扫描光源为近红外光源,眼底成像的方式为共焦激光眼底成像,该设备采取的算法为高阶矩去相关算法,单次OCTA最高分辨率为1024 mm×1024 mm,其血流成像拼图范围为28 mm×24 mm,其中最小B scan间距6 μm,对受试者进行检查时采取自动追踪模式,快速扫描2次,精准扫描4次,取得最佳图像。每次扫描均以视盘为中心,扫描范围为12×12 mm,使用自动分割模式,将其分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es,SCP)、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及脉络膜血流密度(choriocapillaris,CC),其中SCP层从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到内丛状层(internal plexiform layer,IPL),DCP层从IPL到外丛状层(outer plexiform layer ,OPL),CC层边界为Bruch膜(BM0)-Bruch膜(BM29),使用设备自动量化模式对每一层血流密度进行量化,以视盘为中心分为9个区,将其命名为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颞侧、视盘区、鼻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一、基本资料观察结果

本研究共有116只眼,其中对照组为20只眼,0期组53只眼,NPDR组为25只眼,PDR组为18只眼,正常对照组与0期组、NPDR组、PDR组的眼别、性别、年龄、眼压、甘油三脂,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BCVA、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BCVA在对照与NPDR组、PDR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R程度的加重,其视力下降明显,但是0期组与对照组之间BCVA无统计学差异(P=1,P>0.05),这表明,在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眼中,视力并不出现下降。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及部分生化指标

二、SCP层血流密度观察结果:0期组、NPDR组、PDR组与对照相比,在SCP层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与对照相比,0期组在鼻上方及鼻侧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5;
P=0.033,P<0.05),这表明在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眼中,其血流密度已经降低,NPDR组在颞上方、上方、鼻上方及鼻侧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06,0.001,0.007,P<0.05),其血流密度广泛性降低,SCP层大部分血流密度减少,PDR组在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鼻侧、视盘区、颞侧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17,0.012,0.004,0.001,P<0.05),其血流密度明显降低。0期组、NPDR组、PDR组进行两两比较,在SCP层,血流密度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照组与0期组、NPDR组、PDR组SCP血流密度分析

三、DCP层血流密度观察结果:0期组、NPDR组、PDR组与对照组相比在DCP层存在差异性,与对照相比,0期组、NPDR组血流密度降低,但差异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在上方、鼻侧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6,P<0.05),这表明,PDR组在DCP层的视盘上方及鼻侧其血流密度有所下降(见表3)。

表3 对照组、0期组、NPDR组、PDR组在DCP层血流密度的分析

对0期组、NPDR组、PDR组进一步分析,发现PDR组与NPDR组相比,在视盘鼻侧、下方及鼻下方,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1,0.016,P<0.05),这表明在DCP层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其血流密度也发生改变。

四、CC层血流密度观察结果:0期组、NPDR组、PDR组与对照组相比,在CC层存在差异性,在CC层颞下方,与对照组相比,0期组、NPDR组的血流密度降低,0期组、NPDR组、PDR组之间互相比较,其中PDR组与0期组相比,在颞上方、上方、鼻上方、视盘区、鼻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6,0.024,0.001,0,0.003,0,0,P<0.05),血流密度出现广泛降低(表4);
PDR组与NPDR组相比较,在视盘区、鼻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12,0,0,P<0.05)其血流密度明显降低。

表4 对照组、0期组、NPDR组、PDR组在CC层血流密度的分析

DR是一种微血管并发症,OCTA作为与一项新的技术,具有无创性及其血流量化的优势,能够评估DR的血流密度改变,为DR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9,10]。已经有研究证明:应用OCTA对评估DR的血流改变,尤其是深层血流及脉络膜的血流改变时较FFA而言更精确[8,11]。

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的血流密度可以发生改变,并且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流密度改变更加明显,而OCTA可以监测DR的SCP层、DCP层及CC层血流密度的异常[12,13],之前的研究中发现:SCP层是唯一可以与大级的视网膜血管之间相同的神经血管丛,位于视网膜中央小动脉及小静脉之间的平面,而DCP层是平面血管网络,以闭合的环为特点[14],随着DR的进展,不同层次的血流变化由于其血流循环模式和流入流出模式的不同,血流密度也有不同的改变。在我们的研究中,0期组、NPDR组及PDR组与健康对照组在SCP、DCP、CC层的不同部位其血流密度差异性出现统计学意义。Parravano等[15]的研究中,对16例无黄斑水肿的NPDR患者进行OCTA检查,并且将血管标志物放在OCTA的SCP层及DCP层水平上进行显示,比较两者的相关性,得出OCTA能够监测SCP及DCP层的血管异常,并且在DCP层高反射性的血管标志物在OCTA上检测率更高,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0期组、NPDR组与对照相比,在DCP层血流密度降低,但是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这或许跟视网膜血流的代偿机制有关。Yu等[16]应用氧敏感电极测量视网膜内的氧分布,发现OPL层的耗氧量相对较大,这反应了视杆细胞与椎体轴突及树突之间巨大能量活动需求[16],说明在糖尿病未出现视网膜眼底改变时,视网膜的DCP层就已经出现了代偿机制,以提供更多的氧。DR的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损伤、微血管瘤及静脉异常,视网膜内出血、渗出,由于毛细血管阻塞、静脉异常,视网膜水肿等,引起视网膜内缺血、缺氧,最终导致VEGF等炎性因子的产生,视网膜动静脉短路及其串珠样的视网膜静脉血管,异常的血管通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Choi等[17]应用OCTA对NPDR及PDR患者进行3 mm×3 mm及6 mm×6 mm黄斑区中心凹进行扫描认为,在DR患者当中,其血流密度改变从早期就已经开始,而在DR的不同时期,脉络膜的血流也会发生改变,并且在DR的血流改变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脉络膜在DR当中的影响机制是如何进行,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是采用12 mm×12 mm的范围进行扫描,在视网膜面上至少有80°~90°的视野区域,视网膜中央动脉在视盘区分别发出乳头上动脉和乳头下动脉,及鼻侧支和颞侧支,最后形成鼻上支、鼻下支、颞上支、颞下支,视网膜鼻侧的血管比颞侧的血管丰富,但是由于管径的关系,颞侧的血流量比鼻侧大,另外,由于血管延伸的关系,视网膜周边部的血管细小,血流供应较差,SCP层包括了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放射状毛细血管向周围延伸,尤其是颞上方及颞下方,在我们的研究中,0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CP层的视盘鼻上方及鼻侧的血流就已经出现血流密度减少,这与血流密度分布有密切关系。之前还有研究证明早期DR的缺血灌注病变是从视网膜中周部开始的,而监测视网膜中周部甚至是远周部[18],对诊断早期DR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的检查视野限制,扫描范围小,无论是眼底照相,还是传统的FFA检查及OCTA检查,限制在视网膜后极部的范围,随着广角FFA及广角OCTA的到来,监测周边血流改变,已经逐渐成为诊断早期血管疾病的依据,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这点。由于视网膜周边的血管比较稀疏,这或许也是视网膜病变从周边发生的原因之一。应用OCTA的血流密度分析评估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化,是有意义的[19]。我们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伪影,数据统计出现一定偏差。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会出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减少,在浅层、深层、脉络膜层血流密度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
应用广域OCTA检查,能够发现更加早期的周边血流改变,而应用更加宽视野的检查,会发现更加周边的血流异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代替FFA检查,或者能够辅助FFA检查,在改变DR的诊断标准方法提供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期组视盘视网膜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2期)2022-08-11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年5期)2022-07-01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肝脏(2021年9期)2021-10-19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1年1期)2021-07-22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1年2期)2021-07-21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视盘水肿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分析山东医药(2021年14期)2021-05-27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临床眼科杂志(2021年2期)2021-05-26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10期)2020-06-1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年21期)2019-11-14

推荐访问:层析 视网膜 病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