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大学班级建设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大学班级建设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时间:2024-02-15 11:15:01 来源:网友投稿

乔 凯,潘梦蝶

(蚌埠医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班级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大学班级的凝聚力出现下降趋势,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呈弱化态势,班级的育人功能有待优化加强。围绕如何有效地发挥大学班级的育人功能,学界从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展开相关研究,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于班级建设也有借鉴意义。本文借助社会学领域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系统深入地审视大学班级建设的现实样态,进而找到优化新时代大学班级建设的有效路径,使大学班级的育人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仪式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研究仪式理论的先驱,提出用神圣或世俗的框架来分析仪式,认为仪式有助于形成道德感。加拿大学者戈夫曼最先明确提出互动仪式概念,用来表示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1]2。在涂尔干和戈夫曼的研究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正式提出并系统阐发“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互动仪式的微观情境中,可以塑造团结的文化符号,激发共享的情感体验,最终生成道德感。大学班级是一个包含师生在内的共同体,其建设需要互动际遇、象征符号和情感归属等。由是观之,互动仪式与大学班级具有耦合点,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分析大学班级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1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内容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从情境、情感和符号这三个关键词来解读。首先,互动仪式链理论是关于情境的理论,理论基点和前提就是情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性。人们的交往是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而这些交往必然是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柯林斯所指的互动仪式泛指正式规范的典礼仪式、非正规的自然仪式以及仪式化行为。社会中人们的互动都是在教室、礼堂、操场、餐厅、卧室、街道等具体的情境场域发生。互动仪式链是前后相继的微观情境相互关联与互动发展形成的链条关系,这些链条不断延伸直至形成宏观的整体社会。其次,互动仪式的核心作用机制是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在互动仪式情境中,个体会专注于特定的活动或者对象,通过相互传达而共同知晓这些活动或者对象,同时产生共享的集体情绪,集体情绪也会影响个体的思想意识。再次,符号是互动仪式链生成的重要结果。在具体的互动仪式情境中激发的情绪体验是瞬间的、短暂的,只有生成道德意识、情感能量、符号标志和思想观念等结果之后,才会具有持续性影响[2]77。其中,形象化图标、文字和姿势等标志符号是群体团结、情感能量、道德感的实物象征,如国旗、党徽等。

1.2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班级建设的意义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班级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大针对性、提升凝聚力、增强持久性。首先,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基点是情境,启发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创设互动仪式,使大学生在真实的和虚拟的情境中相互了解、彼此熟悉,有利于加大班级教育管理的效果。其次,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启发在班级建设中要设置可以引起共鸣的主题,合理运用青年学生关心关注的焦点,便于产生身处一个情感共同体的感觉,有利于提升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再次,互动仪式链对群体符号的强调,启发教育管理者要善于生产契合班级的象征符号,并力求符号在团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得班级成员具有共同体的意识,认可明确的群体身份,时常在班级活动中激发这种身份意识,有利于增强班集体情感能量的持久性。

以互动仪式链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大学班级建设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班级建设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是在互动情境的创建、文化符号的塑造和情感能量的激发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境,可以将之概括为身体在场缺失,虚拟情境增多;
象征符号匮乏,关注焦点模糊和情绪共享不足,情感体验弥散。

2.1 隐匿化:身体在场缺失,虚拟情境增多

互动仪式需要身体在场,这是其产生实效的重要原因。如若身体不在场,就难以显示个体的群体身份及其界限,互动仪式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正如柯林斯所言,“仪式的本质就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开始了仪式过程”[1]93。只有真实的身体聚集在一起,人们才能更为全面和直观地感受到情境内其他成员的表现,并据此作出解读以及进一步的回应。远程网络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但是个体对真实情景的感知程度会减弱,群体界限非常模糊,对团队的归属感、认同感很难真正形成。柯林斯也曾论述道,“越是通过远程媒介、以强度较低的互动仪式来开展活动,人们就越会觉得缺少团结感;
也越会缺乏对共同的符号物的尊重”[1]105。

当前,大学班级建设呈现隐匿化的趋势,即师生的身体在场缺失,虚拟情境逐渐增多。最为鲜明的体现是班级建设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进行,“在线”而不“在场”,虚拟情境冲击了真实情境。班级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多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进行,面对面地谈心谈话减少,集体活动的频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后果也逐步凸显出来,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尤其需要警惕的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情境可能呈现的是假象,甚至会与主流思想信仰、价值信念、道德观念等相背离。交际空间的过度虚拟化,很可能会导致互动仪式链的断裂而无法达成互动仪式的接续生产,进而导致班级建设的失败。

2.2 离散化:象征符号匮乏,关注焦点模糊

相互关注的焦点是互动仪式情境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关注焦点主要是群体象征符号,即“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1]87。在仪式中经常出现的国旗、党徽以及证书等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成员将对群体的认可、归属等体验感受投射到这些物体上,使之成为群体的象征符号,可以永久存在。

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组织,也有象征集体的符号,如班徽、班歌、班训、班风等。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班级建设可以发现,象征符号匮乏、关注焦点模糊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教室为不同班级共用,并不是固定为某个班级所专属,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更换教室。教室的流动性让学生觉得无处栖息,间接导致学生对班级的概念有所淡化。二是一些大学的辅导员没有履行好班级建设“引航人”的职责,局限于完成奖贷困补、党团发展等基本工作内容,疏于班级文化建设。由于班级建设中缺少象征符号的塑造,班级微观情境中互动仪式的关注焦点模糊,使得班集体的“崇高”地位下降。在班级这个大家庭、小社会中,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不尽相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会时常产生分歧、冲突。在象征符号匮乏的班级中,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特点突出的大学生更容易优先选择满足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将会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同学之间的这些分歧、冲突不易被化解和消除。

2.3 原子化:情绪共享不足,情感体验弥散

情绪共享是微观情境中互动仪式生产的起始条件,这一条件不仅有助于个体需求的满足,而且有利于群体团结的达成。在仪式情境中,现场参与集体活动的成员总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涂尔干称之为共享情绪。成员对共同焦点的关注会提升集体情绪的表达,集体情绪的共享又会增加互为主体的感受[2]76。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进程持续的驱动力,新的互动仪式启动总会伴随着某种情感能量。单次互动仪式结束之后,个体可能会生发出某种情感能量,如满意、开心、快乐等积极体验,或者平淡无奇的一般体验,抑或生气、愤怒、反感等消极体验。理想状态下,个体在互动仪式的进程中会体验到积极情感,不断累积这种情感能量,进而推动互动仪式链持续进行,这有助于集体团结感的维系。

大学班级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班级活动呈现原子化趋势,个体处于原子的漂泊游离状态,成员之间没有发生化学作用,情绪共享不足,情感体验弥散。活动参与者固定化,积极参与班级文体活动的活跃分子比较固定,很多是学生会干部或班级干部,大部分同学是观众,没有参与进来,无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活动开展形式化,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质量不高,无法激起同学的心理涟漪,更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有时辅导员代替学生完成了活动的策划、开展乃至后期新闻宣传等全部环节,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原子化现象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成员无法达到情感共鸣而主动躲避互动仪式,成为班级建设的“过客”和“旁观者”;
班级成员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动不多,处于弱关系状态;
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集体,同学对班级的疏离感较强而团结感较弱。

班级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渠道。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来看,仪式情境操演需要具备身体在场、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三个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按照顺序呈现,身体在场首先出现,中间经由群体互动,最后达致情感显现。互动仪式链理论可以为大学班级建设提供理论指引,建构集体仪式以增加真实情境,塑造群体符号以生成关注焦点,凝聚团体精神以激发情感能量,大学班级育人功能的实效必将逐步提高。

3.1 身临其境:建构集体仪式,增加真实情境

“所谓身临其境是指参加者亲自到仪式现场成为其中一员,身体要积极投入仪式情境。”[3]56参与者的身体在预设的时间聚集到同一个情境中来是集体仪式活动开始的前提。“建立集体兴奋的‘触电感’的第一步是从稀疏到密集的身体聚集地发展。”[1]129众所周知,现在已经进入网络社会,社会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网络改变并丰富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但是也无法替代真实情境在人类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建构更多的集体仪式。“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班级建设中的集体仪式,既可以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如在新生入校后可以开展迎新联欢会,在学生获得荣誉后可以开展表彰仪式,发展团员可以及时开展入团仪式;
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庆开展纪念仪式,如在端午节、中秋节开展纪念仪式活动等。另一方面,增加真实的互动情境。班级的重要集体活动最好现场进行,除非特别紧急或者其他必要情况才借助网络开展。只有同学们按照一定频率参加集体活动,才有班集体这个概念,才有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然,这样的集体活动既可以是班级内部的,也可以扩展到班级以外。尤其是参与具有竞争性的院系集体活动,如班级之间的文体比赛等,班级的界限会泾渭分明,有助于强化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3.2 境寓互动:塑造群体符号,生成关注焦点

“所谓境寓互动是指仪式情境要形成有效互动,有共同关心和相互关注的焦点。”[3]56在具体的仪式情境中,群体的象征符号常常成为个体之间共同的关注焦点。“象征符号在输出特定内容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观念,而且符号因其简洁、形象化等特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承。”[3]59班级的群体符号是对外展示的形象外衣,班徽、班歌、班训等都凝结着班级的文化、价值、理念。大学班级建设要更精准地聚焦群体符号的形象塑造,生成共同的关注焦点。第一,要“神圣物”返魅。塑造的符号要能够令人产生崇敬感,不能抱有随意的立场和态度。第二,要生活化,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现实需要来创设象征符号。第三,要基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如班徽设计,辅导员可以根据班级建设需要主动提出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去完成,要注意让学生在班徽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3.3 情由境生:凝聚团体精神,激发共享情绪

“所谓情由境生,是指人们在仪式情境中会产生高兴与悲伤、快乐与愤怒等情绪。”[3]57如果成员产生的是信心和热情等积极的情绪,意味着是成功的仪式;
反之,成员产生的是失望、冷漠等消极的情绪,意味着是失败的仪式。班级建设承载着全体成员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唯有激发学生的共享情绪,才能凝聚班级的团队精神。班级互动仪式情境中参与者关注的同一对象促使学生产生共同的情绪体验,这一情绪体验又变成互动仪式情境的支撑力和动力,保障班级仪式活动的长期持续开展。辅导员通过设定群体认同的标志和符号,如班徽、班训等,借此提高班级内部的归属感,以获得内部团结,推进顺利实现共情,为其提供制度和组织基础。学生参与互动仪式的深度与活动体验呈正相关,参与得越深,情感体验越强。高校班级建设应结合学生情感生成规律,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需求为目标,积极引导低端情感能量向上跃升,生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有机团结的集体认同。辅导员通过优化班级互动仪式的结构,如用“扁平式”代替“等级式”,加强角色之间的流动、融通,让个体有不同的角色体验,有利于生成积极的情感能量。

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班级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加大针对性、提升凝聚力、增强持久性。以互动仪式链的情境、情感和符号三个维度来审视大学班级建设的现状,针对大学班级建设存在的困境,要建构集体仪式以增加真实情境,塑造群体符号以生成关注焦点,凝聚团体精神以激发共享情绪,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班级建设,推动班级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

猜你喜欢仪式符号集体我为集体献一计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学符号,比多少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十岁成长仪式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仪式感重要吗?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符号的由来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1-25警犬集体过生日学苑创造·A版(2017年12期)2018-01-17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爆笑show(2015年11期)2015-12-17Talking strategies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2015年5期)2015-10-21草绳和奇怪的符号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5期)2015-03-09中国符号,太美了!视野(2014年23期)2014-11-24

推荐访问:互动 视角 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