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芳,唐海军,罗肖强
(四川文理学院 数学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职前教师群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需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1]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职前教师极为重要。高质量教学要求职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持续的学习来提升专业素养。
职前教师主要的实习内容之一是对学生作业的处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抓手是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建立科学的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与作业反馈,提高作业质量。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2]真正做到“减负”,需要教师具有科学的作业观和较高的作业处理(设计、辅导、批改与反馈)能力。如果教师在大学毕业前的教育实习阶段形成良好的作业观,获得较强的作业处理技能,那么对于今后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职前教师有关作业观与作业处理技能的学习,主要的途径之一是对自身行动的反思。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经验经历、行为过程或自身身心结构为对象,以反身性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改造、修炼等方式进行学习。而实习教师作为学习者,从教师的角度定义反思性学习是指教师对自身已有的教学经历、经验的回忆、思考分析,以便改进并更好地教学。[3][4]“培养实习教师的反思能力已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师教育实习项目的主流实习观,其基本意蕴在于将实习教师视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及其行为发生的情境”。[5]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实习教师“能针对他们的教学或教学情境进行主动的省思探究活动,透过反思及作判断、决定等历程,省思自己的教学行动,并据以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6]
已有相关研究较多地聚焦在实习教师如何设计教学上,很少关注他们对作业处理的反思,在反思中学习与重建教学。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数学学科,聚焦于实习教师在反思作业处理过程中的学习。研究包含三个问题:(1)在作业处理中是什么触发了实习教师的反思性学习;
(2)实习教师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
(3)实习教师的反思性学习结果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的回应有助于提升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并为落实“双减”做出贡献。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四川省某地方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7 名实习教师(分别编号T1,T2……T7)具体信息详见表1。因为他们都是免费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都在四川省凉山州某县顶岗实习,教育实习时间较长,对作业处理有较深的理解。7 名实习教师分散在5 所不同的乡镇中学(分别编号S1,S2……S5,详见表2),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都比较为健全。由表2 可知有3 所学校的规模相当,有15 个教学班左右,学生人数800人左右。只有两所学校规模较大,学生人数大约2000 人。由于实习学校地处川西偏远乡镇,教育资源紧张,特别是教师人数严重不足,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顶岗支教的教师人数将近1/4。
表1 7 位受访者概况
表2 5 所学校概况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数据搜集包括研究者在实习中期、后期与实习生的3 次深入访谈,每位受访者分别接受两次约1 小时左右访谈,经转录文本,一共获得了7 位实习教师的案例,并通过持续比较的方式建立起实习教师通过反思对学生作业的处理获得教学知识、作业观改变的学习机制。
(三)数据分析
针对问题,结合理论框架,不断分析搜集到的访谈数据,综合归纳得到实习教师在对中学生数学作业处理实践中的反思性学习过程,具体流程详见图1。
图1 数据收集流程图
第一步,研究者对转录好的文本资料“贴标签”。明确词语、句子以及段落的意义,并对其初步命名,确定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比如像“想到我的初中老师批改作业有时选择当面批改……”这般语句就贴上“学习起点”。为了把编码的可靠性,由另一位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参与者再次编码,对有分歧的“标签”都是通过协商讨论达成一致。
第二步,对上述编码结果初步分析,并制成表格,对每一位受访者学习的起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完整性分析。在第一次访谈中,由于实习教师可能对某些访谈问题回答不够准确深入,得到的主要是有关学习结果的数据,而缺少学习起点和学习过程的数据。因此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补充访谈并编码,编码过程与第一步基本一致。
(一)学习起点的类型
反思性学习的起点是指实习教师在处理作业的过程中触发他们反思的原因。[7]通过分析深度访谈数据,可以归纳得出以下四类反思性学习起点的类型,即学生的基本学情、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实习教师自身因素。
1.学生学情触发反思
对教师而言,作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因此,作业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比如对于学业成绩差距较大的班级,作业可以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通过表3 可知,实习教师T4 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极低,随后反思设计作业不能用老师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基础。再比如实习教师T1,通过考试分数发现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是否合理,作业是否根据学生的基础分层以及具体怎么分层等。
表3 触发学习起点反思详情
2.学科借鉴引起反思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不断打破学科边界,相互借鉴学科间的优势。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学科领域的魅力,取长补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化生教师常设计一些实验作业,实习教师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启示,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例如,表3 中实习教师T7 在设计对称轴的作业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或者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作业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3.同行交流引发反思
同行交流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分享经验,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访谈中实习教师T6 提到改变作业批改方式的想法是受到了同行老师的点拨才意识到的,该实习教师课后在与办公室老师聊天时,有老师提到批改作业可以选择只改正确的而不改错误的,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学生自己纠错,提高纠错能力,她想也借鉴这一作业批改方式……再比如表3 中实习教师T3 当看到语文老师批改作业给学生盖小红花,学生就很开心地比较自己的小红花个数,有了学习的欲望。因此该实习教师在后期的作业批改时就不再是简单地划勾叉了,而是适当地给予简单的评语或简笔画。
4.实习教师自身经验引起发思
经验是指多次在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实习教师经验是指在以往的学习经历或实践教学经历(如研习、见习等)中得到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由于7 位实习教师都是免费师范生,都曾有过3周的见习经历。因此实习教师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结合先前的经验,作业处理的内容与方式就更为成熟。比如表3 中实习教师T5 在作业批改方面,既考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地做出改变。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起理解的观念,首先要认识、理解自我。做一位反思型的教师也是发展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我”的途径之一。[7]
(二)反思学习过程的模式
教学反思不仅包括个体自我经验总结回顾的过程,还包括对自身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迁移,也包括教师主动探究教学问题进而监控、调节、修正教学实践的过程。[8]基于此得到三种反思学习过程模式。
1.直线型学习模式
直线型反思学习模式是实习教师在已有实习或见习的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尝试实践调节、反思改进,修正实践,进而实现能力提升的反思过程。当发现问题后,利用先前的经验尝试新的实践,同时根据新事物的特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问题解决。
图2 直线型学习模式
比如实习教师T1 在小学见习过一周,对作业批改有了自己的方式。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更成熟,因此批改作业用勾叉标注出来,但评语适当的减少,以此来减轻工作量。再比如实习教师T3一直有布置实践作业的想法,但通过尝试实践改变了他的想法。因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实践作业难以实施。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把这实践性思想应用在了课堂教学中,既给学生减负了,又达到了目的。
2.螺旋型学习模式
螺旋型学习模式是针对先前经验不足,当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实习教师主动向同行教师寻求帮助,然后尝试着模仿其他老师,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重复这种交流—模仿—反思—修正实践—再交流的模式螺旋式地提升教学反思能力。比如实习教师T6:“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后来我就去询问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他们告诉我可以根据成绩来分层布置作业,对于学困生,不要勉强,否则会引起逆反心理,讨厌老师,甚至讨厌这门课那么后续的教学就无法展开。接下来我就试着按照这种思路来做,似乎起了一点作用。”
图3 螺旋型学习模式
3.回归型学习模式
回归型学习模式主要时针对反思学习意识不强,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的实习教师,需要外界因素的推动才能触动反思学习。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干扰,基本上就没有反思学习的意识,又回到了学习的起点。在访谈的实习教师T5 曾叙述了这样的反思性学习模式。
图4 回归型学习模式
T5:我个人的反思意识不强,每次都需要同行老师的提醒或者点拨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却没有想到这种改进的方法呢?然后就尝试着去改进……而没有这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意识就消退了,基本上又是按原来的方式工作,久而久之又回到了原点。
(三)作业反思学习的结果变化
1.作业观从现象到本质
(1)作业应重质量轻数量
“双减”提出应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 分钟。[2]作业量过大是教育部、家长、学生要求“减负”的主要原因。[9]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只是“双减”的目的之一,而增强学习效果才是“双减”的实质而实习教师们通过半年的实践,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有了改观,比如表4 中实习教师T3 所言,作业应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方面,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机械重复的作业并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另一方面,课后作业必须经过教师们精心设计,提高内在质量。[9]
(2)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实习前期,实习教师们对作业认识只停留客观认层面,认为作业仅是一教学工具,比如作业是“数学作业是由教师布置,学生自己独立或半独立完成了数学学习活动和内容”,“作业是为了检测学生当前学习阶段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而实习后期,一部分实习教师能意识到作业还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谈心的平台。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正如表4 中实习教师T7 所感所悟。通过作业简短的对话,可以了解学生心中所想,给他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表4 作业观的反思详情
2.作业设计从抽象到具体
(1)作业应适当分层,体现个性化
作业分层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不一致,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却“吃不了”。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适当分层。实习教师T5 在前期访谈中提到的,但不知道怎样分层更合理有效,而通过摸索设计出一套适合本班学情的分层作业法,即学困生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中等生做能力基础题和提升训练,学优生主要做一些突破性的题目。
此外,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性,不能局限与课本上的作业,还应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将生活实际应用到数学作业中。实习教师T2 在设计认识图形的作业就是让学生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2)作业应系统化,不能割裂
由于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的特点,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渗透和关联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与之联系紧密的旧知识的题目,达到温故而知新,事半功倍的效果。[10]
不仅如此,作业设计还应该做到跨学科融合,没有一门学科时完全独立开来的,学科之间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表5 中实习教师T4 意识到数学作业的应用题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表5 作业设计的反思详情
3.作业批改从粗放到精细
作业批改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判断、消化、整理、挖掘和提炼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重视有效批改作业的理念。潜心钻研摸索出科学合理且高效的作业批改方法和途径。表6 中实习教师T2 在后期的访谈提到,为了将作业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就采取了多样化的批改方式。不仅有教师批改,还有学生的自我批改、随堂批改和当面批改等方式,这样既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作业的做、批、改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表6 作业批改的反思详情
传统的作业批改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将老师讲的知识装进了自己的脑袋,在作业的批改方式上,只是简单地用勾叉标注出学生的对与错。显然,这种作业批改方式并未让师生的心灵进行交流,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不够。而在支教的实践过程中,实习教师转变传统观念,要将学生当作作业批改的“合作伙伴”,以同伴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业发展。[11]例如实习教师T2 还会在作业后面写上适当的评语,如“你真棒”“加油”“别气馁,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通过简单的文字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4.作业反馈注重过程评价
作业反馈是指教师将学生在完成的作业上所体现的学生此时所达到的学习水平、以及此时所体现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信息及时利用评语、批阅符号或是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的一个过程。[12]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不能只停留在答案的对错之上,还要注重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实习教师T6 提到:“对于作业情况完成较差的同学,不能一味地批评,要有耐心,慢慢地指导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所在之处。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做错的,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作业评价还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维度和心理维度,即学习习惯、方法,思维能力等。再如实习教师T7 在访谈中提到某学生的作业质量虽不太好,但态度却很认真,可以看到该生审题痕迹和解题思路,因此在作业评价时特别表扬了一下。可见实习教师能够意识到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也是评价作业的一个指标。
(一)研究结论
通过深度挖掘分析实习教师对作业处理的过程,获得了实习教学时间较为充足的顶岗实习教师反思性学习的内在机制。
1.反思性学习的起点涉及面较广
由于实习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所以反思环境也相对复杂,比如实习同伴,一线指导教师以及大学带队教师等都属于反思环境。[13]他们对反思学习的作用也不同。比如实习同伴是从角色转变与认同角度为之提供评价和参照形象,大学带队教师提供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指导教师传授实践教学经验。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为实习教师提供了反思学习的起点,即学生的基本学情、学科之间的融合、同行交流和实习教师自身的经验。
2.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发展的过程
反思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长期发展的过程。基于四类学习起点产生了三种学习过程模式:直线型、螺旋型和回归型学习模式,但这三种学习模式并不是静态不变、完全独立的。实习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或个人因素的影响,随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导致反思学习过程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回归型学习模式的实习教师T5,实习初期反思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未来从事教师行业的意愿增强,反思学习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反思性学习既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又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因此需要学习者顽强的反思毅力,并灵活运用反思方法。
3.实践是促进反思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历史反复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教育实习就是检验反思性学习效果的有力武器。实习教师的教育反思经验不足,尤其是实习前期,他们对教学更多的是想象。[13]因此在作业处理或者教学过程,主要通过追溯与反思自身过去的学习经历,选择合适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实习教师的反思性学习结果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作业观方面,作业应重质轻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作业设计应适当分层,个性化,系统化,符合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
作业批改应适当改变批改方式,注重学生情感;
作业反馈注重过程性评价。
(二)启示
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引起了实习教师即时对于教育经历的反思,促使他们重构自己的教学认知。为提升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认为还需要在如下方面作出改进。
第一,创设反思环境-提升反思学习意识。意识的觉醒是真正的思维与反思过程的开始。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最主要的是让教师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7]因此,创设适当的反思环境,刺激实习教师的反思学习,提升反思意识。实习期间,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
主动与同行教师交流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拓宽实习教师的反思层次和深度。
第二,加强实习教师的反思性学习行为的监控与调节。高校方面应严格落实教育实践教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实习评价方案,适当把反思性学习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大学带队教师定期地开展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加强反思性对话,为师范生提供反思过程方面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日记、自传、案例研究等)。[14]此外,对中小学校的合作指导教师的教学反思技巧加强培训,使其有能力指导实习教师反思。
第三,实习教师应自主加强反思理论学习,并且要做到学思并行。实习教师通过作业处理这一系统化地反思学习,其过程既是充满批判与质疑,肯定和认同,但肯定要大于否定,否则教育实习无法完成。[13]从教师专业成长来看,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出发点,实质上正是在反思性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开始建构自己的教学世界和教学风格。[15]实习教师应不断进行反省、评判、实践、总结提升这一学习过程,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丰富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积蓄力量。
猜你喜欢反思性作业过程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年2期)2022-05-10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19年46期)2019-12-30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意林·全彩Color(2019年11期)2019-12-30作业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圆满的过程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我想要自由儿童故事画报(2013年3期)2013-06-24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09年9期)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