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村特色产业研究现状分析

乡村特色产业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4-02-15 08:30:01 来源:网友投稿

马 骥,王宏阳

(1.邵阳学院 期刊社,湖南 邵阳 422000; 2.邵阳学院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产业化水平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改革开放后,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下发了24个(1982—1986年,2004—2022年)关于 “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理论界也围绕“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展乡村产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国家政策给予了很好的引导与支持,许多学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总结乡村特色产业研究成果有利于乡村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概念是理论体系与实践行动的基础,明晰乡村特色产业的概念内涵,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工作的推进。在乡村特色产业概念提出前,有“特色产业”“农村特色产业”“农业特色产业”等概念,尽管这些概念存在差异,但共性多,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释。

(一)乡村特色产业相关概念的文献分析

以“乡村特色产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跨库检索,截至2022年10月底,共有文献81篇,最早的文献是2010年的《吉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特色产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检索,共有文献10 446篇,最早的中文文献是1994年的《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特色产业》[1];
以“农村特色产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检索,共有文献112 篇,最早的文献是2001年的《造就农村特色产业的“三驾马车”》[2];
以“农业特色产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搜索,共有文献383 篇,最早的文献是2002年的《创新农机发展机制 拓展农机新市场 服务农业特色产业》[3]。而若以篇名“特色产业”+主题“农业”、篇名“特色产业”+主题“农村”、篇名“特色产业”+主题“乡村”分别在中国知网搜索,得到的文献分别为2 581篇、1 022篇和747篇。因此,研究者对特色产业的分析更多的是从产业(农业)的角度,而从地域(农村)的角度分析相对较少。而以2017年10月到2022年10月为时间段,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跨库检索,结果发现以篇名“特色产业”+主题“农业”、篇名“特色产业”+主题“农村”和篇名“特色产业”+主题“乡村”的文献分别有781篇、318篇和672篇。这说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振兴战略引发了以乡村特色产业为主题的研究热潮,此方面的文献显著增加。

(二)乡村特色产业概念的演绎: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分析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在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战略部署,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乡村特色产业”概念。在此期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不同年份的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了相应的战略部署。

1.2004—2015年提出发展特色农业

2005—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1)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没有对发展特色农业进行明确说明。;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虽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农业,但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优势农产品布局和生产。这可能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农产品过剩、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的现象严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由同质化消费向差异化、高端化消费转变。面对农民增收困难和“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2014—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背景下强化农业基础产业、基础支撑的战略决策。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做强农业,必须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我国工业化中后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城镇化快速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快速融合,农业现代化却成为“四化”的短板。因此,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来看,需要加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2016—2022年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持续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基础,从利用农村地域特色资源的角度,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收入增长;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统筹城乡发展、工农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2019—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和贫困地区脱贫是重要任务。对于乡村来说,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拓宽乡村产业门类,延伸产业链,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

(三)乡村特色产业的概念分析

根据乡村特色产业相关研究文献的演变可知,乡村特色产业概念是乡村特色与产业的结合,学界多从特色性、乡村性和价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特色性方面概括,有学者认为特色产业在于其产业形成基础独特、生产过程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独特,是区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特有的资源优势,并以此形成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4];
是以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质为依托,围绕特色农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集聚形成的产业体系[5]。从乡村性方面概括,有学者认为乡村特色产业是基于乡村所独有的自然、地理和人文资源优势,具有适当规模和与工农业联系紧密的独特产业[6]。从价值性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乡村特色产业是以农为本、坚持融合发展、充满活力能协调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产业[7]。

产业兴则百业兴。农村要发展,关键在产业。对于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学者们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乡村特色产业的作用

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经济发展中最有活跃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产业,事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乡村地区的发展。现有成果从乡村区域发展、产业带动和价值增值等角度分析了乡村特色产业的作用。通过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的种植养殖、旅游、体验、加工业等特色产业,不但能繁荣乡村经济,还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护和美化,促进乡村宜居和环境保护[8];
通过深挖特色主导产业增值潜力,增加产业的链接聚合效应,培育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能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对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农民以资源入股的方式组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可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9]。

(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乡村特色产业形态不断丰富,利益联结机制逐步构建,产业富民效应不断增强,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流通领域设施还不完善,配套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10];
二是特色产业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品牌塑造力度不足[8];
三是受市场化、工业化和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乡村特色产业链不完善,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特色产业的融合性与带动性不强[6];
四是路径依赖严重,乡村“贫困文化”干扰产业政策实施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11]。

(三)乡村特色产业的选择

如何根据本地特色资源和发展基础来选择乡村特色产业是实践者关注的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关于乡村特色产业的选择,研究者们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从定量的角度,有学者提出按照产业的独有性、规模化、专业化和效益等标准,从特色产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地域分工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三个方面设计指标进行评价,以确定产业选择[12];
根据资源与产业特性,从产业区域优势、技术进步优势、产业规模、产业社会效益、产业关联性和产业经济效益等方面设计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县级产业选择模型,研究产业的选择[13];
利用区位熵指数,考察某产业在该地区的产值比与对比地区该产业的产值比,以其比值作为区位熵,反映该产业的集聚水平与优势来确定特色产业[14];
从生产性、经济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设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与选择特色产业[15]。

从定性的角度,学界主要从如何利用资源特色优势与产业发展基础的角度来提出选择的思路。有学者提出通过从本地资源中遴选特色、引进稀缺要素融合人文资源以创造特色、利用区位和机遇来构建特色的思路[16];
有学者提出立足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发挥现有农业优势来选择特色产业[17]。

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资源、政策、人和资金。这直接揭示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问题。但中国乡村地域广阔,乡村环境与资源差异显著,应如何激发要素潜能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呢?

(一)坚持党的领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与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领导者、执行者,其作用非常重要。实践经验和成功范例显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好的乡村,其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都是非常强的。因此,要选拔那些党性觉悟强、政策水平高,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有胆识、有担当、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担任乡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选拔本村的致富能手、退休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等为党组织书记。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人心齐,泰山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要凝聚村民的集体力量和集体共识,这中间可能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这不仅需要党员自身以身作则,更需要基层组织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和周全地考虑村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这样才能赢得共识、凝聚力量,实现发展目标。三是切实弄懂、做实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解决好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在乡村发展和实践中取得成效[18]。如,近年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的龙凤村在当地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服务下,大力发展覃塘毛尖、莲藕及银尖细米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2021年龙凤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二)因地制宜,选准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然要求。特色产业是利用乡村独特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产品品质以及特定消费市场的特殊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在产业上的反映,具有特殊的地理品牌与人文品牌等特性,各地应因地制宜,选准特色资源,选择好特色产业。一是挖掘好特色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环境需要人们去挖掘、开发与利用。乡村环境与资源千差万别,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山水资源可以通过绿色、无害农产品转化为金山银山;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的稀奇物种产品可以发展为特殊的产业,如云南的天麻、长白山的人参等特色产业发展;
特殊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历史名人、历史古迹等人文资源可以开发成特色旅游、特色农业,如桑蚕文化、茶文化、桃文化、梨文化、水田文化、梯田文化等特色农业[19]。二是选择好主导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要结合时代的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中,要深层次挖掘和开发特色资源,按照“一村一品”要求,把特色产业向特、精、强方向发展。如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山东省平邑县的地方镇上榜主导产业为山楂,该镇因为山楂生产曾被评为中国水果罐头之都、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享有“有罐头的地方就有地方的罐头”的美誉。

(三)夯实人才基础,激活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特色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乡村特色产业根植于农村广袤大地、立足于农村特色优势资源、服务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乡村人才资源情况紧密相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夯实乡村人才基础的“关键一招”,能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切实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队伍,一是要紧密对接省内外的高校,在乡村建立特色产业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储备与培养特色产业发展人才;
二是充分利用支农政策支持,在乡村开展实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培养懂特色产业的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20];
三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吸引与留住乡村特色产业优秀人才与优质人才资源,形成有人气的乡村、有人才的乡村;
四是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依据办学地区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优秀的地域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为乡村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培养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21]。

(四)拓展融资渠道,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尽管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相对于城镇,广袤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许多乡村虽然借助优势资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特色产业链条短,富民效应不强,乡村产业兴旺度不高。因此,创新金融服务、拓展融资渠道,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建立和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形成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保障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二是创新面向乡村产业的金融科技服务应用,通过基于产业链闭环和产业大数据的分析,实现产业产品、产业主体的资产数字化,围绕产业资金需求和金融机构的风控需求,精准设计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农机金融、B2B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是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将零散的扶持资金、社会资金和村民资金整合,组成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基金,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等多重资本的协同与共振,以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22]。

(五)发挥特色产业引领作用,推进乡村产业融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乡村独特资源禀赋条件上依据现代产业理念而形成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要发挥特色产业的引领作用,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多重效益。一是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头作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如广西依靠龙头企业成功创建了广西罗汉果、桂西芒果、蚕桑等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横县茉莉花、平桂区蔬菜等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4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3]。二是在产业规划的引领下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大力建设园区的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品牌推广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着力形成“聚而优”的产业高地。三是按照“特色产业+”的理念,实现特色产品前向、后向的链接与横向扩展,延伸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增强产业集聚和一体化经营,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4]。如,山东省的店子镇,以西红柿种植特色产业为依托,凭借此产业的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扩大蔬菜种植产业,进而向现代商业服务业发展,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示范,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与基础,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国内学者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内涵、存在问题、产业选择、产业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总体关注仍不够。以“乡村特色产业”和“农村特色产业”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底,与两者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别为76篇和52篇,未超过100篇,而同期以“乡村振兴”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则有63 354篇,由此可知理论界更多的是关注乡村振兴整体问题,而对乡村特色产业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为“五个振兴”之首要任务,是基础,也是关键。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理论界继续加强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入研究。一是深入研究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构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监测理论体系;
二是研究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乡村特色产业的新形式、新业态、新模式,为拓宽乡村特色产业内容和增强乡村特色产业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三是研究如何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链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猜你喜欢特色产业特色农业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读者·校园版(2016年17期)2016-08-25

推荐访问:乡村 特色产业 现状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