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娟 陆永胜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不断。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激荡的社会思潮中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肩负着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从“文化自信”和“坚定信仰”的双重视域下进行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是把握该文件精神、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的实践探索。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任务。[1]目前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几大方面,[2]针对教学策略的探索主要涉及实践教学、新媒体教学、社会文化资源教学等主题,[3]借鉴传统文化资源并从情理结合的维度来探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果还相对较少。
回顾当前高校开设的各门思政课程,虽然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与课程功能有所区别,但增强信仰是所有思政课共同的使命,是将各门思政课程贯通起来的一条主线。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高校思政课在增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实效性有所降低,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一些厌烦情绪。造成高校思政课这种现实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思政课教学的“无趣”现状。“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4]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当前思政课存在的弊病。正因如此,思政课长期被贴上了无趣的“标签”。思政课教学的“无趣”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缺乏情趣,传统以说教式、宣传式、灌输式为主的思政课堂,造成课堂教学事例不生动,言说不动人,讲理不动情;
二是教学缺乏理趣,思政课教学讲理不通透,不能引人深思,不能让人解惑,不能让人思而有获,不能让人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心悦诚服的“信”理论,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同志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情理兼融的方向。思政课如果缺少“传情”的生动性趣味性,“讲理”必定是干涸的、无说服力的,缺乏亲和力;
如果缺乏“讲理”的通透性,“传情”便失去理性的光辉,不能使人明辨是非,便缺乏理论性和思想性。诗思以增信的诗化思政课教学路径就是这样一条情理融一的道路,既以“理”晓之,又以“情”动之。
诗思以增信,指教师在传授理论时将具有艺术之美的诗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学中,采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表达,再辅之以多样的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激发情感共鸣,达到涵养品性、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进而提升信仰境界的效果。诗化思政课教学路径以诗为媒介,以增信为旨归,具有诗思与增信的双向价值目标,是新时代个体思想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要求,还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
思政课以增信为最终教学旨归。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增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使学生化知识为德行,化德行为信仰。思政课本身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一堂好的思政课要不断实现学生的思想转化与情感提升,最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诗思以增信本质上是一种以情明理、情理交融的教学策略,既能实现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又能提高增信的教学实效性。通过以诗体情,以情启思,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情理交融,从而形成增加信仰的合力。其本身具有的情理交融的特性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施这一路径提供了客观理据。
(一)以形象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形象思维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思维方式,以感性形象为源融合了联想、想象和情感的活动。诗歌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言语精髓,诗人会倾向选择与个人情感相契合的听觉和视觉意象,并借助意境的营造将个人情感表达出来。长期以来,大部分思政课运行在知性的轨道上,非诗意的理性说教、单向灌输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氛围脱离艺术教学,缺乏趣味性,严重降低了思政课的有效性。在思政课堂中融入诗意元素,学生能通过感官培养直观的形象思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图画。”[6]学生在想象与体悟中,通过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再现诗美画面,塑造诗意的形象思维。同时,诗意元素的融入使得思政课堂由传统的理性“独白”转向诗性“对话”,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感情交流中进行科学严谨地说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理,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
(二)以共情激发情感认同
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肉有情感有梦想的人,要提升思政课的增信效果,就要关注人、聚焦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通。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7]
以说教式、宣传式、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思政课堂,忽略了主客体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不佳。新形势下的思政课堂要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真实在场的情景下,通过教学语言、内容、情景、氛围等多因素的交织融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同体互动。[8]诗美的艺术中蕴含着的文化魅力和丰富情感为诗思教学中情感共同体的互动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石。诗歌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热爱之情,国画中有徐悲鸿《奔马》所展示的爱国精神,古典戏剧中有《长生殿》演绎的生命悲歌……这种种饱含着丰富感情的画面,积淀成厚重的中华文化。古典美学“理在情中”即是基于感情的共鸣,加深对事物内在深层意义的认识。诗思的教学,通过贯通历史与现实共同的情怀节操,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产生共情理解,转化为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力量,从而增强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以审美特质提升信仰境界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思政课要实现启发学生灵魂转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使命,就要努力打造好的课堂,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心灵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
人因审美而信仰。思政课可以借用审美要素创设美的课堂,使学生在“美善相济”中提升信仰境界。首先,审美理想通过提高人的心理认知,促使人的心灵转向。“审美是人从物质状态过渡到道德状态、从自然社会过渡到道德社会的中介,它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的一部分。”[9]席勒认为审美是使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的唯一路径。艺术审美的前提是具有理性认知,通过理性来触动感性的逻辑认知,提升人的心理认知水平,从而完成心灵的转向。审美在由思政课程(知识)到政治信仰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审美过程是生命的理想本质的享受。海德格尔认为,人在诗中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上而达乎安宁。思政课的诗化美学设计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产生一种“生命的享受”,每一次生命享受都是一次信仰的洗礼。再次,审美境界通过确证生命存在,使生命不断进化和完善,从而实现信仰的升华。审美要素融入思政课,使课堂效果在自由处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符合人对艺术精神和理性自由的追求。“以审美为内核,以自由为动力,以信仰为目标,以救赎为手段,生命完成了一次壮丽的升华。”[10]在思政课中通过对境界的创造与体悟可以使人不断走向自由,坚定信仰的目标,确证生命的存在,完成生命的升华,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创造”。
诗思以增信的路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具有诗思与增信的双向价值目标。诗思是增信的手段,也是教学手段本身的目标;
增信是思政课的目标,同时又是育人的途径之一。所以以育人为目标,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可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教学活动几个方面探讨。
(一)诗意的教学内容:以“诗”的思想感召人的信仰觉解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这要求思政课首先要选取优质合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而诗意的教学内容能让彻底的理论变得富有人性和趣味,是感召人信仰觉解的核心竞争力,能让学生因为热爱诗意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旦国民不爱诗,其理想、激情和想象就会减退,变得平庸起来。”[12]诗意的教学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教材基本观点为载体,巧加利用诗词素材,使透彻的学理散发出诗化的特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教育内容:首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是“志于道”、教人安身立命、关切人生幸福的文化,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是从理想上塑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行。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13]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有德行的人与当前思政课的根本培养目标具有旨归的一致性,必然成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曲赋、戏剧、古文典故等各种艺术都可以成为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其次,选择中共党史中的红色故事和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故事与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百年奋进的精神血脉,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是淬炼学生学史增信最好的“营养剂”。多角度借力、多视域拓展红色故事,点亮思政课堂,促进思政课程与党史思政的相互融合,能激励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再者,选择具有思政价值并能彰显时代之美的社会热点新闻。社会热点新闻蕴含着多元化的社会问题。当代学生思想活跃,对信息化时代社会流行的新鲜元素更为敏感。选取一些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美的社会热点新闻,渗透到思政教学内容中,对学生看清社会问题的本质,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如通过展示乡村脱贫前后变化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脱贫之后“一村一落皆风景,美丽乡村皆入画”的诗意画面,并启发学生深思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从而讲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题。第四,借鉴世界文化合理元素。对世界范围内富有诗意的经典谚语、美妙的神话故事等的借鉴,有利于思政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在国内外的重大活动中引用世界典故,起到了沟通中外的良好效果。
确定了诗意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素材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使“诗”的思想充分发挥出感召人的信仰觉解的力量。对于诗词,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诵读,在诵读中与学生一同感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激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
体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苍生疾苦、百姓安危,觉解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民本情怀;
体会“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中忧心天下的人生理想,树立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远大人生理想。对于悲壮的党史红色故事,可以借助叙事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节,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恰当的叙事结构,把党的历史故事讲得生动、有条有理。通过讲述大革命时期,夏明翰在白色恐怖面前屠刀不泯革命志的壮美故事,引导学生觉解用生命捍卫信仰,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远大理想信念;
通过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张桂梅、李桓英、黄文秀等时代楷模的故事,展现共产党人对信仰忠诚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学生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责任担当。
(二)诗颂的教学形式:以“诗”的体验触发人的信仰体认
诗颂的教学形式主要选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将教学内容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既闪耀着讲理的理性光辉,又充满着愉悦的诗情画意。如果说诗意的教学内容带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唤醒人的意识、感召人的信仰觉解,诗颂的教学形式则是让这种唤醒与感召的力量进入人内心深处灵魂的纽带,以美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诗”的体验,进一步触发人心底的情调,触发对信仰的体认。
诗颂的教学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诗意的教学语言。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把纯粹逻辑的理性言说转变为非逻辑的诗意的对话语言,增强话语生气和话语魅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打通学生与文本的内在对话。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如果没有诗意的色彩,必然是单调而枯燥的,既不能感动人,更不会产生增强信仰的力量。海德格尔说:“思与诗的对话旨在把语言的本质召唤出来,以便终有一死的人能重新学会在语言中栖居。”[14]诗意的语言本身具有自身跳脱的韵律与情调,能触发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想象,挖掘人潜在的诗性,让万物复归其本质,让人感受诗意的美。而人的本性对美的东西是无法拒绝的,对诗意的语言自然也是欣然接受的。在愉悦的心情里,学生的理想、激情和想象就会被点燃,信仰在传递中也会变得清晰与伟大。
其次是采用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思政课堂的高度融合,增强课堂真实感和精彩性。如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的浪漫惊艳了世界,是一个极具诗意教育价值的素材,“一朵雪花”的故事连接中国与世界,融合高能创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与科技特效于一体的唯美画面必须借助多媒体的网络教学才能展现其教育效果。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师再讲解贯通其中的坚韧不拔、奋斗为乐的奥林匹克精神,辉煌的中国成就和有韵味的中国文化,传递新时期我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学生在浪漫又唯美的诗美画面体验中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再者,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诗颂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创设真实的美的情境体验,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参与各种知识信息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整体性认知的一种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诗颂的教学形式更加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情境的审美性。思政课应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景观、红色基因展览馆、城市变迁历程等具有审美情境的因素开设户外课堂,带领学生实地走访体验,通过实情实景加深对文化发展历史的理解;
通过感悟城市历史变迁与民生改善,深化对新中国70余年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的认识,领悟共产党的伟大决策。
(三)诗化的教学空间:以“诗”的环境激发人的信仰思考
思政课的教学空间是各类思政教学活动进行的教学场域,其中空间要素和作用方式发生变化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15]不同的教学环境,产生的教育效果也具有差异化,美的环境能美化人。诗化的教学空间是一种充满诗意情感与蕴涵理性的教学场域,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通过创造一种美的教学环境,带给人一种外在的美的感官刺激而达到人内在的心灵的转变,从而以“诗”的环境激发人的信仰思考。因为人们思想上的触动与变化,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16]诗化的教学空间,既包括实体的课堂空间、校园空间、社会空间等场域,也包括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网络教学空间。
诗化的课堂空间即是思政小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发生最直接知识和情感联系的显性场域。教师通过选取诗意的教学内容,设置节奏合适的教学环节,采取与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兴奋点,构建一个灵动的诗化课堂空间,引导学生在诗化的场域中产生与信仰相关联的认知与想象和思考。除了显性的诗化场域外,隐性的诗化场域使学生在陶冶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身提升。诗化的校园空间、社会空间、家庭空间即是课堂空间外的隐性诗化场域,通过美的环境浸润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激发学生进行信仰思考。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理念,积极探索多维的教学空间的构建,善用思政小课堂撬动社会大课堂,打造实践新课堂,深度融合网络微课堂,构建诗化的校园空间、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诗化的校园空间,既要融入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发掘学校的文化积淀,合理建设校园文化景观;
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图书馆、宣传栏、电子屏、文化墙等场所,让诗化的文化精神融进建筑里,使学生在诗化的氛围与环境中获得心灵的享受,获得生长的自由。
思政课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建设诗化的社会空间,为思政课持续注入活力,让学生在美的体验空间中实现“思与境谐”。具有历史与艺术气息的纪念馆、博物馆和自然之美的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诗化的社会空间。网络新课堂为思政课受教育者提供了更新颖、更有趣、更开放的教学交往空间,生动有趣的内容,新奇的动感画面,多角度的空间展示激发了学生群体的学习主体性。用好新媒体时代微视频、短视频、公众号、微教学功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诗化的网络空间,为思政课建立新阵地,让思政教育在空间上无处不在,效果上直抵人心。如,在全国高校引起强大反响的福建师范大学“小葵模式”是诗化的网络空间的典型代表,以阳光、向日葵为原型的网络卡通形象“福师大小葵”以其新颖美妙的方式受到学生欢迎。小葵作为线上代言人,以诗意的语言配合精美的多媒体画面传播着国家主流价值观,先后发布《小葵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个新”速览十九大》等动画视频,还率先成立“福师大小葵馆”的诗化文创空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思政教育的网红阵地。
(四)诗语的教学活动:以“诗”的效果提升人的信仰境界
诗语的教学活动是指思政教学活动的诗化,一方面融入了诗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贯穿着教育双方真诚的情感投入,是一种蕴含“融合个体的真实‘在场’体验,遵循审美理想规律,协调个体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以关联性、社会性的人文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个体的自由想象,使个体在价值世界中去追寻生活的诗意和话语生成的动态意义”的诗性逻辑的教学活动。积极打造契合时代主题和思政价值的诗语教学活动,有利于以“诗”的效果提升人的信仰境界。“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体现审美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只有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优美的课堂生活,学习者才能‘乐学’,教育者才能‘乐教’。”[17]在“乐学”与“乐教”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以开阔的胸襟去接受教育者的思想,提升信仰境界。诗语的教学活动包括思政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活动和课堂之外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即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因此要联动校内校外两个场域。
首先,诗语的理论教学活动要遵循诗意的逻辑设计,以诗信合一为宗旨,以美、真、情为视角全方位诠释思政课的理论思想。通过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诗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的统一体,在充满诗性与想象中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诗语教学师资力量,通过涵养教师的诗意情怀,提升教师对诗语教育、诗意人生理念的认同和理解,更好地发挥教师在理论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开设融入诗歌元素与思政教育题材的选修课程,辅助提升思政课理论教学活动效果。
其次,积极发挥隐形诗语活动的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8]开展融合思政教育与审美艺术于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积极体验中,培养高雅情趣,提升信仰境界。诗语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把诗化教育渗透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政课实践,以诗歌艺术为主体,使学生在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得诗意体验,最终在诗情意境的体验中提升信仰的境界。比如,积极搭建校园诗语活动平台,成立诗语文化主题的诗社、画社、戏剧社、文学社、书法沙龙等社团,有层次、有阶段地推进诗语校园活动;
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托,以传统节日、国家重大纪念日和学校校庆等时间点为契机,举办以诗书画、诗词现代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
再次,诗语的校外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补充。“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体现,要努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使思政课真正的“活”起来,成为学生主动去“学”的课程。自然本身就具有一种诗意,而社会本身就是具有纪实性和戏剧性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自然和社会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制度形态,回应现实关切,在全方位认识与理解社会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好当地爱国教育基地、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遗迹、传统文化村落、乡村振兴新农村等地方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调查参观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思政课现场教学;
另一方面,引导知名专家、时代楷模走进思政课堂,增强思政课堂的营养和活力。真实的榜样的正确道路典范,可为学生锚定价值坐标与人生航向。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就是具有诗意的教材资源,邀请他们走进课堂,用他们的动人事迹作为课堂中的鲜活教材,用他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信仰的力量,从而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诗思以增信的教学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诗化的思政课教学形式,通过选择诗意的教学内容、采用诗颂的教学形式、营造诗化的教学空间、打造诗语的教学活动,使思政课教学知识表达以诗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愉悦的生命体验中,在诗思的境界中吸收知识,反思自身,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注释:
[1]曾杰:《信仰教育维度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教育评论》2013年第6期。
[2]吕小亮:《课程评价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19年。
[3]董梅昊、佘双好:《新中国7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10期。
[4]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2021年3月6日。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7]《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25页。
[8]许晓玲:《情感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共情尝试》,《教育评论》2021年第2期。
[9]刘宽:《审美是通往道德的道路——〈审美教育书简〉中审美地位问题再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10]范藻:《生命为何需要美学——读潘知常〈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所想到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12]陆凌霄:《诗道》,北京:民族出版杜,2004年,第179页。
[1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台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第147页。
[14]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16]谢迪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空间设计及其运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
[17]殷世东:《课堂教学活动逻辑:诗性逻辑》,《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1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年5月7号。
猜你喜欢诗化诗意信仰诗意地栖居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与信仰同行黄河之声(2021年19期)2021-02-24信仰之光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冬日浪漫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44期)2021-01-11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论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铁的信仰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12-15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5期)2016-03-16谈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诗化叙事艺术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春日诗意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