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玉
(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天津 300270)
译者主体性一直是翻译研究的重点课题,这在中华典籍翻译中尤为显著。众多研究者对译者主体性做了深入的探讨,如;
查明建,田雨[1]、屠国元,朱献珑[2,3]、陈大亮[4]、周莹, 南方[5]等。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主观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其中,前者包括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具体而言,译者的能动性,微观层面主要指对原作文本的理解、阐释,语言层面的再创造等;
宏观层面包括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而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因素”主要包括:原作的文本属性,语言转换的基本规律,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作者与译者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读者的接受水平等。思想深邃的《老子》言简义丰,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可能。同时,译者主体性中的诸多受动性因素也要求译者翻译《老子》时应有一定限度,不能违背老子基本哲学思想,不应将译文语言过度明晰化,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研究者对《老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从不同角度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老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客观条件很多,如《老子》文本语言高度意合,历史跨度广远,某些细节需要译者通过现有资料推断原文深刻含义,自古至今不同版本的传诵,通假字、假借字的反复使用等等,这些因素都给译者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提供了客观可能。受篇幅所限,本文仅从语言高度意合和古今版本差异两方面,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探究《老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客观条件。
1.《老子》语言高度意合与译者主体性
中文注重意合,隐性连贯,注重功能、意义,主要凭借词语、语序等组句;
而英文注重形合,显性接应,主要依靠各种语言形式连接手段组句谋篇[6]。因此,语言高度意合的《老子》为译者将隐性连贯转换成多种显性逻辑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7],这也使得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成为可能。例如: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8]
威利译:No mandate ever went forth that accorded to Tao the right to be worshipped,nor to its‘power’the right to receive homage.
It was always and of itself so.[9]P109
辜正坤译:This worship and honor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Tao and Teh(virtue)never unnaturally
Impose their influence on all creatures.[10]105
许渊冲译:The divine law is omnipotent and virtue is valuable.
None orders them to obey,
but they obey naturally.[11]
Henricks:As for their veneration of the Way and their honoring of Virtue―
No one rewards them for it;it’s constantly so on its own.(1989)
Derek Lin:The respect for Tao,the value of virtue
Not due to command but to constant nature(2006)
此处《老子》原文几乎没有明显的语言连接手段,全凭内在语义关系即意合组成句子。因此,为了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和逻辑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原句的功能、意义,然后翻译时才能转换成英文的显性连接关系。多位译者给出了逻辑关系不同的译文,正是由于原文隐性的语义关系为此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后对此理解不同造成的。下面详细分析《老子》原文深刻含义,进而确定句子的结构关系。
《老子》原文此句高度意合,其语义逻辑关系具有多种阐释。“道之尊,德之贵”与“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常自然”的主语为何成为多种理解的焦点。
首先“道之尊,德之贵”与“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有几种理解。(1)因果关系,蒋锡昌、陈鼓应等即持此种观点。陈先生将此句这样译成白话:“道所以受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任自然”。[12]P257(2)解释说明关系,释德清[13]、傅佩荣等持此种观点。傅教授此句的白话译文为:“道受到尊崇,德受到重视,这是没有任何命令而向来自己如此的”[14]P192。此外,刘坤生教授的解释与以上两种皆有差异,刘教授这样理解:“道尊德贵,没有谁来册封它(莫之命),是因为它永远(常)恃一种自然的立场。自然是自己如此,不假他人,自由自在。”[15]P251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看出“常自然”主语为何的不同理解。一种认为是“道”常自然,如刘坤生、释德清。憨山大师(释德清)如此解经:“所以如此尊贵者,乃道体之自然,又非有以命之者。故曰‘莫之命而常自然’。”[13]P106另一种认为是“万物”常自然,陈鼓应、徐复观、张岱年等皆持此种观点。徐先生认为:“‘夫莫之命’的意思是说‘万物的尊德贵道,并非由于道德所命,而系万物自己如此’。万物若不尊道贵德,则宇宙、社会、人生将因失掉了统宗而陷于混乱。若万物尊道贵德是由道与德所命,有如统治者命令臣民尊贵他一样,则万物将因此而失掉了自由独立;
由此可知老子的这种说法,意义深远。”[16]P384
笔者认为,此两种看似冲突的观点其实本质是相通的,因为本质上仍在强调道创生万物、自然无为之特性。理解为“(万物)常自然”,是因为道生万物、德蓄万物,而万物只要存在就会自然尊道贵德,否则万物就不存在了[14]。解释为“大道之自然”也能讲通,而不违背《老子》本义:本来道德生蓄万物就是自然无为的,道尊德贵并不是外力命令使然,而是道德本身向来自己如此的,这也是道德自然无为的伟大精神的又一次体现。
多个译本的出现,正是各位译者把握住了这些细节、这些客观条件,进而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如辜正坤和Derek Lin将“道之尊,德之贵”与“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为因果关系,其他两位译者译成了别的逻辑关系,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2.《老子》版本差异与译者主体性
迄今为止,现行《老子》版本主要有三种,即通行本/世传本(王弼注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郭店楚简本。不同译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选择最能呈现《老子》本义的中文版本进行翻译,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所述,不同版本文本的选择正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在宏观层面的体现。例如,《老子》六十四章其中一句的翻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王弼注本)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帛书本)
Robert G.Henricks:A high place one hundred,one thousand feet high begins from under your feet.
大多过去的《老子》英文译本,甚至较新的版本,如赵彦春[19]、许渊冲[11]、辜正坤 2007[10],都是根据通行本《老子》翻译的,并未采用最新的老子研究成果。而韩禄伯(Robert G.Henricks)教授是西方杰出的《老子》研究专家,对中文界的最新成果非常了解,对《老子》马王堆帛书本和郭店楚简本皆有深入的研究,并各有一本专著出版。因此,韩禄伯教授根据《老子》最新研究成果选择了帛书本,给出了与其他版本不同的《老子》译文,其译文更加接近老子本义。不同译者选择不同版本的《老子》进行翻译,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老子》此类文化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思想内容深邃之外,一重要原因就是原文章句的高度隐喻性,其丰富含义具有多重甚至无限阐释的可能性。换言之,此类经典中的章句不应轻易意译、释译或者过度明晰化,因为一旦明确地释译成某一特定含义,就剥夺了读者其他理解的可能性,反而大大限制了原文的丰富含义。
如上文所言,高度意合等文本客观因素使得《老子》文本具有多种意义阐释的潜能。因此,《老子》最理想的翻译应该仍保留此多义性,让英语读者亦有多种解读的空间。否则,倘若将译文过度明晰化,不仅丧失了多种诠释的可能,同时也简化了其深层意蕴,也就不符合《老子》的语言特点了。
“明晰化”也是翻译研究的重点课题,自从Vinay和Darlbelnet于1995年提出这一概念,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刘泽权和侯羽[20]还专文梳理了国内外显化研究的现状。然而“明晰化”的概念至今未有明确、公认的定义,为了避免误解,此处“过度明晰化”仅指以下两种含义:其一,添加过多注释,以期让读者清晰理解原文含义;
其二,使译文的隐含意义尽量精准、明确、简单,以期让译文不产生歧义或多重理解的可能。下面分别例证之。
第一种情况威利译本非常明显。威利译本一大特点就是给出了大量注释,注释几乎占去了整个译本三分之一的篇幅。譬如,威利译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一句:For the further one travels;The les sone knows[9]P101。威利对前半句加了注释:away from Tao;away from the Unity into the Multiplicity[9]P101。此注似乎解释了“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原因,让读者更容易了解老子的思想。然而,这却剥夺了读者独立思考的空间:此处老子言“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旨在告诉世人某种道理,以警示人们,至于其背后的原因,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现在还没有足够材料证明威利的理解就肯定正确,其他的就肯定错误。因此,今天看来,此处注释可以删掉,留给读者更多解读空间。当然,对此问题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历史地理解,毕竟当时西方世界对老子思想了解不像今天如此熟悉,而且威利的初衷重在传译老子的哲学思想,对某些重要概念注释无可厚非。
《老子》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有了巨大的变化,如杨玉英[21]、周同[22]等,如今西方读者对老子思想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陌生。因此,当今再向西方世界翻译《老子》,策略需要稍作调整:尽量少注释,能不注释就不注释,注释能短就不要太长,尽量让读者有自己理解、消化的空间。
当然,威利也有很多译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给读者留出了广阔的解读空间,这牵涉到了“明晰化”的第二种情况,如四十二章首句的翻译。威利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译为“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three things,up to ten thousand”。[9]P91对此章中“一”“二”“三”的理解,历来众说不一,尤其是“二”的含义。有人释为“有无”,有人解为“天地”,还有的训为“阴阳二气”,如陈鼓应[12]P225。三种理解并没有违背老子的根本哲学思想,皆有其道理。因此,理想的译文应该让读者自己思考其中深刻含义,而不限于某种理解。威利此处译文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赋予了英语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才充分体现了《老子》意蕴深远的典籍文本的特点。同时,也有不少译本采取了明晰化的策略,只译出了一种含义,译文的确简单明了,然而读者却丧失了其他理解的可能,比如辜正坤的译文,将“二”解为“阴和阳”:
Tao begets the One;
The One consists of Two in opposition(the Yin and Yang);
The Two begets the three;
The three begets all things of the world.[10]P121
再比如七十一章首句的翻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七十一章)。
威利译:To know when one does not know is best.
To think one knows when one does not know is a dire disease.[9]151
辜正坤译:Knowing one’s ignorance of certain knowledge is the best attitude;
Not knowing certain knowledge yet pretending to know is a bad attitude.[10]207
许渊冲译:It is good to know that you do not know;
It is wrong to pretend to know what you do not.[11]
赵彦春译:It is a gain if one knows something as if he doesn’t know it;
it is a fault if one doesn’t know something as if he knows it.[19]143
D.C.Lau:To know yet to think that one does not know is best:
Not to know yet to think that one knows will lead to difficulty.(1963)
Henricks:To know you don’t know is best.
Not to know you[don’t]know is a flaw.(1989)
Derek Lin:To know that you do not know is highest
To not know but think you know is flawed.(2006)
此句辜译释译过多,限制了译语读者自己阐释的空间,同时两次使用‘attitude’也稍显啰嗦:“知不知”与“不知知”当然可以说是他所理解的两种“态度”,但此处亦可解为老子旨在指出人们认知的“两种状态或境界”,故无需对这两种情况加以限定或修饰,将原意译出即可。其他几个版本较为简洁,没有明晰化,因而给读者留下了解读的余地。
此外,这两分句的前半句也充分体现了《老子》语言的意合特点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知不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知道自己不知,二是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12]P316。诸译本中赵彦春和D.C.Lau是按第二种理解翻译的;
其余译者则是根据第一种理解翻译的。Henricks译文中还据帛书《老子》对“不知知”采取了特殊的翻译。
《老子》此类中华典籍语言高度意合,意蕴丰富,历史跨度广远,这为译者的多重解读、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条件。不过,翻译此类思想深邃的经典文本时,译者不应武断地将某些思想简单化理解,轻易把隐含意义明晰化,应留给译语读者自己充分理解和消化的空间。简而言之,《老子》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利用其主体性发挥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不能毫无限度、随意为之,否则就成了错译、乱译。《老子》的优秀译本应该是原文文本与译者主体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主、客体互动的结果。本文尝试从语言意合与古今版本差异两方面切入,从细读文本入手对《老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问题进行探讨,粗陋浅薄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猜你喜欢威利老子译者WILLY THE DREAMER梦想家威利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6期)2022-08-25威 威利 温基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8期)2021-09-23梦想家威利学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威力和他的自行车小火炬·智漫悦读(2018年11期)2018-03-13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8期)2017-12-07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7期)2017-09-01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6期)2017-08-31智者老子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