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颖 朱云翠 肖铭燕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即“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至此课程思政建设已扩展为全国范围所有高校的共同实践,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挖掘各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推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着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 版) 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课程需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其思想和情感资源,丰富其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1年开始着手制定《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4]。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受众广、课时长且密集的长效教育优势,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优质载体和重要的平台。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异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文化、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引领,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一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当下外语界的研究热点。众多学者们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内容建设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刘建达提出从目标、教材、教学、效果四方面构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BIPA 模型[5],蔡基刚将大学英语定性为核心通识课程,从隐性和显性教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方面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6],文秋芳创建了“纵向+横向”双维度的外语课程思政描述框架[7],黄国文基于实例分析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切入点(从思政角度思考)、基本点(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三条原则(价值取向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和语言为本原则)[8]。这些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实施外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落到实处。
近年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紧密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始于2018年,已历四届,近一万四千名学生受益。课程思政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教师开始试点,逐步覆盖至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四十余名教师,改革实践成果得到了校内外一致肯定。2019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荣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四维评价(即学生评教、同行互评、二级学院和校级教学督导评价)均为优秀,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总体成效“非常满意”比例达50.3%,“满意”比例达41.2%。2020年4月人民网以《“花式”教学,让大学英语课堂“别样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纪实》为题报道了大学英语课程团队立足校本特色、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重视应用、强化实践、特色育人”的改革成果。
2.1 搭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平台
大学英语课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平台,着力从课程思政教材库、素材库和资源共享库三个层面系统打造集学习、交流和共享于一体的开放式资源平台,见图1,供教师、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
图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平台
2.1.1 建设课程思政教材库
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是课程思政理念和元素输入的主渠道,孙有中提出“外语教材是外语教学的根本依托,应为外语课程思政提供融于语言材料之中的思政原料,设计贯穿于语言习得之中的思政体验”[9]。
桂航大学英语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材编写工作,自编专门用途类英语教材《职场英语(理工)》于2022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教材为纸质教材、数字课程、微课视频、移动应用、慕课平台共同构建的新形态教材,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未来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中注重融入思政元素,多次运用中国企业案例(华为、小米、比亚迪、海尔等),弘扬中国制造。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职场价值观,助其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此外,大学通用英语依托精品课程思政教材,体现“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展示多元文化,注重中国文化,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1.2 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
大学英语团队立足区域和校本“航天”特色,编写、录制了广西党史故事汇编(中英对照本)、航天知识科普视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等文本、视频素材,推进课程思政素材库建设。
广西党史故事汇编(中英对照本)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四个时期,选取了百色起义、湘江战役、八桂敌后抗日游击斗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东盟博览会召开、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及扶贫干部黄文秀等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的精神内涵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利于传承广西红色血脉,引导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航天知识科普视频彰显校本特色,依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博物馆、航天品质培育中心,录制系列航天科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和标志性飞行器,发扬中国航天英雄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桂航以“航天精神铸魂,航天文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2.1.3 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库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库建设,为本院及本校教师提供课程思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互通,共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依托现有大学英语智慧教学平台,推动校本特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结合英语学科听、说、读、写、译的特点,教师借助各类智慧教学平台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同时补充个性化课程思政案例,将教学需求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结合起来,使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探索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导向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立足校本特色,搭建新媒体平台——“桂航英语”微信公众号。该微信公众号平台(创建于2017年4月,截止到2022年9月,公众号发送推文400余篇,点击量累计突破5万次)采用师生共建模式,聚焦热点时事、中国文化、校园生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依托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平台,将师生互动交流与课程思政宣传融合,优选学生撰写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和拍摄的中国文化微电影进行展播,通过个人真实故事,以生动自然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三全育人”。
2.2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践行OBE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以通用英语为主干、专门用途英语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输入与产出相结合的“项目+合作”式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完善多维教学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2.1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
“大学外语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10]”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研室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专业研讨、同课异构等手段,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转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化和常态化。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学院拟每年举行一次课程思政讲课比赛,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评比,培育学院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氛围。同时,鼓励老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对已立项的课程思政项目推进建设和成果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全院课程建设。
2.2.2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资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送与引领,英语语言教学既要实现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更要实现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文功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准确认清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与思政使命,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层面科学、有序组织和安排教学,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和方向[1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并将其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科学设计知识、能力、育人目标的关联矩阵,扩大形成性评价占比,充分体现学生在语言学习、跨文化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的正向成效,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此外,课程思政建设应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施路径: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加强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基于“项目+任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实践“产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强化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2.2.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借由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将课程思政纳入形成性评价指标,实现课程评价标准的可视化、过程化、质性化:(1) 将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期末考试考核内容,以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形式考核,把“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始终。(2) 以各类英语实践活动为载体,将课程思政纳入形成性评价指标,学生通过参加多样化英语实践活动获取实践分,将价值引领和跨文化素养纳入评价体系,提升课程的评价效力。
2.3 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实践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通过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从而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12]。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延展课堂教学,创设开放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推动课程思政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发挥“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的特点,丰富课堂内外及校内外课程思政实践内容,促进学习认知、能力表现、品德养成和思维创新相融合,打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模式,见图3。
图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2.3.1 课内实践完善“第一”课堂
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CDIO本土化改革,即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开展任务式、项目式教学。
2.3.2 实训平台+校内英语比赛构建“第二”课堂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 桂航大学英语团队积极探索多维度的“第二”课堂构建模式,使得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具有高效性,并对第一课堂起到更好的促成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依托智慧教学实训平台,整合U校园智慧云平台、FiF 口语训练平台、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灯塔阅读公众号等多个智慧教学平台,融入个性化课程思政资源,打造“智慧+思政”的线上平台,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3]。近四年来大学英语课程坚持以中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内嵌,真实跨文化实践活动为外延,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达到“实践思政”的目的。举办校内英语才艺大赛(演讲/歌曲/配音/戏剧)、开展各类英语社团活动,展示大学生的风采,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2019-2022年连续四年举办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主题的全校性系列大赛(见表1),参赛学生人数累计达到20092人。通过该项特色化课程思政英语比赛,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表1 桂航杯“讲中国故事”系列大赛
2.3.3 多渠道构建“第三”课堂
“第三”课堂实践活动强调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锤炼意志、完善人格,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桂航大学英语团队充分利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优势,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旅游交易会展、国际旅游博览会、桂林山水文化节等国际展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开展乡村支教、“大手拉小手”航天知识科普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基层历练中涵养家国情怀;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交流项目,拓展其国际化视野,提升自我修养, 培养国际沟通、跨文化交流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送与引领,实现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人文功能。本文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中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从根源上扭转大学英语教学的英美文化主体倾向,真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眼光。通过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知识、能力、育人目标,促进学习认知、能力表现、品德养成和思维创新相融合,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两性一度”问题,进一步凸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综合教育价值,全面提升课程铸魂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英语课程思政大学“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内蒙古教育(2021年18期)2021-02-12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