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忠义与孝道——论晋东南地区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清代壁画的图像生成

忠义与孝道——论晋东南地区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清代壁画的图像生成

时间:2024-02-11 08: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李朝霞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晋东南地区现存古代神祠壁画数量众多,既有属于全国普遍信仰的关帝庙、龙王庙、娘娘庙壁画,也有地方特有的炎帝庙、汤帝庙、舜帝庙、二仙庙等壁画。这些神祠壁画基本都绘制于清代,与早期佛、道壁画图像系统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借助民间碑刻资料,通过对陵川县南神头二仙庙东西山墙两幅壁画所绘内容、图像来源以及思想性的深入分析,以此探究清代民间神祠壁画图像系统的生成方式及其特点。

(一)二仙信仰

二仙信仰发端、发展于晋东南地区,属于地方性信仰,在当地有着广泛而持久的信众基础。关于“二仙”,仙传典籍中没有文字记载,但通过民间碑刻中留有的大量相关文字资料,基本可以知晓其发展历程。二仙本是两位民间普通女子,祖辈从陵川县几经搬迁至陵川县北与壶关县交接处的紫团山一带。父亲名乐山宝,母亲杨氏不幸早逝,继母李氏对二女“酷虐害妒”,但二女对其仍孝敬有嘉。二女去世后,因“至孝感天”“飞升成仙”,由此成为地方保护神,千百年来民众对其祭祀绵延不绝。现如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两地还遗存二仙庙四十余座,但是存有古代壁画的仅陵川县南神头二仙庙一座。

(二)南神头二仙庙壁画遗存状况

南神头二仙庙位于陵川县潞城镇石圪峦村南神头山凹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46.7米,东西宽21.3米,占地面积99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存碑记载,清康熙十七年(1678)、道光二年(1822)曾有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有舞楼、正殿,两侧建有廊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内两侧山墙上存有古代壁画约10平方米。2006年,该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西山墙壁画(含外框)高约150厘米,宽约340厘米,外框宽约18厘米。东山墙壁画底色呈土黄色调,画面上有一纵向宽约20厘米的损毁,其余画面保存完好。西山墙壁画以白灰层作为底色,看呈色绘制时间应晚于东山墙壁画,但画面起甲、剥落较为严重。两幅壁画从画面呈色及绘画风格可以明显看出并非同一时期所绘。

(三)壁画的绘制年代

绘制年代在墙壁上没有留下题记,但是从庙内现存两方重修碑刻文字信息基本可以确定。勒石于清康熙十七年的《重修二仙庙碑记》记载:顺治十三年,“基根殿宇颓落,圣像□蔽风雨”,维首□那恭请“德行兼备”的古陵(陵川)人“浮屠之僧”主持重修殿宇,重修工程尚未完成,僧人去世,因此搁置。延至大清康熙十七年,再请僧人继续补未完之功,“建四转过大殿、三门、左右角房、东廊五楹、西廊五间、三间□楼、广生神祠、五道殿宇,焕然一新”。除了大殿的基础构建外,庙内各殿宇基本都是这次所建,并有“彩绘殿宇、□塑金躯”[1]。

大清道光二年《重修二仙庙碑记》:

斯庙之建由来久矣,其创始无所考,而重修尚可稽。屈指其间,又已一百四十余年,风雨飘摇,摧残零落,几乎形消而影灭。苟不葺焉,不但没前人创建之意,且致神圣无栖身之所,岂不惜哉?而主持触目感心,不忍坐视杌陧,乃请社首公议重修,而众心亦因之有感。自是勠力同心,于嘉庆二十四年季夏兴工。大殿三间依旧更新,……彩绘殿宇,金粧佛像。延至道光二年,工程始竣。皆赖众人赞助,诸工勤劳也……

画匠:侯永境 王庭松

住持:杨本嗣 徒侄张合俭等

大清道光二年岁次壬午七月戊申谷旦合社同建。[2]

这次重修工程中“大殿依旧更新”,又有“彩绘殿宇,金粧佛像”及画工姓名的记载。

从碑刻文字记载可知,在这两次重修工程中都曾绘制壁画,而第三次(1850年)仅增建了三圣祠,没有绘制壁画的记录。大殿内现存东西山墙两幅壁画从绘画风格及色调来看明显不是同一画工、同一时期所绘,而且从呈色看东山墙壁画明显要早于西山墙壁画。因此,通过与重修碑刻文字的比对推测,东山墙壁画应该绘制于康熙十七年这次重修工程,距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而西山墙壁画则可能绘制于道光二年的重修工程,距今也有整二百年的历史了。

关于二仙的容貌、装扮在碑刻中多次提到。唐乾宁年间进士张瑜所撰碑称“罗神之曲,红裳绣履”[3],金大定五年《重修真泽二仙庙碑》记载:“忽感黄云,二娘腾举,次降黄龙,大娘乘去。俱换仙服,绛衣金缕,绘以鸾凤,宝冠绣履。……先是百年前,陵川县岭西庄张志母亲秦氏,因浣衣于东南涧,见二女人服纯红衣,凤冠,俨然至涧南弗见。夜见梦曰:汝前所见红衣者,乃我姊妹二仙也。汝家立庙于化现处,令汝子孙蕃富。”[4]二仙的装扮在地方碑刻的记载中,无论升仙还是显圣,均身穿纯红色衣,这也成为二仙娘娘的一个身份标识。南神头二仙庙东山墙壁画中描绘二仙娘娘显圣鬻饭时穿的正是红色衣衫(图1)。西山墙壁画与东山墙壁画相互对应,仙台上所坐二位主神也是身着正红色衣裙,其身份当是二仙娘娘无疑(图2)。

图1 东山墙壁画局部

图2 西山墙壁画局部

(一)东山墙壁画《二仙显灵助军图》

东山墙壁画以水墨绘制的山林作为画面背景,描绘二仙娘娘在北宋时期显灵给宋军提供粥食的神话传说故事内容。画面上方中间部位,二仙娘娘头梳高髻,面目清秀,柳叶眉,弯月眼,樱桃小嘴,上穿大红衣衫,内衬圆领绣花衣,下配白色高腰长裙,领袖黑白滚边,坐于山间苍松之下,正在招呼士兵们用餐。在二仙面前,摆放炉灶,有锅、水壶等灶具。锅灶前面,一个士兵与一位将军席地而坐,一手端碗、一手拿筷,边交谈边吃饭。灶具右边一士兵正端碗过来蹲下盛饭,后面还有两位士兵紧随而来。灶具左边一士兵正双腿跪地面向二仙拱手作揖,似在对二仙显灵送粥表达感谢。画面下方,一员大将自己吃饭的同时,还不忘牵马饮食。画面左上方,一士兵跪地,左手举着旗子,回身指向右方画面中心部位,似向跨马前来的将军汇报前方战场正在发生的离奇事件。画面右下方一士兵手举文书快马加鞭而来,似前来传达旨意,后有一兵卒紧随。另外画面的下方还有几位士兵似在为大部队巡逻放哨。整个画面以全景式构图方式,围绕“二仙显灵助军”的神话故事有序展开。(图3)

图3 东山墙壁画《二仙显灵助军图》

(二)西山墙壁画《群仙祝寿图》

西山墙壁画也是以二仙娘娘为中心,描绘天空、海上、陆地三路神仙前来朝贺的盛大场面。仙台依山而建,从画面下部中央拾级而上,二仙身穿大红衣袍,披挂云肩,头挽高髻,头戴宝冠,端坐于仙台之上,相视对谈,似在等待各路神仙的到来。仙台之下波涛汹涌,海上神仙向仙台方向缓缓而来。刘海手提钱串,骑坐金蟾;
戴笠老翁稳坐蚌壳之中;
一蓝衣神仙手持书本,乘坐在漂浮的枯树枝上,枝头还悬挂着书卷;
身穿绿袍的神仙正乘坐在一条红色的大鲤鱼背上缓缓而来。天空蔚蓝,云雾翻滚,两位神仙头戴直角幞头,纵马奔驰而来;
再右侧邻近仙台处,是白发、白须、大脑门的寿星老人。画面下端陆地部分,从左往右,第一位是身穿绿袍,坦胸露腹,后背大葫芦的铁拐李;
紧接着是身穿红袍,手捧竹编食盒的寒山;
再向右是一位身穿蓝袍、手握浮沉的神仙,身后一鬼面人物及仙鹿随行。此仙人应为吕洞宾,在八仙故事中,有关吕洞宾的传说最多,相伴之鬼怪正是吕洞宾度化成仙的柳树精。在古代用于精英阶层祝寿场合的八仙祝寿、八仙过海等图像中此人物出现较少,但是在民间塑像及插图中经常出现,这也是民间壁画的民俗特性所在。台阶右侧两位仙童肩挑花篮向仙台走来,最右侧是脚踩祥云、手持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的形象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他的出现使这一传说故事增添了颇多娱乐性内容。(图4)

图4 西山墙壁画《群仙祝寿图》

在相距不远的陵川县府城镇香铺窑村庙内,正殿北墙也有一铺绘制于清代类似图式的壁画,只是主神身份不同。在香铺窑壁画中,仙台也是依山而建,正中央一位容貌美丽的女仙桌后端坐,桌上盘子里摆满仙桃,周围众仙女环绕,仙洞中还有仙女缓缓走出。仙台周围,水、陆、空三界神仙争相前来拜贺。这幅壁画描绘的显然是各路神仙前来为西王母祝寿的盛大场景。《瑶池祝寿图》从五代起就开始被绘制,到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普及。鉴于南神头二仙庙西山墙壁画与香铺窑《瑶池祝寿图》在画面构成及人物组合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以及《瑶池祝寿图》作为祝寿图在当是社会上的普遍流行,基本可以断定南神头二仙庙西山墙壁画是对风俗人物画《瑶池祝寿图》图式的借用,只是将西王母与众仙女组合换成了二仙及其侍女。因此,南神头西山墙壁画也可被称作《群仙祝寿图》,是西王母《瑶池祝寿图》在民间艺术表现中的一种变体。

二仙信仰起始于何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是二仙最初被民间祭祀则是由于她们的布雨功能。现存唐乾宁元年(894)《□当兴□君堆记》二仙合葬父母碑载:“岁俭,求之即丰;
时旱,求之即雨。名传九府,声播三京。”[3]可知,二仙至迟在唐晚期已经作为雨神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后周显德三年(956)《乐氏二女圣德之碑》也记载了其雨神的功能,载“乐氏二圣……举足而龙天八部引雨招云,□侖□鹤架鸾骤雷兴电起”[5]。到了宋代,二仙因为“显灵鬻饭救度宋军”的神迹,身份得到一次巨大提升,关于这次事件在多块碑刻中都有明确记载。如金大定五年(1165)《重修真泽二仙庙碑》记:

至宋崇宁年间,曾显灵于边戍。西夏弗靖,久屯军旅,阙于粮食,转输艰阻。忽二女人鬻饭救度,钱无多寡,皆令餍饫,饭瓮虽小,不竭所取,军将欣跃。二仙遭遇,验实帅司,经略奏举。于时取旨,丝纶褒誉,遂加封冲惠、冲淑真人,庙号真泽。岁时官为奉祀,敕功丰碑,至今犹存。正所谓载在祀典,有功于国与民者也。[4]

碑文谈到在宋夏交战期间,二仙在宋军陷于困顿之时显灵送饭,使宋军渡过难关,最终在抗击西夏的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二仙显灵助宋军”护国惠民的功绩,被崇信道教的徽宗皇帝敕封为“冲惠”“冲淑”真人,赐庙号为真泽,每年责成官方祭祀。壶关县神郊镇树掌村真泽宫内现还竖立着宋朝对二仙赐额加封的碑石,碑上镌刻着当年的封敕谍文:

勑隆德府真泽庙乐氏女得道者以善贷,为心体仁者,以博施为德,既阴功之昭著,宜显号之褒崇。唯神虚缘保真名摽乎,僊籍爱民利物,泽被于一方人用安宁。岁无水旱,特颁涣渥锡以徽□式,彰茂烈之崇,俯慰黎元之望,尚祈福荫永胙。此邦可特封:冲惠真人、冲淑真人,奉敕如右符到奉行。[6]

段友文先生在《晋东南二仙传说信仰内涵的三次转变及其社会文化图景》一文中,对这则故事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故事的产生源于当时宋夏间的紧张格局和战争环境,宋军攻夏遭遇不利以及晋东南作为重要支边地区这一特定社会氛围。[7]宋军在攻打西夏期间应该是得到了晋东南官绅、百姓的资助,致使宋军度过危机。[8]据此可知,这是一次基层社会助力国家战事的“忠义”行为。在“神道设教”的社会背景下,地方社会将这一善举归功于地方保护神二仙。由于人的谦卑及对神的敬畏之心,常将人为努力做成的事情归功于神助,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常有之事,像助军打胜仗这样的国家大事更得是神灵相助才可为,因此,此事件演变成为地方神灵对国家的“孝忠”行为。

关于二仙故事图像,在陵川县西溪二仙庙山门阶梯石两侧护栏装饰中,以石刻画的方式,用二十四个画面详细描绘了二仙从出生到升仙,再到护国惠民的神迹历程:微子后裔、生俱颖异、动合规矩、方寸明了、仙风道骨、亲母早故、继母不慈、寒冬采菇、泣血化苣、酷暑拾麦、仰天号诉、同升仙界、田野惊叹、声明远播、南山建庙、紫团显灵、兴风致雨、疏涝泄洪、祛病消灾、赐子送福、泽被后世。“鬻粥饭军、助宋败夏”的神话故事在南神头二仙庙中被单独绘制,也显示出这一神迹在二仙事迹中占有的特殊地位。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二仙得到官方的承认,地位由民间祭祀升级为国家祭祀,由此加强了地方社会与国家的联系,也稳固了其神仙地位,进一步扩大了二仙在民间的影响力。

通过前文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南神头二仙庙西山墙壁画《群仙祝寿图》是对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西王母《瑶池祝寿图》图式的借用,下面通过晋东南地区民间现存二仙庙碑刻文字的记载,试对这种图式借用产生的合理性做进一步解读。

(一)二仙神职功能的多元性与实用性

二仙因“至孝感天”“飞升成仙”,从唐代起即以司雨功能,“名传九府,声播三京”。[3]二仙信仰与生俱来的民间性与世俗性,注定其神职功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二仙在得到百姓崇信的同时也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蒙古定宗二年(1247)《重修真泽庙记》载:

有疾而祷者,获湘媪之验;
无后而祈者,有圣姑之效。戚者休,佟者舒,俭者丰,所欲无不从,此真泽之惠也。神之应也必,故俗之信也笃。[9]

百姓注重现世生活,需要神灵满足他们对土地、雨水、粮食、子孙、医疗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应对世俗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于是作为区域性保护神的二仙顺应民众的诉求,由最初单一功能的雨神演变为多功能神祇。

洪武十八年(1385)重修真泽二仙庙记》写道:

道贵乎修炼,西王母降金精于阆风,麻姑接待于海上,洛妃绰约话微波以通词,□妃绵渺奏灵瑟以写怨,是皆长往不来,无益于世者也。真泽二仙者……特以孝感所致,功成行满,故能高超远绝乎人世者,则亦有由然矣。[10]

现存于崇文镇岭常村西溪二仙庙的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西溪二仙真泽宫记》也写道:

余谓二仙尊神,不同于二仙之虚无寂灭以为教,亦不等于凡为仙者之升蝉脱仅遨游于三岛十洲而已。其事母也昭其孝,其饭边卒也昭其忠。祷雨泽者果之滂沱,祈子嗣者锡之兰桂。其有功于国于民,不甚彰明较著哉。[11]

西王母、麻姑、洛妃虽然神职甚高,但离人们遥远,不常在地方显灵。正是由于二仙的实用功能,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获得了超越众女仙的崇高地位。正如王守恩《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中所述:“就信仰主体而言,民众之所以崇拜某神,是因为该神具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在其心目中,神灵的等级、来历等并不重要,具有并能履行满足世俗需求的职能才是关键所在。”[12]

(二)“二仙”民间孝女典范与《瑶池祝寿图》中“孝道”思想的契合

祝寿图像的流行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推崇的“孝道”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在“孝”文化观念的倡导下,为长辈、老人过寿成为古代尊老、尚老的传统习俗。祝寿图正是伴随祝寿习俗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西王母作为女仙之首,民间将其奉为赐福、赐寿、赐子、化险消灾的神仙,在传说和戏剧中大量出现。女寿图像中最为代表性的当属群仙为西王母祝寿的图像。传说农历三月三日为王母生辰,王母在其居所瑶台设蟠桃宴会酬谢群仙。是日,空中、海上、陆地三路神仙皆来为之庆寿。现存五代画家阮郜创作的《阆苑女仙图》、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瑶台献寿图》、元代画家张渥创作的《瑶池仙庆图》、清代金廷标创作的《瑶池献寿图》、海派画家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任熊的《群仙祝寿图》,以及多幅佚名作品《西王母瑶池会群仙图》等都是同一题材的古代绘画作品。由此可见此类祝寿题材在古代社会的普遍性。二仙与西王母同是女仙,她们之所以能够从民间凡人升为神仙,正是因为其“至孝感天”,这个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二仙可以说就是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观念下树立起来的“至孝”典范,这一突出品格与饱含孝道思想的“瑶池祝寿图”高度一致。

正是因为二仙与西王母同为女仙的身份特征,以及二仙神职功能的世俗性、实用性,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再加上二仙在基层社会所承载的儒家伦理“孝道”的典范意义,人们会想当然认为二仙在寿诞之日应当享有与最高女神西王母同样的待遇。碑刻中记载,乐氏二女成仙于赤壤山,“岩边仙洞,涧下澄泉。千年桂树,万岁贞松,异兽灵禽,时来时往”;
升仙时“绛衣金缕,宝冠绣履”“彩云降下,白日升宵”,伴随仙乐,四周花香四溢,“无限天人驾龙车而捧拥,麻姑婺女随□□而迎空”。二仙乘鹤驾鸾,凌驾于海、陆、空三界,直达玉皇大帝宫殿。平日里,“朝游西土,与王母讲论清虚;
暮履东州,共五岳对谈荣辱”。[16]而西王母居住于昆仑山下瑶池旁瑶台,出入仙洞,出行乘鸾驾凤。显然,民间造神过程中确实附会给了二仙与西王母类似的神话传说故事。逢年过节,以及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还会为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由此,南神头二仙庙出现借用《瑶池祝寿图》图式的壁画内容也就变得顺利成章。

二仙作为晋东南地区的地方性神灵,神格中蕴含着鲜明的“忠”“孝”思想。陵川南神头二仙庙东、西山墙两幅壁画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型,但是壁画题材的选择与此思想紧密相关。东山墙壁画选用二仙神迹故事中体现其“忠义”行为的“显灵助宋军”的情节作为代表;
西山墙壁画借用社会广泛流行的富含“孝道”思想的西王母《瑶池祝寿图》图式,描绘水陆空三界神仙为二仙娘娘祝寿的盛大场景。这两类图像也呈现出了清代神祠壁画的主要类型。一类就是对神迹故事内容的描绘,此类图像的有无以及丰富程度与神迹故事的流传直接相关;
另一类则是对同时期社会流行图像的模仿或借用,文人画、风俗画、年画等都会成为此类图像的来源。但是,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绘制于公共祭祀空间中的神祠壁画都蕴含有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思想内涵,从而对观者起到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

猜你喜欢瑶池二仙山墙陈沛捷 庄绿妮陶瓷研究(2022年3期)2022-08-19吟荷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5期)2020-11-06王丹香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4期)2019-09-12和合二仙宝藏(2019年5期)2019-06-21瑶池会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绿山墙的安妮(五)阅读(中年级)(2018年2期)2018-02-09绿山墙的安妮(四)阅读(中年级)(2017年12期)2018-01-15绿山墙的安妮(二)阅读(中年级)(2017年10期)2017-11-15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2期)2015-07-31二仙四逆散治疗妇女更年期慢性胃炎54例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1期)2004-07-30

推荐访问:忠义 陵川 孝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