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淄博五音戏的传承发展现状

淄博五音戏的传承发展现状

时间:2024-02-07 14: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张铭浩

(山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我国戏曲音乐种类丰富,除了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等都是以发祥地为中心进行扩散发展的。作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山东有着“书山曲梅”的称号,其中五音戏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是本地区主要的戏曲研究对象之一。五音戏的音乐丰富多彩,唱腔各有特色,三百多年来一直蓬勃发展。戏曲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这张带有“淄博的名片”也不例外。它根植于民间,有着独特的唱腔系统、唱词生动、风格与众不同的特征,向人们诉说淄博地区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也体现了齐鲁大地先民们优秀的劳动成果。

五音戏起源于秧歌腔,又叫做“肘姑子戏”或“周姑子戏”,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可以说是淄博市文化的名片,五音戏作为山东淄博特有的剧种,以它独有的唱腔,特别的语言以及朴实的表演深深地打动着当地人民的心灵。其雄厚的艺术价值值得后人们去挖掘、探索,更加得以传承。它是历史上唯一存活下来的西路肘鼓子、全国珍稀的独有剧种,有着“北方越剧”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音戏也叫做“五人班”,它的诞生依托于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到现在还向我们展示着鲁中地区先民的生活画面。五音戏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兴起,并以其为中心,向四方传开。东至周村,西达济阳、齐河一带,南至临朐,北至邹平一带,在古老的齐文化发源地茁壮成长[1]。新中国成立后,专业的五音剧团带着传统的中小型剧目以及几出大型古装戏,演遍华东、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日渐扩大,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五音戏的保护政策也大大地得到了落实,五音戏以一种新的演绎形式出现在群众的视野中。不管是从文化历史角度还是经济发展来看,淄博市优异地位置使得五音戏这种独特的戏曲艺术绵延不断地保留了下来。

五音戏的历史较为悠久,但对它的起源众说各异,由于我国地方戏曲都有着“口传心授”的特征,所以对于其具体的发源时间还存在分歧,仅能从历代艺人们的师徒体系来追忆鉴证。从曹然生、铁笛、荀兴旺、邓久星、邓洪山等人的时间对照来看,可以推算出五音戏至少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至于是否时间还能再提前,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可以证实。它由起源衍变至今,大体经历了“秧歌腔”“肘姑子”“杂社” “五音戏”四个时期。

(一) 秧歌腔时期

五音戏是由“秧歌腔”发展而来的,相传自明清时期在章丘、历城一带流传。在清代中叶,“花雅之争”雅部逐渐衰微,花部崭露头角。戏曲音乐逐渐由城市走进了乡村,而五音戏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所形成。每逢节庆、农闲之时,农民们便自发地组织起来,运用边歌边舞的秧歌形式来庆贺丰收、祝颂太平、自娱自乐,由于演唱中不需要复杂的化妆,有无伴奏、有无道具均可在大小场合演唱,因而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它们随时可以创造性地加进一些简单的生活故事,加之更有丰富的群众语汇,十分亲切风趣。秧歌腔在逢年过节的农闲时候广为采用,这时的演唱仍不受正统演出形式的约束,后来加入当地的和外来的说唱音乐,同时“乱弹”的兴起也受到了梆子腔的一些影响,使得原来秧歌曲调得以进一步发展。五音戏的雏形也就慢慢形成。

(二)周姑子戏时期

清中叶,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民间艺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加入进来,并为其填词,或为其编故事,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形式。一般认为在演出时,表演者用肘悬皮鼓,击肘为节,边唱边舞,化妆更为讲究。所以叫做“肘鼓子”戏。当地百姓将这种新的演出形式,改称为“周鼓子”。正是由于这一质的变化,加之它本身说中有唱、唱中夹说,语言生动,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强烈,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三)杂社时期

杂社时期在整个五音戏的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并不多,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民间演艺家,其中西路最为代表的就是“鲜樱桃”(邓洪山)等,一直延续到淄博市五音剧院。

(四)五音戏时期

1.“五音戏”得名的考证

周姑子戏逐渐成熟起来的后期,启用过“五音戏”一名,后来便成为该剧种的定名。“五音戏”不应当被理解为用五个音组成的戏剧,因为即使是最简单的戏曲唱腔,仅用五个音也是不易表现的,用它来解释一种成熟的戏种显然是不成立的;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人”和“音”同韵,又曾有“五人班”之称,所以在混杂之中叫成了“五音戏”,这一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是有些牵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时期的剧目已经不再局限于邻里关系、夫妻生活。为了适应观众的需求,开始向着多种领域进行拓展。1935年,五音戏艺术家鲜樱桃应邀赴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此也获得了“五音泰斗”的称号,由此五音戏正式定名。

2.五音戏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前,地方戏曲艺人的生活处境和政治地位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一时期,五音戏濒临消失,戏班全部被迫解散,导致传承者到处流浪,五音戏已经濒临灭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就成立了“五音剧社”,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在全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形势影响下,原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的淄博市五音剧社改为国营体制的淄博市五音剧团[2]。就这样慢慢地将五音戏保留了下来,但是在“文革”时期,剧团也受到了影响,再次被迫解散、演员为谋生不再干这行。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剧团才逐渐有了生机。由于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加强对文化艺术的建设,为五音戏的保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1998年“淄博市五音剧团”正式更名为“淄博市五音剧院”并沿用至今,在2019年成立了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同样五音戏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到现在依旧流传着《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换魂记》《拐磨子》等传统剧目,这些剧目长久以来经久不衰。

戏曲音乐的表现是最能体现一种戏曲艺术特征的。尽管我国现存的戏曲音乐数目比较多,都有着剧本、演员表演、唱腔以及后台展示等方面的不同。五音戏作为山东地区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气息,时时刻刻展示着其文化底蕴。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多次提到“文化自觉”这一观点。所谓文化自觉就是,对待文化要有一定的自知之明。中国文化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的,尽管几千年分分合合,纷争不断,但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趋势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之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

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原分北、东、西三路的五音戏,仅存下了西路这一支。而淄博市五音剧院则是西路唯一的专业团体。多年来经过音乐工作者和老艺人的积极努力,挖掘了大量唱腔,记录出版了许多剧本,录音灌制了有代表性的剧目唱片,对五音戏音乐改革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现如今,五音剧院依然活跃在淄博,成为五音戏传承与发展的重大力量。因此,在当今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首要任务。经去当地剧团实地采风,我们采访到了淄博市五音剧院的唱戏演员史老师以及唢呐演奏程老师。通过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大的因素。

(一)剧目、剧本缺乏创新意识

剧目、剧本对于一个戏曲形式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同样,编剧是一个剧本、一个剧目的指引者。不过,这也是所有地方戏曲的一个通病,都是缺少新颖的剧目、剧本,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去搜集灵感,主要表现为传统剧目老旧、单调,新的剧目推广不出它真正的文化特色。由于我国地方性的戏曲都描述的是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所以现代人对于当时的剧目、剧本无法引起共鸣,五音戏也亦是如此,它的剧目繁多,其中广为流传的大都是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的剧目,尤其是反映家庭生活和封建礼教的剧目更为大众所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拐磨子》等。都展现出了鲁中地区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唱腔酸中带甜、令人陶醉的特点。但这些剧目尽管可以展现淄博文化,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是“无聊的”“过时了的”甚至会有人觉得这是需要被取缔的。政府想让其发扬光大,但是民众却不喜欢,这也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在剧目的编排中对剧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老师说将两者完美结合从而化解这种尴尬场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保留了民间特色又保留了新鲜的观众。

(二)传承人减少

数年来,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外来音乐、流行音乐等传入我国。由于五音戏本身具有口传心授的特点,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青年人对其不感兴趣等原因,导致其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局面,其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老一代传承人在从一开始学习五音戏的时候就是口口相传,不存在有曲谱一说,也压根不认识当下的乐谱,问其为何这么演唱他们会说道“我师父、父辈就是这么教我的,在小时候都是他们唱一句我跟一句”的形容。而现代教授的模式与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了曲谱,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之前根据乐谱大概能掌握该剧目的曲调。之后再进行口传,这会大大减少了学习的时间,还可以将其记成乐谱以供往下保存。再比如时代的发展使年轻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甚至比老一辈人们接收到的速度还快。由于早就接收到一些新事物信息的年轻人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他们从小对欧美文化接触很多,所以对待我们本土的戏曲文化都会有着抵触的心态。悠悠三百余年,五音戏的发展可谓是见证了山东地区戏曲大源流,越来越多的非遗逐渐销声匿迹。五音戏也出现了一样的窘境,比如有许多群众接受不了用方言演唱,索性就直接改为用普通话演唱,可谓是不伦不类,更失去了最原始“根”的特点。

(三)受众群体单一

五音戏现阶段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由于流行音乐跟外来音乐的逐渐传入,使得许多年轻人对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采取不喜欢的态度,觉得这是“老掉牙”的艺术。以至于年青一代并不喜欢这些地方艺术,老一代的观众跟不上现在改革后五音戏的潮流的场面。与此同时,地方戏曲的发展还受到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在300年前由于交通闭塞,一些新鲜事物流通的甚是缓慢。也就导致了在以前,百姓对于娱乐的选择范围非常的窄,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百姓们的最佳选择。到了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同样娱乐的方式也就层出不穷,导致百姓们对其选择多了起来,年轻人们对这个没有兴趣的情况。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得知,现如今的五音戏的受众群体依旧是中老年人,但是也出现了中老年群体接受不了年轻人感兴趣的剧目。现代社会的速度不断加快,中老年群体也不愿意通过网络的形式来观看五音戏,单一的还保持着当时在戏台子前看表演的习惯,顶多会到剧院里观看演出,却让他们感觉效果不佳,没有那种所谓的身临其境感。

(四)资金赞助短缺

史老师跟我们讲到目前虽然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但是还是宣传影响力度不够。没有运用合理的宣传资源,使得它不能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不少相关性的政策对策,但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准确的应用到位。现如今不管是业余演出还是专业演出都离不开政府对其资金的支持。从剧本、演员、妆发、舞美再到场地这都是需要资金扶持,导致了有些演出群体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被迫解散、有些演出群体为了能存活下来精简装备不再有新的作品产出等场景。因此,本该产出新的作品的剧团也因政府资金扶持不够而消失,剩下的老剧目不再吸收新的观众,自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可能会消失。

(五)演职人才断档

尽管这些年来,剧院一直注意人才引进,但是依旧出现了演职人员断层的情况。剧院这些年也设置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编制,但是其发展依旧不容乐观。其一,专业演员的数量还是比较少且大家水平层次不同。在与史老师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一大批青年演员来剧院开始学习唱腔、身韵等,在2004年成为剧院的正式演员。在针对演员的培养方面主要是分为两种,一是已经退休的传承人在家口传教授学生,二是剧院在淄博市当地的中小学选拔一部分热爱五音戏并具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培养一名专业的五音戏演员需要近10年,假设从中小学中选拔一部分小演员进行培养很可能在他们面临中考升学时,家长会因“不能耽误学习”“各个高校不招收五音戏演员”等比较现实的理由放弃学习五音戏的机会,也就失去了一部分有着“童子功”的小演员。有关演职人员的管理方式是,每两年都会进行一次专业的技能类考核,并且剧院内部进行竞争,再进行评选。剧院会根据考核的成绩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考核制度有时过于死板,没有新的方式,使得在剧院内部产生分歧、竞争。其二,据了解剧团在举办大型活动、演出时,淄博市政府会进行一次性拨款演出费用。但笔者也了解到,尽管这些资金数量很大但并没有合理地运用到各个位置。在担负起演出路费、舞美、乐器购置等之后就没有剩余,对演职人员的薪酬不得不进行缩减以至于许多演职人员会因待遇水平不高、给的资金过少离开剧团。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年轻演员离开,也难以吸收其他年轻人来到剧团。最后,据史老师所讲述,剧院大约编制70余人,演员大概30余人,现在招收到的演员几乎均为吕剧演员,吕剧跟五音戏还是有些区别,进团之后需要完全改掉身上的“吕剧味”,这也是演员们极大的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五音戏,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专业的五音戏团体——淄博五音剧院,自成立以来代代相传,不断为人民群众保留着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如若政府没有及时地拯救这个文化名片,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人才会慢慢流失甚至传承人完全消失,年轻人对其一概不知,将会成为五音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一)大力开拓学校市场,吸引年轻血液

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淄博市政府、山东理工大学等的支持下,对于五音戏的保护与传承愈来愈重视,五音戏也因重视得到了发扬光大。但是依旧面临着市场面窄小、受众群较少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意味着对于五音戏的保护依旧不够。笔者认为一个传统戏曲能够继续滋生活力与年轻人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一方面积极地面向中小学,继续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把《淄博市中小学生美育资源系列——走进五音戏》校本教材落实到各学校。学校教育终究是一个很大的传播市场,五音戏进校园以小分队为形式,以讲座为依托,以体验为目的。演员向广大学生们展示五音戏的起源、发展并带领学生们“扮”上角色给予演出现场感。一方面,剧院可以联合高校,学习近几年兴起的“德云社”与高校联合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免费体验学习五音戏,与大学建立实践活动基地,大学可以派学生过去实习采风。除了“进校园”之外,还要继续发扬“五音戏进社区”的活动精神,这样做到全民对五音戏产生兴趣。建立民间艺术活动场所,横跨三个年龄段,更好地发扬五音戏的魅力。剧院在政府的支持下要多开展一些宣传五音戏文化的活动,立足于大众群众,除了应有的文艺演出外,加入一些文化展示甚至顺应年轻人的潮流增加一些与五音戏相关的东西,如游戏、服饰、钥匙扣等。观众想看到的不是完全没有创新的五音戏,而是通过更新形式的艺术。之所以要多多吸收新鲜血液是因为可以让经典永远流传,剧院可以与专业戏剧团进行联合一同培养优质人才。有句话叫做有传承人并不代表有继承者,传承人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做不到后继有人的话,这种艺术存在的价值就是可有可无。现阶段,由于之前上面提及学习五音戏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甚至很多演员都是其他剧种转型而来,收取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演出人员尤为重要。其一剧院除了自我本身培养的演员之外,要与专业剧团达成合作,可以做到定期输送一批专业性的演员。其二剧院自我本身的管理制度需进行调整,减少苛刻的硬性规定,提高演员的福利待遇与薪酬,规范培养制度,增加一些编制名额,甚至为一些高水平的演员提供特别制度,广纳人才并留住人才。

(二)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留住“本土化”为关键

戏曲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演唱与演奏,地方戏曲剧种的最大特征就是充满了限制,而正是这种看似局限性的限制恰恰凸显了各地方剧种的独特性。承认地方剧种的局限性也就从本质上确认和保护了它的独特性。[4]现如今五音戏逐渐被保存了下来,可谓是“承传统,敢创新”。“鲜樱桃”邓洪山作为五音戏的领军人物在五音戏的基础上,借鉴了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剧剧种,改革乐队结束了没有弦乐伴奏的局面,可谓是焕然一新,充分向世人们展示了新的艺术形态。鲜樱桃的“甜中带酸、酸中带甜”的独特演唱形式,到现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依旧保持着这种精髓,在日益变化的时代下不断追求创新,努力使其创造出更绚丽的生命力。就像我们在听五音戏的乐队伴奏时,会感觉的“不准”这也是我们在听我国其他传统音乐、戏曲音乐的一样的通病。其实,这些音响并非不准,而是因为我们接触的西方音乐很多,先入为主地将它们的音高当成了衡量所有音乐音准的普遍标准。这样,在听到传统音乐时,就会觉得音高不准, 甚至非常陌生[5]。这也是我们传统音乐、戏曲的一大特殊之处,我们不妨利用好这种优势,向世人展示具有淄博本土的戏曲音乐。在2019年9月“淄博非遗台湾巡展”中,五音戏跟其他带有淄博文化的产品一起漂洋过海在台北展览,其中有“妆发”模型、伴奏乐器等,不仅加强了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让五音戏有更多人了解,充分发挥了五音戏自身的民族性。近年来,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紧扣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创编并排演了一系列的舞台艺术精品。打造了聊斋主题的五音戏包括有《墙头记》《姊妹易嫁》《云翠仙》等九个“聊斋戏”系列剧目,这实现了将淄博文化相互融合的成功案例,引起文艺界、学术界的一阵好评。剧院还写了新的剧本以《豆花飘香》《源泉》《腊八山》等为例。还有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原型创作的《风起东郝裕》反映了全面脱贫的题材,更是有根据2020年抗击疫情的新的作品《一封家书》等紧扣时代主题。甚至可以实行“以团带团”的形式,邀请其他具有形象力的艺术剧团,相互帮助共同训练、彩排剧目,这样既做到了剧目的创新又做到了吸收其他团队优势的效果,还可以将自家艺术呈现给其他剧团,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借用媒体资源的传播手段,拓展新资源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欣欣向荣,网络成为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传播手段之一,人们越来越离不来手中的移动终端,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人们刷手机、用电脑不断地获取新鲜事物。这样以来五音戏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要与时代潮流接轨,在保持自身唱腔特征的情况下,吸收一些新的因素,这样可以做到,老的形式保留不变,新的五音戏迎合时代,二者结合。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下,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剧院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这一形式,将五音戏在现流行的快手、抖音、学习强国、微博、微信等APP上广泛传播。在“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公众号中及时地发布演出信息,更新动态,推出积赞转发可获得演出门票、五音戏化妆体验等活动。近年来网络直播也渐渐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可以合理利用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提升大众对五音戏的认知情况。还可以推出线上演出的形式,正如2019年疫情以来有些地区的巡演就因疫情的因素取消,剧院也为了缓解群众在家的心情提供了“线上演出”。这种“云见面”的方式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演出效果就非常好,受到了广大演员与群众的一致好评,不仅让淄博人民可以看到五音戏的发展,而且还面向全国人民、面向世界,让所有人都见证了五音戏的样貌,这些新兴的形式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行之路,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意义。总而言之,不论是网络直播还是线上演出的形式都是让大众了解五音戏的一个新兴手段。在进行“线上”表演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展示原始剧目,还要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毕竟文化是需要代代相传的。

(四)实现专业之间跨越合作

跨界合作日前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2017年电影大赛的“最佳微电影”奖中,淄博市五音剧院将传统剧目《拐磨子》进行了改编,剧院不再拘泥于原始形式,而是将传统音乐与电影相结合,该影片共计时长十四分钟,采用电影表现手法“戏中戏”,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兰花”“钢子”两位演员在排练剧目时产生的矛盾等。这种形式的结合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的确这种跨界合作显示了在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下,敢于突破的智慧。人们纷纷打开电视机、走进电影院去发现它的魅力。这一种思路成功的出现,也打开了思维,比如与美术界、音乐届都可以实现交流,甚至可以做成漫画集、动画、音乐剧等等,这为其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智慧,培养“接地气”的文化艺术。

经过这么多的实践活动,淄博市五音剧院逐渐实现理论、传承、创新、数字化四位一体的的运营模式,使理论知识不扎实、剧本不完善、传承方式单一、观众受众面狭隘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自淄博市五音剧院成立以来到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立,它始终以发展、传承作为宗旨,不断地推进五音戏的新生。

五音戏之所以能从“秧歌腔”这种简单的形式成为一支独立的地方戏曲剧种,必然不是跟一个人物、一首曲目演变而来的,而是在强大的群众基础以及适宜的地域文化中日渐成熟。五音戏不仅在传统剧目还是在现在改编的剧目中,都可以展示出或多或少的时代特征,都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联。尽管五音戏曾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但是在今天流行音乐的大环境下,它的逐渐没落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文化自信的建立也需要民族音乐的强大,大力发扬民间音乐,顺应时代潮流。五音戏能做到三百年流传至今也说明它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我们要将这种传统的带有我们家乡名片的五音戏保存、创新、延续下去,将其与社会主流相互协调,让它焕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五音淄博市剧目《欢庆》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2年8期)2022-08-24“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走向世界(2022年5期)2022-06-14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5期)2022-05-11舞台剧目黄梅戏艺术(2022年1期)2022-05-07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少儿美术(2020年8期)2020-11-06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2期)2019-04-13文华大奖”获奖剧目艺术评论(2019年6期)2019-01-30优秀剧目进校园学苑创造·A版(2017年11期)2018-01-23

推荐访问:淄博 传承 发展现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