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融合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融合研究*

时间:2024-02-05 15: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梁苑文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广东广州 51024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秉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1]。道德品质在人才素质构成中占据关键地位。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智发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品德形成关键期,但小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辨别能力,还具有爱模仿的特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而在小学阶段加强道德教育是教育者的关键任务[2]。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包含德育元素,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出德育的作用是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的融合研究,课堂上让学生的学习可见、让思维可见。由此,笔者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方向,尝试基于信息技术,架设英语教学与德育之间的桥梁,以信息技术的活动形式,促进育人的发展目标。

英语教材既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载体,也是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媒介。教科书在文本选取、教学设计等方面应充分体现英语课程内容的教书育人价值,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到实处。教材编写有助于正确引导小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主动、身心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使小学生借助英语努力学习培育国际理解意识、跨文化沟通意识与能力,和现代文明互鉴共赏能力。教材以适度的形式讲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治教育[3]。

小学阶段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既是对基础知识教学的拓展,又能充实教学过程,让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更加具有综合、趣味性,进而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现广州市小学使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一至六年级均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1)学会接纳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会遵守公共秩序,学会看标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3)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会用英语表达,能为自己制定健康的生活作息安排,学会接纳过去的自己,展望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4)懂得用英语表达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付出,懂得努力学习并改造环境,使生活越来越美好;
(5)懂得用英语表达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付出;
懂得努力学习并改造环境,使生活越来越美好;
(6)加深对中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能自信大方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7)能提出挽救濒危动物的倡议。(8)能简述人物生平与评论人物。(9)懂得哪些是文明和不礼貌的行为,能描述不礼貌的行为和提出相应的规劝。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与德育元素,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协作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的是多模态的教学策略(ulti-modal Training Strategy)。融合的知识是从文本、图片、视音频等不同模态数据中交叉融合获取而来的。而当代信息技术不但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多模态的方式、服务平台和空间,还提供更多极其丰富的资源与跨时空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机会,对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及时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具备支撑作用[4]。信息技术很好地促进了小学英语与德育的融合,IPAD有助于学习个性化、教学精准化。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使用IPAD查资料、示范朗读课文中难读的长句、完成相应听力的练习、观看微视频进行德育渗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余,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学习和使用英语,下载各种不同的APP练习英语,不断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下载“英语趣配音”,可以选择有关立德树人的片段进行英语配音与分享,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不仅融入了德育元素,而且还扩大了英语的知识面。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小学生在努力学习语言之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进而接受德育教育,逐步形成美好的品格。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正确引导小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教材的信息资源,将资料与文本结构融合起来,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启动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5]。在研读单元文本内容时,笔者始终在思考如何落实本单元的育人价值,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呢?

下面笔者以广州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六年级下册Module3 Famous People Unit 5 Dr Sun Yatsen一课为例阐述说明。本节课旨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名人事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格和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学习能力,形成爱国、敬业的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能力目标:(1)能听、说、理解本课的单词、短语和句型。(2)能理解课文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对话。(3)能在听说读的语言活动中理解和运用本模块单词和词组。(4)能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名人的经历。

2.思维品质目标:(1)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
(2)通过图片等非语言信息理解、梳理所学知识。

3.学习能力目标:通过语言交际性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文化意识目标(渗透德育元素):通过Famous people这个话题,并结合最近的抗疫英雄,学生能深入了解和学习名人事迹,从中领会并学习他们的高尚品格和敬业、爱国精神。

(二)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 up

结合时事,从国家公祭日全国默哀活动切入主题,向名人、向抗疫英雄致敬。

[设计意图]结合当前实际的疫情状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时事,从国家公祭日、全国默哀活动切入主题,用“抗疫英雄”引起学生的共鸣,向名人向英雄致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从情感上引起共鸣,让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学习名人,寻找名人的足迹。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教师从六年级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布置预习作业,上网查找孙中山和抗疫英雄的资料。这是一个前置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让预习落到实处。

Step2:While-reading

活动1:交流课前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的资料,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学习新单词后,让已经预习的学生交流、介绍孙中山生平。

[设计意图]课前,已预习的学生把搜索到的资料发给教师。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到有关孙中山的资料。交流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为进入有关名人的学习情境做好铺垫。

活动2:利用信息技术imovie制作视频,播放自制视频介绍孙中山生平。

观看视频后,学生回答开放性的问题;
What did Dr Sun Yatsen do for the people?并学习本课新单词,再现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推进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思考:Why he"s a very famous and important person in Chinese history?学生带着why这个问题观看视频,该视频是内容整合后的语篇文本,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使用imovie剪辑而成,并邀请了六年级学生对视频进行深情的英语配音,把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在1分半视频中展示出来,由此进入学习情境。该语篇既带动了单元核心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也体现了英语语言结构和逻辑,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3:利用IPAD做练习,即时反馈学习效果。

播放“金太阳”配套的动画视频后,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利用IPAD做练习,选择正确答案,统计正确率。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质量。观看完课文的动画视频后,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点击ABC选项进行选择并能马上统计出正确率和错误率。教师立刻向学生反馈测试情况,表扬选择正确的学生,对选错的学生进行分析。统计功能的适时使用让全体学生也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互动,即时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活动4:利用IPAD自主学习,体现学习自主性。

教师指导长句的朗读后,学生自主朗读全文。当学生遇到难读的长句时,可以点击该句子跟着IPAD模仿语音语调大声朗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重构文本,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和复述课文;
呈现思维导图,巩固本课核心内容,最后向学生提问开放性问题: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Dr. SunYatsen?

[设计意图]本课有3句难读的长句:He’s a very famous and important person in Chinese history. He tried to free the Chinese people and make their lives better. He loved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love him.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点击自己不会读的句子,跟着IPAD模仿语音语调大声朗读,爱国主义教育也渗透到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中了。最后,提问学生: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Dr.SunYatsen?在教学中进行德育元素渗透,以达到感情的升华。

活动5:借助IPAD评价量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是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评价。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朗读长句后,精心设计了评价量表,从三个维度评价学生朗读长句的情况。学生通过IPAD点击评价量表自评和同学拼,教师能马上得到有效反馈,了解学生对长句的朗读情况:能准确朗读长句;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长句;
能准确并流利地朗读长句(如下表)。

朗读长句评价量表

Step3:Post-reading

联系学校抗疫情向未来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员。播放学生向抗疫英雄学习的视频,引起学生共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在拓展环节,结合学校融入生涯教育的STEAM课程“抗疫情向未来”的活动,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在这次抗疫中发生的无数令人为之动容、肃然起敬的抗疫英雄故事,让学生分享提前在网上找到了抗疫英雄的事迹,点燃学生的理想追求之光和对未来人生的憧憬与规划。

Step4:课后作业

提供英语绘本网址,引导学生利用IPAD上网搜集并自主阅读各种与名人有关的英语绘本后全班分享。也可布置学生在“英语趣配音”APP中挑选一个名人的片段进行配音,比如对“袁隆平用英语阐释自己两大梦想:河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举行一场配音小比赛。趣配音的课后作业使英语学习、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让生命灵动,让社会进入。并重视提升学生英语思维与素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开展更为有效的深度学习。

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家国情怀,养成良好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6]。在小学英语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德育渗透的深度融合,主动用好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师生打开优质教育的大门。教师作为当代小学基础教育的领航者,要不断探索新型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长句德育英语教学德育要在“善”处留白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教育文汇(综合版)(2020年4期)2020-06-15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英语长句翻译的解读大陆桥视野(2017年22期)2017-12-23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7期)2014-02-27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德育 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