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数字赋能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

基于数字赋能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

时间:2024-02-04 17:30: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 芳

(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蕴含着深厚的陶瓷文化积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景德镇的金字招牌,为彰显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提供了重要契机;
是历史责任,为实现陶瓷文化自强、自信,讲好陶瓷故事对话世界,让世界进一步了解瓷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自2019年国家试验区建立以来,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陶瓷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各方面成效显著。实现陶瓷文化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十四五期间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把握住这一时代特征,深挖细耕陶瓷文化,探索数字赋能试验区建设发展路径,使陶瓷这张名片更亮、更多元,是新瓷都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千年古镇的深厚陶瓷文化底蕴奠定了试验区建设的坚实基础

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完备的古制瓷体系、琳琅满目的陶瓷作品、遍布广泛的古窑遗址,还有渗透到百姓日常的陶瓷里弄文化、古码头遗址、古码头遗址、高岭土矿产等等,这些都奠定了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文化基础,有利于文化旅游开发、国际陶瓷文化交流的推进。就文化特色而言,不同的文化场所有着不同的陶瓷历史,诠释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从纵跨景德镇宋代到清代古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古窑民俗博物馆;
包含景德镇御窑厂历史陈列馆、景德镇御窑工艺博物馆、景德镇官窑博物馆、明代窑炉遗迹保护房和珠山北麓遗址保护房、明代御窑厂窑工童宾(佑陶灵祠)以及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文物修复中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包含三宝寺、杨梅亭、湖田窑遗址等文化建筑体的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
到现代气息浓厚的陶慈川、风景秀美的瑶里古镇、五品古县衙的红塔,陶瓷制品、里弄文化、特色饮食、生活习惯等等。诸如此类,这些都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着试验区的建设。

(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启了瓷都对话世界的新篇章

近代以来,瓷都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并进行着积极的实践,也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5月视察江西时,特别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为景德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正式确立,有利于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创新,有利于打造文化旅游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陶瓷文化的国际间交流,有利于将景德镇建设成为人文氛围浓厚、生态宜居、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新型瓷都。同时,也给瓷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责任目标,即通过试验区的建设,辐射其他地区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为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这在景德镇陶瓷历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是弥足珍贵的难得机遇和里程碑大事,为瓷都参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篇章。同时,国家试验区作为一个新平台,更有利于景德镇抓住时代机遇,凸显陶瓷文化独特的比较优势,向世人呈现优秀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窗口。另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有利于突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展现历史文化名城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积极打造文化强省的“景德镇样本”;
国家试验区独特的凸显创新创造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使人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同频共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发展向内挖掘更加深入,内涵更具竞争力,向外拓展的差异化呈现更具创新性,外延更有质量,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比较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竞争优势的路径更加丰富。

(三)数字赋能试验区建设的双重支持

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赋能试验区建设的链条已经具备。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自媒体经济已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经济模式,网络带货和网络直播对于产品的推广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家试验区建设,要客观分析当前经济特点,紧跟时代节拍,把握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契合点,使二者耦合更加紧密,进而持续提升数字赋能在国家试验区建设中的效能。另外,大数据有其天然的优势,在市场和经济数据采集和分析时更加迅捷、准确、全面、高效,信息共享也更加便利,这重塑了传统意义对国家试验区建设理念、发展策略与发展方式的认识。从政策层面看,大数据发展已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颁布上也已见实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1],并提出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实现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战略性决策,为陶瓷文化的自强、自信提供了强力支撑。简言之,数字赋能试验区建设已从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条件。

(一)“研学旅”进一步激发了国家试验区建设各方主体的活力

作为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研学伴随国家试验区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文化方面,景德镇陶瓷历史积淀厚重,制瓷历史悠久,官窑和御窑文化成果璀璨,陶瓷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完善。自然风光方面,森林资源丰富、环境宜人,森林康养资源和文化滋养特征突出。人才方面,陶瓷体系成系统精细化的分工锤炼出各个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些要素奠定了陶瓷研学的基础。同时,国家试验区的建设,极大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景德镇参与国内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也更加深入和广泛,提高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响力,也激发了陶瓷产业各建设主体的参与积极性,陶瓷研学越来越成为一种风尚。陶瓷文化的大众化使得文化传播面更宽、辐射的人群更广、影响也更深远。

(二)以“景归”“洋景漂”为特征的人才聚集现象不断呈现

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核心在创新,关键靠人才,本质是提高人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匹配度,突出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国家试验区建立以来,“景归”“景漂”已成为人才聚集的一种新形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耦合也越来越密切,高附加值的质量发展比重也越来越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的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突出陶瓷创意的陶瓷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

(三)陶瓷文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效果

文化的传播注重代际间共享文化资源的公平性。景德镇通过以申遗为途径的大遗址保护,逐渐实现了传统陶瓷文化的保护性开发。重视陶瓷产业与旅游、数字经济、高端应用、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陶瓷产业发展新业态,使其发展模式更加贴近时代特点。国家试验区建设以来,“百里昌江风景美,千年瓷都展新颜”。注重大品牌打造,积极推动陶瓷文化旅游的发展。通过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旅游资源供给,使得山更美、文化特色更突出、旅游体验感更强,由此旅游质量和品位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同时,线上线下的双重推广,向世人呈现了瓷都建设新魅力和新形象。

“美景、厚德、镇生活”的新瓷都定位,旨在深化陶瓷文化与生态美景、陶瓷科技与大数据建设的融合,深挖细耕传统陶瓷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品牌,建设高品质的世界级全域陶瓷文化旅游胜地、生态宜居文明城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景德镇样本”。

(一)紧跟时代脉搏,实现陶瓷文化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对产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前端的工业技术研发到后端的市场营销,从陶瓷文化技术革新到以什么样的陶瓷产品服务社会,再到与其他领域和行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与以往都有质的改变。为此,紧跟时代脉搏,与数字经济同频共振,已成为陶瓷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要逐渐推进陶瓷文化与旅游的转型升级。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整合资源,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对比、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联动整合,有利于发挥各要素的整体合力,达到1+1>2的效果。“云服务”打通了传统信息传输在时间和距离上的双重闭塞,使得信息服务受众群体更加庞大、即时性优点更加突出。就传统陶瓷文化而言,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比较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陶瓷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采用文化交流、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渠道的宣传推广,规避“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向世人呈现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同时在对外交流与互鉴中逐渐完善,实现陶瓷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针对当前沉浸式体验模式,充分利用全息实景数字成像技术,把陶瓷文化搬到网上,实现陶瓷文化跨时域、跨地域的共享,拓展传统实地旅游的模式。

二要以全面的数字服务挖掘消费潜力。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消费模式、生活模式的改变。“云服务”“宅经济”“线上旅游”“直播带货”等概念已是家喻户晓,也关系着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陶瓷文化兼具技术性和生活性,针对的消费也逐渐变得多样。积极打造以注重个人体验感和文化服务为重点的旅游模式,将陶瓷文化旅游链条向纵深延伸。紧贴数字经济多元化的消费特点,积极探索提升陶瓷文化服务的内容升级、消费方式多样以及突出陶瓷文化涵养的旅游驱动模式,不断挖掘陶瓷文化消费潜力。同时,重视森林康养与陶瓷文化滋养的结合,打造具备陶瓷文化特色的康养产业。

三要重视人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一。国家试验区的建设,目的是实现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其领头雁作用,辐射激励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与数字经济特点相统一,积极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围绕艺术瓷和生活瓷这一强项,挖掘提升其资源的竞争力,逐渐打造具备特色的“陶瓷产业雁阵”,并依靠产业链聚集人才链,依靠人才链推动产业链的拓展,使二者耦合更加密切。

(二)紧盯协同发展,谋求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国家试验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片面的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而是要求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这也与数字经济的资源调动要素全、范围宽、及时性强的特点相吻合。

一要注重陶瓷产业生产要素间的协同。国家试验区建设立足高质量发展,在传统意义生产要素的基础上,更重视与人才、数字科技、信息服务等资源的整合,保持与市场的同步性。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融合,使传统生产要素增加时代特色,激发陶瓷文化资源活力,使其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另外,针对景德镇陶瓷产业领头雁不明显、资源分布散、规模普遍较小、作坊经营体量大等特点,积极探索盘活产业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途径,以规模化经营为导向,倡导差异化发展方式,探索“合作社”式发展模式,逐步消化同质化造成的产能过剩,避免不良竞争产生的资源浪费,提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在艺术瓷、日用瓷的基础上,注重模式创新,重视优秀产能的外延拓展,以“瓷毯”为例,其将景德镇具有优势的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装饰需求相结合,兼具适用性、装饰性、艺术性,国内外市场反响强烈。

二要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发展定位是放眼全球、面向全国,其发展资源也要突破狭隘的区域限制。本着物尽所用的原则,博采众长,突出共建共享,使陶瓷文化的创新视野更宽、角度更全、兼容性更强,以强烈的文化传承担当实现高水平发展。以陶瓷文化的保护为例,积极与故宫博物馆、陕西博物馆等合作,借鉴他们的长处,使遗址保护、文物保护等工作更专业完备。

三要注重高品质陶瓷数字产品的开发。一首《青花瓷》,牵绕了海内外、大江南北多少人对景德镇陶瓷、美景无限的向往。一支瓷乐团,加深了多少人对景德镇瓷都的理解。当前,“数字+”更新了文化宣传方式的定义[3]。自媒体、“云课堂”“云展馆”等线上方式让陶瓷文化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空间活了起来,受众面更宽、影响范围更广。为此,发展这个虚拟空间的沉浸式消费新市场,迫切需要好的创意、好的作品、好的诠释。眼下,景德镇陶文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也需要更多参与主体、更多视角来诠释、创新、宣传陶瓷文化的特有属性。

(三)紧跟大众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智慧旅游

文化智慧旅游,文化属性是核心,智慧服务是关键,本质要用文化来塑造新的旅游模式,用旅游来表现文化特征,用高质量的智慧服务使人民群众身体上得到放松,精神上的文化感受得到充盈。

一要完善文化智慧旅游的景区配套。融入陶瓷文化元素,在现有陶瓷墙、陶瓷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大数据平台,畅通信息开放、共享渠道。建设涵盖陶瓷博物馆、陶瓷制品、工艺流程、特色旅游景点等内容的陶瓷图书馆网络平台,提高用户检索陶瓷文化信息的便利性。搭建瓷都专属的旅游app,完善景区推荐、路线服务、电子导航、特色小吃、民宿、在线答疑等智慧化服务,塑造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智慧品牌,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要丰富陶瓷文化智慧旅游的内容。注重游客的精神体验,特别是让游客数字层面全面了解制瓷流程,现实层面增强互动性,积极参与到其中、体验在其中。另外,结合瓷都的直升机资源优势,丰富空中观光等旅游资源内容,让游客从空中更全面了解、感受不一样的陶瓷文化。

三要重视陶瓷文化的“云推广”。网络经济的发展加上两年多疫情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购物、消费方式,传统的营销模式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充分利用云服务、自媒体的宣传手段,推出更多强互动性和体验性的产品,缩短陶瓷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精准满足不同消费群众的差异化需求。结合新生代的审美特征挖掘陶瓷资源,努力打造网红景点,让陶瓷旅游插上“流量”的云翅膀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瓷都景德镇试验区景德镇陶瓷夏令营大灰狼画报(2022年7期)2022-08-06千年瓷都如何再续传奇?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3期)2021-07-28SHARDS OF HISTORY汉语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景德镇陶瓷(2020年5期)2021-01-0718个自贸试验区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西部瓷都 千年纸乡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3期)2019-06-24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瓷都姐妹花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推荐访问:景德镇 试验区 传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