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银,陈士勇
(西南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1]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加强“四史”教育不仅能够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而且也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安全防线,搭建意识形态高地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形式多样的手段,披着“言论自由”的外衣戏说、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并且设置“理论陷阱”扰乱、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妄图消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这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综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史,可以得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付出无数代价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绩。可以说,“四史”中蕴含着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钥匙,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中积累的珍贵经验。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学习,还原历史的本质面貌和真实事件,能够帮助大学生传承优良品质、发扬红色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错误言论进行斗争,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二)完善教学体系,夯实课程基础
从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来看,“四史”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体系中已有所呈现。主要包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形态中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坚持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准确把握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四史”教育主线;
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的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过程中相辅相成等等内容。将这些经典内容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极大的丰富课程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在“原理”课程讲授唯物史观时引证中国近代历史上关键会议、重要精神、重大事件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论认识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历史必然性。在“纲要”课程中涉及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时,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以“科学分析”“理论思考”的名义,抹黑历史人物的言论,教师利用充分史实进行举证,将历史人物还原到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当中,通过有理有据的历史事实,向大学生讲述历史人物在革命、改革和建设时期探索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并且分析该历史人物的关键作用和不可忽略的历史贡献,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故事,帮助大学生养成历史思维,掌握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
(三)树立文化自信,厚植情感认同
在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时期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对于事物的本质和社会规律发展的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认知的过程,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先进的理论进行塑造。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大学生通过“四史”教育,能够学习到党带领人民百年来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光荣成绩,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格上的完善。从“四史”教育内容上来看,“四史”教育涵盖了近代以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篇章,这些英雄故事、人物对于心怀偶像情节的青年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大学生学习“四史”可以从中国社会历史演进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历程,追忆党百年奋斗的风雨路途,重拾世纪时光的沧桑变化,树立“四个自信”,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理不常新,课程内容少“联系”
一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为出发点,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基本上处于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弱,缺少整体规划和衔接,内容上的配合不强,这就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对于“四史”知识难以全面了解,甚至会对于同一内容出现在不同课程上而感到疑惑,对各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冲突。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有关“四史”内容时,较少引用最新成果支撑,理论功能薄弱,具体内容细节较为笼统。特别是在“概论”课程中改革开放史的内容板块,这一章节属于教材重点教学内容,更是“概论”核心内容衍生的重要背景,但从当前两门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来看,教学重点偏向于“论”,而“史”部分内容相对薄弱,教材内容主要是从分析党各个阶段的历史文献、重大事件等角度来分析和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成绩,没有全面的将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理论和实践课堂中,使得改革开放“伟大觉醒”“革命创新”“经济飞跃”等波澜壮阔的历史没有在课程中得到具体、全面、系统的展现。
(二)教不勤思,教学方式少“革新”
第一,“四史”教学主要还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育过程教条化较为严重,存在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脱节的情况,课程对于大学生缺少感染力、吸引力和表现力,“四史”教育的形式单一性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多样性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第二,“四史”教学方法依旧,缺少实质性的改变,“一言堂”的教学现状依存在,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课程知识灌输有余,但实际真正影响力还不够。第三,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过多视理论内容学习,较少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总体而言,“四史”教育方式整体吸引力不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缺少实践活动,教学途径出现“偏科”现象,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三)课不常变,课程教学缺少针对性
首先,教师在“四史”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办法上新课”的现象。“当代大学生眼界更为开阔,思想更加前卫;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更加明显。”[3]教师没在课前做好学生个性调查研究,学生上课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到的知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其次,部分教师存在“一本教案走天下”的现象,用相同内容和方法对不同年级、专业和类型的学生进行授课,没有根据学生特性进行授课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导致学生对于“四史”教育提不起兴趣,缺少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动力。再次,教师只采用了规定的教材,缺少适用辅导读本,相关的延展性和补充不够,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理论知识悬于高空,导致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并不高。
(四)评不紧严,制度保障缺少弹性
一方面是缺乏协调机制。当前高校各部门之间在“四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相互矛盾、重复教育、反复管理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部门都在开展“四史”教育工作,由于各教学要素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对于教育工作也有不同的要求,各部门在开展“四史”教育工作时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教育渠道,缺少合适的教育协调机制,因此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因果关系,不利于整体教育要素的整合。另一方面是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四史”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是发展运动的。这一板块在高校年终考核、人员晋升和职称考核等环节中缺少统一性的硬性指标和弹性绩效,各育人要素缺少指标对照,对于育人趋势和效果存在把握不强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训。
(一)“理”与“论”相融,丰富教学内容体系
“四史”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掌握创新理论知识和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渠道和关键阵地,因此提高“四史”教育质量,推动“四史”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常态化工作。“四史”教育内容是互相交错而成的宏伟历史脉络,不是一般历史性知识的教育,是以史实材料为基石联系前,现在和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不能仅在“概论”课或者“纲要”课开展“四史”教育,要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一以贯之。
“纲要”课需要厘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脉络,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和光荣传统。“原理”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看待历史,从“四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联系。“基础”课围绕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制精神培养为主题,引导大学生谨记党的优良传统和先进品质,感悟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甘于奉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先进精神,帮助大学生升华精神境界、提升道德品质。“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为线索,紧扣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路线,用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形势与政策”课结合最新的时事政治,传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感悟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新征程,帮助大学生把握住时代的“接力棒”,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四史”教育应融入大学生群体的“同温层”、与学生思想同频共振、与学生日常生活链接,深入探究时代和社会需求,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供给,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
(二)“知”与“行”结合,完善课程教育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拨穗期”,人生阅历和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往往比较难发现自己真实的内在需要,也很难表达清楚自己“四史”教育过程中不理解的知识点。大学生对于事物发展的认识容易只停留在表面,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丰富“四史”教育方法。
首先,在“四史”教学过程中不逃避学生感兴趣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缺少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理论知识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往往大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也是教育问题最多的板块,在重难点领域的教学,教师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多角度论证、集中攻破,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其次,对于“四史”教育中较为复杂和宽泛的教学内容,可以辅之相应的讲座进行深度剖析,讲透“四史”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于大学生所熟知的“四史”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更深层和多角度的授课;
也可以邀请老红军、老干部、重要事件的参与者,讲述他们在某一革命时期所发生的真实故事或亲身经历。
另外,实践教学也是“四史”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历史旧址和器物都是“四史”的教育实质性载体,历史旧址锚定了的时间和空间坐标,历史器物反映了人物、环境的原始特征。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基地,使大学生了解红色革命故事,对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行思考,重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发自内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支持态度。另外,也应改变传统的单项式授课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方式,让学生对于“四史”教学内容产生新认识,为学习者带来学习“四史”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学”与“思”同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在《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原文和原著经典时,不能以要求学生生搬硬套的熟读或者记忆某些经典论据或者重要精神为教育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时,要学深悟透课本更深层次内容。大学生“四史”教育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性,引导大学生改变不和时宜的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历史问题的辩证能力,掌握解释历史的概括能力,研究历史事件的思考能力,做到学习与思考同向而行。
一是教师需要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中进行精准、多元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环节,打破传统的单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四史”教育的重心向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倾斜,教会学生在课堂后学会自我思考,理解课程内容学习的更深层次含义。二是教师需要根据大数据平台等信息新兴手段进行学生数据分析,探析课程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复合性和差异性,在全面分析学生个体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计多套教学方案,同时梳理一条最优教学思路,统筹协调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三是在选择规定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特性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校本读物。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分析家庭、社会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提高育人效果,形成全员互助参与式“四史”教育局面。
(四)“教”与“改”融合,建立完善育人机制
教育保障机制是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客观来说,当前的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保障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因此,首先应该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学院齐抓共管的原则,以高校原有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为基本架构,建立以统一领导机制,实现融入、管理、成效以及考核的统一。成立“四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日常教育专班,统一传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相关工作要求,督促教师、辅导员及各管理部门协力配合、合作及共享;
协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物资和人员工作,保障相关部门和教研室的物资供应和设备维护工作,对于必要的队伍建设和人才流动做好组织领导。
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育人效度,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还需要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元性,在评估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教学质的综合性、又要考察教学量的差异性,综合分析“四史”教育的相关成果的相关实质性材料,对于各部门、人员育才效果进行核实、整理、分类、汇总。依靠数理分析,对于部门或者个人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匹配考核等级,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或问题,及时从根源查找、分析原因,并且更正相应制度,对于评估中发现的成效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猜你喜欢四史历史大学生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队史连“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10期)2020-10-28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历史上的4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聊斋志异》与前四史长江学术(2015年1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