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追忆与邱佩璋教授交往的几件往事

追忆与邱佩璋教授交往的几件往事

时间:2024-02-02 17:45:01 来源:网友投稿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今年(2022年)年初,突然接读北大数学系姜明老师微信,谓邱佩璋教授不幸因病仙逝,这一噩耗勾起我对40多年来我国CT发展历史的回忆,也回忆起与邱教授交往的一些往事。

自从1979年豪斯菲尔德和考马克二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后,CT的应用与理论研究风起云涌,我国在CT领域的应用、教学与科研也紧跟不舍。在医学应用方面,上海华山医院率先引进日立公司的样机,并由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会同清华大学等单位进行仿造,1983年制造出能付诸临床应用的国内首台颅脑CT;
在教学及研究方面,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在韦钰教授的带领下于1983年前后,进行微波衍射CT研究,并于1983年获得了第一张衍射超声CT图像;
差不多同一时间,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出了《CT原理》、《投影图像重建》等课程,并进行”不完全投影数据图像重建”的研究;
1985年北师大成立了”CT理论与技术研究小组”。接着,1986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CT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由来自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研究室(邱教授工作单位,原称北大分校)、北师大数学系,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等教学科研单位的40余名师生研究人员参加。会后讨论成立“CT研究会”事宜。第一次与邱老师近距离接触是在参观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研究室时,(同时也认识了邱老师的太太王老师)。同年12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成立。并推选邱佩璋教授为理事长。

第二次与邱教授交往是缘于1991年6月召开第五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会议由上海交大承办,在上海交大召开。邱教授为会议论文集撰写了“前言”,总结了学会成立五年来,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CT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三次与邱教授的交流,是在2001年12月。他来信说他们学院的一些学生和老师正在学习CT原理,问起我:“是否还有《CT原理与算法》一书(原信见图1)?”拙著能得到邱老师的认可,使我感激莫名。

图1 邱教授2001年12月给作者的信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邱教授是在2014年3月,北大的姜明教授邀请F.Natterer教授到北大讲学,姜老师邀我一起参加会见。在Natterer教授讲座结束之时,邱教授早已在讲座教室外面等候多时,此时先生已年近90高龄,实在于心不忍。见先生精神矍铄,十分健康,内心非常高兴。邱教授以他2007年的著作——《网函数插值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相赠,并一起合影留念(图2~图4)。拜读该书时,了解到邱先生是如何从实例需要提出课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上升到理论,最终写出这本专著的。通过与邱教授的交往,使我从邱教授身上学到不少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斯人已逝,精神永驻,风范长存。

图2 2014年3月邱先生(左)与作者在北大留影

图3 北大留影左起,邱佩璋教授,Prof.F.Natterer教授,庄天戈教授,姜明教授

图4 邱佩璋教授题词(A)及赠书(B)

猜你喜欢教授理论老师坚持理论创新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神秘的混沌理论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1年9期)2021-11-24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湘潮(上半月)(2021年4期)2021-07-20刘排教授简介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2期)2021-04-09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12-14老师,节日快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老师的见面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六·一放假么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6期)2015-07-03恐怖的教授故事会(2006年19期)2006-01-12

推荐访问:几件 追忆 交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