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水平警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水平警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4-02-01 13: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茂林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公安警务人才培养工作是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公安院校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履行公安警务人才培养的职能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也对公安警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二十年来,我国公安院校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全国省属地方公安院校纷纷“升本”开办本科学历教育。作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湖北警官学院近年来围绕“培养什么样的警察、怎样培养警察、为谁培养警察”这一根本问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多维施策,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构建高水平的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流现代化警察大学,取得了良好的警务人才培养成效。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政治属性。公安教育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公安院校必须锚定“四个铁一般”的标准要求,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2018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3]对于公安院校来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安院校各项工作中的主导权。近年来,湖北警官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根本遵循,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强化立德树人、忠诚育警,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是强化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院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学院党委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主体,积极担负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责任和核心主体责任。学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出台《基层团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办法》,参照党内组织生活标准,组织开展团内组织生活;
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每年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十六字“总要求”等入脑入心活动,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院党的建设和警务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2019 年,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

二是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该是育人主体广泛激活、育人对象全面覆盖、育人阶段全程衔接、育人要素深度融入的体系。[4]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当“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湖北警官学院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育警工作格局;
学院强化领导干部、学管干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四支队伍的思政工作主体意识;
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讲座、报告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依托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新媒体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构建全领域、全覆盖、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是发挥制度导向作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持续、高效开展。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湖北警官学院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大思政”格局构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等制度,在学院的章程、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度文件中都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制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

四是发挥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的思政“化育”职能。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既要强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显性教育,更要强化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润物无声”式的隐性教育。湖北警官学院多年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设警察史博物馆,设立校园文化节,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红歌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三微”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警察职业意识,提高审美文化品位和思想道德情操。

学院重视第二课堂的思政“化育”功能,举办“青春喜迎二十大,不忘初心跟党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访慰问英模校友等主题活动。学院多年来持续开展思政实践“五个一”活动,即每名学生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演讲(征文)、参加一次社会考察、参与一次思政沙龙、亲历一次公益活动、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2018 年创立的“思政沙龙”品牌,至今已累计举办50 余场活动,参与学生超过1000 人次。学院搭建青年大学生的交流渠道,建立“警鹰网站”“警鹰微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目前已成为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新媒体平台,表达青年大学生的心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政实践活动已成为学院实现思政教育日常化、普遍化、具体化、高效化的有效形式,有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警务人才培养体系。

学科和专业是现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基,其水平是衡量高校总体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更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然是高质量的学科建设的产物。[5]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工作也更加离不开公安学的研究和指导。[6]相较其他普通高校,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数量较少,学科专业力量总体偏弱,但为数不多的学科专业仍然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根基,是汇聚高水平师资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聚合点。公安本科院校只有建设高质量的公安学科专业体系,才能推动高水平警务人才的培养工作。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公安院校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地方公安院校陆续“升本”开办本科学历教育。截至目前,公安本科院校(包括5 所部属院校)已有30 所,公安学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也在同步迅速增加。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公安学学科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公安学一级学科下已经建立侦查学、治安学等15 个二级学科。这些都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湖北警官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学院在认识到公安学现有的知识体系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专业存在大量的知识交叉现象的基础上,在注重传统公安学专业,如侦查学、治安学建设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展。为了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国际警务蓬勃发展的局面,学院适时建设涉外警务专业。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公安工作发展形势,学院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建设,并促进其与各公安学科的协同融合。目前学院建成以法学为基础,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体,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专业建设以公安学、公安技术类专业为主干,加强法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与公安类专业的融合和协同,彰显学院专业特色。学院现有12 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有治安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警务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涉外警务、交通管理工程等,普通专业有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英语等。

学院积极融入“双一流”建设,落实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和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现有公安学与法治湖北、公安技术2 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警务指挥与战术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引领发展的作用,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适时更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在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求每一门课程在总体安排上,体现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在具体授课内容上,体现出该学科的专业性和前沿性;
要求通过及时更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和知识视野,使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形成体系结构,服务于警务人才培养目标。

当然,在当前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安本科院校如何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安学学科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公安本科院校需要进一步推动传统公安专业的更新,将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要更加注重传统公安学科专业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融合渗透,以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种供电方式下,信号源支持直流输入,通过直流电源为信号源供电。

在市电停电情况下,直流电源所带蓄电池为信号源供电。如图4所示。

我国公安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于应用型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警务人才。对于院校教育来说,重中之重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体系,这是公安本科院校警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公安院校教学工作体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地方公安院校,湖北警官学院提出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和忠诚捍卫者,着力将学院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公安高等院校,为公安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学院的教学工作体系也是为这个目标而展开的。

课堂教学是育人育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警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对于院校教育来说,没有比课堂更重要的教学场所和教学环节。学院建立各门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规范,强化课堂质量标准建设,建立课堂教学保障体系并不断完善。学院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探索诸如互动式、专题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院领导和各系部领导每学期均深入课堂一线听课。学院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批“金课”,给予适当奖励,推广课堂教学经验,提升全校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反哺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评价。近年来,学院多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讨论活动,树立“公安本科人才教学”意识,促进学院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学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教学系部、教研室、课程小组、教学团队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院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建立教师业务发展档案和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管理机制。学院大力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改革考试方式,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提升考试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前沿知识的动力。学院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倡导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学院在各项评优晋升中注重把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作为考核、晋升的硬指标,在科研业绩量化评价时把教学研究成果等同于科学研究成果,激励教师专心教学、优质教学。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主体,高质量的教学体系需要教师来具体实施。因此,公安本科院校必须将高水平师资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年来,湖北警官学院认识到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详细的实施方案。学院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研究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关注教师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警务技能。学院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面向社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学院加强教学系部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学院强化教师警察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学院贯彻落实公安部“双千计划”,不断强化校局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较为通畅的教师参加警务实践的机制,每年按计划安排教师到全省公安机关锻炼,参与公安实战,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培养,同时选聘基层公安机关实战经验丰富且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官到学院任教。近年来,学院累计安排下派教师74 人次、接收上派教官40 余人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

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程序,提高选用教材质量。近年来,学院修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教材选用标准及审核程序,落实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要求;
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和公安部、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推荐规划教材。学院开设的所有思政相关课程均选用“马工程”版教材。学院不断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制定《优秀教材评选及奖励办法》等文件,激发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和警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公安工作对警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要求。公安高校既要提升大学生在现代科学、文化、法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具备适应警务工作动态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湖北警官学院近年来不断改革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构高质量的实践育警工作体系。

一是构建实践育警的主体系统。学院成立实践育警工作小组,专业系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实验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实践育警工作有效进行。相关单位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工作人员等多元主体共同担负实践育警的导师责任,构建实践育警的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警务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既提升大学生的警务专业技能,又培育大学生的忠诚从警的思想意识。

三是大力构建实践育警平台系统。《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学院现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李昌钰工作室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三真”司法鉴定中心、DNA专业实验室、物证溯源技术研究所、禁毒技术与情报研究中心、公安大数据情报分析实验室、警体实战训练场馆等一批实践育人和创新研究基地。

学院注重发挥校外单位的实践育警协同作用,积极开展校局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创新实践育警机制,拓展实践育警平台。学院先后与省公安厅及武汉市、随州市、荆州市公安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加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学院与省内外各级公安机关共建22 个校外警务实践基地。学院经常邀请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和优秀校友开展警务前沿动态讲座。在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学院形成了“厅校局三合作六共同”的实习工作体制,省公安厅、学院和全省公安机关三方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每年公安专业学生集中分配实习达到100%,形成了“六共同”实习工作机制,即共同制定实习政策、共同拟定实习方案、共同选派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实习经费、共同管理实习过程、共同评定实习成绩。

四是积极构建实践育警的活动组织系统。实践育警中的“实践”内涵丰富,不应被仅仅理解为警务相关的实践。对于公安大学生来说,实践的形式既包括课程学习中的实习、实验、警务参与等实践教育,也包括校园内的文化实践活动、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线上虚拟的专业警务实践活动、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实践,其目的在于打通专业知识与警务工作的环节通道,打通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的环节通道,在实践中培养公安大学生优良的品格、吃苦耐劳的意志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近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杭州G20 峰会、青岛上合峰会、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累计达数万余人次,近千人立功嘉奖。2020年疫情期间,学院4300 多名学生中共有2000 多名学生主动申请到一线抗疫,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学院围绕公安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思政实践、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构建符合公安院校特色、涵养学生忠诚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机制。学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丰富开展:一是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对社团活动、学生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三是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并设有实践教学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每年组织各类竞赛活动。近年来,学院多次获得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学院连续多年举办13 届“李昌钰工作室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共有2000 余名学生报名参加,申报参赛项目900 余项,其中近100 余项优秀成果荣获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蓝帽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美亚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竞赛等赛事奖项。在近两届全国公安院校大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学院学生获得金奖3 项、银奖2 项、铜奖18 项,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近年来,学院在各级文艺汇演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 余项,律风文学社等学生社团获得省级荣誉14 项。

建构高水平的警务人才培养体系是公安本科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有利于推动公安高校自身的综合改革。公安本科高校的综合改革目标是推进高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现代化公安高校。当前,我国各高校正处在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培养高质量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体系作支撑。管理育人也是高水平警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建设高质量的管理体系是公安高校改革的重点内容,

构建公安高校建设高质量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大学生树立警察职业意识,激发其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激励青年大学生刻苦学习、增长知识、练就本领。学院按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和要求,近年来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出台《本科学生修业管理办法》《学分管理办法》《大学生劳动教育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学分绩点制。学院加大考核方式的改革,出台《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严格过程考核,增加平时成绩种类及其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除传统考核方法外,创新采用答辩式、实践能力测试、小组演练、案件卷宗制作、上机操作、任务驱动式项目设计等多样化考核方法,达到以考促学、以考辅教的目的。学院严格落实《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修养守则、学员路队评比通报等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院依托武汉优质高校资源优势,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九所院校共同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成立了“南湖十校联盟”,开展辅修本科双学士学位工作。

其次,学院着眼于“学好”“教好”“研好”的目标,重视相关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内部机制的改革与优化可以充分激发教师的事业积极性,激发全体“警院人”的能动性,形成积极上进、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改革办学模式,对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优化,学生划归各专业系部管理,解决了“教”与“管”脱节等问题,增强了学生专业归属感与认同感。各专业系部建立导师工作制,加强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全方位指导。疫情期间,许多教师与学生“结对子”,通过网上家访、线上交流等方式,在专业学习、心理舒缓、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学校深入推动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学院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学院—学管系—区队—宿舍”四级网格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和“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活动,设立区队心理委员,形成全方位、多形式的管理模式。

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出台一系列的支持制度,如每年开展网络课程评比活动,对获奖课程团队予以重奖;
对优秀的科研成果,给予较高额度的绩效鼓励。学院在各类评先评优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教育管理工作者提高育人成效。学院设立教师荣休制度,为退休教师举办荣休仪式,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学院积极支持各类科研平台建设。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2022 年获评优秀等次。该研究中心积极组织科研活动,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很多成果得到省政府、省公安厅等领导的肯定批示,多项成果获重要发展研究奖项。学院学报近年来不断改革创新,期刊学术影响因子连续大幅上升,居于公安学学术期刊前列,在学界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为教师科研成长和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第三,学院持续推进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科技治校。近年来学院改革内部的一些重要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了教代会、党代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学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智慧校园信息体系,大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学院以智慧校园——“数字育警智慧警院”建设为主线,建成校园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统一站群管理平台(各类网站30 余个)、统一高清数字视频监控平台(教学视频观摩、平安校园及标准化考场)、网络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等基础应用平台,以及包括教务、学工、人事、财务、科研、档案、图书馆等相关业务的系列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和战略地位。客观地说,我国公安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许多短板有待补齐。新时代公安本科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更加突出质量、更加凝练特色、更加突显成效。未来我们仍然要不断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精神来推动公安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路径创新,不断建设和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服务公安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警务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警务公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1期)2022-06-13“老公安”的敛财“利器”公民与法治(2020年17期)2020-10-27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2020年1期)2020-01-15“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6期)2017-06-21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1期)2016-08-02海盗学院(7)故事作文·高年级(2016年7期)2016-07-26公安报道要有度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学院掠影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06-05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0期)2015-06-05

推荐访问:警务 人才培养 构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