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沁
摘要:文言文作为一项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也让教师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标,如何寻求文言文教学策略,使之合理、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处理好文本与生本的关系,讲究教学策略,让“文”和“言”琴瑟和鸣,“文”与学生和谐共振,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湿地。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文言文;启蒙教学
很多小学生进入初中接触长篇的文言文教学后,常常会遇到很多难题,这也会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多的困境,这些都是由于他们小学文言文基础不牢固而导致的。他们对于文言文中的句式和多义词没有很深的了解,只是一味的按照现在汉语中的表达去进行理解,小学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对于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影响很多。有的学生初中去接触比较难的语言形式,会因为小学没有培养起兴趣爱好,而对这种问题产生抵触心理,更加阻碍了文言文学习的进行。一个学生能否在初中学习好文言文,离不开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三年级作为小学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培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对于一些文字的阅读或者理解都有了一定的能力和想法,所以在这个时期去进行文言文的启蒙,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应用能力,慢慢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排练课本剧,帮助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基础薄弱,对文言文了解甚少,这与父母教育也有关系。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应多引导他们去了解史事,增加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在学习文言文后很多孩子会发现文言文枯燥又陌生,其有很多复杂的句子和难懂的词语,与之前所接触的诗词完全不同,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且很有意境,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文言文中很多词语晦涩难懂,句式又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难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也许就会慢慢地厌恶文言文,更加抗拒它,一旦产生这种抗拒心理,学习的过程将变得更加困难,学生学习文言文会更没趣。教师应该找出合适的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减少学生的抗拒心理,提高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培养兴趣。那么传统教学模式就很难满足学生需求了,他们需要的是趣味性的课堂,轻松学习,快乐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使学习到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另外,当学生进入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后,文言文的篇幅长度以及难度都会大幅度地增加。学生如果理解了启蒙阶段学习的短篇文言文,但还是提不起兴趣的话,那他们未来去学习那些较难的文言文会更束手无策,所以这也是在三年级阶段开启文言文启蒙教学的一大意义。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兴趣无疑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更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司马光》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短,但其中有许多晦涩难懂的词,要悟懂其中真正的含义有一定难度,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兴趣大大降低,在课堂上去培养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先带学生们大致了解这篇文言文的内容,然后课堂上引导同学根据故事背景,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朗读这篇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去排练这一篇文言文的情景剧,一位同学扮演“落水的儿童”,另一名同学扮演“司马光”,然后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使得师生之间互动更多。在进行情景剧的表演时,教师和同学都应参与进去,如果只是学生去进行这个情景剧的表演,他们缺乏经验,在很多地方容易出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老师参与进去了,可以在旁边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整个情景剧的衔接就会更加的流畅。在安排情景剧的演绎时,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毕竟这一篇文言文比较短,每一个小组都演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教师先给每个小组认真地讲解这篇文言文的剧情大致走向,然后在教室里随机找一些危险性不高的表演道具,最后去确定人员的分配。到了表演的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整个表演的过程一定会充满很多滑稽的场面,其他同学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一定的快乐。每個学生都参与到表演中去,[1]会对整个故事的情节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过程中,也可以很好地增进学生之间的情谊,创建良好的班级交友氛围,最重要的是整个情景剧的表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基础。
二、结合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那在课堂上,老师应借助一些工具帮助教学,不能死讲书上的内容,应多发散,可以以文言文中的角色与主线,进行多方面发散,引导他们积极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以及文言文的主题等。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是极好的工具,它既直观清楚,又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十分有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慢慢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极有帮助。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他们如何去发散,相当于在课堂上做好模板,课后让他们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课堂上的讲解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老师的思维,课后的自我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他们培养自我逻辑性、条理性和发散性的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慢慢建立这种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也就能主动去发散思维、积极思考问题了。
在教学《守株待兔》时,因为这篇文言文是在讲一个故事,有一定的逻辑,所以教师在讲解完这一篇的文章后,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联想的任务。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制作一份思维导图,让学生们能通过导入回顾故事的内容,了解农夫的心情变化,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去对后来的故事进行想象,可以想象农夫会再遇到谁,后来会有人去劝导他不要再等着兔子撞树吗?本来就是一个想象性的寓言故事,所以学生也可以在说故事剧情的阶段任意表述自己的想法。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文章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字词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先去想象一下这些字词的意思,虽然一开始学生们根据自己印象中的故事去想象字词的意思,可能会跟正确答案有一些的偏差,[2]但是对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多去联想开阔自己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去学习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留下来的佳作,每一篇文言文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特别是在字词的用法上,这些字词与我们现代汉语的用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面对那些不懂的字词,让学生能够通过环境去进行合理的联想,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去更好地完善剧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都离不开对文言文的背诵,背诵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无效的过程,虽然所诵读的东西很少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使用,但是学生们记住的一些字词用法和断句技巧,可以很好地运用在其他文章或者阅读中,帮助自己去理解和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文章,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学生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对于一些记忆背诵的方法,还是知晓甚少,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背诵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对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解,学生背诵起来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然后再是进行语言的锤炼,文言文中很多的字词比较生僻,记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那些多义词,字词的分析就显得比较重要。因为文章的篇幅较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重点难懂的字词去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充分掌握词义后,从而更加熟练地诵读课文。这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学生诵读的东西多了,对于语言自然而然便有了自己的语感。学生的文言文断句的技巧也是在文本的反复诵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而来的,给文言文断句要以理解文本内容为前提条件,句子成分之间的互相对应关系以及“之”“乎”“者”“也”等常见的停顿标志都需要靠大量的诵读去领会。当学生逐渐掌握断句技巧后,教师还可以提高教学难度,出示没有句读的竖排繁体版本给学生进行诵读,既可以加强教学巩固,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多诵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守株待兔》这篇文章比较的简短,可以作为教师背诵教学的一个良好素材,教师在讲解这一篇文章时,要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去引导他们。对于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带学生去分析字词的含义,比如“走”“而”“来”“其”等字词,它们的用法在后续文言文的学习中运用甚多,并且在不同的语境里面有不同的意思,去背诵与这些字词有关的句段,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断句、去理解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知晓农夫在树下等兔子的前因后果后,再针对字词进行记忆指导,整个背诵的过程就会显得有逻辑可依,学生记起来也会更加的轻松。在学生进行诵读的时候,[3]教师也要在旁边观察学生是如何诵读的,如果有的学生在一些字词的朗读上出现错误,教师一定要及时指正,毕竟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通过诵读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理解,能为文言文在后续的提升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文段诵读熟练并断句正确后,教师可以变换文本的展示形式,将文中所有的标点去掉,回归文言文的原始状态,再来让学生进行诵读和断句。当学生完全掌握无标点版本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升难度,将所有的简体字变为繁体字并将文本做竖向排列,继续让学生进行诵读和断句。这样一步一步地进行诵读训练,学生不但会在文言文诵读技巧上有所提高,还会更加熟悉古文的版面和书写方式,可为今后更高阶段的古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品味语言,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文言文是古人语言凝练的精华,里面有很多的句子或者词语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品味,也能让学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在审美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对名篇的语句进行评价和品位,实行一种个人自主性阅读评价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要学习的文言文,去给学生们划分相关段落任务,每个学生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然后进行系统分析,从语句的品味中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蕴含在这些语句后的人文历史背景,从而去感触这一篇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对作者的用意和志趣进行深度了解。
在教学《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话,比如“兔走触株”就是说兔子跑着撞到了树,而不是走着撞到了树,学生再在课后进行自己的品味分析。学生可以借助字典去帮助自己了解这句话中每个字词的含义,还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去查找有关这个故事的背景,以及有关作者和故事中人物的介绍,帮助自己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内涵。在学生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后,上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别去讲述自己对于这篇文章中所选一句话的赏析,学生可以讲述的方面有很多,不管是对字词的理解,还是作者的情感表达,[4]又或者是对于某一句话的手法运用上,都可以进行赏析。教师在学生赏析完后,可以对学生们所赏析的东西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给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提升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多对字词语句进行品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分析赏析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通过排练课本剧,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要通过以上四大方面,将核心素养贯彻其中,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启蒙文言文思维,加强他们的文学素养,以此使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更加充实起来。
参考文献:
[1]项飞霞.浅析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探究[J].求学,2021(36):65-66.
[2]何雅娟.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3):7-8.
[3]王晓华. 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良好渗透[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4]尚瑩. 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文言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会背与会默写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8年5期)2018-11-13文言文阅读练习语文世界(初中版)(2018年7期)2018-09-17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