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微, 杨 威
(1.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思政工作的新期盼新需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政工作的大格局。因此,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重要举措。它要求教育者以更广的政治视野、更大的战略格局及更深的育人情怀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统筹性和实效性,从而助力于进一步健全思政育人的任务体系、队伍体系和实践体系等。通过优化更合理的顶层设计、拓展更广泛的实践课堂、完善更宏大的育人场域和运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建构育人新机制、丰富育人新内容及探索育人新模式。为此,在学习与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意蕴,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路径,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在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步入新时代,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创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者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紧紧围绕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教育理念创新,推进教学手段创新。具体而言,它要求教育者着眼大视野,运用开放的创新思维和动态跟进的教学,把当前的国际大事、国家盛事、社会时事等话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力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要求教育者立足大格局,运用整体系统的思维和全面推进的策略,力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性;
要求教育者厚植大情怀,运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以纯真的热情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力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着眼大视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着眼大视野——教育者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渗透性,其教育内容要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结合,要与时代的发展大势和中国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要与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相融合,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还要把富有时代性的教育内容引进来,让丰富生动的无字社会素材“活”起来,进而使教育效果更加“实”起来。具体而言:首先,教育者应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透过历史的视角正确分析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不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挖掘新成就、新亮点、新资源,来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其次,教育者应从变幻莫测的全球风云中坚定中国立场,做好思想领航定向工作。从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弘扬中国精神,并做好思想培根铸魂工作。从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百年党史中解读中国密码,做好精神价值引领工作。再次,教育者应通过中外对比、古今对比,向广大青少年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因此,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意味着教育者要推动课程设计立足时代大潮,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大势,课程定位融入时代大局,并将思政课办成焕发勃勃生机的时代大课。
2.立足大格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教育者立足大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习近平总书记一向注重大局意识,强调在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时都要有全局战略和大局思维。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更应如此,它要求从整体的、系统的工作格局出发,汇聚各方育人力量并建立彼此间的协调统一与合作关系。具体来看:首先,要确保党对思政工作的统一领导,高校思政工作应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且思政工作应系统地耦合于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其次,要确保高校思政工作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与各基层育人单位之间应协调同步,基层单位之间应协同合作。再次,要确保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行政单位人员之间实现诸多力量的整合。通过“整合教师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3],促进它们之间彼此强化、相互补充地整合于育人体系之中。最后,要确保高校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评估反馈体制。科学设计评价机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逐渐建立内容全面、方法科学、指标合理的“教”“评”“改”一体化工作测评体系,力求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使得教育活动、教育模式等的教育效果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3.厚植大情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情怀和情感的,它要求教育者厚植大情怀。教育者是否拥有情怀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实效性不仅是教育自身的追求之一,更是其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而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4]。思政课教师作为拥有较高品格素质、丰富知识素质、突出才能素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先生”,其肩负的使命之艰巨、责任之重大要求他们做到心至真、理致知、学致用。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厚植家国情怀。旨在立德树人的思政课教师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又要把对家国的无尚热爱熔铸到本职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厚植传道情怀。思政课教师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之“道”,以确保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不断探索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教学形式之“道”,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技巧的创新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厚植仁爱情怀。思政课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为此,就要坚持围绕学生、关怀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用真挚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礼记·学记》),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真性情、学到真东西、增强获得感,并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步入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擘画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同时立足“两个大局”加快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有效破解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相脱节的难题,来试图提升育人工作的耦合性、协同性和实效性,进而健全思政育人的任务体系、队伍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1.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有助于健全育人任务体系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可以有效破解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脱节的难题,推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在育人任务上同向同行,以提升育人工作的耦合性。实际上,教师只有育人角色定位的差异,而没有育人任务的差异。纵观“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5],因而我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它既要求每一个学段的育人工作都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又要求每一个学段的教学工作都能够实现育人课程全覆盖,实现育人工作的“一盘棋”。专业课教师既是专业知识传授的“教书先生”,亦是价值引领的“灵魂导师”,他们肩负着帮助学生“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的双重使命。因此,他们在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读懂中国”,关切民生大计、关心社会治理、关注国家命运;
他们在共同研究和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时,要齐心协力地把碎片化的思政资源聚合起来;
他们在充分把握专业课程中的政治导向时,要积极推进知识传播、能力拓展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从而实现育人工作的立体联动,避免出现“一盘散沙”的状况。
2.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有助于健全育人队伍体系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可以有效破解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行政工作人员相脱节的难题,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育人队伍上的同向同行,以提升育人工作的协同性。教师作为育人工作的实施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因此,新时代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即显得尤为必要。就思政课教师而言,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及守正创新者,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配齐配强,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思政课教师的自身建设,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优化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就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行政人员而言,要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规定不断扩大课程思政育人队伍,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水平,优化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旨在逐步形成思政育人合力,重在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从而实现育人主体的全员参与,避免出现育人工作“孤岛化”的现象。
3.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有助于健全育人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而决定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性因素则是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7]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可以推进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在育人方式上同向同行,以提升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以提高其理论深度,一手抓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其实践力度,并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上,根据教育部的具体要求,逐渐把“大思政”理念落实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具体设计上,并贯穿于教学研讨、课堂授课、教学实训、作业论文等具体环节中。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努力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过程中,还须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成长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坚持理论教育和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实现育人方式的互补,避免出现育人工作的“单一化”倾向。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8]进入新时代,高校也需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进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为此,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要素,谋求育人合力,形成育人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则要扎根中国大地,对标党的教育方针,厘清科学的育人方法,找准具体的实践路径。总体而言,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在育人机制上,要注重结合时代大变局,精心完善“大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
步入新时代,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西方意识形态持续渗透、多元化利益格局更加凸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世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复杂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9]。即要毫不动摇地开展思政工作,以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观照力和解释力。为此,就需要系统梳理各类人员的育人职责,以“分类”“分众”“分层”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工作,从而形成上下“一体化”的统筹协调育人机制。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到党委领导一体化。亦即注重组织上的调适互动、系统匹配,不同机构部门之间互相协作落实,基层院系师生全员参与,形成教书、组织、科研、实践、管理等协同育人的良好态势。其次,要做到师资队伍整体化。亦即注重不同教学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横向的良性互动,形成人人学思政、人人讲思政、人人用思政的良好环境。再次,要做到教学手段综合化。亦即注重各种教学手段的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以形成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实践课堂为补充、以网络课堂为拓展的“三位一体”思政大课堂育人机制。最后,还要做到育人资源统合化。亦即注重强化不同教学资源之间的整合和优化,以及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大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
2.在育人策略上,要注重走进社会大课堂,切实筑牢“大思政”育人的实践基石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
实践出真知,实践育真才。“大思政”之大就在于其不仅包括思政小课堂,还包括社会实践大课堂。思政小课堂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可以讲清讲透科学理论知识,以理论的魅力增加学生政治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解决认知上的问题。社会实践则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使之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培养使命担当意识,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理论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0]。通过课堂内容实践化、实践内容课堂化,来更好地夯实理论的深度,提升实践的力度,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为此,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纳入培养方案、严格课时要求、规范教学手册,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1]。即不断在制定实践制度、优化实践设计、建立实践基地、提高实践效果上做文章、下功夫,确保以鲜活生动的实践讲好“大思政”课。“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课堂既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方面,也包括创新创业、科技发明、社会调查等多种类型。学生在“干中学”又在“学中干”的实践中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实践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明确使命担当;
在实践中体会中国精神的伟大,感受中国力量的强大,寻找中国成功的密码等,并要充分挖掘“大思政”实践育人的潜力。
3.在育人环境上,要注重构建育人大场域,整体优化“大思政”育人的教育环境
马克思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2]来说明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本文所谓的环境,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但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区分,而且,还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本质差别。因此,整体优化教育环境,使其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还要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美化家庭环境,营造尊老爱幼、忠厚传家的育人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育人的方法途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过程。因此,需要确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统筹做好家庭管理、家庭教育、家庭协调和家庭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纯化校园环境,营造追求真理、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机构,是贯彻“大思政”育人理念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因此,要加强党对校园文化的领导、搞好社团组织建设、培训校园文化活动骨干、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等。再次,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育人环境。社会文化是对人格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因素,是传播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主要工具。因此,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对先进文化示范效应的发挥,并做好社会文化的调适工作。最后,要净化网络环境。当前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欲发挥网络教育的正向功能,避免负面功能,就必须对网络环境进行净化。具体来看:一方面,要保障网络环境的和谐健康,对网络中出现的谣言信息、欺诈行为要敢于发出正义的声音。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党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和整治,并制定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4.在育人方式上,要注重借助网络新技术,着力发挥“大思政”育人的最优效能
积极贯彻党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互联网+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新格局。即以网络新技术为工具,以各门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为抓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促进思政工作的多点融合和相互促进,从而营造“人人可以学、处处都能学、时时可以学”的育人大格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3]。可见,积极推进网络新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嵌入与融合,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借助网络大平台,使得思想性和技术性相融通,以实现“大思政”育人智能化。网络大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更加宽广的时空场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准确理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基础上,不断探索二者之间的融入点,恰当把握二者的融入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把思政育人目标“融”进来,把思政育人内容“揉”进来,把思政育人效果“显”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借助网络大数据,使得科学性和针对性相融通,以实现“大思政”育人精准化。网络大数据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育人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通过科学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中心,以实现精准资源供给;
通过加快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分类,以实现精准管理服务;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切实以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出合理的精准育人方案,以实现精准的思想引领。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吉林教育(综合版)(2022年9期)2022-10-18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