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琴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同新兴媒体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要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阵地。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载体,注重微观和个体发展的育人模式给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微媒体背后的运作逻辑不断重塑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和表达方式,在大众文化消费和审美心理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抓住微文化这一有效载体,充分认识到微文化的育人功能,洞幽察微,积极探索微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微文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现实问题。在融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共同作用下,微文化呈现出 “去主体化” “去中心化” “去秩序化” 的传播表征,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舆论失控、文化失衡、心理失调等负面影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客观辨认和分析这些变化并做出及时回应。
(一)舆论环境更多变
受教育者的关注点和舆论点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延伸到哪里。当前,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已成为个人、群体、组织发声和回应最主要的舆论平台,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2]。基于用户粘性以及网络社交平台的低准入门槛,每一个人都有自我表达和分享讨论的权利。在这种信息发送、接收、反馈同步进行的高自由度下,每一次浏览、点赞、评论、转发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传播源并呈裂变式传播辐散到更为广泛的受众,进而影响公共事件的性质和走向,使社会舆论传播在速度和方向上变得难以监控。在人人可微、处处可微的环境中,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网络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类非官方、未核实、不明确的信息,泛滥着各种虚假信息、违规信息、鼓动性信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打着 “民主、自由” 的幌子大肆宣扬政治上的宪政主义、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点滴渗透间影响着受众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养成,增加了人们对各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辨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和整合的难度。因此,如何善用微文化,以微文化的覆盖范围和社会影响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更高水平的事实把握和研判能力引领舆情走向,进而找到微时代主流话语的空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话题。
(二)文化环境更多元
“媒体的多元化意味着内容的多元化”[3]73。微媒体的勃兴塑造了强大的微文化场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形态及表达形式,对社会文化内化、价值取向和行为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杨威[4]从量与质的视角指出,微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着融合、平行和背离三种关系,不同性质微文化的数量消长会引起现有文化结构的调整,并产生不同程度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草根文化和平民文化的风行推动着文化中心下移,丰富多样的大众文化弱化了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使微文化呈现内容去中心化、传播去中间化、参与去主体化的发展态势。如果不对微文化加以分众化、差异化的引领导向,长期的移动、瞬时阅读将导致人们因深受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和享乐文化的荼毒而养成浅层思考、片面深刻、仓促决断的思维习惯。换言之,文化环境的多元性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被弱化的风险,怎样才能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内发挥微文化的正向价值,形成激浊扬清、去芜存菁的良好文化生态,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社会心理环境更复杂
当前社会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时期,发生深刻变化的不仅局限于舆情生态、媒体格局,还表现在大众的社会心理层面。由于 “人们长时间处于机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中,精神高度紧张,本能的欲望又促使其寻找突破口,从高密度的时间链条中寻找发泄的间隙来释放压力、紧张和焦虑”[5],微文化的出现恰好为人们提供了情感释放的窗口。互联网络用户构成的社区互动成为大众生活常态,人们总是趋于同具有共同目的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受到同伴的潜在影响,从而形成群体同质化、思维固定化、评判盲目化的圈层社交。环境在变,人也在变,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团体的无意识压力下,人们往往容易放弃自己的感知、判断和信仰而表现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事风格,以此寻求社会认同感和安全感。这一求同心理是基于群体压力和社会影响等情绪而做出的非理性行为,在数据智能及算法的加持下将日益激化与极端化。
“受众隐私数据的不断商品化,将数字消费异化为无偿性数字劳动;
算法推荐下的选择性信息过滤,将群体情绪极化为无可调和的偏见共同体”[6],主体在场的虚拟性加剧了公众对数字技术和外在信息的依赖,产生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后果更加难以控制和预料。因此,如何对不同类别、层次受众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心理疏解和行为矫治,从精神层面对其进行数字化、差异化的引导和纠偏,成为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深思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微文化为什么能具备育人的功能,这一命题从根本性层面揭示了微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载体的可行性问题。微时代下社会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等外部因素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并运用微文化在自身特质、传播途径、受众基础方面的潜在教育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一)逻辑起点: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耦合
“微文化本质上是网络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是网络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最新文化形态”[7]。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为微文化插上腾飞之翼,信息发布、资源获取、思想交流的方式和速度在原来基础上有质的飞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空闲时间趋于零散化,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事物上。
“网络微文化实时性、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正好与现代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完美契合,‘微’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与个体吻合的艺术表达和审美理想”[8]。此外,微文化还借助万物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技术优势,通过微媒介、微载体、微语言、微行为等展现人们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演绎,呈现出高速传播、信息碎片、内容多元、全民参与的特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场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从逻辑关系来讲,微文化是网络文化深刻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从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自然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以文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9]。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文化性,内在地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微文化这一独特教育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微文化因其特殊的诞生背景和载体依托而蕴藏丰富的育人资源,不仅能够在较短篇幅内表达最大信息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更多、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具有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功能。另一方面,微文化在承载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的同时,还充当着主客体双边互动的中介和桥梁。QQ群发作业、微信后台留言、微博社区评论、云班课在线问答等交流形式,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联互动,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微电影、微公益、微宣讲、微培训等创新了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形式。与传统 “满堂灌” “填鸭式” 教学方法相比,微文化育人更具人性化、感染力和去中心化的优势,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能吸引大众注意,有助于增进教育双方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提高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逻辑内核:创新思维与方法培养
“微博、微信、短视频用户的海量规模和攀升趋势印证了微文化的勃兴,凸显了当下日常交往和文化活动的‘微’化特质”[10]。微文化育人主要借助移动通信终端和自媒体平台进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传播载体、育人方法和技术依托。
第一,微媒介使用的广泛性。微媒介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及传播性,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人均上网时长保持增长,上网终端设备使用更加多元,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其中,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6 080万,占网民整体的90.5%[11]。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73亿,同比增长10%,日活跃用户达到2.49亿,同比增长11%。同时,微博视频号的开通规模已超过2 500万,月发布视频的视频号规模同比提升数倍[12]。腾讯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626亿,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0.9%[13]。北京字节跳动CEO张楠透露,抖音视频搜索月活用户已超5.5亿[14],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势头明显。以上数据表明,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微媒介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使用最广泛的媒体形态之一,显示了微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载体的巨大潜力。
第二,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微文化实则是一种隐性教育价值,是通过多种细微的碎片化知识与信息积聚而成的一种潜在力量”[15]。面对教学媒体微型化、自主时间零散化、学习注意力分散化,碎片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开阔眼界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微视频作为碎片化学习的新课程形态,是微文化育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微媒介将学习内容进行分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率。相较于传统课堂 “满堂灌” 的讲授模式,这种分版块、分层次、分步骤的分解式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差异性,讲究的是 “外力” 推动 “内力” ,由自我效能感唤醒学习内驱力。
“这一碎片化学习过程是实现个体知识结构化和思维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过程。它能使知识精致化和凝练化,促使个体学习圈的知识通过增量、迭代,从量变走向质变”[16]。同时,这一微型便捷+即时交互的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精力和环境的限制,可以将学习时长最大化,有助于保留学习者的精力,降低不必要的沉没成本。微文化育人的传播途径正是建立在足够有效的碎片化传播基础上,通过短时间、低容量、窄范围的累积吸收而达到对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最终完成信息碎片化向知识系统化的转变。
第三,智能算法助推传播精准化。
“算法推荐主导下的信息传播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成效”[17]。在万物互联的数字化世界中,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资讯、关注时事、搜集资料的最主要渠道,呈现出无微不至的宏大景观。算法推荐作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关联节点,基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热点排名推荐等途径实现了信息供给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将算法推荐中的计算方法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精准对接,为实现微文化育人提供了技术依托和传播渠道。一方面,算法推荐技术提高和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流通率和配置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案偏向固定化和模式化,多是 “千人一面” 的笼统灌输,缺乏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借助算法技术的智能系统优势,可以针对不同地域、年龄、喜好的群体进行持续、动态关注,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流量变化,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用户的 “剩余数据” 和数字人际关系,通过 “画像” 捕捉和识别他们的价值取向以及兴趣偏好,从而将内容推荐与用户关注进行强关联匹配。这种分层分类的精准教育,有效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微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算法推荐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重要通道,并于无意识间改造着人们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模式。算法推送定制人们接受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以文字、语言、图像、视频等为载体,通过多感官刺激使传播内容以不同形式直达受众的大脑皮层而唤起人的情绪感知,并利用相似性和契合性来增加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接受度、认可度、信任度,不知不觉培养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和行为习惯。总之, “借助算法分析系统监测流量变化,设置满足大众诉求导向的教育议题和体现主流价值的重大议题,并利用算法过滤、算法排序技术拦截错误言论扩散,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18],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扩大自身影响力提供了重要途径。
(三)逻辑归宿:受众认同与接受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移动终端设备为中介传播的微文化已经渗透到政治话语、经济转型、文化形态、社会交往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表达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
第一,微文化即时便捷,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移动互联网络和数字新媒体技术急速发展,大众使用微媒介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不断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与决策。如微信公众号由小见大,透过生活琐事剖析社会问题;
微博热搜榜着眼细微,通过实时呈现热点话题引发全网热议;
平台直播间让知识走出 “象牙塔” ,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汲取的重要路径,提升了微文化的涵盖广度和学习深度。这种 “短平快” 的特点使微文化传播时效性更强,内容选择性更多,更加方便受众对各种资讯的搜集与获取,满足了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第二,微文化微言大义,满足了受众的表达需求。微文化言辞简约,行文凝练,传达的思想内涵却极为丰富。微博用户仅用140字 “说出自己” ,便可在 “推” 或 “转” 之间引起群体性讨论;
微电影以有限时长呈现片段情节,折射出的却是整体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
微公益通过个体发声引发公众关注与重视,以 “草根” “蝼蚁” 之合力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满足了个体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需求。微文化承载和反映着人们关于生活趣事、社会现象和未来规划的思考和展望,在含蓄微妙的言语中指向精深切要的义理,其文化包容性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更大的话语自由。正如中青报评论所言, “‘发帖、回复、转发、点赞’这几个动作虽然简单,却极大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19]。
第三,微文化关注微观和个体,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微时代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教育程度、思想观念通过碎片化的微语得以展现,反映了人们情感诉求的差异和自我意识的强化。一方面,微文化秉承着 “少即是多” 的设计哲学,主张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以极细微的形式渗透到社会交往、情感交流、价值认同等各个方面,在评论、转发、分享中引发思想共鸣,提高了人们的 “被关注度”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文化的宏大叙事风格,微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富于个性化、具象化、通俗化,可以根据受众不同的需求侧重点 “量体裁衣” ,适应了大众精细化的文化诉求和碎微化的审美趣味。因此,对于年轻受众来说更具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宽微文化的育人范围,实现信息化与个性化教育的深度互动。
如何实现微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思考微文化育人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最终旨归,也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微文化在自我表征、传播模式、受众基础方面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优势,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方式创新和技术更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切实把握好、利用好微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需要通过推进 “微创作” 、加强 “微传播” 、促进 “微整合” ,更好地实现微文化育人。
(一)首在创作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20]。微时代下, “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Pull),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3]4。将创造优秀微文化作品作为微文化育人的首要环节,打造接地气、有思想、富情感的好作品,是吸引、陶冶、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根本前提。
其一,微创作要接地气。一部能引起广大社会成员共鸣的高质量作品必定是以生活化的文化内容为支撑的。制度化、形式化的纯理论知识与政策文件的讲解,为了让科学理论更好地 “飞入寻常百姓家” ,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场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取材实际,贴近群众,将微创作灵感寄托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从细微处听取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喜好,表达群众愿望。同时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亲切的经验,以时新、幽默的方式和生动、具体的比较把大道理讲通、讲透,将学理真谛转化为平民话语,从而引起微民共鸣,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其二,微创作要有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想说服人,发挥多样话语中的引领作用,就要增强理论本身的彻底性”[21]。因微文化有字数和时长的限制,受众难免会出现知识碎片化、理解片面化的现象,甚至可能被一些带有明显错误倾向的二手材料和主观见解所误导。这就要求微创作必须在有限的表达空间内,深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真理性、先在性,把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联系讲深、讲透、讲实,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让受众亲切感受到真理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度。
其三,微创作要富情感。情通则理达,理达则行至,只有注入情感温度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微民们,微文化创作须摒弃传统的 “唯精英论” “唯出身论” ,形成草根与精英、业余与专业共享的良好氛围。由当事人现身说法,表达其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回应人们的诉求和期待,让不同层次的受众都能从中获益,进而为微文化育人提供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锤炼品格的精神食粮。
(二)要在传播
“组织的传播网络越完善,信息的传输就越准确”[22]。加强和改进微文化育人实效的关键就在于传播。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库,公共领域中的表达和接收显得更为自由发散和去中心化。微文化要想获得育人的主动权,就要通过加强主体建设、构建推送机制、运用传播策略,严格过筛、分拣、归置和管理,多措并举打通微文化有效传播路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广度、深度、力度。
首先,加强传播主体建设。传播主体即信源掌握着传播渠道、手段、技术、方式,决定着传播内容的取舍选择,一般来说,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
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23]。在信息资源高速生成和流动的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已不具备信息优势,要想改善微文化育人内容的说服力和传播效果,就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的可信性,树立良好形象以争取教育对象的信任。一是要提升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传播主体是传播内容和活动的 “把关人” ,各微媒体平台的风格调性、内容质量和受众定位都取决于 “把关人” 的素质。要提高传播者 “把关” 意识和能力,突破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壁垒,使信息传播走向大众,实现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二是要维护好传播者的信誉。对待受众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用平等的态度感化人,通过言传身教让受众产生信服感,实现传播主体的品格化;
三是要提高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想修养,通过传播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利用各种媒介进行育人工作的意识和素养,实现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其次,构建传播推送机制。
“在后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渐趋于个性化,媒体环境越来越自由,信息内容越来越倾向于针对于个人,而非集体”[3]115。相对于传统媒介生态,微文化的传播主体更趋个体化。这种高度自由性使得参与的专业门槛降低,一时间国内外网站、电子论坛、社交平台上各种观念、思潮相互激荡、交锋,对人们信息筛选、问题分析、事实判断造成了严重干扰。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到适合微文化的传播点,主动梳理、宣传、推介高质量的可靠信息源,通过层层过滤,将微文化中的精品文化输送到育人客体的视线范围内,再定位需求投放给不同的受众,构建契合微民需求和兴趣的传播机制。这种 “‘送餐’和‘点餐’相结合的微文化传播推送机制,可以把微文化传播的需求和供给、共性与个性、口味和营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微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24]。
再次,运用软性传播策略。微文化是网络 “硬技术” 与文化 “软传播” 相互作用的产物,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网络信息,人们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全部消化,微文化要想在其中抢占红利,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赢得受众喜欢。
“‘硬性传播’的方式趋于简单、专断、片面、重效率,只是将教育者置于外力的挤压之下,没有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因而其成效微乎其微”[25]。而微文化育人强调精神层面的获得感,除官方推广渠道外,还应以软传播的方式向教育对象进行浸润、渗透和熏陶。注重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 “平视” ,了解受众的真正需要和心理诉求,在去中心化的传播生态中建立交流、增进沟通、赢得认同;
注重传播边际的挖掘,选取贴近受众实际生活的人物和事迹,巧用特写的镜头和生动的细节表达精神内核:注重柔性的话语表达方式,改变以往长时间、大篇幅、漫灌式的硬性植入,以简洁、朴实、平民化的话语风格拉近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促进受众对教育信息的积极吸纳和主动理解,提高微文化的育人效度。
(三)重在整合
微时代要提升微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就要加强微平台资源整合,促进微媒体融合发展,丰富微文化价值内涵,汇集各方优势共同发挥微文化育人的合力,在多元联合、融合、聚合中实现微文化育人价值最大化。
第一,整合平台之间的优势。要强化各类微平台建设。精心打造、管理和运营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资深专家学者的个人平台账号,保持信息内容的权威性、严谨性和主流特色,形成层级递进式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使微媒体平台成为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的新阵地。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打通各媒体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充分利用并结合不同种类传播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拟人化、微观化、数字化等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育人全过程,使各媒体平台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取长补短,扩大微文化育人的辐射范围。
第二,推动跨媒体协同创新。要加强各微媒体之间、微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微媒体和智能媒体之间的融合。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26]。运用融媒体技术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整合,不断丰富和创新微文化育人内容及形式,以时事政治、热点新闻为教育实践点进行深度传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扩大化宣传。同时,还应推动线下组织、文化、经济优势向线上资源优势转变,构建新旧媒体交互的立体网络,充分利用微媒介的数据共享与交互优势,建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既能强化育人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又能使资源整合的主体更加大众化,从而拓展微文化育人路径,将微文化育人效果最大化。
第三,加强微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微文化涵盖了诸多领域的公共议题,包括医疗卫生、住房制度、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其内容性质具有多样性,既有与主流文化相通的部分,也有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方面。加之信息流变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微文化的整合难度,要做好微文化育人工作,必须坚持在多样性中突出主导性。这就需要对不同文化形态进行分析甄别,注重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对小众文化和消极文化的统摄、整合作用,坚持鲜明的思想主导和价值主导。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正向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微文化,丰富微文化的价值内涵,构建雅俗共赏的微文化格局”[27]。同时,充分理解并利用微文化在形式和载体方面的育人优势。通过汇聚不同文化的思想成果,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创造活力,由各文化 “独奏” 变为融文化 “合奏” ,并在全社会形成 “共鸣” ,让微文化育人发挥最大合力。
猜你喜欢育人受众政治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用心感动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